请选择 目标期刊

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合成及其在水中重金属吸附的应用研究现状 下载:24 浏览:257

李殿鑫 张鹏阳 亦青 杨军伟 刘建刚 魏中举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具有设计合成方法多样、合成后易于改性、对重金属吸附量大、平衡时间短等优点,已被广泛研究和应用。近年来,MOFs在水中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研究,成为了十分热门的课题。水稳性是反映吸附材料在水中稳定性的重要参数,具有良好的水稳性是MOFs成功地应用于去除水中重金属离子的前提。本文结合近十年MOFs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研究情况,从MOFs的合成、水稳性、在重金属吸附中的应用、再生与重复利用几个方面,综述了MOFs的合成方法、MOFs的合成后修饰、MOFs的水稳性、MOFs对水中As、Pb、Hg、Cd、Cr、Cu等重金属离子的吸附,以及MOFs的再生等的研究现状,并提出了今后MOFs在重金属吸附领域的研究方向,为MOFs在重金属吸附领域中合成与应用提供参考。

基于BIM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集成优化 下载:49 浏览:374

何立华1 王晓东1 王慧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1期

摘要:
建筑信息模型(BIM)发展迅速,已成为工程管理与项目管理领域研究的热点。为了实现项目调度信息集成化管理与共享,将项目调度优化与BIM技术相结合,提出了基于BIM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集成优化方法。利用BIM技术、项目调度理论以及优化算法,设计了基于BIM的资源受限项目调度集成优化框架。该框架将BIM三维模型扩展到项目调度维,采用遗传算法进行项目工期优化,利用BIM进行项目调度优化的动态模拟。通过案例验证了集成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实现了调度过程的4D动态模拟,为现场施工调度管理提供指导。

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有效吗?——空间结构与治理模式的联合调节效应 下载:78 浏览:413

叶建木1 张帆1 熊壮1 张权1 张超2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区域一体化背景下,具有次区域特点的省际毗邻区,成为提高区域合作发展效率的"洼地"。通过文献梳理,本文界定了省际次区域及次区域合作的内涵并提出了理论假设,以7个典型的中部省际次区域为例,运用2个层面的面板数据考察了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通过引入相关控制变量,假设检验了省际次区域合作的演化机理。研究发现:(1)省际次区域合作机制之间互动程度不足,存在一定脱节和"真空地带";(2)省际次区域合作受空间结构、治理模式影响显著,边界效应主要为"屏蔽效应";(3)空间规模效应和空间溢出效应受制于"空间交叉结点""中介效应"的强弱;(4)产业异质性与省际次区域合作之间存在倒"U"型关系;(5)合作框架协议尚不能有效推进"省际次区域合作区"升级,边界重构效应不显著,有必要进一步提升其政策有效性。

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理论框架与创新能力评价——基于二十国集团的实证分析 下载:74 浏览:427

王丹1 赵新力2.3 郭翔宇1 胡月1 杜旭1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从系统角度研究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过程,首次基于国家农业科技创新系统概念框架推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形成路径,提炼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构成要素,构建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以二十国集团(G20)成员国为实证研究对象,全面、深入分析2001-2016年G20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发展水平和变化特征。研究发现,发达国家的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得分均名列前茅,但得分未能继续冲高,反而出现下滑趋势;新兴市场国家与发达国家的能力得分差距正逐年缩短,但在科研水平、教育质量、现代基础设施和生态保护等诸多方面与发达国家仍有较大差距。本研究有望为G20国家完善农业科技政策、提升农业科技创新能力提供科学有效的技术支撑。

人民网中黑龙江相关报道的框架分析 下载:67 浏览:385

王爽 胡晓娟 《新闻传播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一段时期以来,黑龙江时常与消极话语联系在一起。其中固然有黑龙江本身在经济生产、社会发展等方面的不足或不力,但媒体怎样报道黑龙江、怎样呈现黑龙江形象也值得考究。因此,本研究通过内容分析法,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次对人民网中黑龙江相关报道进行分析,总结媒体报道的框架特点并提出优化建议。

图像的框架分析法:一种全新的视角阐释图像——以二战93枚相关邮票为例 下载:72 浏览:360

郭美娟 《新闻传播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本文以Van Gorp的"框架包裹"理论和Kress and Van Leeuwen的视觉语法框架理论为理论基础,试图建立一种分析图像的框架模型,从而挖掘图像的深层意义;对图像的"框架包裹"三要素进行界定,分别为:"框架化装置"、"视觉语法装置"和"文化现象";文章的最后,本文以八个国家93枚二战相关的邮票为案例,对前文提出的图像框架展开分析,不仅可以分析图像的表层视觉符号的选择和突显,亦可进一步挖掘贯穿于图像中的深层涵义,探讨传者和观者之间的潜在互动。

英国公立科研机构科研绩效评估制度研究 下载:69 浏览:390

刘娅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英国生物技术与生物科学研究理事会的研究所评估和英格兰高等教育拨款委员会的研究卓越框架评估为例,分析了英国公立科研机构科研业务的绩效评估,包括评审内容、标准、流程、专家构成、对评估制度的再评估等。最后文章指出:英国机构科研业务绩效评估是英国公共部门绩效管理的有序承接,采用事前评估与事后评估并举的思路,以同行评议为基础、以事实/计划为依据、以科研质量为核心、以较长评估周期性来确保机构运行稳定性。

国际主流媒体关于中国雾霾问题的新闻框架研究:以《纽约时报》为例 下载:60 浏览:400

胡鹏1 刘立2 《国际科技论坛》 2020年11期

摘要:
进入21世纪以来,中国环境保护事业的发展进入了有计划、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西方媒体也开始关注中国环境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性影响。但是,一些西方媒体在特定的议题设置和政治框架下报道中国雾霾问题带有明显的偏见。本文以《纽约时报》2011年1月初至2016年12月底有关中国雾霾的新闻报道作为样本,运用内容分析法归纳其报道特征:《纽约时报》对中国雾霾的报道按照固定的新闻框架展开,内容倾向以负面为主,带有明显的"妖魔化中国"特征。

艺术学理论框架中艺术史研究的立场与目标 下载:95 浏览:503

胡新群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10期

摘要:
作为艺术学理论整体中的一部分或一个视角,艺术史研究必须围绕艺术学的根本问题而展开,必须为解决艺术学的根本问题而服务,因而必须以艺术创造为研究的核心。古今艺术史研究处于不断成长的过程之中,无论传统的门类艺术史还是目前的艺术社会史研究,各有其片面性,都属于片面的真实;基于艺术学立场将艺术史区分为内部研究与外部研究,也只是相对而言的。直接考察人类艺术创造活动过程及其规律的艺术史内部研究,应充分考虑其与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诸方面的内在联系;从人类社会生活及自然生活诸方面来考察艺术的艺术史外部研究,应自觉为全面、深入理解人类艺术创造活动及其规律做贡献。唯其如此,艺术史研究才能够成长为整体研究,成为对人类艺术创造整体而全面的把握。

地铁车站钢筋混凝土箱型结构设计研究 下载:86 浏览:495

王洪华 《中国土木工程》 2020年6期

摘要:
作为地下一种特殊的结构体系,地铁车站为长条形、大荷载和大跨度结构,通常可按二维断面框架结构计算并配筋。此时,框架墙板节点位置设计成为关键点,节点位置刚域作用或削峰处理,合理考虑轴压力的有利作用,能充分发挥钢筋混凝土性能,达到较好的经济效果。

“一带一路”框架中戏剧交流的回望与前瞻 下载:91 浏览:502

宋宝珍 《中国艺术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一带一路"发展倡议是推进中国经济崛起、民族文化振兴的有力举措。"一带一路"构想中的经济腾飞,离不开跨文化的交流、合作、互惠、融通。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话剧作为一种现代艺术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载体——在文化交流过程中,其具有亲和力。话剧的艺术样态与发展步态,与其他民族的艺术具有共通性,理应发挥其在各民族之间增进友谊、加强理解、开展合作、谋求共识的重要作用。在相互尊重、互惠共赢的前提下,跨文化的戏剧交流将会范围更广,形式更多,效果更好。

基于PERFORM-3D的某工程主塔楼动力弹塑性分析 下载:67 浏览:478

陈冠新 何智威 《中国土木工程》 2019年10期

摘要:
某工程主塔楼结构高度192.1 m,地面以上45层,采用框架-核心筒结构。主塔楼基于PERFORM-3D的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动力弹塑性分析,采取相应的设计措施,达到预期的性能目标。

基于CFN和篇章主题的概括型问答题的解答 下载:65 浏览:390

杨陟卓1 李春转1 张虎1 钱揖丽1 李茹1,2 《中文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相对于普通阅读理解,高考语文阅读理解难度更大,问句更加抽象,答案候选句的抽取除了注重与问句的相似性分析,还注重对材料内容以及作者的观点的概括归纳。因此该文提出了利用汉语框架网(Chinese FrameNet)抽取与问句语义相似的候选句的方法,通过识别篇章主题(段落主题句和作者观点句),生成与问句相关的内容要点以及作者的观点态度,最终选取top 6作为答案句。在近12年北京市高考真题上进行测试,召回率达到了68.69%,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

文明交往视角下的楔形文字文明——兼谈高校世界古代史课程中古代西亚部分的教学框架 下载:64 浏览:369

蒋家瑜 《历史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高校世界古代史课程教学中,古代西亚常被视为人类文明史的开端,但课堂讲授中以专题板块为主的教学体例让学生们在主观上对古代西亚的历史产生了割裂感。因此,文明交往的视角应该被引入古代西亚史的教学理念中。基于文明交往理论,楔形文字文明作为一个整体,有着自己的文明发展轨迹和特点,其内部诸文明也相互交往。这种区域整体性视角有助于教师和学生在世界古代史教学过程中更好地把握古代西亚的历史脉络。

基于事件属性的事件分类研究 下载:41 浏览:257

王亚1,2 曹存根1 《中文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事件分类研究一直是计算机科学和语言学等学科的核心研究内容,针对动词语义层面上的分类问题,研究者们提出了不同的分类标准,而根据这些分类标准对动词进行分类会产生分类有交叉和分类粒度粗等问题。一个动词通常表示一个过程事件,该文以汉语世界中经常发生的过程事件为语义分类对象,从事件的定义中提取事件的特征属性,并给每个特征属性赋予权重,利用特征属性对顶层事件类包含的事件进行分类。该文采用框架的形式对事件进行语义描述,框架内容由事件的特征属性和私有属性组成。重点以"传播"类事件为例来阐述该文的分类方法,通过实际操作发现,利用该分类方法,可以得到一个比较清晰的事件语义分类结构。该文用描述逻辑来对事件及事件之间的分类关系进行形式化表示。根据该事件分类体系,可以有效获取事件属性相关的常识知识。

一种新颖的框架-核心筒楼面结构型式及应用 下载:62 浏览:472

伍承 彦周定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10期

摘要:
本项目位于广州市白云区,塔楼采用框架-核心筒体系,屋面高度126.90 m,塔楼高低区分别为办公和公寓,高区办公楼层楼面采用了较为新颖的加腋板结构,通过详细计算分析结合构造和施工措施,保证结构安全可行。

肇庆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设计 下载:76 浏览:474

何远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7期

摘要:
对肇庆某超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的结构设计过程要点进行了描述,通过合理的结构布置和计算分析,并加强薄弱部位抗震构造措施,使结构整体和各构件的抗震性能达到设计的预期目标。

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管理 打造绿色健康网络新环境 下载:55 浏览:418

高蒨 林兴发 《中国新闻传播》 2019年9期

摘要:
近日,"中国出口塑料大米"事件在微博中引发激烈探讨。本文以框架理论做基础,以该事件作为研究对象,以《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为内容指导,浅谈国家应当如何加强网络虚假新闻的管理。研究认为造成网络虚假新闻产生的原因无外乎以下三点:首先,互联网新闻信息提供商许可审查制度的欠缺导致虚假新闻的产生。其次,新闻的预先审查工作没有做到位,导致虚假新闻肆意传播。再次,监管部门之间合作不到位,导致对虚假新闻监管力度不够。因此国家应当从以上三个方面入手来打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

龙光深圳“玖钻”结构关键设计研究 下载:72 浏览:485

彭肇才1 李雄1 杨仁孟2 刘畅2 《中国土木工程》 2018年2期

摘要:
为了有效地满足建筑艺术效果,龙光深圳"玖钻"项目竖向构件部分收进,平面对角梁缺失;针对该项目的特点,结构采用钢桁架托柱转换,实现了建筑、结构、机电的完美统一;采用有限元软件对钢桁架进行一系列的分析,结果表明,钢桁架具有较高的冗余度,可保证结构的受力要求;并采用ETABS软件对塔楼对角斜梁缺失进行计算分析,根据分析结果,对塔楼角柱和角梁进行抗震加强处理。

智能电能表现场运行模拟系统的框架体系研究 下载:93 浏览:12

啜斌 《中国电力技术》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智能电能表需要计量复杂多变的用电负荷以及在运行中处于现场非常复杂的电磁环境,提出了开展智能电能表现场运行模拟系统的框架体系,详细分析了影响智能电能表计量准确性以及稳定性的各种因素,并针对智能电能表现场运行模拟系统的框架体系进行了研究,提出了硬件功能构架和应用功能构架。该框架体系对后续智能电能表现场运行模拟系统的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对完善智能电能表试验流程和规范,提高智能电能表检定水平,对整个用电管理工作的高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1/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