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从观念到实践: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与生活化传承 下载:61 浏览:401

梁光焰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生活世界是一个本真的、意义的、生态的文化世界,为我们洞见人与文化提供深广的视域。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活世界有三种特质:是以人为中心的属人世界,是历史片段被客观化了的主观的意义的世界,是具有生态文化特质的综合体。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要以保护其文化生态为出发点,修复其作为文化特质综合体的内部世界及其与外部生活世界的关系,实现其再生活化,方法包括创造生活功用链、创造生活休闲链、创造审美消费链、创造教育认知链、激活主体利益链五种。生活化传承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后保存"阶段,立足文化现代化、多元化发展立场提出的,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基于自然、起于功用、本于道德、通往天地特质的尊重和弘扬。

不同土壤调理剂对土壤硒的活化效应研究 下载:76 浏览:500

王兆双1 王典2 李洪亮1 郭芳阳3 闫小毛3 吴照辉3 刘巧真3 韩会阁3 涂书新4 《中国土壤》 2018年4期

摘要:
促进土壤硒的活化,提高土壤硒肥力水平,对于富硒农产品的生产具有重要意义。采用室内恒温恒湿土壤培养实验,研究了淹水和干旱两种土壤环境条件下石灰石粉、粉煤灰、EDTA、柠檬酸、猪粪、秸秆、聚丙烯酸钠等7种不同添加剂对湖北恩施、江西丰城2种不同富硒土壤硒释放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7种不同的添加剂在不同程度上均促进了土壤中硒的释放,提高了土壤硒的有效性。在旱地土壤上,猪粪的效果最好。而在淹水土壤上,秸秆的效果最好。施用猪粪和秸秆等措施均可促进农田土壤硒的活化,提高作物对土壤硒的吸收利用。

信息时代大学生体育生活化实现途径研究——以微信为例 下载:61 浏览:291

彭晓倩 严志仙 葛芳方 《体育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体育生活化是人们在生活中对体育的客观需要与主观需求的统一。目前人类正处在快速发展的信息时代,传统的体育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学形式都受到了严峻的挑战。微信是目前大学生使用最为广泛的社交软件,微信已经成为当代大学生生活的一部分。通过开展大学生使用微信情况、体育锻炼频率、时间等方面的调查,了解制约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影响因素,对运用微信实现大学生体育生活化进行了探索和实践。

以微信公共平台为载体的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的构建 下载:83 浏览:497

张学庆 《中国体育科学》 2018年7期

摘要: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以及网络信息化的快速发展,微信已经成为大学生应用最为广泛的社交软件,特别是微信公众平台的快速发展,搭建了大学生教育教学新平台,在未来必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文章主要介绍了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教育的现状,分析了以微信公共平台为载体搭建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的可行性,最后对构建以微信公共平台为载体的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具体策略进行了探究,从而促进大学生体育生活化模式在大学生生活中发挥出良好的作用,提升大学生的身体素养。

自身炎症性疾病与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的亲疏 下载:32 浏览:335

胡坚 李赫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单基因缺陷自身炎症性疾病(AIDs)实体之间是异质性的,合并巨噬细胞活化综合征(MAS)少见。相似促炎性细胞因子谱研究AIDs-MAS、s JIA-MAS和HLH之间的临床与免疫病理机制可能会有新发现。

关于活化硅藻精土强化处理生活污水的实验研究 下载:76 浏览:450

李兴 董惠芳 邓大鹏 徐利 曹朋勃 李雨薇 《交叉科学研究》 2020年4期

摘要:
环境污染的问题日益突出,国家现有的技术经济水平相对落后,无法大规模运用高新技术处理城市污水,这就决定了很长一段时间内一级处理出水是我们国家中小城市处理水的重要方式。这次研究以硅藻精土用量,活化时间,硫酸的浓度以及用量为参数对活化硅藻精土对生活污水的作用机理及吸附效果进行实验,通过对浊度去除百分比和CODcr去除百分比的监测,得到所用硅藻精土对城市污水最佳的吸附参数。根据改性后硅藻精土对污水中污染物的吸附作用,认为可以用在城市污水的预处理中有效的祛除水中悬浮物质,为后续处理减少负荷。

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熔体的流变特性 下载:88 浏览:421

郭增革1 张斌2 姜兆辉1 贾曌1 丁作伟1 程博闻2 李鑫3 《新材料》 2020年3期

摘要:
利用毛细管流变仪及反向压力腔组件研究了压力流场中含炭黑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熔体的流变行为,并与普通PET熔体的流变行为进行对比。结果表明:随剪切速率的增加,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变稀"行为比普通PET更显著;在相同温度和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的剪切黏度随着压力的增加而增加;在相同剪切速率和相同压力下,随着温度的升高,含炭黑PET熔体的剪切黏度逐渐减小;压力增加ΔP与温度下降ΔT对剪切黏度的贡献是等效的;在相同剪切速率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压力的升高而增强;在相同压力下,含炭黑PET熔体的黏-温依赖性随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减弱;随着温度的升高,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结构粘度(Δη)降低,可纺性提高;当温度为290~295℃时,普通PET和含炭黑PET熔体的可纺性最优。

传统村落类型划分及活化引导策略研究——以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例 下载:336 浏览:431

陈伟煊1 储金龙1 陈继腾2 《中国城镇》 2018年4期

摘要:
传统村落作为活态的文化遗产,承载了大量的历史记忆、人文生态、建筑哲学和社会发展轨迹。传统村落的类型划分对传统村落保护发挥着积极作用,能够将传统村落的传统文化资源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动力,同时可以促进传统资源的高效利用与传统文化的活态传承。本文以安徽省黄山市9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样本,运用文献归纳分析与专家评价意见相结合的方式,依据国家发布的传统村落相关文件及基础资料,综合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将其类型划分为历史积淀类、村域格局类、传统建筑类、民俗文化类和全面综合类五大类,为不同类型的传统村落根据类型特征与村落特色提出活化引导策略,并得出传统村落保护发展的研究展望,以期实现我国传统村落整体的可持续发展。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研究——以重庆万盛农村闲置中小学为例 下载:25 浏览:264

龙彬 宋正 江石恺 《中国城镇》 2019年2期

摘要:
近年来,农村发展需求越来越迫切,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创造了新的历史机遇。本文通过对农村闲置空间的活化利用研究,以重庆市万盛区农村闲置中小学利用规划为例,对闲置空间研究现状进行梳理,并对研究区域、闲置中小学特征进行了总结。从理论层面论述了实施乡村振兴,推动全域统筹开发,引入触媒元素,促进产业融合发展等理念。从策略层面提出了全域统筹规划,闲置空间分类;突出异化主题,特色专项发展;重组空间功能,构建运营模式等实施途径,以期对我国农村闲置空间活化利用、乡村振兴实施路径等方面提供参考。

文化线路视角下的乡村整体活化策略探讨——以陇南北茶马古道平洛镇三村为例 下载:21 浏览:226

孟祥武1,2 包涵2 叶明晖2 《中国城镇》 2019年1期

摘要:
快速城市化导致我国的乡村问题日趋多样而严重,如何让村落走出时下发展的困境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本文以文化线路保护为线索,通过选取甘肃省陇南域内北茶马古道沿线与周边的传统村落作为调研样本,从文化旅游圈与特色产业链相结合的角度进行新的乡村活化模式策略的研究,并重点选取一处典型区域提出区域性整体活化模式的策略。旨在通过对于"非典型"的村落形成集群的发展模式进行探索性研究,为村落活化模式提供一种新思路。

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刷的羽毛接枝共聚物的制备及性能 下载:80 浏览:467

刘新华1,2 储兆洋1 李永1 郑宏亮1 方寅春1 《新材料》 2019年2期

摘要:
采用电子转移活化再生催化剂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RGET ATRP)的方法,以羽毛表面的溴为引发位点,引发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DMAEMA)在羽毛表面自增长,制备含聚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刷的羽毛接枝共聚物(Feather-g-PDMAEMA)。再以溴乙烷为改性试剂,对其进行季铵化处理,制备具有抗菌性能的羽毛接枝共聚物。改性后羽毛的元素含量、官能团、热稳定性、结晶结构、表面形貌分别通过能谱仪(EDS)、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热重分析仪(TGA)、X射线衍射仪(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进行表征。FT-IR和SEM分析结果表明,甲基丙烯酸二甲氨基乙酯成功地接枝到羽毛的表面,所得羽毛接枝共聚物的接枝率最高可达84. 7%; XRD的分析结果显示,接枝聚合后的羽毛的结晶度降低; TGA分析结果显示,接枝聚合后的羽毛热稳定性降低;抗菌测试结果表明,季铵化处理后的Feather-g-PDMAEMA具有良好的抗菌效果。

金属非对称循环下的匀变速加载问题 下载:86 浏览:474

肖敏1 罗迎社1,2 司家勇3 刘秀波1,2 《新材料》 2018年11期

摘要:
由损伤力学理论可知,疲劳是由材料内部的损伤演化导致的,但其损伤演化的机理并不清楚。为此,我们将高分子物理中断裂的分子理论推广应用于金属的疲劳损伤,认为金属的断裂是一个松驰过程,宏观断裂是微观原子键断裂热活化的结果。以Q235钢为例,在CMT5105万能电子试验机上进行拉压非对称循环疲劳试验。从原子键离解的视角出发并结合试验数据,讨论并推算诸多因素影响下匀、变速加载时非对称循环疲劳损伤演化律的具体形式。再将速率作为重点考虑因素提出了新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分别讨论了匀、变速情况下损伤演化律的基本形式,并对速率相关参数因子进行了修正。结果表明,新的疲劳损伤演化律形式简单、参数少、应用广泛且与试验结果贴合较好。

珠江三角洲平原不同母质土壤磷形态分布及其有效性 下载:52 浏览:494

唐贤 黄伟濠 卢瑛 刘红宜 贾重建 王超 《土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选取珠江三角洲平原滨海沉积物、三角洲沉积物和河流冲积物发育的不同种植年限的农田,挖掘土壤剖面,采集不同深度土壤样品,采用Tiessen et al连续提取方法测定土壤不同形态磷含量,探讨成土母质对土壤磷形态分布及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种母质土壤磷形态均以无机磷为主,其中河流冲积物土壤无机磷最高(91.8%);无机磷以浓HCl提取态最高(21.9%~34.9%),有机磷以Na OH提取态最高(3.5%~7.9%)。随着种植年限的增加,3种母质土壤中稀HCl提取态无机磷、浓HCl提取态有机磷占全磷比例和磷活化系数均呈下降趋势,残留态P占全磷比例呈上升趋势;3种母质土壤中Na HCO3、Na OH提取态磷占全磷比例和土壤磷活化系数在土壤表层较高,而稀HCl提取态无机磷和残留态P占全磷比例在土壤剖面底层较高。通径分析表明,Na HCO3提取态无机磷对土壤磷活化系数影响最大。不同母质土壤剖面磷形态具有分异规律,长期种植降低了土壤磷的有效性。

工作面断层活化带应力分析及稳定性研究 下载:55 浏览:363

崔礼韬 《煤炭技术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长治经坊煤矿3601综放工作面推进过程遇到逆断层,且继续推进时工作面顶板矿压显现明显。通过布置检波器,对工作面的微震事件进行监测,得出3601工作面通过的断层已发生活化。通过FLAC3D三维数值模拟,对工作面通过断层活化带的应力情况进行研究,根据顶板破坏规律采取相关稳定性措施。

压水堆核电厂一回路首次钝化工艺研究 下载:63 浏览:395

汲大朋 张烨亮 《核工业与技术》 2020年9期

摘要:
压水堆核电厂热态功能试验中的一回路首次钝化对核电厂一回路材料腐蚀控制和减少腐蚀产物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文结合理论研究与工程实际情况,提出了在热态功能试验过程中钝化膜的生成包含电化学反应和化学反应的观点,阐述了双层膜的生长机理,解释了用电化学测试方法分析钝化工艺过程的合理性,推导出钝化温度与钝化膜反应速率的函数关系式,钝化温度升高,反应速率升高,钝化时间缩短;明确了钝化工艺温度的理论限值应不低于260℃。

碱活化高岭土对亚甲基蓝的吸附研究 下载:31 浏览:340

李淦 赵永华 王星 孟雪 赵玉鑫 张雨 《化学研究前沿》 2020年10期

摘要:
本研究通过碱活化的方法对天然高岭土进行改性,制备高岭土基吸附剂,通过静态吸附实验考察了其对亚甲基蓝的吸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与天然高岭土相比,碱活化高岭土的结构发生了明显改变,进而影响了其吸附亚甲基蓝的性能。该吸附过程可以用伪二级动力学模型和Freundlich等温吸附模型来描述。由吸附热力学可知,该吸附过程可以自发的进行且为吸热过程。

ACPR50S小型堆直流蒸汽发生器的屏蔽计算分析 下载:61 浏览:384

盛选禹1 凌晨2 《核工业与技术》 2018年11期

摘要:
直流蒸汽发生器(OTSG)是ACPR50S小型堆的主要设备之一,OTSG内部高注量率中子会使OTSG主蒸汽出口处的水蒸汽产生活化,从而污染整个二回路系统。基于目前OTSG设计的屏蔽方案,本文对16N的产生与传输进行了初步计算分析。结果表明,OTSG内部的中子注量率量级与蒸汽出口16N放射性活度结果已经降低至较低水平,目前OTSG外壁的屏蔽材料与厚度可以满足正常运行工况下初步屏蔽设计的目标。

一个生活化的探究实验及启示:生物膜活性对离子通过的影响 下载:92 浏览:500

​徐彤 曹燕波 《生物学报》 2018年2期

摘要: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有生物膜功能特性的叙述:"控制物质进出细胞""是选择透过性膜",相关知识介绍比较抽象。介绍一个探究学习案例——腌咸蛋,通过一系列的设计、研究和分析,实现对"生物膜选择透过离子"功能的验证。还对高中生物学实验教学生活化的价值和可行性进行了探讨。

生活化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运用策略探究 下载:38 浏览:502

苏日古嘎 《中国音乐学报》 2025年1期

摘要:
陶行知先生提出“生活即教育”教育理念,这一理念有效明确了生活对教育的重要促进作用。在现阶段的小学音乐教学中,“生活教育”理念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和普及,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难以满足学生实际学习需求,使学生音乐素养的形成受到一定程度的阻碍。基于此,小学音乐教师应加强对生活化教学理念的渗透,有效实现“生活教育”理念,促进小学音乐教学效率和质量的提升。

论绘画元素在小学音乐课堂的实践 下载:135 浏览:670

张洋 《当代音乐研究》 2024年6期

摘要:
绘画艺术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渗透,符合音乐课程改革的要求,突出音乐特点,关注学科综合,符合学生音乐成长的需要。教师根据绘画和音乐之间的互补点进行教学设计,使绘画和音乐和谐结合,激活音乐课堂形象的感染力,使学生对音乐有更直观的理解,大幅度提高音乐教学效果,促进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1/19]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