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含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全元”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研制及其促生效果研究 下载:87 浏览:481

卢云峰 乔策策 许航 高凯悦 李荣 沈其荣 《中国土壤》 2018年8期

摘要:
利用PGPR菌株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为目标菌株,以氨基酸水解液、糖蜜为肥料功效发挥的增效剂,同时配比一定量的化肥,研制"全元"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并评估了新型液体肥料的促生效果,以期为含PGPR菌株新产品的开发提供理论与技术支撑。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全元"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中氨基酸与糖蜜的最适添加量均为20%。肥料存放试验结果表明,"全元"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储存3个月时,功能菌活菌数量≥5×108 CFU ml-1,超过国家标准(5×107 CFU ml-1)。田间试验结果表明,相比于灌施清水处理(处理1)和灌施不添加解淀粉芽孢杆菌SQR9发酵液其他配方一样的对照水溶肥处理(处理2),"全元"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处理(处理3)显著提高了玉米和白菜的产量,第1季玉米的增产幅度达29.60%和12.02%,第2季玉米的增产幅度达33.48%和13.91%;白菜的增产幅度达25.15%和14.40%。结论:利用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 SQR9能够有效研制出"全元"复合微生物液体肥料,且其施用能够显著增加玉米和白菜的产量。

道路运输易燃易爆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用呼吸阀校验与评定 下载:45 浏览:392

张兆东 《装备技术研究》 2020年1期

摘要:
阐述了呼吸阀校验现状并指出了其校验的必要性,提出了呼吸阀校验机构与人员的资质要求,并给出了校验周期与项目,其中校验项目包括:外观检查、拆卸检查、呼吸阀开启压力检查、防侧溢检查及阀座密封性试验。最后给出了校验结论与后处理方案。

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金属常压罐体出厂检验问题探讨 下载:62 浏览:386

张兆东 张义磊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在常压罐车出厂检验中发现设计文件中汽油饱和蒸气压错误,查找原因后发现其数据来源于《GB18564.1—2006〈道路运输液体危险货物罐式车辆第1部分:金属常压罐体技术要求〉实施指南》。通过对比计算发现,饱和蒸气压数据错误对一般车型罐体壁厚影响不大,但对罐车出厂检验时气密性压力、水压试验压力及软管试验压力影响较大,应及时改正该错误数据,避免由此带来安全隐患。

等压滤饼过滤过程中五个基本理论问题之探讨——等压滤饼过滤过程中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与过滤时间的通用数学模型 下载:75 浏览:349

宋志黎 宋显洪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简要叙述了过滤过程中,滤饼层中发生的一系列现象。提出了滤饼的分类可分为局部比阻均布滤饼与局部比阻非均布滤饼两大类,同时给出了等压滤饼过滤过程中单位过滤面积的滤液体积与过滤时间的通用数学模型。

烷基化中离子液体与烃分离的实验研究 下载:64 浏览:295

鲁朝金1 杜云散2 《装备技术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针对离子液体烷基化反应流出物中的离子液体-烃乳化液体系,选用高效聚结纤维填料进行离子液体与烃分离实验,考察了离子液体对纤维材料的润湿性,并重点研究了采用聚结分离方法时,烷基化过程中离子液体与烃分离装置的防堵能力以及分离效果。实验结果表明,离子液体对改性纤维有较好的润湿性,该纤维填料聚结器防堵能力强且分离效果好。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快速制造技术 下载:13 浏览:189

罗巍1 张晗翌2 矫慧1 隋阳1 丁新玲1 王福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制造技术现状,特别是铣槽式冷却通道的结构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冷却通道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内衬成形的同轴送粉激光沉积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冷却通道的磨料水射流铣削技术,以及用于封合冷却通道的激光熔丝、爆炸连接和液体冷喷涂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成形大型再生冷却推力室,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工艺复杂性,使发动机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一种低温液体推进剂流量测量及液位监测系统 下载:75 浏览:306

丁博深 杨金龙 李艳艳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4期

摘要:
以某液氢/氧火箭发动机试验台建立为背景,介绍一种高精度低温液体推进剂(液氢/氧)稳态体积流量测量及液位监测系统。该系统由推进剂贮箱、分节电容液面计、二次仪表、采集设备等构成。改进现有系统,使其除了具有获取发动机工作过程中推进剂稳态体积流量的功能外,还能够在推进剂加注时实时监测贮箱内的液位,为推进剂加注操作过程提供依据。重点阐述了大容积推进剂贮箱的标定方法及标定过程中需要注意的问题。经分析及试验验证,该系统实时液位监测精度可达到3%,对液氢/氧稳态体积流量测量的精度分别可达0.539%和0.457%。

液体硫磺产品标准实施过程中的技术改进及其修订建议 下载:77 浏览:366

郑莉萍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5期

摘要:
普光天然气净化厂是全国最大的硫磺生产销售企业,年产液体硫磺200×10~4t以上,占国内总产量的1/3。阐述了普光天然气净化厂应用标准GB/T 2449.2—2015提供的方法,在测定硫化氢和多硫化氢质量分数过程中对取样设施、采样瓶固定装置进行改进;为解决联合装置液体硫磺中硫化氢含量频繁超标问题,对空气鼓泡液硫脱气工艺进行改造;分析了该标准在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建议。

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分析 下载:54 浏览:408

王艳红 高亚飞 赵小青 刘涛 《中医研究杂志》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液体火箭发动机传统弯管工艺成形精度、一致性难以保证的问题,研究了导管数字化制造技术,重点研究导管逆向建模技术、导管精确成形技术和导管数字化检测技术,实现了液体火箭发动机导管制造信息从设计图纸、制造过程及检测技术的全过程数字化传递。

液体培养观察菊粉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 下载:63 浏览:289

刘添1 刘昶君1 苏寸霞1 田全华1,2 贺志雄2 赵旭1 黄燕1 魏凌云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1期

摘要:
菊粉替换培养基中的葡萄糖,对青春双歧杆菌进行体外培养,通过测量培养液吸光度、pH和滴定酸度的变化,考察了菊粉对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代谢的影响,探讨了实验室简单易行的观察方法。所有培养液菊粉组吸光度均大于相应空白组的吸光度,说明菊粉能够促进青春双歧杆菌生长。但不同培养基的观察效果有区别。唯一碳源培养基菊粉组吸光度的平均值0.376相对较低,但其菊粉组与空白组的比值1.584、糖发酵培养基的比值1.404均显著高于PTYG培养基的比值1.248(P<0.05)。PTYG培养基营养丰富,空白组中的双歧杆菌也能较好地生长,菊粉组的优势不明显。唯一碳源培养基的构成为无机盐加待测底物,液体呈透明状,便于观察具体的生长情况。如果要培养观察双歧因子的促生长效果,建议采用唯一碳源培养基。

液-液微萃取技术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农药 下载:68 浏览:391

李幼林 周光明 罗庆红 胡玉 潘庆庆 《中国环境保护》 2020年10期

摘要:
该研究建立了一种新型高效液相色谱-紫外分光光度法(HPLC-UV)测定环境水样中7种农药含量。在优化后的条件下,使用离子液体作为萃取溶剂,与水样混合均匀促使其形成乳液,再利用液-液微萃取技术提取出目标物,该过程对环境友好无害。在最佳条件下,7种农药分离良好、标准曲线线性良好、相关系数(γ)均不小于0.999 3。结果还表明,自来水和崇德湖的相对标准偏差(RSD)分别为1.88%~4.24%和2.57%~4.86%。自来水和崇德湖的加标回收率分别为95.52%~97.12%和96.90%~104.06%。

蝉拟青霉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59 浏览:491

艾仁丽1 谭艾娟1 吕世明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建立能够有效提高蝉拟青霉液体培养效率的培养体系,增加其生物量。[方法]以蝉拟青霉生物量作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从8个试验影响因素中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基于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法以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影响蝉拟青霉液体培养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确定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接种量、p H和温度,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范围在接种量7%、p H 6.00、温度25℃附近,借助Box-Behnken设计法最终确定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3 g/L、酵母膏2 g/L、KH2PO41 g/L、MgSO40.5 g/L、接种量6.65%、p H 6.00、温度24.01℃。优化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蝉拟青霉其生物量从优化前的147.106 0 g/L提高到239.475 3 g/L,提高了62.79%。[结论]优化后的培养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蝉拟青霉生物量,该方法对于优化蝉拟青霉生物量发酵条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开关型Pickering乳液体系 下载:34 浏览:305

田诗伟 毛国梁 张珈瑜 历娜 姜梦圆 吴韦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4期

摘要:
Pickering乳液以胶体尺寸的固体粒子代替传统表面活性剂作为稳定剂,具有超稳定,生物相容性好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点。开关型Pickering乳液可随pH值、CO2/N2浓度、温度、磁场强度及光强度等条件的变化而改变固体乳化剂的表面润湿性,实现在"乳化"与"破乳"之间的快速转换,在非均相催化、乳液聚合等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本文全面总结了近年来开关型Pickering乳液的研究进展及其在界面催化系统、液膜处理有机废水、药物的包封与释放等方面的应用。

黏性液体对潜油电泵特性影响的实验研究 下载:25 浏览:339

张晓娇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探索黏性液体对潜油电泵特性的影响,配制了不同浓度的甘油溶液,通过室内水力模型实验,建立了不同黏度液体、不同流量对潜油电泵特性参数扬程、功率、效率的影响,得到了黏性液体对潜油电泵工作特性曲线影响的图版。研究表明:液体黏度影响潜油电泵的特性,随着黏度在1~198 mPa·s变化时,在潜油电泵高效工作区,功率在93~404 W急剧增加,扬程在7.7~0.2 m下降,最高效率在55%8%下降;在实验提供的某一黏度、不同排量下潜油电泵有合理的工况点,为叶导轮配套进行优选设计提供借鉴。

肿瘤外泌体的分析检测 下载:61 浏览:407

乔斌 陈虹妃 张卉 蔡称心 《应用化学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肿瘤外泌体是由肿瘤细胞释放到细胞外环境的微小囊泡,其直径约为30~150nm,主要存在于血液、尿液、唾液等多种体液中,是早期肿瘤诊断的标志物之一。肿瘤外泌体具有较好的稳定性且含量丰富,因此是液体活检标志物的研究热点。肿瘤外泌体携带母细胞相关的蛋白、脂质和核酸等生物活性物质,为生物检测提供了多种特征标志物。本文就肿瘤外泌体的生成、分离、表征及分析检测进行了论述,重点讨论了肿瘤外泌体检测的研究进展。

美国石油学会陆上危险液体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标准的先进性研究 下载:57 浏览:386

庄君 侯学瑞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5期

摘要:
美国石油学会标准API RP 1174—2015《陆上危险液体管道应急准备与响应推荐做法》,定义了安全、及时、有效的管道应急响应管理要素,体现了美国油气管道应急管理的全面性和先进性,为管道运营商的应急管理提供了完整详细的指导框架。从应急框架的整体设计、不同机构的协调运行管理、资源管理、基于风险评估的应急、应急响应平台等方面介绍了该标准的先进性,对于国内油气管道企业突发事件的应急响应有着重要借鉴意义。

同时测量两种不同介质折射率的一种新方法 下载:63 浏览:374

韩鹏斌 王文成 王玉明 《物理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通过实验建立了一种利用遮光效应同时测量两种不同介质折射率的新方法。实验中选用玻璃和纯净水两种介质并用其组成简易液体薄膜装置,利用氦氖激光作为光源,将激光通过约0.4mm左右的光阑射在液体薄膜装置上,得到玻璃和纯净水的遮光图样。在装置正上方用CCD拍摄所形成的遮光图样,通过分析遮光图样得出:蒸馏水遮光半径为9.638mm,折射率为1.334,玻璃遮光半径为20.376mm,折射率为1.517,这些测量值均与参考值非常吻合。实验中还测量了无水乙醇、2-丙二醇遮光。故此建立了一种同时测量透明固体介质和透明液体介质折射率的新方法及理论。该方法具有设备简单,操作简便,重复性好,可实现智能化检测折射率等特点。

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液酸度、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下载:87 浏览:472

夏祖营 《诊断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限制性液体复苏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血液酸度、凝血功能及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120例,根据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在救治过程中进行常规充分液体复苏,观察组则进行限制性液体复苏。观察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复苏3h后,对照组血清pH值为6.79±0.07,低于观察组的7.32±0.09,血清乳酸含量、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术后3d并发症与死亡总发生率分别为7.81±0.23mmol/L、11.69±1.52s、37.15±3.75s、61.67%,均分别高于观察组的4.62±0.45mmol/L、10.10±1.56s、29.22±3.66s、2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多发伤合并失血性休克患者应用限制性液体复苏可有效调节血液酸度,改善凝血功能及预后效果。

液体电极上辉光放电丝的运动特性研究 下载:56 浏览:428

李雪辰 耿金伶 贾鹏英 吴凯玥 贾博宇 康鹏程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大气压液体电极放电在生物医疗、化学降解、环境保护等众多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引起了研究者的关注.本文利用直流电压激励棒-水电极装置,在6 mm气隙间产生了大气压辉光放电.研究发现,随着电流的增大,放电由锥状转变成柱状,且此过程中水面上放电环的直径先增大后减小.利用高速照相机对放电进行研究,发现锥状放电是由单个放电丝旋转形成的.通过测量放电的伏安特性,表明放电处于正常辉光机理.利用光谱学方法,研究了不同电流下的振动温度、转动温度和谱线强度比I391.4/I337.1,发现它们均随电流的增加而增大.根据气体放电理论,分析和解释了放电丝的运动机理,并对水面上放电环直径随电流的变化关系进行了解释.这些结果对于大气压液体电极放电的理论研究和实际应用均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磁液变形镜的镜面动力学建模和实验验证 下载:56 浏览:421

张柱1 吴智政1 江新祥1 王园园1 朱进利1 李峰2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磁性液体是磁性纳米微粒分散在基液中形成的具有磁性又具有流动性的稳定胶体.磁性液体的流动性会随着周围磁场的变化而改变,基于磁性液体的变形镜的反射镜面通过液面下方驱动器阵列所产生的局部扰动磁场而变形.磁性液体变形镜与传统的变形镜相比,具有镜面连续平滑、变形行程大、制造成本低、易扩展等优点.本文以基于方形驱动器阵列的磁液变形镜为例,考虑磁性液体受重力场、电场、磁场多物理场耦合的作用,在笛卡尔坐标系中建立了磁液变形镜的动力学模型;然后基于推导出的理论模型,设计了磁液变形镜的结构和参数,并用MATLAB,COMSOL Multiphysics和Tracepro软件联合仿真了磁液变形镜镜面响应性能;最后搭建基于磁液变形镜原型样机的自适应光学系统,测试了磁液变形镜的镜面响应线性度和动力学特性,实验结果验证了所建模型的准确性和磁液变形镜面形控制性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