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面向2050年的中国电力发展展望 下载:410 浏览:425

张宁邢 璐鲁刚 《能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电力转型是我国能源转型的重要环节。本文基于自主开发的适合我国中长期电力发展的源网荷储协调规划模型,将各类电源、骨干电网、需求侧资源与储能等统筹考虑,在计及相关发展目标与约束条件的情况下进行系统整体优化,求解了我国当前至2050年电力系统发展优化方案,可为研判我国电力系统发展路径、制定合理转型政策提供量化参考

基于净零碳新型电力系统的智能电表全域生命周期技术质量评价系统的研究 下载:47 浏览:1037

黄和平1 江华华1 陈辉2 高楠2 《中国电力技术》 2024年11期

摘要:
智能电表全域生命周期质量评价研究与系统设计是一个涉及净零碳电力系统、信息技术、质量管理、碳达峰碳中和标准计量、全域设计、算力、智算、智造体系、人工智能技术、数字化规范评估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课题。随着坚强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表作为电力信息采集的关键设备,智能电网台区健康体检、智能电表、AI智算表计、电碳计量质量健康度直接影响到新型净零碳电力系统与碳中合的运行效率、用户的服务体验与效能及价值。基于此,本篇文章对智能电表全域生命周期质量关键技术与评价及系统设计进行研究,并且初步探讨了基于人工智能大数据孪生的智能电碳计量的关键技术质量评价,在净零碳新型电力系统中以虚拟电厂形式进行源网荷储碳一体的深化应用,为建立科学、准确、可靠、稳定的电碳计量体系和净零碳大电力系统提供技术支持,以供参考。

基于多元源网荷储的配电网规划方法研究 下载:131 浏览:1559

池文龙 《能源学报》 2023年1期

摘要:
推进能源清洁低碳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可再生清洁能源是大势所趋。从全球范围看,目前再生能源消费在能源总消费中占比还不到30%,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提出给新能源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但客观地说,推动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还存在一些困难与挑战。电力企业在源网荷储模式的协同优化方面面临的问题非常复杂和多元化,源网荷储需要的超高压材料对电网的安全水平和事故预防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再加上当下新能源及可再生资源的发展,给电网的安全控制及平稳运行带来了极大的挑战。因此,电力企业需要改进管理制度,做好基于多元源网荷储的配电网规划设计。

微电网“源-网-荷-储”环境下在主动配电网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254 浏览:1903

​谢震1 谷彩连2 张聪1 汤梓涵2 《电网技术研究》 2023年7期

摘要:
新形势下,传统"源随荷动"的调度模式已难以为继,需推动从以往的"源随荷动"调度模式向"源网荷储多元协调调度控制"的方式过渡,并在主配电网上运用微电网技术构建智能控制供电系统,在有效保护和降低电能耗费的基础上,起到有效控制和管理资源的效果。

人工智能赋能源网荷储协同互动的应用及展望 下载:237 浏览:2488

朱范玮 黄鸣锆 殳宇霆 《人工智能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随着“双碳”进程的不断深入推进,我国能源电力高质量发展面临新形势和新任务。2021年我国能源活动碳排放量超过102亿吨,占全国碳排放总量88%以上,其中电力行业碳排放超过40亿吨。2022年,国家明确提出加快构建适应新能源占比逐渐提高的新型电力系统。习近平总书记在《正确认识和把握我国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指出要正确认识和把握碳达峰、碳中和,要先立后破、统盘谋划,对能源电力碳达峰、碳中和的发展提出更高要求。能源生产加速清洁化、能源消费高度电气化、能源利用集约高效化是能源低碳发展的重要路径。能源主体调整带动全国能源布局发生颠覆性变化,大型新能源基地和大规模分布式电源建设快速推进;能源深度脱碳带来社会生产、生活和用能方式转变,一方面用能与绿色能源打通,另一方面电能替代加速推进;能效提升成为关键问题和系统问题,需要资源配置方式进行系统性改变,以电能为能源主要承载形式、以能源互联网为资源配置方式。

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控制系统的研究及应用 下载:113 浏览:1369

左晓亮 雷翔洋 宋世杰 《装备技术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这篇文章从从传统的“源随荷动”调度模式向“源网荷储多元协调调度控制”模式转变发展的方向于此设计源网荷储多元协调控制系统。通过接入层、网络层、平台层、应用层四层系统结构构建整个系统,利用海量数据统一管理技术、多源数据统一融合技术、多源数据统一服务技术等,减少电网峰谷差,降低电网运行风险。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