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环境行政处罚规制功能之补强 下载:85 浏览:486

谭冰霖 《中国法学研究》 2018年8期

摘要:
行政处罚是环境规制的基础性手段,应注重其规制功能的发挥。环境行政处罚的规制功能包括法律威慑、风险预防和生态恢复三个维度,我国现行法制在这些方面尚存结构性缺陷。补强其规制功能的具体路径是:在法律威慑维度,在环境罚款中引入不法利益追缴制度,不法利益追缴属于法定罚最高幅度以上、不法利益总额以下的加重量罚,其"不法利益"应同时涵盖消极利益和积极利益两个层面。在风险预防维度,应通过不确定法律概念赋予行政机关一定的判断余地,一方面,运用类推、预估和降格证明标准的方式判断事实性风险的不确定概念;另一方面,运用分量公式对价值性风险的不确定法律概念作出妥当的利益衡量。在生态恢复维度,要正确认识行政权在生态恢复中的主导作用,从理论上证成生态恢复责任能够作为行政处罚的法律定位,并从直接性恢复、替代性恢复和恢复性罚款三个方面构建系统化的生态恢复行政处罚责任形式。

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与守法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39 浏览:451

陆新元 秦虎 杨君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11期

摘要:
在大数据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基础性战略资源的背景下,文章梳理了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与守法应用中面临的新机遇,指出了环境执法数据的价值资源及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与守法中的促进作用。大数据在环境执法与守法中存在的问题包括数据源和数据质与量的限制、大数据人才的匮乏、大数据理念的认知不足等,该问题存在的根源在于缺乏长效的数据管理机制、立法和制度建设滞后、执法理念和大数据理念的融合不足。建议树立大数据的管理思维,做好大数据应用于执法的制度设计,建立数据应用的反馈机制,推进适用大数据时代环境执法与守法理论与方法的变革。

环境执法监督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吗? 下载:62 浏览:427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中央对地方的环境执法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环保约谈这一准自然事件出发,以合法性理论和震慑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执法监督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即与未被环保约谈地区企业相比,环保约谈显著地促进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绿色转型;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发生在被环保约谈的下一年。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渠道探索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提高环保处罚力度,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执法监督的长期经济后果,为完善中国生态环境督察体系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生态环境保护中环境监测与环境执法联动机制研究 下载:101 浏览:551

黄庭涅 喻阳 郭文旭 《环境科学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经济建设对自然资源的过度需求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然而,自然环境的自我恢复速度非常缓慢,特别是许多不可再生资源的破坏导致了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加强环境监测,全面收集环境相关数据,进而为环境保护提供有效参考依据,提高环境污染问题治理的精准性,取得较高的环境污染治理工作效率。通过有效的环境监测可以使相关人员更为准确、深入地掌握当前的自然生态环境状况,针对当前的环境污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应对策略,奠定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的重要基础。借助环境监测,可以有效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处理效率,实现对环境质量、等级的有效评定,提高对污染源的追踪力度。

生态环境执法现阶段工作困境及破解思路 下载:130 浏览:1338

高钊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10期

摘要:
本论文旨在探讨当前生态环境执法工作中的困境,并提出相应的破解思路。困境主要包括执法力量不足、执法标准不一致和执法效果不明显。为解决这些问题,我们提出了加强执法力量建设、统一执法标准和提高执法效果的破解思路。

新常态下环境执法的难点和要点分析 下载:162 浏览:1884

董伟 《环境科学研究》 2023年6期

摘要:
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众对于自己生活的环境、生活的质量、资源的使用情况等多个方面都非常关注,并提出诸多的要求。应该运用怎样的方法,通过环境执法来满足人民的需求,已经成为相关工作人员深入思考的问题。因此,本篇文章主要对新常态下环境执法难点与要点进行认真分析,以作参考。

生态环境战略推动下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实践研究 下载:274 浏览:3028

​邵晓梅 《中国环境保护》 2021年12期

摘要:
在生态战略实施中,重点区域空气质量是评价当地生态建设成效的重要指标之一,因此空气质量改善工作应该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内容则是在这一背景下所提出。本文撰写的主要目的在于为重点区域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工作的开展提供一定的借鉴和参考。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