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鲁迅杂文话语刍议 下载:56 浏览:359

李拉利1,2 《中国文学》 2020年5期

摘要:
鲁迅的"声音"不在特定形态的文本所呈现的形象、思想、概念之中,而在以主体、语境、文本微观形态、传播能力、功能诉求等为形构要素的杂文话语中,它和中国社会历史现代化进程紧密相关,它才是我们把握鲁迅"声音"的渠道。因此,以杂文话语为对象的鲁迅研究,可以打通鲁迅著译文字的文体差异,形成另一种整体观,在一种超越性的"无"的维度上把握作为"暗内容"的鲁迅整体。

“思乡的蛊惑”与“生活之艺术”——周氏兄弟与现代中国散文 下载:41 浏览:400

陈平原 《中国文学》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乃周氏兄弟为人为文的对读,从其人生道路选择之异同,进入对其散文以"思乡""生活的艺术"等主题为中心的写作之异同的关注,凸显现代散文的本质,揭示现代散文两大不同写作路径"杂文"和"小品"的来去缘由。

无为 有为 善为——谈现代散文教学 下载:71 浏览:416

葛杨红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散文是苏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中的重要文体之一,长期以来,出于多种原因,散文教学出现了一些问题,有人形象地概括为"把散文教'散'了,把散文教'泛'了,把散文教'冷'了,把'我'教丢了。"散文阅读教学应关注文本的体裁差异。但是从现阶段的教学实践来看,师生都要关注教学,真正恰当地处理好"无为""有为""善为"三者的关系。

探究我国现代散文英译本中的翻译美学——以张培基《差不多先生传》为例 下载:412 浏览:3202

刘艺红 魏琦 申红 《文学研究》 2021年8期

摘要:
翻译美学理论是我国翻译理论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在现代散文翻译过程中相当重要。现代散文体裁不同于其他文体,故而译者在翻译时既要做到忠实、达意,还要从原文背景、原文作者、语言差异、散文文体特征出发,尽己所能表现现代散文之美。可是,译者应如何通过译文中表现出原文中的美呢?基于此,本文从翻译美学角度出发,以张培基先生英译本《差不多先生传》为例,通过分类分析例举法,分析翻译美学该译本中的体现。进而总结出一些散文翻译方法,供广大译者及读者参考,以此提高我国现代散文翻译质量。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