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论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绿色科技要素 下载:89 浏览:502

王娅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9期

摘要:
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分析方法,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建设有机统一性论证绿色科技创新引领绿色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必由之路;从绿色科技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作用分析绿色科技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要素与核心动能;最后从绿色科技与生态文明的制度建设中探讨了生态文明建设中绿色科技之路的实践机制。

近年来全国践行“两山论”的路径及内在分析 下载:46 浏览:447

徐志芳 张立辉 李娟娟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7期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多次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总要求,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作为国家发展规划中的重要部分,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就是要在保障经济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减少资源消耗、降低污染排放和减轻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大力推进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走一条绿色发展道路,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文章以全国变绿水青山为金山银山的成功转型地区为例,在彰显"两山论"的深刻内涵的同时,为全国其他区域的"两山论"实践提供参考。由此分析,"两山论"的实现以经济的繁荣为支撑、以环保执法力度为保障、以机制的不断跟进为动能、以全民参与为基本要求。

江苏生态文明建设形势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44 浏览:441

荣伟伟1,2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1期

摘要:
当前,针对生态文明建设,国内外开展了很多研究,但主要集中在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研究方面,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推进领域的研究,特别是从政策设计层面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水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作为全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成效比较突出的省份之一,近年来,江苏省委、省政府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取得了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生态文明建设水平走在全国前列。但总体上看,我省在生态文明建设推进过程中,还面临一些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结合作者在职能管理部门实践工作中掌握的情况,基于江苏生态文明建设的形势分析,探讨新形势下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对策建议,为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提供决策参考。

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旅游度假区规划管控研究——以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例 下载:15 浏览:158

史衍智1 丁芝2 郑玉银2 杨宏阁2 《中国城镇》 2019年2期

摘要:
自党的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决策以来,十九大继续提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生命共同体"的论断。随着自然资源部的成立和空间规划职能的调整,特别是近期明确提出"建立和实施全域、全类型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制度",对于旅游度假区这一特殊的"开发主导型重要生态区域"的空间管控与利用将提出新的要求。针对旅游度假区的法规缺失、规划管控脱节等问题,为提高旅游度假区管控效能实施抢救性的管控,本文以山东省曲阜市尼山镇尼山文化旅游度假区为例,从底线管控、风貌把控、理性发展、抢救管理四个方面提出规划管控策略,创新性提出"三区四线"的全覆盖空间管制、"负面清单"式的底线思维发展模式,尝试探索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的旅游度假区的规划管控研究。

浅谈如何做好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 下载:79 浏览:444

马涛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12期

摘要:
铁路是国民经济大动脉、关键基础设施和重大民生工程,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骨干和主要交通方式之一,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至关重要。聚焦"交通强国、铁路先行",从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入手,探讨如何积极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对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为新时代做好铁路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管理工作提供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做法意义重大。

基于河长制的农村河道整治创新路径探究 下载:71 浏览:420

杜倩雯1 胡媛媛2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全面推行河长制,是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内在要求。本文以盐城市亭湖区为例,对全面推行河长制过程中的河道整治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对亭湖区农村河道整治的前期探索,总结了当前农村河道整治中存在的问题,为在河长制的推动下探索农村河道整治提供新路径。

安定区水土保持助推精准脱贫的成效及经验 下载:78 浏览:482

付强 杨素芬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6期

摘要: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始终坚持"水保立区"战略,将水土保持作为改善农业基础条件、发展特色产业、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措施,坚持政府引导、综合治理、多方融资、依法行政,探索出了"三个坚持、两个创新、四个结合、五个转变和一个强化"的成功经验,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生产条件,生态环境得到改善,特色产业得到长足发展,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显著提高,有效助推了精准脱贫和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开展。

平昌县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成效及经验 下载:96 浏览:487

何鹏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8年5期

摘要:
多年来,四川省平昌县始终把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家园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以治理促开发,以开发促增收,以增收促脱贫,把治理水土流失作为服务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把水土流失治理与巴山新居、产业发展、惠民增收相结合,把深度治理作为全县乡村旅游提档升级的重要举措,极大地改善了县域生态环境和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实现了"粮食有保障、产业有支撑、增收有基础、发展有特色、乡风更文明"的建设目标。其主要做法与经验是:坚持政府驱动,压实责任抓落实;立足整合牵引,统筹推进抓规模;着眼治理成效,培育产业抓增收。

刍议冶金矿山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的构建 下载:57 浏览:304

雷明1 许雁超2 徐艳婷3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19年7期

摘要:
从分析冶金矿山企业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必要性出发,介绍了冶金矿山生态文明间建设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依据,以及指标体系构建和组成。以某公司业已形成的"39+1"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为例,简要提出进一步推进实施意见和建议,以供相关冶金矿山借鉴和参考。

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下载:65 浏览:413

强海洋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0年8期

摘要:
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是加快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改革的重要方向,是推进实施国家生态文明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抓手。文章结合国内外生态补偿典型经验与模式,提出建立健全适合我国国情的生态补偿机制意见建议:构建长效稳定的生态补偿新机制、建立顺畅统一的生态补偿新制度、推进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新模式、加强重大基础理论问题研究,以期为新时代建立健全国家生态补偿机制提供参考。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环境保护思路探析 下载:43 浏览:376

王晓星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9年9期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强调的是对自然生态的尊重与维护,能够形成新的人类文明形态,从而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建立可持续发展的生产与消费方式,引导人们走向持续和谐的发展之路。本文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的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思路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升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提供决策参考。

关于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探析 下载:47 浏览:417

段丽杰 陈文英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建设生态文明是实现科学发展的重要基础,是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本文在深入分析了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吉林省的优势条件及制约因素,为加快吉林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依据。

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差距及成功创建对策 下载:51 浏览:370

杨柳 《林业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本文以通化市为例,围绕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35项创建考核指标,结合创建工作进展现状,找出通化市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市存在差距,提出下一步重点攻关目标及对策,旨在为通化市成功创建提供参考。

水土保持生态自然修复与生态文明建设 下载:411 浏览:397

吴长辉 2018年2期

摘要: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环节,对生态文明建设有一定的指导性意义。在生态自然修复和文明建设过程中对管理形式有严格的要求,针对其特殊性,需要按照自然修复模式和生态文明建设指标落实。水土保持是制备建设是人工植物群落形成的过程,要注意生态修复和人工治理的结合,使其满足建设要求。本文以水土在保持生态修复和文明建设作为基础,对如何保证两者协调发展进行分析。

陆海统筹背景下海域综合管理探析 下载:46 浏览:430

王厚军1 丁宁1 岳奇1 崔丹丹2 《海洋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文章分析当前海域管理面临的形势,并剖析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提出管理的总体目标和改革意见措施,同时对当前海域使用管理法修订、新一轮国土空间规划制定、围填海管控、海岸线保护与利用管理、养殖用海管理等主要工作提出管理建议。建议包括:构建基于生态系统的海域综合管理机制,深入落实生态文明建设总要求;开展海域资源本底调查,为深化综合管理奠定基础;整合涉海规划,发挥陆海统筹作用;发挥指标调控作用,实施市场化配置;调控产业用海,充分发挥海域资源最大效益;加大整治修复力度,恢复区域生态功能;打破部门间壁垒,形成监管闭环。

关于现代林业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几点建议 下载:70 浏览:429

彭坚1 龙文辉2 《中国农业》 2019年7期

摘要:
我国工业建设的发展越来越快,但也对人们的生活环境造成了很大的影响,环境污染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所以生态文明建设受到了人们的重视。林业可以很好地预防大风、固定沙土、保持水源,还能降低空气中的污染。因此,现代林业的发展对于改善生态环境有着极其重要的影响,应该得到更多的重视,这样才能更加有效地进行生态文明建设。

关于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 下载:64 浏览:447

孙洁 刘录敬 陈晓明 《农业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日益推进,环境保护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形势依然严峻,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正处于关键时期。本文分析了当前中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找到有效解决路径,进而推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研究 下载:92 浏览:905

刘晓明 《农业研究进展》 2024年1期

摘要:
本文将探讨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的研究,并分析二者的内涵与协同发展的问题。通过研究农业现代化和生态文明的关系,深入思考如何实现二者的融合发展,我们可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乡村振兴提供有益的参考和思路。在这一过程中,社会各界需要共同努力,形成良性互动的合力,推动农业现代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为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乡村做出积极贡献。

论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应用 下载:67 浏览:816

张哲钧 《争议解决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积极刑法观是一种强调预防、注重法益保护的刑法理念。它认为,刑法不仅应当在犯罪行为发生后进行惩罚,更应当在犯罪行为发生前通过立法、司法和执法等手段,积极预防犯罪的发生,保护社会公共利益和个人权益。本文深入探讨了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应用,指出积极刑法观通过前置犯罪预防、强化法益保护及促进恢复性司法等手段,为有效应对环境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文章首先阐述了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应用可行性,随后分析了环境犯罪的特点及治理现状,进而从立法、司法及执法层面详细论述了积极刑法观在环境犯罪治理中的具体应用路径。本文认为,积极刑法观的引入,不仅有助于提升环境犯罪治理效果,还能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烟台市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探索与实践 下载:126 浏览:1281

苗晓菲 《中国海洋学报》 2023年2期

摘要:
海洋生态文明建设事关海洋强国战略的全局,对整体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加快推进我国海洋强国建设以及山东省海洋强省建设,烟台市一直坚持向海图强,在建设现代海洋强市上奋力突破。在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探索中,显现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保障体系不够健全,海洋环境污染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有待广泛普及等问题。基于此,烟台市应着力构建完善的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制度规范体系,加大海洋生态环境保护力度,提高公众海洋生态文明建设参与意识。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