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快速制造技术 下载:13 浏览:184

罗巍1 张晗翌2 矫慧1 隋阳1 丁新玲1 王福德1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0年10期

摘要:
总结分析了国外液体火箭发动机推力室的制造技术现状,特别是铣槽式冷却通道的结构及制造技术的发展,详细介绍了目前正在研究的几种冷却通道快速制造技术,主要包括内衬成形的同轴送粉激光沉积和电弧熔丝增材制造技术,加工冷却通道的磨料水射流铣削技术,以及用于封合冷却通道的激光熔丝、爆炸连接和液体冷喷涂技术。与传统技术相比,这些技术不仅可以快速成形大型再生冷却推力室,而且可以大大减少原材料的使用,降低工艺复杂性,使发动机的制造周期和生产成本都有不同程度的下降。

单缆式焊丝GMAW电弧物理行为的数值模拟 下载:81 浏览:442

浦娟 谢依汝 胡庆贤 胥国祥 朱蔡琛 《新材料》 2019年7期

摘要:
采用Gambit软件建立了单缆式焊丝熔化极气体保护焊(GMAW)电弧三维数值模型,研究了焊接电流对单缆式焊丝GMAW电弧的电流密度、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压力场分布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缆式焊丝GMAW电弧的电流密度、电磁场、温度场、速度场和电弧压力最大值均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大而显著增加。缆式焊丝GMAW电弧电流密度和温度最大值位于焊丝阳极端部。电弧等离子流速最大值位于弧柱区。随着焊接电流的增加,电弧最大压力位置由速度入口向阳极区转变。在相同的焊接工艺参数条件下,三维数值模拟所得电弧形态与高速摄像系统拍摄的电弧形态吻合,验证了模拟所选三维模型的准确性。

亚大气压六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射流特性数值模拟 下载:46 浏览:341

郭恒1 张晓宁2 聂秋月3 李和平1 曾实1 李志辉4,5 《现代物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以临近空间高超声速飞行器和航天器再入大气环境飞行过程中其表面产生的高密度非平衡态等离子体为研究对象,基于本研究组所建立的多相交流电弧放电等离子体实验平台(MPX-2015),开展了非平衡态氩等离子体射流特性的二维数值模拟研究.在亚音速条件下二维、非平衡数值模拟所得到的计算结果与实验测量结果符合良好.超音速条件下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随着真空腔压强的降低,等离子体射流流速明显增大,覆盖钝体头部的等离子体鞘套的厚度先减小,而后又增加,鞘套的空间均匀性以及等离子体向钝体表面的总传热量均显著降低,而钝体头部的局部电子数密度则增大.数值模拟结果为在MPX-2015上开展超音速条件下的实验研究提供了理论指导.

曲轴维修与再制造现状与展望 下载:85 浏览:467

刘长赛1,2 王玉江2 盛忠起1 魏世丞2 梁义2 李岳彬1,2 王博2 《新材料》 2018年1期

摘要:
曲轴作为关键重要的传动零件,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煤矿、船舰、化工、石化等领域,其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着工作系统的性能。列举分析了曲轴类零件的典型失效形式及其主要原因,归纳总结了曲轴修复和再制造常用技术手段,包括镀层技术、焊层技术、激光熔覆技术、热喷涂技术以及热喷涂层的重熔技术,并重点介绍了高速电弧喷涂技术在曲轴再制造方面的优势及应用现状。总结了目前曲轴维修与再制造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对曲轴再制造的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MoP纳米粒子锂离子电池负极材料的制备及其电化学性能 下载:67 浏览:449

肖雅丹 靳晓哲 黄昊吴 爱民高 嵩刘佳 《材料科学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用直流电弧等离子体法制备金属钼纳米粉体再使其与赤磷发生固相反应,用两步法制备出磷化钼纳米粒子。使用X射线衍射(XRD)和透射电镜(TEM)等手段表征磷化钼纳米粒子的结构并进行了电化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MoP纳米粒子呈球状,粒径为20~50 nm;在电流密度为100 mA/g的条件下MoP纳米粒子负极材料的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746 m Ah/g,50次循环后放电比容量为241.9 mAh/g;电流密度为2000 mA/g时放电比容量为99.90 m Ah/g,电流密度恢复到100 mA/g其放电比容量仍然保持247.60 mAh/g。用作锂离子电池的负极材料,MoP纳米粒子具有优异的稳定性和可逆性。

供配电电弧危害计算及防护 下载:68 浏览:403

潘飞 《电气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详述了供配电系统交流电弧危害的计算、电弧危害标牌的规定和安装、电击保护接近界限及个人电弧防护用品的选用。

断路器电弧模型对瞬态恢复电压影响的研究 下载:77 浏览:446

王珍珍 何柏娜 宁家兴 孔杰 《电气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电弧发展过程直接影响瞬态恢复电压的特性,因此选择合适的断路器电弧模型十分必要。针对某750 kV超高压输电线路,分别采用理想开关模型、Mayr电弧模型、Cassie电弧模型以及Cassie-Mayr电弧模型来模拟断路器开断过程,并利用EMTP-ATP进行建模仿真,分析不同故障类型、不同故障位置时,断路器电弧模型对瞬态恢复电压的影响。研究表明,断路器采用Cassie-Mayr电弧模型能够更贴切地模拟开断暂态过程,仿真结果更准确,推荐采用Cassie-Mayr电弧模型。

电缆电弧故障仿真及试验研究 下载:84 浏览:467

何婧宇1 张文海2 肖先勇1 《电气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电缆电弧故障的仿真和试验对研究有效、可靠的电弧故障检测方法有重要作用。首先对现有的电弧故障模型和特点进行了介绍,根据电缆物理结构特征,提出了适用于电缆电弧故障的仿真分析模型,并介绍了在PSCAD/EMTDC中的实现方法。同时,搭建电缆电弧故障物理试验平台,对电缆电弧故障进行了试验研究,总结了电缆电弧故障的特征,为研究电缆电弧故障检测方法奠定了重要理论和试验基础。

微量氧对单壁碳纳米管生长的辅助催化作用研究 下载:59 浏览:567

贺德龙1 赵廷凯2 孙伟3 柳永宁4 《纳米技术研究》 2022年5期

摘要:
采用温控电弧炉,分别于He气氛和催化剂中加入不同量的氧,系统地研究了氧对纳米管形成的影响.TEM等研究分析表明,气氛中含有一定量的氧有利于氧化非晶碳促进纳米管的生长;催化剂中加入金属氧化物可以起到辅助催化的作用,减少产物中杂质含量,提高单壁碳纳米管的纯度.

铁磁性Ni纳米粒子的电磁波吸收性能 下载:78 浏览:784

​张雪峰 王威娜 李哲男 董星龙 《纳米技术研究》 2021年2期

摘要:
文章研究了利用直流电弧等离子法在760Torr(H2+Ar)混合气氛下制备Ni纳米粒子.通过Phillips EM420型透投射电子显微镜对纳米粒子进行形貌表征,并通过矢量网络分析仪,利用同轴方法对不同成分含量的Ni纳米粒子/固体石蜡复合材料进行了电磁参数的测定.结果证明:在16 GHz频率处,60wt.%Ni纳米复合材料的电磁参数出现突变.利用实验所得到的数据模拟了Ni复合材料不同厚度涂层的吸波性能,当Ni纳米粒子成分含量达到60wt.%时,复合材料的吸收峰值R达到-28.0dB,具有较好的吸波效果。

一种光纤熔接机放电电弧位置的调整方法 下载:388 浏览:3406

叶旭1,2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2期

摘要:
提出一种利用光纤熔接机自身软硬件资源实现放电电弧位置自动调整的方法,该方法基于Cortex-A5内核的ARM处理器[1]平台系统,通过CMOS图像传感器[2]采集到的光纤端面相对位置,送入CPU数据处理单元,在菜单界面中操作调整,实现了放电电弧位置的调节精度为0.6μm(1个像素),解决了目前放电电弧位置调整精度和效率低的问题。

电弧炉炼钢洁净化生产技术 下载:157 浏览:2049

姚青山 袁飞 俞苏徽 《冶金技术》 2022年10期

摘要:
为了能够响应绿色生产的号召,电弧炉炼钢过程中也需要使用洁净化生产技术。文章将通过对电弧炉炼钢洁净化生产技术的研究分析,介绍常见的废钢破碎分选、质量分析监控及成本控制、复合吹炼等经净化生产技术的发展现状,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借鉴。

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分析 下载:80 浏览:1134

杨罡 冯宸耀 陈思宇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3年12期

摘要:
随着我国航空业的不断发展、航空电气系统日益复杂、管制范围越来越广、管制越来越精确以及电气设备的使用越来越多,航空电气设备方面的问题也越来越普遍。因此,世界各国对电气问题采用了不同的诊断方法,目的是提高飞机飞行的安全性和可靠性。鉴于上述情况,本文分析和讨论了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使用情况。

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分析 下载:81 浏览:1257

朱熹哲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3年4期

摘要:
本文主要分析航空电气系统中的故障电弧。 在电弧理论的指导下,从空气电弧的特点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对可能的波形进行模拟分析,并指出如何应用到航空电气系统中。

航空电气系统中故障电弧的分析 下载:122 浏览:1375

李珂 《中国航空航天科学》 2022年8期

摘要: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航空领域得到了巨大的进步。国内的航空领域的迅速发展,但在发展的同时航空电气系统也产生很多故障急需要解决,当前最通用的方式手段就是利用电弧故障诊断控制器来精确的对航空电气系统所出现的故障电弧进行分析,继而及时发现航空电气系统出现故障的位置同时进行妥善的修理,从而确保乘客人身安全与航空器可靠运作。本文深入分析了关于电弧的相关内容,以供参考。

航空电气电弧、短路危害及保护 下载:186 浏览:2524

宋晓慧 《航空航天学报》 2021年11期

摘要:
为了探究航空电气电弧及短路危害,文章基于航空电气电弧故障的几点特性,分析了引发航空电气电弧及短路故障的危害因素,从而提出通过时域检测、频域检测以及时-频域检测等方法和措施,能够有效规避航空电弧故障造成的危害,以此保证航空运行的稳定性。

航空线路故障电弧检测方法研究 下载:86 浏览:898

刘光辉 《中国能源进展》 2024年5期

摘要:
航空电缆受温度、辐射及振动等因素的影响,会发生绝缘损坏或连接松动,这些因素可能诱发故障电弧,进而引发飞行故障甚至空难的发生。本文首先介绍了故障电弧的放电特性、故障电弧产生的原因以及故障电弧分类。其次,以Mayer电弧模型为例,进行了不同负载类型下的串联交流电弧仿真。最后,总结了国内外故障电弧的检测方法,针对目前国内外故障电弧领域的研究现状,提出后续故障电弧检测的研究方向。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