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利妥昔单克隆抗体局部注射联合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3 浏览:349

王萍 张少波 张琼 李养军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眶内局部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联合全身应用甲基强地松龙治疗甲状腺相关性眼病(TAO)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4月就诊于我院的中、重度活动期TAO患者107例。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并进行临床活动性(CAS)评分。给予全身甲基强地松龙静滴治疗,500 mg/周,共6周,后减量为250 mg/周,共6周;同时给予眼眶内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注射液20 mg,1次/周,共8周。治疗期间及治疗后,详细记录CAS评分。随访3~25个月,平均13.2个月。结果完成全部疗程的患者共89例(男性45例,女性44例),平均年龄34.7岁(17~76岁)。治疗前CAS平均7.4分(7~9分);治疗第3周后平均CAS评分5.5分,有效率85%;治疗结束后,CAS评分平均2.9分,有效率90.3%。10%的患者在治疗结束后3个月内病情逐渐转为非活动期。其中3例(5只眼)行眶减压手术的患者,术后平均3.1个月病情复发,单独眶内注射利妥昔单克隆抗体8周,病情完全控制。55%的患者除首次注射后有轻度低热的不良反应外,其余患者均未见异常。随访至今,所有患者病情未见复发。结论利妥昔单克隆抗体抗局部注射联合全身应用甲基强地松龙更能提高中、重度TAO的治愈率,减少病情复发,甚至对眶减压术后复发的患者有良好的效果。

27G微创玻璃体切术除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的疗效分析 下载:56 浏览:371

姜晶贾 超王禹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27G微创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治疗晶状体源性青光眼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晶状体悬韧带松弛或部分断裂继发闭角型青光眼患者26例(26只眼)。26只眼均行超声乳化晶状体摘除手术,对考虑为房角黏连的9只眼术中实施黏弹剂分离房角,4只眼联合人工晶状体囊袋内植入术中使用了囊袋张力环,8只眼因悬韧带断裂范围大于180度,实施了27G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1只眼术中有恶性青光眼倾向行27G玻璃体切除术联合前后房沟通术。结果全部病例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提高(0. 1~1. 0),眼压均较术前明显降低,前房深度均较术前明显加深,未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对晶状体悬韧带功能异常的青光眼,根据程度选择单纯超声乳化或联合房角分离术,或微创前部玻璃体切除术联合超声乳化、张力环植入及人工晶状体睫状沟固定术,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

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观察及手术疗效分析 下载:54 浏览:397

袁满 武丽娜 程谷萌 杨安怀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患者11例(11只眼),均行Ⅱ期玻璃体切除联合后巩膜切开术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术中玻璃体腔硅油填充。术后观察眼部表现及视网膜复位率等情况。结果术后随访6~30个月,11只眼均成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视网膜平伏在位,大多数眼球均可保存,其中6只眼视力较术前不同程度提高。结论在Ⅰ期手术规范处理的条件下,经Ⅱ期引流脉络膜上腔积血及玻璃体切除、视网膜复位后,大多数严重的外伤性脉络膜上腔出血合并视网膜脱离的患者均可保留眼球,部分患者可获得视功能改善。

手辅助腹腔镜与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早期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1 浏览:404

张秀峰 王厚东 沈忠 裘建明 鲁振锋 汪长健 《肿瘤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辅助腹腔镜手术(hand-assisted laparoscopic surgery,HALS)与全腹腔镜手术(laparoscopic surgery,LAP)治疗低位直肠癌的早期临床疗效差异。[方法 ]分析2012年4月至2016年12月在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接受手辅助腹腔镜及全腹腔镜手术治疗的78例低位直肠癌患者资料,其中HALS组40例,LAP组38例,回顾性分析两种手术方式在手术时间、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住院时间、住院费用、术后炎症反应等方面的差异。[结果]HALS组平均手术时间为142.37min,显著低于LAP组的167.06min(P<0.01);LAP组术后CRP升高水平为52.29±29.19mg/L,显著低于HALS组的76.62±36.25 mg/L(P<0.01);两组在切除标本长度、全直肠系膜切除率、中转开腹率、淋巴结清扫数目、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手辅助腹腔镜和全腹腔镜治疗低位直肠癌具有相似的安全性和住院花费,且手辅助腹腔镜手术时间及学习曲线相对较短,但术后炎症反应较全腹腔镜手术明显。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0 浏览:219

陶治鹤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颅脑肿瘤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3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F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者开展显微外科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促进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疗效分析 下载:68 浏览:332

肖彦燊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运动性膝关节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2月~2018年2月收治的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98例,依据就诊先后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康复治疗,观察组采取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疼痛程度(VAS)评分、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7.96%,与对照组的95.9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治疗后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行走能力、下楼能力、屈曲能力、综合能力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康复治疗联合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对运动性膝关节损伤患者疼痛发生程度具有明显缓解作用,可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值得推广使用。

手法复位联合PVP术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8 浏览:314

周建华 《诊断医学》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探讨手法复位联合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PVP)对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2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患者2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00例。对照组行经皮穿刺椎体成形术,观察组联合手法复位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腰椎功能障碍程度、疼痛程度及腰椎恢复情况。结果术后3个月,两组VAS、ODI评分均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椎体前缘、椎体中部高度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同时,两组脊柱侧弯曲角度(Cobb角)均缩小,且观察组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法复位联合PVP术治疗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效果确切,利于恢复伤椎椎体高度及脊柱生理曲度,纠正脊柱后凸畸形,加快腰椎功能恢复,缓解临床症状,促进预后,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良性乳腺肿物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 浏览:275

陈媛媛 邓杰华 温珮琦 《诊断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与分析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在良性乳腺肿物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及价值。方法随机选取本院2016年6月~2017年6月期间内接收的良性乳腺肿物患者120例,按照入院顺序奇偶性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观察组患者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传统乳腺肿物切除术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及复发情况,观察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乳房美容评分。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观察组复发率、手术相关指标、乳房美容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良性乳腺肿物患者接受麦默通微创旋切手术治疗,效果理想,能缩短手术时间短,患者术后康复快,复发几率低,且满足了患者对于乳房美观的需求,临床价值较高,值得推广使用。

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71 浏览:333

李岸勇 《诊断医学》 2019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骨关节外科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患者共84例,按照手术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2例,观察组行关节镜手术治疗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开放性手术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7.6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手术时间、术后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功能恢复时间上耗时均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前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Lysholm)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两组膝关节功能评分较术前均明显升高,且观察组效果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此次研究可看出,关节镜手术治疗膝关节损伤手术创伤小术后恢复快,临床值得推广运用。

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治疗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的疗效分析 下载:89 浏览:483

梁庆团 《诊断医学》 2019年1期

摘要:
目的比较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术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在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收治的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患儿47例,随机分为闭合组24例和切开组23例,闭合组行手法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切开组行切腹位+克氏针内固定。比较闭合复位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Baumann角、肘关节功能活动及尺神经损伤、肘内翻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闭合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切开组,Baumann角小于切开组,肘关节活动度大于切开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儿童伸直型肱骨髁上骨折,闭合复位经皮克氏针内固定治疗能缩短住院时间,加快骨折愈合,且肘关节活动度大,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安全性理想。

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疗效分析 下载:75 浏览:253

陈玉霞 崔艳萍 《诊断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高强度超声聚焦(HIFU)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80例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接受子宫肌瘤剔除术或子宫腺肌症挖除术治疗;观察组给予HIFU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生存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治疗总有效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前两组各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子宫体积、腺肌病灶体积、月经量以及经期较治疗前均有明显好转,且观察组月经量及经期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3、6月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较治疗前及同期对照组更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强度超声聚焦治疗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效果显著,有效改善其临床症状,且安全可靠值得推广。

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疗效分析 下载:89 浏览:498

陈进 《诊断医学》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析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鼻中隔偏曲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7年5月我院收治的128例鼻中隔偏曲患者。以入院时间为依据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4例,对照组采用局麻下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采用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有效率、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临床症状改善情况、住院时间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有效率为93.75%,对照组为79.69%,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8.75%,对照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45.31%,研究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鼻出血、鼻塞以及头痛等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鼻中隔偏曲患者行以鼻内镜下三线减张法治疗的临床效果良好,临床价值显著。

现代康复训练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疗效分析 下载:58 浏览:389

雷建波 童晓轩 周艳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采取现代康复训练联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6月本院收治的60例脑卒中伴肩手综合征患者,依据治疗情况随机分为对照组29例和观察组31例。对照组采取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增加现代康复训练。对比两组肩关节功能、疼痛评分、关节活动评分以及腕关节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ASES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ASES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掌屈、背伸、旋前、旋后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疼痛、屈伸活动度、功能、握力、活动范围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联合治疗后效果显著,值得临床一线作为治疗参照。

中医药结合手法排乳治疗早期乳腺炎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8 浏览:382

雷叶 雁白爽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将中药内服外敷治法结合手法排乳运用于早期哺乳期乳腺炎,分析其治疗效果。方法:对2016年1月~2018年12月我院门诊87例早期哺乳期乳腺炎患者采用中药内服、四黄水蜜外敷,结合手法排乳治疗,记录患者乳房红肿疼痛缓解情况、肿块消散情况、有无持续哺乳情况及治疗时间。结果:治愈77例、好转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4%;81例患者治疗时间≤7天(93.1%)。结论:中药内服外敷结合手法排乳在早期哺乳期乳腺炎中的疗效显著,有临床推广价值。

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患者的疗效分析 下载:63 浏览:410

彭红春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观察回肠袢式造口术对老年结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本院收治的临床老年结肠癌患者80例,随机分成回肠袢式组和结肠组各40例,回肠袢式组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结肠组采用造口术治疗。结果:回肠袢式组I期、Ⅱ期的首次排气时间显著短于结肠组(P<0.05),Ⅱ期手术时间显著短于结肠组(P<0.05)。Ⅱ期术后,回肠袢式组的血清胃泌素(G)和肝细胞生长因子(HGF)明显低于结肠组(P<0.05)。两组I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P>0.05)。回肠袢式组Ⅱ期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结肠组(P<0.05)。结论:应用回肠袢式造口术治疗老年结肠癌,手术操作简单,患者术后感染风险小,临床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观察老年脑梗死康复期予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91 浏览:1135

寇楠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和分析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予以天丹通络胶囊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3年4月-2024年4月到本院治疗的100例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按照患者病程进入康复期的前后,采取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50例,两个小组均给予基础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完全相同治疗的的基础上另外口服天丹通络胶囊,每次5粒,一天3次。两组疗程均设为8周,治疗前后针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日常生活能力做出评分对比观察。结果: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92%,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4%,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下降更为明显,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则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数据对比具备统计学意义。结论:天丹通络胶囊对于老年脑梗死康复期患者存在明显的临床疗效,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疾病得到有效控制的同时,亦能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下载:246 浏览:2552

刘柱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析综合康复治疗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的疗效。方法:回顾性统计2021年2月-2022年6月期间,在本院诊治的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72例作为此次研究样本,依据电脑录入病例先后顺序分为2组各36例,基础组给予常规治疗,试验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对比其临床效果。结果:试验组患者上肢运动功能较基础组明显提升,且疼痛程度较基础组明显减轻,差异有分析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生存质量较基础组明显提高,数据差异性大(P<0.05)。结论:针对脑卒中后肩手综合征患者开展综合康复治疗干预,明显减轻患者疼痛,改善运动功能,提高患者生存质量,临床中推广价值极高。

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护理对预防深静脉血栓的疗效分析 下载:179 浏览:1719

段国菊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7期

摘要:
目的:本研究意在评估康复护理对预防下肢骨折患者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有效性。方法:选取2021年3月至2022年3月期间120名下肢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名患者。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接受康复护理干预。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而实验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额外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结果:接受康复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DVT发生率明显低于仅接受常规护理的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下肢骨折患者实施康复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DVT发生率,改善血液循环,促进肢体功能恢复,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联合臭氧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67 浏览:394

王观花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分析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臭氧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1年10月~2022年10月期间在本院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100例患者,以信封法将各50例患者随机分入对照组与联合组。对照组采取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联合组加行臭氧穴位注射。对比两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的睡眠质量评分和疼痛评分。结果:联合组总有效率比对照组高,P<0.05。两组治疗前的疼痛评分、睡眠质量评分无明显不同,P>0.05;治疗后联合组两项评分比对照组低,P<0.05。结论:背根神经节脉冲射频疗法+臭氧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有显著疗效,同时对患者疼痛程度和睡眠质量也有积极影响。

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21 浏览:525

尚乾 张明平 张俭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汤剂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方法:选择老年医学科病房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律失常患者6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原则,分成观察组(n=30)、对照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常规西医治疗方法,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汤剂治疗方法。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2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中医症候积分、病情发作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明显高于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70.00%(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中医症候积分均较治疗前降低,观察组患者治疗2个月在胸闷气短(1.32±0.35)分、心悸(1.41±0.34)分、机体疲乏(1.35±0.33)分各项症候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疼痛与心律失常发作次数均低于治疗前,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疼痛发作次数(3.21±0.45)次/周、心律失常发作次数(4.15±0.52)次/周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率对比无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心律失常,在常规治疗方案的基础上增加应用益气通络、活血化痰中药汤剂治疗,可以取得良好治疗效果,减轻患者的症状体征,控制病情发作而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