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多模式镇痛护理对肾结石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心理状况的影响 下载:46 浏览:473

杨俊霞 韩先珍 章明慧 《护理研究杂志》 2020年5期

摘要:
探讨多模式镇痛护理在肾结石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04例接受手术治疗的肾结石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术后多模式镇痛护理。观察两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心理状况、康复情况及住院舒适度。结果:两组患者术后6 h VA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4 h、48 h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48 h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康复指标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住院舒适率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结石术后患者实施多模式镇痛护理,可显著减轻术后疼痛,改善心理状况,不仅可提高患者舒适度,且利于术后康复。

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应用效果及安全性对比分析 下载:75 浏览:418

林振平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对比超声刀与高频电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19年10月于本院行甲状腺切除术治疗的98例甲状腺疾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49例。对照组采用高频电刀治疗,观察组采用超声刀治疗。对比两组手术相关指标、生活质量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术后24 h引流量较少,术后2 d的VAS评分较低,观察组术后6个月简明健康调查量表(SF-36)评分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刀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应用效果优于高频电刀,能有效减轻患者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利于患者预后。

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镇痛效应研究及护理体会 下载:51 浏览:363

柯碧芝 欧素琼 朱燕花 刘娟 《现代康复医学》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观察针刺联合中药药熨对肩周炎患者的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6月~2018年9月广东省第二中医院针灸康复科门诊肩周炎患者6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针刺法,治疗组在对照组针刺基础上联用中药药熨法。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疼痛视觉模拟(VAS)评分、现有疼痛程度(PPI)评分及临床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VAS、PP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治疗后的VAS、PPI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刺联合中药药熨能够显著改善肩周炎患者肩痛及活动不利,其镇痛效果及临床疗效均优于单纯常规针刺。

心理护理在癌症疼痛护理中的作用分析 下载:56 浏览:434

吴桂玲 《现代康复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研究心理护理在癌症疼痛护理中的作用。方法:选取2017年1~12月期间本院进行治疗的癌症疼痛患者6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3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加强心理护理,比较两组癌症疼痛患者的心理状态、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疼痛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干预前显著降低(P<0.05),且观察组干预后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癌症疼痛患者实施积极的心理护理干预能够促使其疼痛程度得以减轻,缓解不良情绪。

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对疼痛程度的影响 下载:127 浏览:1596

于利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8期

摘要:
目的:康复护理在颈椎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探析。方法:选用本院2021.01-2021.12接收的颈椎病患者80例展开研究,随机数原则分组{对照组(40例)行常规护理;观察组(40例)行康复护理}。结果:观察组护理不同时间段后的疼痛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护理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CASCS(颈椎病临床评价量表)评分比较无明显差异,观察组护理后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颈椎病护理中应用康复护理可取得显著效果。

疼痛循证护理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疼痛程度,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 下载:68 浏览:721

蔡雅莉 《中国护理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循证护理在输尿管结石(UC)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本院泌尿外科2023.5-2024.2接诊的90例UC病例为研究样本,采用电脑随机分为A、B两组,45例/组。A组开展常规疼痛干预,B组基于循证理论开展疼痛护理。评估患者干预前后疼痛改善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提升情况。结果:两组病人入院时评估VAS、ESCA、WISQOL评分,组间对比P>0.05;干预后患者各项情况均较干预前有显著改善,B组均优于A组,P<0.05。结论:基于循证理论开展针对输尿管结石患者的疼痛护理,可快速、有效缓解患者疼痛,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同时提升生活质量。

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 下载:24 浏览:386

尚金星 《肿瘤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目的:本文的研究目的是分析并探讨不同手术入路对脑肿瘤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及疼痛程度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12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脑肿瘤患者,共100例,根据肿瘤位置的不同,将这些患者分为颅底入路组、前额入路组、枕颈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每组各有24-26例不等,比较手术前后各组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疼痛程度及肿瘤切除率。结果:手术治疗后,所有患者的IL-8、MBP、ETS-1、NSE水平均较手术前高,但接受不同手术入路患者术后IL-8、MBP、ETS-1、NSE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第1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较术前明显增加,其中其中颅底入路组较其他入路组更明显(P<0.05)。术后第7天,各组患者疼痛程度均较术后第1天明显降低,其中前额入路组和经额颞入路组疼痛程度降低幅度更大(P<0.05)。本次研究中,肿瘤总切除率为89.00%,其中颅底入路与前额入路肿瘤切除率较高(P<0.05)。结论:患者脑肿瘤位置不同,选择的入路方式也不同,选择预与之相适应的手术入路,不但可以缓解患者的症状,还能改善血清指标,从而确保脑肿瘤的切除率。

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 下载:147 浏览:1482

许哲 陆歆怡 《心理学研究》 2023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安宁疗护对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晚期胃癌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未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对照组,2023年开展安宁疗护的20例作为研究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安宁疗护,对比两组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结果:两组护理前的疼痛控制满意度、疼痛信念、疼痛影响、疼痛程度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疼痛控制满意度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疼痛信念、疼痛对活动的影响、疼痛程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护理前的乐观性、力量性、坚韧性心理弹性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护理后水平均明显改善,且研究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安宁疗护能显著改善晚期胃癌患者的疼痛程度及心理弹性水平,有一定临床价值。

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下载:72 浏览:624

唐怡君 《肿瘤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采取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其疼痛程度及不良情绪的影响。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4年3月接受电切手术治疗的64例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性护理,观察护理后两组的疼痛和不良情绪评分。结果:观察组护理后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后的SAS和SD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膀胱肿瘤合并良性前列腺增生电切术患者实施手术室与住院部联合护理能够显著降低其疼痛程度,同时能够帮助患者改善不良情绪。

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 下载:15 浏览:156

龙德琴 《神经科学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在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中的实施效果。方法:选择70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并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病例资料收集时间为2021年1月至2023年1月,根据就诊顺序将受试者进行平均分组,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则联合开展疼痛护理与知识宣教,对比两组患者心理状态变化、疾病知识认知度、疼痛程度、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改善情况,并评价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两组患者HAMD与HAMA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疾病知识认知度各项目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且研究组升高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VRS、VAS及PPI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降低,且研究组降低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PCS与MCS评分较干预前均明显升高,PSQI总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各指标改善幅度较对照组更为明显(P<0.05);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占比为94.29%,对照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占比为77.14%,组间相比差异明显(P<0.05)。结论:疼痛护理联合知识宣教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疾病知识认知度,缓解疼痛程度,改善睡眠质量及生活质量,患者满意度高,值得在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护理中推广使用。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甲状腺癌手术患者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分析 下载:105 浏览:1024

王继发 杨洪军 《肿瘤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其疼痛和舒适度的影响。方法:选取在我院行手术治疗的80例甲状腺癌患者(2023.1~2024.1期间治疗),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比两组术后疼痛程度、舒适度。结果:VAS评分:研究组更低(P<0.05),舒适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住院时间:研究组更短(P<0.05)。结论:甲状腺癌手术患者应用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具有显著效果,不仅利于减轻患者术后疼痛程度,还可提升其舒适度,缩短其住院时间。

疼痛护理干预对骨肿瘤手术患者镇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分析 下载:95 浏览:876

武红红 史满红 《肿瘤研究》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骨肿瘤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对其镇痛情况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治疗的80例骨肿瘤患者(2023.1~2024.1期间治疗),按照抽签法分为2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疼痛护理干预,对比两组镇痛情况、护理满意度。结果:VAS评分:研究组降低更显著(P<0.05),护理满意度评分:研究组更高(P<0.05)。结论:骨肿瘤手术患者应用疼痛护理干预效果显著,不仅利于减轻患者疼痛程度,还可提升护理满意度。

人文关怀护理对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疼痛缓解效果分析 下载:69 浏览:707

彭庆芬 肖舰(通讯作者) 《中国眼科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探究分析采用人文关怀护理干预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护理时所产生的应用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20年3月至2023年12月我院收治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80例,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的40例患者给予其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组的40例患者在进行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的同时,再给予其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比较评估两组患者的疼痛程度、生活质量水平、负性情绪情况、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护理一周后以及6个月后的疼痛程度比对照组的低,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之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生活质量各项指标,即躯体功能、物质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社会功能均占据着明显优势,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过人文关怀护理措施进行干预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焦虑以及抑郁的评分更低,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对照组低,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经过人文关怀护理进行干预后的满意率比对照组的高,其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人文关怀护理模式能够缓解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术后产生的疼痛,同时有利于改善其负性情绪,促进其全面恢复,进而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在术后护理中取得显著的临床效果,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针灸治疗血管神经性头疼患者的有效性分析 下载:229 浏览:2947

陈吉荣 《神经科学研究》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管神经性头疼行针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经入组原则确定后,筛选46例与之相符的血管神经性头疼者,有23例样本以针灸组命名,行针灸治疗,有23例样本以普通组命名,行西药止痛治疗,在2018年1月-2021年1月治疗并观察有效性。结果:针灸组有95.65%的血管神经性头疼治疗有效性,普通组仅有65.22%的血管神经性头疼治疗有效性,P<0.05。治疗前未发现血管神经性头疼者疼痛程度有差异,P>0.05。治疗后,血管神经性头疼者头部疼痛程度在针灸组较低,满意程度在针灸组较高,P<0.05。结论:血管神经性头疼症状严重,经针灸可减轻疼痛感,使血管神经性头疼治疗有效性提高。

手足外科手术患者术后快优康复护理措施 下载:52 浏览:540

​冯敏 《现代康复医学》 2025年5期

摘要:
目的:依据医疗实例研究快速康复理念在手足外科护理中的临床作用及观察快优康复护理的评价方法。方法:筛选我院2018年1月至2018年11月期间入院治疗的手足外科手术患者9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实施常规临床护理干预,研究组采用快速康复临床护理措施。结论:通过临床实践研究显示,采用快速康复治疗手足外科患者的有效措施,物理手法缩短了术后住院排气体征以及病患康复时间,对比两组数据具有较明显的临床效果作用意义。

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分析 下载:182 浏览:1770

​杨静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3期

摘要:
目的:评价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护理效果。方法:该次实验自2020-6至2021-6,在该时段内共计选取81例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患者,经随机数表法,划分组别: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41例,延续性护理。将疼痛程度、依从性用作两组比照指标。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的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性骨折中实施延续性护理,利于缓解疼痛,增强患者的依从性,可推广。

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探讨 下载:312 浏览:2992

朱蕊 《肿瘤研究》 2021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临终关怀护理对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的心理疏导作用。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晚期恶性肿瘤患者70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护理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5例。结果:经过护理后,护理组患者疼痛程度与对照组相比,护理组患者无痛及轻微疼痛患者较多,一般疼痛与疼痛难忍患者低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没有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护理组患者家属不良情绪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终关怀护理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护理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可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改善家属的心理状态,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老年贲门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对快速康复影响 下载:125 浏览:1548

孙红 《预防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在老年贲门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及对快速康复影响。方法:选择我院于2019年1月~2022年1月择期行贲门癌手术患者102例,均行经腹贲门癌根治术治疗。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n=51)与对照组(n=51)。观察组采取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对照组采取常规预防性镇痛。记录两组贲门癌患者围术期指标,术后康复指标情况,术后并发症情况;比较两组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贲门癌患者疼痛程度情况,采用疼痛数字等级量表(NRS)评估患者疼痛程度;比较两组术前和术后72h贲门癌患者应激反应水平变化。结果:两组贲门癌患者术中出血量和手术时间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贲门癌患者术后下床活动时间、肠蠕动时间和进食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贲门癌患者术后并发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贲门癌患者术后第1天、第2天和第3天NR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72h贲门癌患者血清皮质醇(Cor)和C反应蛋白(CRP)水平高于术前(P<0.05);观察组术后72h贲门癌患者血清Cor和CRP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取多模式预防性镇痛可明显减轻老年贲门癌术后患者疼痛程度,加快患者康复,及对患者应激反应影响小。

疼痛护理在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10 浏览:1139

陈音 《护理研究杂志》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详细介绍老年女性骨质疏松中疼痛护理的实施效果。方法:在2022年08月-2023年08月期间选取到本院治疗的68例老年女性骨质疏松患者,采用随机化分组法,分为对照组(n=34,常规护理)和观察组(n=34,疼痛护理),比较两组疼痛程度、舒适度。结果:经护理,观察组的视觉模拟(V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舒适度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疼痛护理能够使老年女性的骨质疏松得到有效缓解,减轻其疼痛感,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可推广。

肺癌手术患者术后强化疼痛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 下载:117 浏览:1554

杨艳艳 《国际护理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探究术后强化疼痛护理在肺癌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自2020年7月~2022年7月到我院就诊的72例肺癌手术患者。采用奇偶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每组均为36例。参照组行基础护理干预,实验组加用术后强化疼痛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负性情绪、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负性情绪少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实验组疼痛程度低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0.05)结论:术后强化疼痛护理对肺癌手术患者的应用效果较好,患者的负性情绪及疼痛程度降低。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