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空气真菌多样性分析 下载:78 浏览:486

郭小芳 潘成梅 张俊勋 次旦 胡志伟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3期

摘要:
为监测和评价西藏拉萨市空气微生物污染状况,了解拉萨市春季室外空气真菌多样性,采用自然沉降法于2017年春季对拉萨市城关区6个功能区12个样点室外空气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结果表明: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空气真菌分属于14个种,11个属,其中优势种为Alternaria rosae、Penicillium sp.、Phoma medicaganis和Alternaria atra,优势属为Alternaria、Penicillium和Phoma;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真菌总丰度平均值为290CFU/m3;绿化区真菌物种丰富度明显高于其他功能区,该功能区真菌辛普森指数和香农指数明显高于商业区;风速显著影响拉萨城关区春季空气真菌分布均匀程度。总之,拉萨市城关区春季室外空气真菌数量较少,表明,该季节拉萨市城关区空气质量良好。

12例真菌性眼内炎的诊断与治疗 下载:49 浏览:390

任勇刚 赵媛媛 李曼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真菌性眼内炎的主要致病因素、临床诊断标准,以及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诊治方案。方法回顾分析2015年1月至2018年6月12例临床诊断的真菌性眼内炎患者临床资料、致病原因、检验结果以及诊疗方案和效果。结果 12例患者中病灶主要在前节的2例给予眼内注射两性霉素B,10例较重的患者接受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抗真菌药物,术后3个月视力均提高,治疗效果满意。结论植物性眼外伤是真菌性眼内炎最常见原因。早期诊断,尽早手术联合抗真菌治疗是真菌性眼内炎的有效治疗方案。

晋华宫矿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驱动因素 下载:86 浏览:479

李侠1,2 任豪1 贝水宽2 何广2 戎婷婷1 苏世鸣3 《中国土壤》 2018年6期

摘要:
为明确煤矸石山植物群落分布特征及其环境驱动因素,以山西省大同市晋华宫矿自然恢复煤矸石山(恢复年限约50~60年)为研究对象,对该煤矸石不同部位植物群落的空间变化及土壤驱动因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该煤矸石山共分布有9科14属18种植物,优势种为万年蒿,亚优势种为白茅、狗尾草和猪毛菜;煤矸石山不同部位间植物群落的生物量、密度和盖度差异均达到显著水平,植物总生产力、总盖度和总密度从煤矸石底部到顶部呈现逐渐降低的趋势,表明植物群落存在明显的空间变异;有机质是影响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生产力的主要环境因子,土壤含水量、速效磷和AM真菌是影响植物群落的重要因素。相关结果可为今后煤矸石山的生态恢复提供理论参考。

蝉拟青霉液体培养条件优化 下载:59 浏览:489

艾仁丽1 谭艾娟1 吕世明2 《生物技术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建立能够有效提高蝉拟青霉液体培养效率的培养体系,增加其生物量。[方法]以蝉拟青霉生物量作为响应值,通过Plackett-Burman实验设计从8个试验影响因素中筛选出3个主要影响因素,基于3因素3水平的BoxBehnken设计法以及响应面分析法研究影响蝉拟青霉液体培养各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结果]通过Plackett-Burman设计法确定影响最为显著的因素为接种量、p H和温度,利用最陡爬坡试验确定最佳范围在接种量7%、p H 6.00、温度25℃附近,借助Box-Behnken设计法最终确定最佳液体培养条件为:葡萄糖20 g/L、蛋白胨3 g/L、酵母膏2 g/L、KH2PO41 g/L、MgSO40.5 g/L、接种量6.65%、p H 6.00、温度24.01℃。优化后的培养体系所培养的蝉拟青霉其生物量从优化前的147.106 0 g/L提高到239.475 3 g/L,提高了62.79%。[结论]优化后的培养体系能够有效提高蝉拟青霉生物量,该方法对于优化蝉拟青霉生物量发酵条件是一种有效、可行的方法。

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研究 下载:58 浏览:393

梁寒峭1 王卓月2 尹俊玉3 白飞荣1 刘洋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10期

摘要:
为探索百合科天门冬属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组织分布特点,为进一步深入研究内生真菌与宿主活性成分互作机制奠定基础。研究采用组织块分离法,对石刁柏不同部位的内生真菌进行了分离鉴定。通过分离率、分离频率、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等分析石刁柏内生真菌的分布特点和多样性。共分离得到内生真菌88株,经形态和分子生物学鉴定归属为5纲8目10科13属,其中,镰孢菌属和青霉菌属为根和茎部优势菌群,分别占总菌株数量的37.50%和31.82%;不同组织的石刁柏中,根部位的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H')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R)最高,分别为1.45和2.03,均匀度(E)最低为0.59。叶与茎的相似性系数稍高,达到0.55。表明石刁柏不同部位中内生真菌分布及组成存在较大差异,且具有一定的组织的专一性。

邳州地区霉腐蒜头致病性真菌的分离鉴定 下载:81 浏览:484

何祎范 龚健 吴彩娥 田方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分离鉴定江苏邳州地区霉腐蒜头的致病真菌,为防控该地区蒜头腐败,延长蒜头贮藏期提供理论指导。[方法]对江苏邳州霉腐大蒜的腐败真菌采用点接法培养分离纯化,科赫氏法则和粘片法对蒜头霉腐微生物菌落形态、菌丝显微结构进行观察,并进行分子生物学鉴定。[结果]分离得到7株菌株,确定病原菌A为芽枝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B为黑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C为鲜绿青霉菌(Penicillium verrucosum),D为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E、G为芽枝状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F为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H为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nigatus)。[结论]导致江苏邳州地区大蒜霉腐的真菌主要是芽枝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s)、黑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鲜绿青霉菌(Penicillium verrucosum)、白腐菌(Trametes versicolor)、芽枝状枝孢霉菌(Cladosporium cladosporioide)、青霉菌(Penicillium chrysogenum)、烟曲霉菌(Aspergillus funigatus)。

绿皮地卷可培养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抑菌活性 下载:72 浏览:487

靳文婷 古海尼沙·买买提 艾尼瓦尔·吐米尔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了解绿皮地卷内生真菌多样性,并初步探索抑菌活性研究。[方法]采用匀浆涂布法分离纯化,采用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内生真菌进行初步的鉴定,以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为受试菌,采用菌块法检测内生真菌的抑菌活性。[结果]从绿皮地卷中共分离得到29株内生真菌,分属于6纲7目11科16属;抑菌实验结果表明:筛选得到11株内生真菌至少对一种指示菌有抑菌活性,占分离菌株总数的3. 79%。A3菌株对大肠杆菌、枯草芽孢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圈直径分别达到24. 92 mm、33. 00 mm、25. 25 mm。[结论]分离得到的29株内生真菌中青霉属(Penicillium)为优势属,其中A3菌株的抑菌效果最明显,尤其是对枯草芽孢杆菌显示较高的抑菌活性。可作为筛选抑菌活性物质的新资源。

中国树花可培养内生真菌分离、鉴定及系统发育分析 下载:76 浏览:500

菲尔则娜·艾尔肯1 靳文婷2 帕孜来提·拜合提1 《生物技术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了解中国树花内生真菌的多样性及其系统发育关系。[方法]通过常规组织分离法,采用马铃薯葡萄糖琼脂培养基(PDA)分离培养中国树花内生真菌,对内生真菌的菌落、菌丝和孢子进行观察并结合r DNA-ITS序列的PCR扩增测序,对获得的ITS序列通过Gen Bank数据库搜索同源序列并进行分析确定其分类地位并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从中国树花中分离得到可培养内生真菌51株,分属4纲、5目、7科、12属,其中青霉属(Penicillium sp.)和曲霉属(Aspergillus sp.)总相对分离率分别为47%、18%,为中国树花内生真菌优势属。[结论]首次对中国树花进行内生真菌的分离,并确定其分类地位,对分离得到的51株内生真菌进行合并相同菌落形态和显微结构,共获得18株内生真菌,通过系统发育分析发现这18株聚为5大类。

“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微课的设计制作及反思 下载:75 浏览:485

郝晓冉1 郝俊冉2 向本琼1 朱旭东1 张萍1 《生物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微生物学实验"是高校生物学专业的一门基础实验课,由于微生物学实验技术更新快、实验原理知识点琐碎及近年来教学时数缩减,传统的教学方法差强人意。微课作为一种新型教学模式,以短小、精炼、互动性强为特征,顺应碎片化移动阅读的趋势,为实验课程教学改革提供了新的思路。以自主实验项目"红豆杉内生真菌的分离"内容为例,探讨了实验类微课的设计和制作思路,并进行了教学反思,以更好地完善微课教学,提高教学质量。

河南山坡土壤中三种葡萄穗霉科真菌鉴定 下载:76 浏览:361

翟妮平 李光宇 徐超 李田田 耿月华 张猛 《土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及其近似属隶属于葡萄穗霉科(Stachybotryaceae)。此类真菌多为腐生,在土壤中普遍存在,潮湿的室内环境中也较为常见。有报道此类真菌为室内污染菌,可引发人类的多种疾病,也是多种植物的致病菌。然而,该属的一些真菌也可产生有益的次生代谢物质,具有很大的开发价值。本研究我们对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的32份土样进行分离纯化,获得了2株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和1株葡萄穗霉属(Stachybotrys)真菌。通过对所分离到的葡萄穗霉科物种展开5个基因(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 region,beta-tubulin,Translation elongation factor 1-alpha,Calmodulin,RNA polymeraseⅡlargest subunit 2)测序、比对,构建了分子系统树并对葡萄穗霉属及其近似属进行系统发育分析。在形态上,Achroiostachys属也以其透明、光滑的分生孢子梗和分生孢子与Stachybotrys属区分。在系统发育树上Achroiostachys与Stachybotrys两属也明显的分为了两大分枝。结合形态描述和系统发育数据确定这三株真菌的分类地位,分别为:光亮无色穗孢(Achroiostachys levigata),桦树无色穗孢(Achroiostachys betulicola)和纸葡萄穗霉(Stachybotrys chartarum)。无色穗孢属(Achroiostachys)真菌在我国是首次报道。

不同温度与供氮水平下丛枝菌根真菌对水稻养分吸收的影响 下载:12 浏览:224

刘婷婷1 刘智蕾1 宋佳媚1 赖雨秋1 于彩莲2 彭显龙1 《土壤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丛枝菌根(Arbuscular mycorrhiza,AM)真菌能够促进植物的矿质营养吸收,是其提高宿主低温抗性的主要机制之一。本文采用盆栽试验的方法,对接种与不接种AM真菌的水稻设置2个施氮(30 mg L-1与80 mg L-1)处理,培养至有效分蘖临界期时,进行温度(15℃与22℃)处理,研究在不同温度与供氮条件下接种AM真菌对水稻生长与养分吸收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温胁迫降低了水稻对N、P、K、Ca、Mg以及微量元素的吸收,抑制了水稻的生长,但AM真菌促进养分的吸收。在低氮水平下,接种AM真菌水稻地上部N、P、Mg、Zn、Mn含量分别较未接种水稻高11.71%(P <0.05)、12.96%(P <0.05)、7.69%(P <0.05)、26.29%(P <0.05)、26.67%(P <0.05);在高氮水平下,与未接种AM真菌水稻相比,接种水稻地上部N与K含量分别高10.60%(P <0.05)与6.42%(P <0.05),但对其它营养元素的吸收影响较小。由此可见,AM真菌能够促进低温胁迫下水稻养分的吸收,且低氮水平下对水稻营养改善作用更为显著,高氮反而抑制了真菌的促进作用。 还原

基于社会责任培养的“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教学策略 下载:35 浏览:316

许晓云1 赵群英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3期

摘要:
本文概述教师在“细菌、真菌与食品制作”的教学中整合优化学习内容,通过课堂微生物发酵的学习,延伸到课后跨学科实践活动,通过杏鲍菇酸奶的制作,尝试探讨在利用科学探究解决现实问题过程中培养社会责任的教学策略。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分析 下载:85 浏览:302

赵凤丽 李观权 许德瑜 莫衬章 苏丽香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外耳道真菌病患儿60例,对其进行耳内镜下清理,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顺利进行检查和清理,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分析 下载:35 浏览:273

赵凤丽 李观权 许德瑜 莫衬章 苏丽香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综合性护理干预对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我院门诊外耳道真菌病患儿60例,对其进行耳内镜下清理,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儿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儿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症状消失时间短于对照组(P <0. 05),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 <0. 05)。结论外耳道真菌病患儿实施耳内镜下清理过程中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能帮助患儿顺利进行检查和清理,提高患儿的治疗效果,促进患儿早日康复。

CFW荧光染色法检测疑似真菌感染的临床应用评价 下载:88 浏览:513

何文婧 高志琴 陈健 任弘谨 杨虹 蔡晴 杨连娟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荧光染色剂Calcofluor White(CFW)在真菌感染诊断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并与传统KOH湿片镜检法及真菌培养法进行比较,寻找更有效的真菌检测方法。方法选取临床155例疑似真菌感染的患者,采用KOH湿片镜检法、CFW荧光染色法和真菌培养法进行检测。结果 CFW荧光染色法阳性率(85.8%)最高,KOH湿片镜检法阳性率(76.1%)次之,二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45,P<0.05),真菌培养法阳性率(71.0%)最低。结论 CFW荧光染色法可显著提高真菌检测的阳性率,是一种有效的真菌检测方法。

GM试验和G试验对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诊断价值及临床疗效评价 下载:112 浏览:479

高东田 申爱华 《国际检验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GM)试验和(1,3)-β-D-葡聚糖(G)试验对临床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IPFI)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GM试验和G试验分别检测IPFI患者GM和G抗原水平,计算GM和G试验的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漏诊率等指标。查阅病历回顾性调查IPFI患者的年龄、科室、并发疾病、真菌种类、相关感染指标和药物疗效。结果在435例IPFI患者中,男性占63.0%,女性占37.0%。年龄(55.3±26.6)岁,50岁以上者占64.1%。呼吸内科、儿科和重症监护室(ICU)患者较多,分别占30.6%、17.5%和14.2%。重症肺炎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等呼吸系统感染性疾病患者占31.5%。分离出烟曲霉88株,白念珠菌36株、热带念珠菌12株、光滑念珠菌6株。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D-二聚体(DD)升高率依次为77.0%、91.6%、82.9%。敏感性、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和漏诊率GM试验分别为86.3%、93.0%、91.4%、88.7%、89.9%和13.7%,G试验分别为78.3%、77.2%、80.4%、74.9%、77.8%和21.7%。GM试验和G试验的阳性率分别为34.7%和42.3%,二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伏立康唑平均有效率为81.4%,卡泊芬净平均有效率为58.8%。结论 GM和G试验对IPFI的诊断有较大价值。小儿和50岁以上的老年男性、重症肺炎、COPD、血液病、风湿免疫性疾病、脑出血、脑梗死、尿毒症、肿瘤、烟曲霉感染及白念珠菌感染是IPFI的危险因素。经验选用伏立康唑和卡泊芬净治疗IPFI的疗效较好。

毛脉酸模内生真菌促生作用的初步研究 下载:80 浏览:515

​李佳宾1丁常宏1张爽1郭慧1崔红花2王振月1 《中医研究杂志》 2018年6期

摘要:
为提高毛脉酸模生物量,筛选促进毛脉酸模生长的内生真菌,初步研究其促生作用。方法:研究比较了17种毛脉酸模内生真菌对其生长的影响,并对提高毛脉酸模生物量的内生真菌进行了鉴定。结果:有5株内生真菌显著增加了毛脉酸模的生物量,2株内生真菌对种苗没有明显的促进和抑制作用,剩余10株内生真菌对毛脉酸模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结论:从毛脉酸模中筛选出5株促进生长的内生真菌,分别来自于丝核菌属、小尾孢属、齿痕霉属、长蠕孢属、木霉属。

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下载:35 浏览:343

马晓军封辉 《中国医学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手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8年8月于我院行手术治疗的真菌性鼻窦炎患者146例,依患者意愿分为对照组(n=69)和研究组(n=77),分别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术和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随访3个月。比较两组手术前及随访结束后的鼻内镜评分、生存质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随访结束后,两组患者的鼻内镜评分和生存质量评分均明显低于手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鼻内镜下上颌窦窦口开放联合下鼻道开窗入路术治疗真菌性鼻窦炎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提高其生存质量,且并发症少。

487例女性阴道微生态状况的分析研究 下载:324 浏览:3369

谭仕健 欧敏华 黄钜深 《医学研究杂志》 2019年2期

摘要:
目的: 通过对487例妇女阴道分泌物分析,了解本地区妇女阴道微生态状况。方法 对487份阴道分泌物进行常规检查,分析不同微生物状况并感染状态与阴道分泌物清洁度的关系。结果 487 份阴道分泌物中,假丝酵母菌感染者有35 例(7.19%),滴虫性阴道炎感染14 例(2.87%),细菌性阴道病感染58 例(11.91%)。107例致病菌阳性者,分泌物清洁度主要是Ⅲ度、Ⅳ度,少见II度,未见I度。结论 妇女微生物感染主要是真菌及细菌,也有部分是滴虫。阴道分泌物清洁度与对各种病原微生物密切相关。

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研究 下载:388 浏览:3999

王微微 《国际检验医学》 2021年12期

摘要:
针对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检验进行深入探究。方法:选择2018年5月-2019年5月本院收治的50例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对患者的痰液进行细菌培养,根据培养的结果让患者服用两性霉素B以及氟康挫进行治疗,对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以及感染原因进行探究。结果: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患者在临床治疗中没有不良反应的症状,主要感染原因是长期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药物以及免疫力低下导致的。50例患者中,45例患者通过治疗病情均有所好转,5例患者由于器官衰竭而导致死亡。结论:肺结核患者长期大量使用抗生素药物是引起肺结核合并真菌感染疾病的主要原因,在临床治疗中,需要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要及时为患者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