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社会福利约束下高速公路PPP项目最优股权结构研究 下载:50 浏览:366

胡振 张瑶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社会资本方在运营阶段进行成本创新造成的社会福利受损问题,以项目综合成本最低为决策目标,以最低社会福利水平为约束条件,考虑社会资本方运营阶段成本创新的投机行为,构建股权结构决策模型。结果表明:项目综合成本与社会资本方的持股比例呈U型关系,同时社会福利水平会随着社会资本方持股比例的增加而降低。因此,政府应综合考虑社会资本方的成本优势、融资成本及社会福利水平,确定最优股权结构,以实现资金利用的帕累托效率,提升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和效率。

地方政府养老政策的创新与评价——基于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案例分析 下载:72 浏览:409

戴卫东 《中国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养老服务是中国社会治理与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资料来源于2014年和2015年民政部遴选揭晓的两届"中国十大创新社会福利政策"60个案例,从中收集整理了地方政府提交的33个养老服务创新政策。通过理论框架和文本分析方法对案例进行跨学科研究,研究发现外"逼"与内"压"是地方政府创新养老政策的重要原因;在政策创新中,东部和西部地区的创新多于中部地区;在创新内容中,以公私合作输送服务最多,其次是以失能老人作为服务对象和以财政拨款作为资金主要来源并列;所有创新政策当中存在人文环境创新不足的现象。基于此,下一步地方政府应该在尝试"越位"跳出体制外筹资、主动让利推进民营机构成长、多管齐下营造专业队伍等人文环境方面进行实质性的养老政策再创新。

魏玛共和国社会福利住房政策的演变(1918-1931) 下载:87 浏览:468

王琼颖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魏玛共和国诞生了德国历史上的首个国家住房政策体系,并由宪法确立了它的社会福利属性。尽管它对德国住房市场的影响力经历中断,但其核心理念却延续至今。本文以政策发展的时间线索入手梳理魏玛共和国政策在1918至1931年的演变过程,揭示其从应对一战导致的特种住房短缺的克服机制向保障大众居住权的社会福利政策转变背后的理论来源、社会现实与政治诉求,并从魏玛共和国特殊国情及住房政策本身制度缺陷出发,分析其最终走向失败的原因。

社会福利函数视角下精准扶贫政策的福利效果评价——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 下载:96 浏览:509

齐雁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1期

摘要:
本文对"精准扶贫"是否真正有效提升了农村居民的福利水平进行研究,并对精准扶贫政策未来十年的福利效果进行预测。本文构建的福利效果测评体系包含三类指标:公平、效率、自由。通过对实施精准扶贫地区的基尼系数、经济增长率及个人可支配收入与物价指数的比例变化情况进行测评,并建立精准扶贫政策福利效应评价指标体系。结合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内蒙古自治区在实施精准扶贫政策时存在的一些问题,并给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网络效应、转移成本与搭售行为研究:基于社会福利的视角 下载:43 浏览:423

杨波1 邓慧麟2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本文以我国三网融合为背景,构建了存在网络效应和转移成本市场条件下的完全信息静态博弈模型,研究广电企业与通信企业的搭售行为。研究结果表明,在均衡定价中,网络效应与通信企业的最优定价呈正比,与广电企业的最优定价呈反比;就市场绩效而言,网络效应会导致消费者剩余、生产者剩余、社会福利提高,而转移成本使得消费者剩余和社会福利降低。此外,本文还得出市场均衡是广电企业与通信企业均采取不搭售行为,三网融合时代不会出现芝加哥学派和后芝加哥学派之争的结论。因此,本文建议:第一,放松通信行业和广播电视业的进入管制;第二,放松企业搭售行为管制;第三,加快推进适合我国三网融合的法律建设。

电信行业垄断行为对社会福利净损失的影响及对策分析 下载:56 浏览:365

刘靓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5年4期

摘要:
电信业作为典型的自然垄断行业,一方面,市场竞争导致生产规模的扩大、规模经济和市场份额的增加,另一方面,更高的市场力量必然导致市场垄断,阻碍市场竞争。在分析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基础上,本文分析了三大运营商的社会福利净损失程度以及整个电信行业的社会福利净损失在GDP中所占的份额,从而反映出垄断部门的市场力量对社会福利造成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江苏省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满意度基线调查 下载:98 浏览:511

陈永康1 冯晓丽2 孟凡莉1 刘语凡1 《老龄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为了解江苏省养老服务机构关于国家标准《养老机构基本规范》(GB/T29353-2012)实施的基线情况,应用《试点单位入住老年人满意度调查问卷》,面向江苏省共13个城市的22家养老服务机构开展基线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对相关问题进行归纳整理。研究发现:江苏省养老服务机构入住老年人的基本情况与其他地方类似,但其学历层次要高于其他地方;在入住老年人"非常满意"的选项中,得分较高的集中在设施设备和清洁服务方面,得分较低的集中在膳食服务和心理慰藉服务方面。建议养老服务机构建立长效标准化建设机制,增强标准化意识,建立标准化建设人才队伍,将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相结合,深入落实标准细则。

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应用于老年性肺炎临床治疗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探讨 下载:162 浏览:1727

朱烨 《老龄研究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探究老年性肺炎患者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的临床效果以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21年1月~2023年12月诊治的52例老年性肺炎患者进行研究。随机分2组,数字表法。对照组以头孢克肟治疗,观察组则以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以及治疗前后炎症水平[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干扰素-γ(Interferon-γ,IFN-γ)、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肺功能[呼气峰值流速(Peak Expiratory Flow,PEF)、第1秒用力呼气量(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the first second,FEV1)、FEV1/FVC]。结果 临床疗效中,观察组有效率更高(P<0.05)。不良反应中,两组发生率比较(P>0.05)。炎症水平中,观察组治疗后CRP、IFN-γ、IL-4、PCT水平更低(P<0.05)。肺功能中,观察组治疗后PEF、FEV1、FEV1/FVC水平更高(P<0.05)。结论 老年性肺炎治疗中,头孢克肟联合盐酸氨溴索治疗效果理想,可降低患者机体炎症,改善其肺功能,促进康复,且联合治疗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预见性风险管理在精神分裂症患者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103 浏览:1053

农春菊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应用预见性风险管理的效果。方法:遴选2021年8月—2022年7月在我科收治的156例精神分裂症患者,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为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为研究组患者应用预见性风险管理。结果: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2.56%,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7.9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两组经护理干预,营养状况、配合度均得到有效改善,且研究组的ALB、Hb和配合度改善更为显著,P<0.05,两组差异存在统计意义。护理第3、5和8周,研究组患者的ADL评分明显比对照组高,P<0.05,存在统计意义。研究组、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3.85%、20.51%,研究组并发症明显比对照组少,两组差异存在统计价值(P<0.05)。结论:预见性风险管理对精神分裂症病患营养状况具有改善作用,提升患者的日常治疗配合度,有效减少并发症、不良事件的发生,因此可被广泛用于精神分裂症护理工作中。

基于福利经济学对社会福利公平与效率的深层次思考 下载:246 浏览:2906

高文慧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后,原有的社会福利定义和制度安排越来越不能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目前,普惠型社会福利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社会福利政策的执行效果,影响了社会福利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实现普惠型社会福利方面,对公平和效率的观点没有得到很好的理解。本文从福利经济学角度对当前中国社会福利的公平与效率进行讨论,得出这样的结论:新形势下,中国必须同时推进公平与效率,提升福利水平,完善中国特色社会福利体制。

探究护理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及效果 下载:684 浏览:6060

李良花 《医学研究杂志》 2018年1期

摘要:
目的:探究风险管理在内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内科2015年4月-2016年8月期间收治的88例患者为调查对象,采用双盲法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均44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接受风险管理,分析两组护理风险。结果:观察组护理风险评分均较对照组优,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风险管理有助于降低内科护理风险,应用效果较高,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