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首诊于眼科的急性双眼盲原因探讨 下载:64 浏览:363

侯艳丽 黄映湘 王艳玲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8期

摘要:
目的对以双眼视力突然下降至盲为主诉、并首诊于眼科的患者进行病因分类及预后观察。方法对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间就诊于北京友谊医院眼科急诊,以双眼突然视物不见为主诉的12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患者男性6例,女性6例。年龄最小5岁,最大79岁,双眼视力无光感4例,光感至0.01者3例,0.01<0.05者4例,双眼视力损伤不等1例:右眼手动/30 cm,左眼0.05。6例瞳孔对光反射正常,6例患者瞳孔对光反射消失。诊断:双侧枕叶脑梗死2例,双眼球后视神经炎2例,垂体瘤卒中1例,一氧化碳中毒性皮质盲1例,癔症性黑朦2例,放疗性视神经病变1例,脑膜转移癌1例。肝性皮质盲1例,Leber病1例。结论双眼骤盲是眼部少见的症状,病因多样,涉及眼科及神经科,除外伤及医源性损伤视路损伤外,本文双眼骤盲归因于:各类原因造成的皮质盲、急性双侧视神经病变、恶性肿瘤、心因性盲等。眼科医师应具备分辨能力,争取早期治疗的时机避免至死致残。

基于认知神经科学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再探索 下载:50 浏览:316

沈刚1,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20年5期

摘要:
我国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政策的重心应由成果"量增"向"质增"转变,通过激励干预推动科研人员积极形成"十年磨一剑"、"包容协作"、"学术自律"的科研观与决策。运用认识神经科学研究方法,从"科研冲动"、"团队信任与冲突应对"、"科研诚信"3个方面对高校科研人员激励问题进行再探索,以揭示有别于以往研究结论的科研人员决策神经机制,并提出不同视角的激励方案设计路径。

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的理论、方法与缓解干预策略 下载:70 浏览:412

王静1 张心怡1 任凤芹2 霍涌泉1 《心理学研究》 2019年3期

摘要:
物质主义价值观是聚焦于拥有物质财富的重要性,过多追求物质需求,关注物质利益的一种观念和生活方式。心理学范畴的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将物质主义价值观作为一种日常生活的生存智慧,对于人类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对物质主义价值观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无论在理论探讨和实证方法方面都有创新。但是,在如何克服物质主义价值观的消极影响,树立理性的物质主义与精神超越相结合的价值观,显然是心理学价值观研究中必须关注的问题。

甲基丙二酸尿症急性代谢危象管理 下载:13 浏览:144

丁昌红 金洪 徐曼婷 《中国儿科杂志》 2018年10期

摘要:
甲基丙二酸尿症(MMA)是一种常见的有机酸尿症,为严重代谢障碍,可出现急性代谢危象,甚至在短时间内危及生命。早期识别代谢危象并开始规范管理,可改善预后。急性代谢危象管理原则为:及早进行血浆总同型半胱氨酸测定,鉴别单纯型及合并型MMA;提供充足的热能和液体量;对单纯型MMA限制蛋白摄入,以促进毒性物质清除,控制外源性毒性物质的摄入,从而减少体内毒性物质的蓄积;纠正代谢紊乱;补充代谢辅助因子维生素B12、叶酸及左卡尼汀;并需注意治疗诱发代谢危象的疾病。长期规范管理可延长生存时间,改善生存质量,管理原则为保证足够能量供给,个体化营养治疗,坚持药物治疗。

心理学研究的可重复性“危机”:一些积极应对策略 下载:55 浏览:426

刘佳霍 涌泉 陈文博 解诗薇 王静 《心理学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研究结果的可重复性不高是目前心理学研究面临的一个较为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情况不仅是由于人类心理与行为的复杂性及实验操作、环境等无关变量的影响,排除个别学术不端行为,许多研究者偏差性的操作也是影响可重复性的重要原因。由于一些偏差性操作可能已经被当成研究惯例,因而有必要明确具体操作来源并据此提出解决策略,为促进心理学界关于研究程序、数据分析、结果呈现等操作惯例的转变提供参照。

神经动力学研究进展 下载:73 浏览:451

王如彬 《动力技术研究》 2020年3期

摘要:
本文着重介绍了神经动力学理论在脑科学领域中的地位与作用,它的现状和我国的原始创新,存在的问题以及它的历史使命.强调了力学在神经科学与生命科学中的内在联系、重要性和它的影响力,特别指出了脑科学领域中的原始创新离不开力学的作用、导向与贡献.本文还重点概述了这期专刊的主要研究成果,这些研究成果的作者分别从不同的视角阐述了他们是如何应用神经动力学理论来揭示神经系统中的一些独特的、在实验中不可能被发现的某些新的现象和规律,以及在探索退行性神经疾病和认知障碍方面所表现出来的独特威力.

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下载:77 浏览:516

​罗颖1 张仲慧1 丁凤玲1 权力2 《神经科学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探讨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方法收集发病48 h内经DWI证实的138例孤立性脑桥梗死患者的临床资料,据卒中发生后病情最严重时NIHSS评分变化(NIHSS评分较入院增加≥2分或运动障碍评分增加≥1分)分为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组(进展组)和非进展组。比较两组的危险因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特征,采用Logistics回归分析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结果单因素分析显示,进展组空腹血糖、入院时NIHSS评分、出院时的mRS评分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进展组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梗死灶最大直径、重度脑室旁WMH及皮质下WMH明显高于非进展组(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OR=0.160,95%CI:0.052~0.493,P=0.001)、重度脑室旁WMH(OR=2.824,95%CI:1.206~6.614,P=0.017)及重度皮质下WMH(OR=3.460,95%CI:1.427~8.393,P=0.006)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累及脑桥腹侧表面梗死及重度WMH是孤立性脑桥梗死急性期神经功能缺损进展的预测因素。

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危重症性多发性神经病的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81 浏览:508

​张津华1 蔡慧敏2 赵燕3 张宁2 李江坤1 付志新3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探讨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危重症性多发性神经病(CIP)的发生率以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148例重症脑卒中患者,在发病后1周内和1个月后各进行1次四肢EMG检查,观察并统计:(1)CIP发生率。(2)并发CIP的患者和未并发CIP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3)并发CIP可能的危险因素分析。结果 (1)共有23例患者并发CIP(15.54%)。(2)并发CIP和未并发CIP的两组患者之间进行比较,在性别比例、基础疾病构成、入院时急性生理学及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评分、昏迷、高血糖、静脉使用神经阻滞剂和静脉使用肾上腺糖皮质激素方面均无统计学差异(均P>0.05),并发CIP患者在年龄、并发脓毒症、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MOF)、建立人工气道情况、有创机械通气、并发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方面显著高于未并发CIP患者(均P<0.05)。(3)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危险因素有60岁以上、脓毒症、MOF、建立人工气道、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和使用肠外营养;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脓毒症、MOF、有创机械通气、营养不良是重症脑卒中患者并发CIP的独立危险因素。

Lennox-Gastaut综合征合并孤独症与智力发育障碍的临床特征及危险因素分析 下载:82 浏览:509

​何娜1,2 黎冰梅1,2 汪洁1,2 刘晓蓉1,2 李斌1,2 卞文君1,2 区锶文1,2 高志炜1,2 廖卫平1,2 汤斌1,2 《神经科学研究》 2019年7期

摘要:
探讨Lennox-Gastaut综合征(LGS)患者中孤独症、智力发育障碍的共患发生率、临床特点及临床影响因素。方法收集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癫痫中心自2012年6月至2018年6月确诊为LGS的患者64例, 采用儿童孤独症家长评定量表(ABC)和孤独症医生评定量表(CARS)对患儿进行孤独症评估;采用《中国儿童韦氏智力量表》(C-WISC)和《Gesell儿童发育诊断量表》对患儿进行智力发育评估, 分析不同临床因素对LGS并发孤独症及智力发育障碍的影响。结果 64例LGS患者中仅3例(4.7%)患者合并有孤独症, 其平均ABC和CARS评分分别为80分和40分。不同年龄分组中, 起病年龄<1岁患者ABC和CARS评分最高, 分别为(40.9±26.7)分和(26.0±8.9)分, 与其他年龄组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药物数量分组中, 服用≥3种抗癫痫药物(AEDs)患者ABC和CARS评分最高, 分别为(27.8±22.8)分和(22.2±8.7)分;与服用1~2种AEDs患者相比,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 不同癫痫发作频率、具有/不具有明确病因的LGS患者, ABC和CARS评分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64例患者中50例(78.1%)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智力障碍, 其中重度智力障碍为主要类型, 占31.3%。轻度、中度以及极重度智力障碍患者人数分别为12(18.8%)、7(10.9%)和11(17.2%)。与不伴智力发育障碍患者比较, 伴有智力障碍患者起病年龄更低、脑电图特征表现为慢背景活动比例更高、具有症状性病因的比例更高,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癫痫起病年龄早, 癫痫发作频繁, 服用≥3种AEDs且具有明确病因的LGS患者合并孤独症的几率更高。起病年龄是LGS患者合并智力障碍的独立危险因素。

基于数据挖掘的便秘患者选穴规律分析 下载:21 浏览:387

陈丽坚 萧鲲 肖明月 张翠玲 2018年12期

摘要:
利用数据挖掘技术,了解穴位按摩治疗便秘的选穴配伍规律,为便秘患者的穴位按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便秘""穴位按摩""穴位按压""穴位按揉"为关键词,从中医临床诊疗文献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万方医学数据库等数据库中收集数据,对数据进行预处理后,进行穴位频次描述性分析和选穴规律关联分析。结果共纳入文献371篇,包含89个穴位,针对人群多为神经科、骨科和消化科的患者;最常见的选穴依次为天枢穴(18.52%)、中脘穴(10.44%)、足三里穴(10.25%)、支沟穴(6.22%)、气海穴(5.72%)、关元穴(5.47%)和大横穴(5.16%);不同基础疾病的便秘患者选穴位置不一。结论神经科、骨科和消化科便秘患者是常见的穴位按摩人群,天枢穴、中脘穴、足三里穴等是治疗便秘的常用穴位,穴位配伍治疗便秘效果较好,不同基础疾病的便秘患者应该选择不同的穴位按摩。

45例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患者基因微小突变分析 下载:94 浏览:555

​孙毅明1 杨娟2 朱瑜龄3 王倞3 李欢3 林金福3 张成3 《神经科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探讨Duchenne型肌营养不良症(DMD)基因点突变、微小缺失或插入突变的特征。方法选择自2011年1月至2016年11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肌肉病专科门诊收治的DMD患者,采用二代测序技术,对经多重连接探针扩增技术(MLPA)检测证实为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临床诊断为DMD的45例患者,进行DMD基因测序,并对其微小突变的特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在45例非缺失/非重复突变的DMD患者中,共检出66个突变,其中错义突变24个,无义突变20个,剪接位点突变12个,移码突变9个,同义突变1个;携带1个突变患者29例,携带2个突变8例,携带3个突变4例,携带4个突变3例,携带5个突变1例;以外显子48发生错义突变最常见,其次为外显子37和外显子59;无义突变、移码突变、剪接位点突变、同义突变未见明显的集中分布趋势。结论针对微小突变的治疗药物研发应先重点考虑外显子48、37、59这3个区域,无义突变更适合使用无义突变通读治疗。

整体护理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266 浏览:2834

许莹 吴秀芳 张文琴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2年11期

摘要:
目的:整体护理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心理状态及依从性的影响。方法:研究对象:60例脑中风恢复期患者;收治时间范围:2021年1月至2022年10月;分组方式:随机法。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为常规组30例(实施常规护理方式)和整体组30例(实施整体护理干预)。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及依从性进行分析。结果:经过护理后,所有患者的心理状况都有改善,但整体组患者心理状态明显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治疗依从性对比,整体组患者治疗依从性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对脑中风恢复期患者实施整体护理能够显著改善其心理状态,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护理效果良好,值得进行临床推广应用。

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的公共政策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脑神经科学视角 下载:96 浏览:982

肖艳 《神经科学研究》 2024年3期

摘要:
随着我国少子化现象日益明显,儿童早期学习与发展越来越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因此,如何构建儿童早期政策支持体系已经成为当前政府关注的重点。本研究基于脑科学理论和国内外成功干预实践,提出了三大最有证据支撑的政策方案:第一,构建保护性支持政策,婴幼儿保护应成为未成年人保护的关键环节;第二,构建经济性支持政策,低收入家庭儿童早期津贴有助于阻断代际贫困传递机制;第三,构建服务性支持政策,儿童早期的优质照顾与教育学习对实现儿童潜力意义重大。本研究对完善儿童早期政策、实现儿童发展潜能、推进代际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

神经科学在心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下载:136 浏览:1417

王伟​ 《神经科学研究》 2023年5期

摘要:
神经科学在心理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在现代医学领域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述了神经科学技术在诊断心理疾病方面的最新进展。首先,我们探讨了脑成像技术,如功能磁共振成像(fMRI)和脑电图(EEG),在识别大脑异常活动方面的潜力。其次,我们研究了分子神经科学的应用,包括基因分析和蛋白质标志物的使用,以便更准确地诊断心理疾病。最后,我们强调了人工智能和机器学习在神经科学数据分析中的关键作用,这有助于提高诊断的精确性和早期干预的机会。综上所述,神经科学为心理疾病的诊断提供了新的工具和方法,有望改善患者的治疗和生活质量。

健康宣教卡在神经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下载:288 浏览:3309

袁俊兰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了解健康宣教卡在神经科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136例本院神经内科患者开展此次研究,选择期间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成甲组(由本院责任护士开展的常规健康宣教,68例)和乙组(本院的责任护士开展健康教育基础上,发放健康宣教卡。68例),分析护理效果。结果:乙组患者的健康知识知晓率较甲组的优, P<0.05。结论:发放健康宣教卡给患者,有助于患者掌握更多有关自身疾病的知识,在日常生活中更加注重保健,预防疾病复发,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