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功能型土壤改良剂对灰棕荒漠土的改良效果 下载:33 浏览:294

刘玉环1 闫治斌2 王学2 马世军2 闫富海2 肖占文1 《土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选择甘肃河西走廊的灰棕荒漠土,采用田间试验方法,进行了功能型土壤改良剂对灰棕荒漠土改良效果的研究。结果表明:功能型土壤改良剂最佳施用量为24.22 t hm-2,杂交玉米理论产量为6.76 t hm-2;施用功能型土壤改良剂与传统化肥比较,灰棕荒漠土容重、pH、Hg、Cd、Cr和Pb降低7.20%、5.51%、16.21%、28.85%、15.74%和18.02%;总孔隙度团聚体和总持水量增加6.44%、27.35%和6.44%;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增加20.12%、0.80%、0.96%和0.16%;真菌、细菌和放线菌增加117.31%、34.83%和22.06%;蔗糖酶、脲酶、磷酸酶和多酚氧化酶增加61.48%、45.92%、34.78%和60.32%;施肥利润和肥料投资效率增加29.70%和85.28%。施用功能型土壤改良剂,改善了灰棕荒漠土理化性质和生物学性质,提高了酶活性和杂交玉米的经济效益。

紫花苜蓿中活性成分的功能及分析测定技术研究进展 下载:63 浏览:495

许卫萍1 张莹1 张林2 《农业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紫花苜蓿为豆科蝶形花亚科苜蓿属植物,矿物质、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丰富,这些特性使其成为家畜饲料的理想选择,具有产草量高、利用年限长、再生性强、适口性强等优点,素有"牧草之王"的称号。此外,紫花苜蓿中含有多种活性化合物成分,包括:矿物质、氨基酸、非蛋白质氨基酸、有机酸、多元醇、生物碱、胡萝卜素、香豆素、消化酶、类黄酮、酚类化合物、植物雌激素、植物甾醇、多胺、皂素以及其他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如萜烯类、呋喃类、醇类和酮类等化合物。文章综述了近十年有关紫花苜蓿活性化合物成分功能及其分析检测方法,将紫花苜蓿中的活性成分分为三大类型:矿物质、初级代谢产物以及次级代谢产物,分别详细地综述了每种类型所包括的具体化合物活性成分、活性成分的生理功能及其相关的分析测定技术,介绍了紫花苜蓿中各种活性化合物成分的有效分析方法,旨在为今后紫花苜蓿活性物质研究提供科学有利的技术参考。

小麦新品种平安0602高产稳产性分析 下载:33 浏览:376

张立琳 朱昌涛 王刚 李亚萍 吕元丰 《农业学报》 2019年10期

摘要:
为了揭示小麦新品种平安0602在不同生态区域高产稳产特性,依据2015—2017年河南省冬小麦区域试验产量汇总资料,采用产量、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回归系数及坐标法对试验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平安0602两年度的产量分别较对照品种增产7.04%和4.83%,表现出高产特性;两年度的回归系数值分别为1.056 5和1.019 9,接近群体回归系数值1.000,表现出稳产特性;高稳系数值均低于对照品种;回归线均在群体平均线以上。以上参数说明小麦新品种平安0602具有高产稳产的特性,且该品种在审定区域内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玉米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要点 下载:58 浏览:415

许学刚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玉米是我国非常重要的粮食作物。玉米在我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用于制作主食,同时玉米加工制品也深受大众喜爱。因此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受到了关注和重视。如果要提高玉米的产量和质量,对玉米苗期病害的综合防治是不可或缺的。玉米苗期是非常容易受到病虫害的侵袭导致玉米质量下降或者大面积减产。本文通过分析玉米苗期的病虫害种类和发生原因,提出玉米苗期综合防治的两个要点:识别玉米苗期的病虫害特征和苗期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如何防治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分析 下载:56 浏览:419

李英杰 《农业研究进展》 2018年1期

摘要:
近些年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对于农业发展的重视程度逐渐加强,这对国家现代化建设具有积极的影响作用。玉米种植是农作物生产中的一项重要内容,现阶段我国玉米种植过程中存在一些病虫害的困扰,玉米丝黑穗病就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病害,对于玉米的总产量与质量产生巨大的不利影响。本研究将对我国目前玉米丝黑穗病的发作原因进行细致分析,从而找出合理的玉米丝黑穗病防治措施,这对于我国玉米种植水平的提升意义重大。

鱼类环境耐受性与抗逆性育种研究进展 下载:80 浏览:449

郭红会1 胡振2 张金刚1 邹桂伟1 梁宏伟1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随着高密度集约化水产养殖业的发展,溶解氧、水温和氨氮等水环境因子胁迫已成为制约渔业高质量发展的限制性因素,抗逆水产新品种的培育成为重要的解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鱼类对温度、低氧、氨氮、亚硝态氮、盐碱胁迫的响应机制,以及环境耐受性鱼类新品种的育种现状,提出充分利用第一次全国水产养殖种质资源系统调查结果发掘优异种质资源,建立高通量表型和基因型精准鉴定技术,深入解析鱼类响应环境因子胁迫的机制,利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全基因组选择育种、基因编辑育种和分子设计育种等现代分子育种技术进行高效精准抗逆新品种的培育,为鱼类抗逆性新品种培育提供参考。

浙江滩涂贝类种业科技创新发展及展望 下载:73 浏览:469

林志华1,2 何琳1,2 董迎辉1,2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我国拥有1512300hm2沿海滩涂,而滩涂贝类是潮间带滩涂的优势种类,具有生长快、适应性强、环境友好等诸多优点,因此发展滩涂贝类养殖空间广阔、条件优越、潜力巨大。浙江滩涂贝类养殖历史悠久,在养殖技术与模式、人工采苗与育苗、大规格苗种培育、新品种培育等方面具有明显特色和优势,同时在种业科技创新与发展方面面临巨大挑战。本文综述了浙江滩涂贝类养殖产业、苗种生产技术、种质创新与良种创制的历史与现状,围绕经济性状精准测评、育种技术创新、优质抗逆新品种培育、高效扩繁关键技术和装备研发、种业体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未来特别是“十四五”期间滩涂养殖贝类良种创制与种业发展的重点任务。

虎龙杂交斑养殖群体遗传多样性与遗传结构的微卫星分析 下载:76 浏览:506

梁业松1 张维炜1 宋飞彪1 张娴1 刘伊凡1 刘晓春2 林浩然1,2 骆剑1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2期

摘要:
遗传多样性下降被认为是水产生物经济性状降低的常见原因。虎龙杂交斑作为养殖规模最大的石斑鱼品种,近年来病害增多。为了探究是否是由于群体遗传多样性的改变而影响虎龙杂交斑的养殖性状,本研究选用27个EST-SSRs标记,对苗种主产区6个虎龙杂交斑群体进行了遗传多样性和群体遗传结构分析。结果显示,6个群体其平均等位基因数(Na)为6.666 7~8.555 6,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Ne)为3.511 6~3.959 0,平均观测杂合度(H_o)为0.764 6~0.794 3,平均期望杂合度(He)为0.709 1~0.750 4,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为0.662 2~0.706 4。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5.70%的遗传变异来自群体间,0.00%来自群体内个体间,94.3%来自所有个体间。主坐标分析(PCo A)也显示差异主要来源于个体。群体间遗传分化指数(Fst)、遗传距离及聚类分析结果显示,HB和XC群体先聚为一支,再与翁田(WT)群体聚为一支,感城(GC)和桥头(QT)群体聚为一支,冯坡(FP)群体为独立一支。遗传结构分析显示,所有样本被分为5 (K=5)个理论群体,会文博鳌(HB)群体由FP、WT、新村(XC)和GC群体集合而成。研究表明,杂交石斑鱼群体仍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具有清晰的分群,杂交品种受亲本近交影响而出现衰退的可能性不高;病原生物的变异和养殖管理不规范可能是导致病害频发的原因。本研究为石斑鱼种质管理和病害防控提供了理论依据。

浙江缢蛏群体糖原含量变化与gys基因多态性的关联分析 下载:83 浏览:485

陈燕园1,2 刘圣3 何京2 姚韩韩2 林志华2,3 董迎辉2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6期

摘要:
为了探讨缢蛏糖原含量与糖原合酶基因(sc-gys)的特性及其用于分子标记辅助育种的可行性,实验检测了浙江缢蛏群体糖原含量的周年变化,克隆获得糖原合酶基因的cDNA全长序列,分析其在不同组织、不同月份的表达差异,并进一步筛选出与糖原含量相关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NP)位点。结果显示,养殖缢蛏在2—6月糖原含量较高,4月达到最大值。sc-gys基因的cDNA全长为2 402bp,开放阅读框为2136bp,编码711个氨基酸。荧光定量PCR结果显示,sc-gys基因主要在外套膜和足中表达,其不同月份的表达水平与糖原含量周年变化规律一致,4月表达量显著高于其他月份,表明该基因与糖原合成关系密切。在"甬乐1号"品种和台州野生群体sc-gys基因的外显子区共筛选到2个与糖原含量相关的SNP位点,且两位点之间没有连锁不平衡,优势基因型组合个体的糖原含量比群体均值提高11.8%,这些位点和优势基因型组合可为缢蛏糖原含量的遗传改良提供候选标记。

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对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生长、免疫、肝胰腺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66

李会峰1,2,3 李二超1 徐畅1 周利1 陈立侨2 《水产研究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为探究低盐度下水飞蓟素作为凡纳滨对虾饲料添加剂的作用效果,实验配制了水飞蓟素添加量分别为0 (对照组)、0.1、0.2和0.4 g/kg的4种实验饲料,在低盐度(盐度为3)下养殖虾苗(0.080±0.002 g) 8周后,分析了水飞蓟素对对虾生长、免疫、肝胰腺组织结构及肠道菌群的影响。结果显示:①低盐度下,水飞蓟素能显著提高对虾的增重率,降低饲料系数,但对存活率、肥满度和体成分无显著影响。②水飞蓟素能提高对虾消化酶的活性,0.4 g/kg组对虾的肝胰腺淀粉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0.2和0.4 g/kg水飞蓟素组能显著提高对虾肠道的消化酶活性。③水飞蓟素能降低低盐度下凡纳滨对虾的氧化损伤,提高对虾的抗氧化能力。0.4 g/kg组对虾肝胰腺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还原型谷胱甘肽(GSH)含量显著升高,而肠道抗氧化能力没有明显变化。0.2 g/kg组对虾的肠道酸性磷酸酶(ACP)和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溶菌酶和酚氧化酶活性无明显变化。④低盐度下,饲料中添加水飞蓟素改善了对虾肝胰腺的组织结构。随着水飞蓟素含量的增加,对虾肝胰腺结构更为完整,肝小体排列紧密,肝小管横切面呈规则的多角星形,且含有大量的分泌细胞(B细胞)和胚细胞(E细胞)。⑤对虾摄食添加0.4 g/kg水飞蓟素的饲料后,拟杆菌门和纤细菌门相对丰度显著下降。研究表明,水飞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可以有效缓解凡纳滨对虾的低盐应激,提高对虾生长性能和抗氧化性能,改善肝胰腺组织结构,并且会对肠道菌群组成产生影响。

我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运行模式分析 下载:27 浏览:283

王文鑫1 樊鹏1 赵丽华2 张晓辰3 杨兴3 《农业研究进展》 2025年2期

摘要:
中国农业技术推广体系采用多元化运行模式,旨在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民福祉。体系包括政府主导的推广站模式、农业专业技术协会模式及科技园区模式。针对体系改进,建议构建市场导向的多元化推广体系,创新服务模式,强化人才培养和政府支持。台州市黄岩区案例展示了有效的技术推广与人才机制对农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做好种子售后服务,推进现代种业发展 下载:218 浏览:2200

吕群星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与进步,我国农业开始朝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而种子做为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为了能够进一步保障我国农业现代化发展,相关企业需要做好种子的售后服务,配合农业的发展构建一系列服务网络,帮助种业朝着更好的方向前进。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如何做好种子售后服务,推动现代种业发展。

关于现代种业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下载:211 浏览:2173

付芝胜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6期

摘要: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种业开始由传统的经营模式朝着现代种业的方向发展和进步,致使许多的种业企业开展通过互联网的方式开展销售,无疑给传统线下经销模式、营销渠道造成了不小的冲击。但在实际情况中,因为我国的种子企业存在经营规模小、抗风险能力差的问题,导致无法进一步推进种业农业的发展。因此在本篇文章中,主要是简单的探讨关于现代种业发展的思考和对策。

农业种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下载:198 浏览:2057

王长卿 《农业研究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新时期的发展背景下,各地区在农业经济发展中投入更多资金,并且出台不同的政策给予支持。农民对种子数量、类型等方面的需求变多,同时要求变得更高,为了保证种子的质量,需要提高对种子管理工作的重视,明确存在的主要问题,如市场管理机制滞后性强、种子管理人员缺少执法权限等,通过建立完善的管理机制、增强管理意识、适当给予管理人员权限等方式,提升市场监督水平,为农业的稳定发展提供保障。

绿色防控技术在水稻种植中的发展现状及展望 下载:96 浏览:2124

李艳军1 苏建功1 王文鑫2 《中国农业》 2024年2期

摘要:
在种植水稻时,运用绿色防控技术来预防病虫害,不仅防治效果显著,还能有效改善水稻的农药残留问题。这大大提高了水稻种植的品质,使水稻种植的经济、生态和社会等效益得到稳定和协调发展。因此,必须积极学习和运用绿色防控技术,以推动水稻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当前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 下载:284 浏览:2910

赵兴龙 《中国农业》 2022年11期

摘要:
玉米在我国农业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位置是不可缺少的农作物,其产量关乎农户收入。如今随着农作物体系不断完善玉米种植面积持续增加,因此需对栽培模式加以完善。基于此,文章对目前玉米种植高产高效栽培模式进行探讨。为实现高效栽培增加产量这一目标,首先选择合适耕地,根据种植需求选择高质量玉米种子,随后针对耕地进行起垄操作,最后选用科学合理的方法进行栽种,调整种植密度,注重对水肥施加以及玉米苗期的管理,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希望本文可以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参考。

玉米种植技术及其推广探究 下载:281 浏览:2700

吴忠  《中国农业》 2022年9期

摘要:
由于玉米在中国是十分主要的一类经济作物,对中国经济以及农村的发展都具有相当重要的意义,所以有关的研究单位以及各部门都应加大对中国玉米种植领域的研究力度,把增加玉米的产量以及玉米的品质当作重点的研发目标,并开展具体的技术推广研究工作,首先,对玉米种植技术展开了详细的讨论,随后分析了各种技术推广的策略,希望可以为提高玉米产量提供一定的帮助,做好相应的技术推广工作。

黑龙江地区玉米高产高效种植技术探讨 下载:287 浏览:2992

姚文保  《中国农业》 2022年9期

摘要:
当前阶段,黑龙江地区的玉米种植规模以及数量都在不断地增加,为了确保玉米的产量以及玉米的质量可以得到大幅度的提升,为黑龙江地区带来更大的经济收益,需要相应的工作人员以及相应的部门对玉米种植过程中所涉及到的技术以及相应的要求起到足够的重视,应用先进的种植技术以及栽培模式等,确保在玉米生长的各个阶段不会受到外界的影响,在提高玉米质量的同时,让玉米的质量得到大幅度的提高,让玉米产业可以处于长远稳定的发展状态,为农业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帮助。

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探索——基于祁阳市的调研 下载:124 浏览:1476

张淑华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公民参与意识的提升,社会组织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党的二十大报告中也提出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明确要求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从而实现政府治理、社会调节、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动。文章从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背景及意义出发,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现状及问题,提出了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创新的对策措施。

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 下载:269 浏览:2585

那荣辉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21年8期

摘要:
本文主要针对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展开深入研究,先阐述了加快发展现代种植业助力乡村振兴战略存在的问题,如现代种植业发展的技术体系有待完善、没有树立推进现代种植业发展的观念等等,然后又提出了几点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如建立健全的现代种植业发展体系、完善现代种植业管理体制,通过以上措施,使其在现代种植业发展的同时,能够有效的助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