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28例临床观察 下载:47 浏览:363

王法明1 丁晓媚2 黄飞波3 毛平安1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6月丽水市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收治的痉挛型脑瘫患儿56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对照组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并采用中枢性促进(Brunnstrom)技术训练,每次训练30~45 min,每日1次,每周5次,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采用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隔日注射1次,10次为1个疗程,休息10 d后进行下一个疗程。2组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86%(26/28),对照组为78.57%(22/2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粗大运动功能评估量表(GMFM)、临床痉挛指数(CSI)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量表(ADL)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GMFM、ADL评分显著升高,CSI评分显著降低,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或降低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盖塞尔发育量表(GDS)评分中的适应功能评分、粗细动作功能评分和语言社交功能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上述各项评分均显著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升高更显著(P<0.05)。结论鼠神经生长因子穴位注射辅助治疗小儿痉挛型脑瘫,能有效缓解患儿的痉挛症状,提高运动及生活能力,改善大脑发育水平,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肺胀患者腹胀的效果观察 下载:48 浏览:363

黄珍梅 游秋烟 黄津津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分析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对肺胀患者腹胀的应用效果观察。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呼吸科2018年4月~2019年8月收治的COPD稳定期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常规治疗,观察组予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治疗,对比两组患者胃肠功能恢复情况及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肠鸣音恢复时间、排便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腹胀的肺胀患者,甲氧氯普胺穴位注射足三里可取得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30例临床观察 下载:74 浏览:480

徐勤芳 《当代中医药》 2018年10期

摘要:
目的观察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疗效。方法将90例原发性痛经患者随机分为穴注丹参组(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各1ml,1个月经周期1次)、穴注盐水组(双侧三阴交穴位注射生理盐水1 ml,1个月经周期1次)和口服滴丸组各30例(口服元胡止痛滴丸每次30丸,每日3次,连续3天),治疗均从月经周期行经第1天开始,1个月经周期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第3个月经周期结束)及随访时(停止治疗3个月经周期后)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AS)对痛经程度进行评价。结果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治疗前比较均下降(P<0.05),而穴注盐水组各时间疼痛评分均无明显变化(P>0.05)。穴注丹参组及口服滴丸组治疗后及随访时疼痛评分与穴注盐水组同时间比较均降低(P<0.01)。随访时穴注丹参组疼痛评分较口服滴丸组降低(P<0.05)。结论三阴交穴位注射丹参注射液治疗原发性痛经有较好的临床疗效,且远期效果较好。

穴位注射疗法治疗感音神经性耳聋效果观察 下载:532 浏览:5248

乔仲伟1 陈滨1 吴迪1 王玲1 王星1 徐利军2 王述宁1 《神经科学研究》 2021年5期

摘要:
目的:分析穴位注射疗法对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80例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门诊治疗的感音神经性耳聋患者,均采用穴位注射与静脉注射。治疗前对每个患者进行耳镜、内听道核磁、纯音电测听和声阻抗检查,1周后对比纯音电测听恢复情况。结果:经治疗后,患者听力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结论:采用穴位注射与静脉注射方法可提高或恢复感音神经性耳聋。

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药物治疗上消化道溃疡的效果研究 下载:99 浏览:1009

黄艳霞 《国际护理学》 2024年2期

摘要:
目的:研究分析上消化道溃疡使用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药物治疗的临床功效。方法:上消化道溃疡患者2022年10月至2023年10月就诊90例,组别划分使用奇偶数法,药物治疗常规组,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药物治疗观察组,分析疗效。结果:上消化道溃疡诊疗有效性,汇总后比较数据,两组中观察组略高(P<0.05),比对回访所采集数据,组别中观察组上消化道溃疡复发率低(P<0.05)。结论:治疗上消化道溃疡,足三里穴位注射结合药物治疗的实施,具有良好近远期疗效。

穴位注射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痤疮临床疗效观察 下载:145 浏览:1204

陈慕阳 《临床医学杂志》 2023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经穴位注射联合红蓝光照射方法治疗痤疮的临床有效性。方法:筛选40例院内收治的痤疮患者作为实验观察主体,医治时间节点为2022年5月至2023年2月,依从随机数表法作分组处理,就对照组(20例,红蓝光照射治疗)和观察组(20例,穴位注射联合红蓝光治疗)相关症状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的炎性丘疹、粉刺等症状评分同比对照组展示更低(P<0.05);观察组的肿胀、瘙痒、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同比对照组居更低(P<0.05)。结论:对痤疮患者采取穴位注射联合红蓝光照射治疗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加快缓解其相关病症,并且不会引发严重并发症,治疗安全性较高。

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患者的护理效果观察 下载:102 浏览:983

黄惠靖 朱芳生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观察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对带状疱疹患者术后遗神经疼痛的影响。方法:对2022年1月至2023年1月我院收治的40例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病人进行针灸治疗,并辅以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以及心理等综合护理。结果:本次研究40例病人的住院时间6-20天,平均11天。40例病人中,经耳穴贴压联合穴位注射治疗及护理后,疼痛消失30人,疼痛减轻9人,无效1人。结论: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穴位注射,疼痛,饮食,健康教育等综合的综合护理措施下,当归注射液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是安全有效的。

中医护理技术治疗面瘫后遗症1例护理研究 下载:101 浏览:1125

李婉婷 李园园(通讯作者) 《当代中医药》 2024年1期

摘要:
目的:对中医护理技术治疗面瘫后遗症的效果进行探讨。方法:1名面神经麻痹病人按中医辨证分型,采用针刺等综合治疗,辅以日常饮食、生活、心理、肌肉训练等护理措施。结果:2个月后,治疗效果良好,患者基本痊愈,结论:中医护理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方法,可以降低病人的并发症和后遗症,使病人尽快恢复脸部功能。

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的疗效评价 下载:265 浏览:2934

李静 《当代中医药》 2022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偏瘫效果。方法:选择本院医治的中风偏瘫患者80例,时间{2020.1-2021.12},随机分组,每组40例,单一组采用常规方法医治,早期组采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医治;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及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早期组功能分数高于单一组;早期组总有效率占比高于单一组。结论:采用早期中药封包联合穴位注射甲钴胺治疗中风患者,有一定价值,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