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程序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研究 下载:99 浏览:1015

高萍 李芳 易欣 《中国护理学报》 2024年12期

摘要:
通过对脑出血病人实施程序化护理观察其应用效果及对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78例急性脑出血病人,并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按常规护理,观察组按程序化护理实施。比较观察两组患者病人满意度、有效率和病人对疾病相关知识的知晓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无显著差异(P>0.05);经过两组患者护理后,两组患者的认知水平得到了明显提高,其中观察组患者的认知水平较对照组明显提升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急性期脑出血病人实施程序化护理干预,其疗效优于常规护理,对认知水平也有较大的提升,值得进一步研究与推广。

逆向4D技术在大型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研究 下载:58 浏览:357

李永奎1 华军辉1 童佩2 钱丽丽3 赵文凯4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19年7期

摘要:
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IM)的4D技术是优化大型复杂项目管理问题的重要工具。基于4D技术原理,结合改扩建项目中拆迁工程的特点和实际需求,创新性提出了逆向4D技术的应用方法。在缺乏旧建筑原始设计信息的情形下,逆向4D技术能够还原旧建筑的3D信息模型,并链接拆迁进度计划实现4D可视化。并结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改扩建项目的案例研究,验证了逆向4D技术在大型改扩建项目中的应用方法、技术潜力和实践价值。

改良手术方式治疗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 下载:57 浏览:355

宋晶1 孙英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合并内眦赘皮的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的不同发病机制及对症治疗的效果。方法 35例(68只眼)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年龄3~15岁。根据不同的临床类型实施不同的手术方法予以矫正。结果无明显内眦赘皮或合并轻度内眦赘皮的先天性下睑内翻者行单纯下睑内翻矫正术10例(18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L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1例(22只眼),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非逆向型内眦赘皮者行Y-V型切口内眦赘皮矫正+下睑内翻矫正术14例(28只眼)。术后随访2~6个月,100%的患眼下睑内翻得到完全矫正。结论儿童先天性下睑内翻合并内眦赘皮者根据其临床体征的不同,采取个性化的治疗,方能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

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黄斑各区域视网膜厚度改变 下载:53 浏览:397

赵润 博方严 谢驰于 燕王云 徐玥 朱少进 王军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了解患有糖尿病但尚未发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患者黄斑各分区视网膜厚度改变。方法实验组选取我院内分泌科已经确诊糖尿病患者40例,对照组选取门诊体检无糖尿病者34例。采用Optovue RTVue的光谱域OCT对上述2组受试者进行双眼黄斑部扫描,结果分区并逐一分析各区全层、内层及外层视网膜厚度。结果糖尿病组内层视网膜旁中心凹区、中心凹周围区上方较无糖尿病组薄,且差异显著。糖尿病组外层视网膜中心凹周围区鼻侧较无糖尿病组薄,且差异显著。糖尿病组全层视网膜黄斑各区普遍较无糖尿病组薄,在黄斑中心凹、中心凹周围区颞侧和下方,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其余黄斑各区厚度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糖尿病无明显视网膜病变患者中,黄斑区视网膜厚度的改变受血供影响较大,在相对缺血的区域视网膜较薄。糖尿病黄斑区水肿和黄斑区视网膜变薄可能是同一疾病病程中的两个不同阶段。

Pannexin1通道对乳腺癌细胞MCF-7细胞增殖和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 下载:51 浏览:261

宋炬东1 丁云贞1 张超1 孙远远2 刘号峰3 《肿瘤研究》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探究Pannexin1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侵袭迁移的影响及可能机制。[方法]MTT法检测0、12.5、25、50、100、200μmol/L甘珀酸(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集落克隆检测CBX对乳腺癌细胞MCF-7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荧光法检测细胞间荧光传递能力;化学发光法检测细胞外ATP浓度。使用100μmol/LCBX处理乳腺癌细胞MCF-7后,Transwell法检测MCF-7细胞的侵袭迁移能力;Western印迹法检测乳腺癌细胞中相关蛋白p-ERK1/2、ERK1/2、Vimentin、MMP-9蛋白的表达。[结果] MTT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而100μmol/L CBX对MCF-7细胞增殖能力无显著性抑制作用(P>0.05)。集落克隆实验结果表明,200μmol/L CBX可显著性抑制MCF-7细胞增殖能力(P<0.05)。实时荧光法和化学发光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和2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Pannexin1通道功能(P<0.05);Transwell实验和划痕实验结果表明,100μmol/L CBX显著性抑制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P<0.05);Western印迹法结果表明,CBX抑制Pannexin1后,乳腺癌细胞MCF-7中ERK1/2、p-ERK1/2、MMP-9和Vimentin蛋白表达量下降(P<0.05)。[结论] 200μmol/L CBX抑制Pannexin1通道后,乳腺癌MCF-7细胞活性和增殖能力减弱,而100μmol/L CBX可降低乳腺癌MCF-7细胞侵袭迁移能力,其机制可能与ERK1/2表达量下降有关。

不同部位自体结膜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观察 下载:59 浏览:353

程海利 荣瑜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评估翼状胬肉切除联合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治疗原发性翼状胬肉的效果。方法对47例(56只眼)翼状胬肉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标准的翼状胬肉切除手术。观察组23例(28只眼)行下方自体结膜移植术,对照组24例(28只眼)行上方自体结膜移植术。对患者随访6个月,在随访期间,对两组手术时间,术后疼痛水平、并发症,复发率进行记录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移植片均成活,无感染和睑球粘连情况发生。观察组发生移植瓣出血3只眼(10. 71%),对照组4只眼(14. 29%),肉芽增生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只眼(3. 57%),予剪除后随访未再复发。手术时间:观察组为(32. 18±4. 9) min,对照组为(32. 04±4. 05)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疼痛评分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术后6个月,观察组2只眼复发(7. 1%),对照组1只眼复发(5. 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结论不同部位取材自体结膜对于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半年后复发率无明显差别。当无法或不希望使用上方结膜作为供体来源时,下方结膜移植是一种有用的技术。值得在高危青光眼患者中推广和应用。

血清尿酸水平在2型糖尿病患者视网膜病变发病中的预测作用 下载:63 浏览:383

佘新平 郑志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11期

摘要:
目的研究血清尿酸(SUA)水平是否可预测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发生。方法收集3700例T2DM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有无DR分成两组,采用logistic回归法,分析与DR患病相关的危险因素。将SUA十等分并计算每个十分位数中DR患病的相对危险度(OR);前瞻性研究纳入402例T2DM且无DR患者,根据SUA分为组1(UA<304.0μmol/L),组2(304.0≤UA<404.0μmol/L),随访5年后366例最终完成研究,比较两组DR患病率。结果 T2DM患者SUA≥304.0μmol/L时,发生DR的风险是低SUA组(<213.0μmol/L)的3.235(1.270~8.246,P=0.014)倍。前瞻性研究中,组2有44例(26.2%)发生DR,组1有4例(2.0%)发生DR,两组DR患病率有显著性差异(26.2%vs. 2.0%,P<0.001)。结论 T2DM患者SUA 304.0μmol/L可能作为T2DM患者发生DR的一个阈值。

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疗效观察 下载:56 浏览:395

蒋慧娣1 邱翠2 方严2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观察并评价妥布霉素滴眼液对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应用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47例细菌性结膜炎,治疗前后对眼分泌物培养,并观察患眼分泌物消失时间及结膜充血消失时间。结果妥布霉素滴眼液治疗细菌性结膜炎第1、2周末有效率分别达82. 98%、95. 74%,眼分泌物平均消失时间为(3. 09±0. 95) d,结膜充血消失时间为(5. 11±2. 06) d。结论该药是治疗新生儿细菌性结膜炎的有效局部抗菌眼药之一,且对于第1周末尚未痊愈的患儿继续应用可能进一步提高疗效,但第11天尚未见效的患儿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二甲双胍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及乳酸生成的影响 下载:66 浏览:363

谢建将 陈敏东 陈曲海 梁登峰 徐子迅 吕德雄 白文杰 《肿瘤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二甲双胍对肺癌A549细胞增殖、迁移、侵袭能力、乳酸生成的影响。[方法]应用Annexin V/PI和API等标记,流式细胞仪对肺癌A549细胞凋亡及周期特异性的检测,运用RT-PCR的方法检测Caspase-3、Caspase-9活化情况。MTT检测细胞增殖活力;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检测细胞体外迁移和侵袭能力;并检测乳酸生成情况。[结果 ]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凋亡主要在细胞周期的G1期发生。采用二甲双胍凋亡诱导,对照组未做处理,结果显示观察组的Caspase-3 m RNA(1.12±0.56)、Caspase-9 m RNA(1.10±0.29)的表达值显著高于对照组(0.82±0.31,0.72±0.26)。Transwell结果显示,第7d二甲双胍组体外迁移细胞数(2.69±0.56)明显增加;二甲双胍组细胞活力(52.39%±5.96%)下降;二甲双胍组乳酸生成(12.89±1.03)明显降低。[结论 ]二甲双胍诱导的细胞凋亡与肺癌A549细胞的细胞周期相关,存在G1期细胞周期阻滞的周期特异性,且此过程中发生了caspase活化,抑制细胞活性及迁移侵袭能力,降低乳酸的生成,促进肿瘤细胞凋亡。

RSK4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下载:18 浏览:341

邓野 蔡君 王炫 王梦 张森 杨永华 喻世华 付国权 杨继元 《肿瘤研究》 2018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RSK4(p90 ribosomalprotein S6 kinase4)在结直肠癌细胞的表达情况及其生物学作用。[方法]挑选结直肠癌细胞株SW480和HCT116,用Lipofectamin 2000技术将RSK4基因转染至细胞核内,建立结直肠癌RSK4基因高表达细胞系,用RT-PCR及WB证实了RSK4在结直肠癌细胞SW480和HCT116转染成功,采用MTT、流式细胞仪技术检测转染RSK4后对结直肠癌细胞增殖的影响。[结果]RSK4在结直肠癌细胞呈低表达,转染成功后对结直肠癌细胞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使S期细胞所占的比例下降,G0/G1期比例上升(P<0.05)。[结论 ]RSK4基因在结直肠癌细胞株中呈低表达,转染RSK4后可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有可能为一个潜在的抑癌基因。

垂直斜视手术对复发性上睑下垂睑裂高度影响的探讨 下载:58 浏览:369

邵新香 李春建 司明宇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12期

摘要:
目的观察垂直斜视矫正术后,复发性上睑下垂睑裂的变化,探讨伴有垂直斜视的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的手术方案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13年至2016年,12例(15只眼)伴有垂直斜视的复发性上睑下垂患者,根据垂直斜视的不同类型采取不同手术方式。2例合并DVD综合征的外斜视,在矫正外斜的同时行上直肌后徙;4例外斜V征,行水平斜视矫正联合双眼下斜肌断腱术;1例眼球后退综合征,行内外直肌后徙+下斜肌断腱术;4例双上转肌麻痹,行患眼下直肌后徙+上直肌缩短;1例下直肌麻痹,行患眼上直肌后徙+下直肌缩短。术后观察睑裂高度的变化。结果随访6~24个月,11例垂直斜视矫正后,睑裂较术前提高(2.27±0.59)mm,睑裂高度(7.33±0.90)mm;1例垂直斜视矫正后,睑裂较术前提高1 mm,睑裂高度6 mm。12例患者垂直斜视矫正后复发性上睑下垂均明显改善。结论通过本组12例患者总结,对复发性上睑下垂应认真分析复发的原因,不是盲目再次行上睑下垂矫正术,应仔细检查眼位,如合并有垂直斜视,明确垂直斜视类型,如DVD综合征、A-V型斜视、动眼神经麻痹、眼球后退综合征、双上转肌麻痹、下直肌麻痹等应先行垂直斜视矫正,垂直斜视矫正后,上睑下垂得以明显改善,效果满意。术后观察3~6个月斜视度稳定后,如残存上睑下垂,根据上睑下垂的程度再选择是否行上睑下垂矫正手术。手术时根据上直肌功能和Bell现象选择额肌瓣悬吊术或提上睑肌缩短术,以减少上睑下垂术后复发几率和避免暴露性角膜炎的发生。

奈达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联合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临床研究 下载:472 浏览:236

李杨 陈贡斌 闫艳菊 《肿瘤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奈达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联合3D-CRT对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近期疗效、生存时间及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2012年8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局部晚期食管癌患者130例,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65例)和观察组(65例),对照组在3D-CRT基础上给予奈达铂单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替吉奥(S-1)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中位总生存时间,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中位无进展生存时间和中位总生存时间均显著长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Karnofsky评分改善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1~2度白细胞减少和厌食发生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减少、血红蛋白减少、恶心呕吐及放射性食管炎发生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 ]奈达铂+替吉奥化疗方案联合3D-CRT治疗局部晚期食管癌可提高疗效,延长生存时间,提高生活质量,且未导致严重不良反应发生。

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眼底病变分析 下载:54 浏览:382

朱敏 李国培 陈玉冰 雷玉 陈燎原 温友红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5期

摘要:
目的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眼底改变,分析伴有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眼底改变的差异。方法使用荧光素眼底血管造影检查观察伴有不同心脑血管疾病危险因素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眼底改变。主要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和吸烟史等4项。患者被分为5组。对照组由70例不伴有上述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组成。A组由69例仅患糖尿病的脑卒中患者组成。B组由71例仅伴有高血压的脑卒中患者构成,C组由72例同时伴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但没有吸烟史的脑卒中患者构成。D组由65例同时患有上述4项危险因素的脑卒中患者构成。出现1种眼底病变计1分,使用SPSS10.0进行统计分析,P<0.05被认为差异有显著性。结果对照组与其他各组的眼底病变计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与B组的眼底病变计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C组与D组眼底病变计分无显著统计学差异。A组与C组以及A组与D组的眼底病变计分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结论对于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糖尿病与高血压对眼底改变的总体影响可能无明显差异;而对于同时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及高脂血症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吸烟可能并没有明显增加视网膜结构的异常改变。

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个性化手术治疗 下载:47 浏览:363

梅媚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的个性化手术治疗方法,并评价其临床效果。方法对15例(27只眼)老年上睑下垂,依据上睑下垂程度、提上睑肌肌力及术中观察到的提上睑肌腱病变情况,分别行提上睑肌腱膜修复、折叠或缩短术,联合美容性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术后随访3~12个月。结果除2例(4只眼)重度下垂,术中发现提上睑肌腱膜脂肪样变性者,欠矫1~2 mm,其余均较满意,上睑下垂基本矫正,达到治疗和美容的双重效果。结论采用个性化提上睑肌腱膜修复术联合上睑皮肤松弛矫正术治疗老年腱膜性上睑下垂,安全有效。

原发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行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观察 下载:56 浏览:390

李梅 谢驰 于燕 方严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观察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房角分离术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观察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从2013年3月至2017年3月收治的41例(44只眼)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最佳矫正视力≤0.5,眼底C/D≤0.6,动态下前房角镜检查房角关闭范围≤270°,房角镜检查(Scheie):房角呈窄Ⅲ、Ⅳ,晶状体按Emery分级标准为ⅡⅢ度,在降眼压药物治疗下眼压≤21 mmHg,瞳孔基本恢复正常者]均常规行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术后随访6个月,观察术前及术后1 d、1周,1、3、6个月不同时间段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央前房深度、前房角结构、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神经纤维层OCT检查、视野及其它并发症情况。结果 40例(43只眼)患者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提高、眼压下降、中央前房深度加深、前房角结构加深、开放度增加与术前比较均有显著差异,角膜内皮细胞计数、视神经纤维层OCT检查、视野与术前比较无显著差异。术后角膜水肿9只眼,前房炎性渗出6只眼,经治疗均在3~7 d内好转、消退。无后囊破裂及玻璃体溢出、无虹膜损伤及恶性青光眼病例。1例(1只眼)慢性闭角型青光眼患者术后视力提高、前房深度加深、前房角开放,但眼压持续在30~40 mm Hg,再次行小梁切除术眼压控制在正常范围。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前房角分离术对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是安全、有效的方法。

祛风止痒方辅助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40例临床观察 下载:53 浏览:366

邵成良 《中国儿科杂志》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祛风止痒方辅助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的有效性、安全性及对血清白三烯B4(LTB4)、白三烯C4(LTC4)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杭州市富阳区第一人民医院儿科收治的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患儿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药氯雷他定片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加用祛风止痒方治疗,连续治疗1个月后,评价2组的临床疗效,血清LTB4、LTC4水平的变化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5.0%(26/40),治疗组为92.5%(37/4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临床症状、体征积分较同组治疗前均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治疗前,2组血清LTB4、LTC4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血清LTB4、LTC4水平较同组治疗前明显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下降更显著(P<0.05)。对照组出现口干3例,轻度嗜睡2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12.5%(5/40);治疗组出现口干2例,轻度嗜睡1例,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为7.5%(3/40)。2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祛风止痒方辅助治疗儿童慢性荨麻疹血虚风燥证,可有效缓解临床症状,抑制炎症反应,不良反应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0 浏览:219

陶治鹤 《诊断医学》 2020年10期

摘要:
目的探讨显微外科手术治疗颅脑肿瘤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对神经功能的影响,旨在为临床颅脑肿瘤手术提供安全、有效的方法。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5月我院收治的颅脑肿瘤患者83例,利用随机数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1例和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开展传统开颅手术,观察组实施显微神经外科手术。比较两组患者术后治疗效果、并发症、神经功能、生活质量。结果术后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QOL评分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NFA评分、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对照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颅脑肿瘤者开展显微外科手术能显著降低患者术后颅内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的发生,有助于术后神经功能的恢复,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对促进疾病预后具有积极意义。

胸腺肽对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 下载:60 浏览:234

张青 《诊断医学》 2020年9期

摘要:
目的分析胸腺肽对口腔扁平苔藓相关细胞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收治的口腔扁平苔藓患者53例,均采用胸腺肽肠溶片治疗,观察临床疗效并比较治疗前后血清细胞因子变化。结果 53例患者中显效23例、有效24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88.7%; IL-1β治疗前后水平分别为0.22±0.03pg/ml和0.20±0.03pg/ml、IL-6为146.33±28.65pg/ml和143.52±26.85pg/ml、IL-8为1.03±0.05pg/ml和0.46±0.03pg/ml,IFN-γ为13.85±1.65pg/ml和14.62±1.98pg/ml,IL-10为15.65±1.86pg/ml和18.56±2.13pg/ml,各指标治疗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腺肽在口腔扁平苔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疗效,且能够有效改善血清细胞因子水平。

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 下载:59 浏览:256

李碧 《诊断医学》 2020年8期

摘要:
目的探讨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临床效果观察。方法回顾性分析收治的72例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式不同分成对照组(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治疗)和观察组(宫内球囊压迫术与阴道塞纱+改良B-Lynch缝合术治疗)各36例,比较两组出血状况、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出血状况(术中出血量、止血时间、术后24h出血量、输血量)及住院时间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的27.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改良B-Lynch缝合术可有效降低剖宫产难治性产后出血患者出血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加速康复进程。

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辅助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52例临床观察 下载:42 浏览:433

周玲丽 《中国儿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观察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儿内科收治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儿104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52例。对照组单纯予以头孢呋辛钠,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方法的基础上予小儿豉翘清热颗粒,治疗7 d后比较2组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血清炎症因子的水平变化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00%,治疗组为94.2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2组治疗前血清白细胞介素-2(IL-2)、白细胞介素-8(IL-8)及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后2组IL-8、TNF-α水平均显著下降,IL-2水平明显升高,与同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下降或升高更显著(P<0.05)。对照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3.46%,治疗组为7.69%,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均经积极对症处理后缓解、消失。结论小儿豉翘清热颗粒联合头孢呋辛钠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显著,能有效改善机体炎症状态,且安全性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39]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