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451 浏览:2781

赵印 《医学研究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血清C-反应蛋白和血常规检验在儿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3月至2021年5月,选取该阶段在本院就诊的67例细菌性感染患儿、67例健康体检患儿为研究对象,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均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获取两组检验数据并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血清C-反应蛋白水平(23.17±5.36)mg/L、白细胞计数(12.59±1.73)×109/L均高于对照组(5.38±1.19)mg/L、(6.40±0.87)×109/L,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小儿发生细菌性感染后,第一时间进行血清C-反应蛋白、血常规检验,可发现患儿两项指标均有显著升高,超出正常范围,可辅助临床确诊患儿疾病。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问题研究 下载:244 浏览:2434

李春艳 《国际检验医学》 2023年5期

摘要:
分析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3年12月本中心收治的81例感染性疾病患者(感染组)和同期的5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组),所有入选者均接受血常规检验(指标包括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和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对比分析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同时对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进行对比分析。结果对比感染性疾病患者和健康体检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显示,感染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健康组(P<0.05);对比不同类型感染患者的血常规检测结果水平和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显示,细菌性感染患者组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百分比、血小板计数、全血C反应蛋白水平均显著高于病毒性感染患者组(P<0.05)。结论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不仅可以检出感染性疾病,也可以鉴别感染性疾病类型。

全血CRP结合血常规检验在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下载:296 浏览:2877

刘春艳 《中国儿科杂志》 2022年6期

摘要:
观察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中血常规+全血CRP的诊断效果。方法:样本是儿科细菌性感染者、体检正常者,各纳入21例,组别是感染组、正常组,均在2015年10月-2018年10月行血常规、CRP检查,比较结果。结果:比较白细胞计数和CRP,感染组和正常组差异大,前者中两项数据水平更高,和后者数据符合常态分布,P<0.05。CRP+血常规对感染组的阳性检出率高,所获取的数值是100.00%,此数据高于CRP阳性检出率(80.95%),P<0.05,高于血常规阳性检出率(76.19%),P<0.05。结论:CRP+血常规的联合使用,使细菌检验的敏感性得到增强,利于检出儿科细菌性感染类疾病。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分析 下载:264 浏览:2839

胡维波 《诊断医学》 2023年3期

摘要:
目的 分析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9年12月本院收治的46例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儿为研究组,46例同时期体检的健康患儿为对照组,比较两组血中CRP、PCT水平。结果 研究组患儿PCT、CRP水平明显均高于对照组患儿,两组患儿PCT、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RP联合PCT联合检测在小儿细菌性感染疾病中诊断价值较高,值得临床应用推广。

探讨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b)、C反应蛋白(CRP)检测在早期细菌性感染的诊断价值 下载:284 浏览:2934

李桨宇 《诊断医学》 2022年8期

摘要:
目的:探究在早期细菌性感染中检测PCT、Fb、CRP指标的诊断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我院35例早期细菌性感染患者和35例同期健康体检人员,分别设为疾病组和健康组,统计时间为2018年9月-2019年9月。两组受试者均进行降钙素原(PCT)、纤维蛋白原(Fb)、C反应蛋白(CRP)相关检测,并分析两组检测结果。结果:两组受试者的PCT、Fb、CRP指标分析检测结果存在差异性,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细菌性感染患者可通过PCT、Fb、CRP指标进行检测,可有效判断疾病感染类型并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全血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诊断细菌性感染性疾病的价值分析 下载:417 浏览:3653

吴芝燕 《诊断医学》 2021年4期

摘要:
目的:研究说明血常规、全血C反应蛋白检验的准确性,将其应用在感染性的疾病中,观察分析其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儿科62例细菌性感染性患者作为分析的对象,参照组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实验组的患者采用的检验方式是血常规化验外,再应用C反应蛋白,对比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患者的各项数据,分析其正确情况。结果:实验组31例患者中检测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1/31(3.23%),参照检查结果有误的情况为9/31(29.03%),其中两个小组之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通过对比分析,可以观察到实验组的出错情况低于参照组,说明采用实验组的检验方式其检测结果准确,可以为临床的诊断提供可靠的依据,便于医护人员采取救治措施。

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应用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价值分析 下载:47 浏览:638

苏盈莹1 赵俊鹏2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2期

摘要:
分析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本次研究病例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期间我医院接收的疑似细菌性感染性疾病患者100例,对所有患者均采取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并且将单独血常规检验结果与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最终对比结果显示,C反应蛋白联合血常规检验结果的疾病类型诊断检出率显著高于单独血常规检查结果,两种检查结果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细菌性感染性疾病诊断中运用C反应蛋白结合血常规检验方案,可使临床疾病诊断准确性得到进一步提升,为临床医生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数据,使患者能够尽早接受有效治疗,降低疾病危害性。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