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要素分工下贸易保护效应与中美贸易摩擦的长期应对 下载:32 浏览:176

张雨 戴翔 张二震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全球要素分工的兴起和发展,使得传统贸易保护措施的效果大打折扣,企图采用传统贸易保护措施实现产业保护和遏制对手发展,很难奏效。世界各国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你我中有他,他中有你我"的利益格局,"贸易战没有赢家""合则两利、斗则双输",已经为现实所证明。由于客观上中美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距,贸易摩擦对中国损害更大。中美经贸摩擦具有长期性、复杂性和多变性的特点,必须寻求应对中美经贸摩擦的长期对策。一方面,我们要在适当"让利"中加强要素分工合作,加强美国企业和中国之间经济和利益关系,防止中美经济"脱钩";另一方面,加快发展与美国以外的国家和地区全球要素分工合作,以实现我国价值链、供应链、服务链、产业链和技术链在其他外部空间的扩展、转移和重组,拓展新的发展空间

菲律宾海洋保护区建设及其启示 下载:56 浏览:356

邓颖颖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区域海洋合作是海洋治理难题的重要良方。南海问题的复杂性迫使南海合作需从低敏感领域切入,海洋保护区建设就是低敏感的合作领域之一。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具有深远意义,它是推进南海海洋治理相对稳妥的重要途径。作为南海海域重要的岛国,菲律宾在海洋保护区建设上的丰富经验可以为中国在南海海域建设海洋保护区提供有效的借鉴。中国在南海的海洋保护区建设,一方面需要加强与菲律宾的合作,另一方面需要从菲律宾案例中构想出切实有效的行动方案。从前景上看,中菲合作共建南海海洋保护区网络更将成为南海海洋保护区建设的一个重要趋向。

经济社会地位、户籍类型与区域发展差距:民众环境公平认知的影响因素 下载:21 浏览:411

麻宝斌1 杜平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3期

摘要:
社会公平现状测评的内容包括社会资源的实际分配状况和民众的公平认知状况。在现代社会,环境逐渐成为社会公平的重要分配客体之一,因此社会公平认知状况的研究应当对民众的环境公平认知给予充分重视。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民众的环境认知状况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但从社会公平视角对民众的环境认知问题进行的研究仍显不足。本文基于问卷调查数据,从对环境优美重要性的认识以及对环境公平的感受两个方面对当前民众环境公平认知状况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户籍类型对于环境重要性的认知影响显著,与农村户籍人口相比,城镇户籍人口更加看重环境优美的重要性。受教育程度和所在地区对民众的环境公平感受也有显著影响,受教育程度越高,越认为一些人居住在环境污染地区是不公平的;从所在地区看,与西部地区相比,中部和东部地区的居民更倾向于认为一些人居住在环境污染地区是不公平的。因此,相关研究发现对于进一步促进环境公平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日本战后乡村规划建设的政策演进及启示——经济社会变迁的视角 下载:69 浏览:381

丁奇1 刘玲2 张立3,4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8年11期

摘要:
乡村规划建设政策通常是基于国家整体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解决乡村发展中出现的问题而制定的,呈现出阶段性特点。本文从经济社会变迁的视角,对战后日本乡村规划建设的政策演变进行梳理,将战后日本的乡村建设政策演变划分为三个时期:一是以促进农业生产为主要目的时期,二是初建乡村规划建设体系的时期,三是明晰城乡定位、重塑乡村魅力的时期。进而讨论对中国乡村规划建设的若干启示,包括注重地域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重视产业发展的支撑、注重综合性和公众参与等。

云南地震灾害特征及风险趋势分析 下载:79 浏览:471

徐旌1 刘洪江2,3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1期

摘要:
通过对云南省地震资料的搜集与研判,结合历史灾害损失分析,云南省地震灾害具有如下特征:空间上主要集中分布于滇东滇中地震区、滇西地震区和滇西南地震区;时间上有5个明显的地震活跃期,分别是1913~1925,1936~1955,1970~1976,1988~1996和2011年至今;人员损失每百年近万人。利用泊松统计分析地震活动频率结果表明:云南省MS6. 5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215 4,其年发生概率为19. 3%,即每5年发生一次; MS7. 0级以上地震泊松分布参数为0. 106 1,年发生概率为9. 5%,具有每10年发生1次的特点。自1996年丽江发生MS7. 0级地震以来,云南省MS7. 0级以上地震一直处于平静期,需要加强MS7. 0级大震风险应对,以正在组建的应急管理厅为契机,加强即时灾情信息获取与处理、雷达装备建设、空中救援力量组建、统一调度指挥平台建设、加强自救互救培训、加强大灾救援训练、集中救援力量于滇东-滇中区域等。

环境保护税征收对重庆市经济社会的影响分析 下载:456 浏览:475

周欢1 李玲2 孙欣1 宋洁瑶3 《环境科学研究》 2018年9期

摘要:
为探讨环境保护税征收对重庆市政府、企业以及社会的影响,实际调查的基础上,对环境保护税的征收进行了测算。结果显示,重庆市环境保护税征收数额将稍高于当前排污费征收数额;环境保护费改税后会明显增加水、大气污染物排放企业的污染物排放成本,但环境保护税不构成企业的主要负担;环境保护税的征收总体对行业经济影响较少,但行业之间差异较大。

试析电力输配电线路的节能降耗技术 下载:258 浏览:2984

王岚 《中国电力技术》 2022年11期

摘要:
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使得社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量得到了较为明显的提升。其中电力输配电的线路节能环保的设计,可以很好的促进我国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同时也符合现代化的城市建设发展标准。在本文的分析中,主要阐述当前电力输配电线路建设中,所采用的节能降耗技术,为相关领域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新会计准则全面提升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 下载:96 浏览:897

黄杰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4期

摘要:
新会计准则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对于提高会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服务效能至关重要。本文旨在探讨如何有效实施新会计准则,以促进会计工作的全面提升。本文将探讨这一关键议题,重点关注学习、宣传和贯彻新会计准则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建议,以确保会计工作更好地为经济社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浅谈人口结构变化对经济社会影响的几个方面 下载:74 浏览:966

彭宇昕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4年2期

摘要:
新时期,在计划生育政策、社会经济结构等诸多因素影响下,中国人口结构发生明显改变,适龄劳动力人口数量减少,老龄化进程加快,导致社会经济缺少发展动力,产生过高的社会负担,社会影响大。本文从社会保障政策、社会保险支出、经济社会发展层面入手,详细论述了人口结构变化的社会影响,希望对相关工作有所帮助,推动社会和谐稳步发展。

百年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成就 下载:232 浏览:2549

李萍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1期

摘要:
1949年建国以来,我国在经济、综合国力等方面均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山东省潍坊市作为新中国的一个普通的地级市,在党带领下,70多年的发展不容小觑,改革开放中的潍坊经济发展更是效果突出、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升。

川藏铁路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预判性分析 下载:235 浏览:2471

邓跞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10期

摘要:
国家启动川藏铁路建设计划对沿线经济发展将产生显著影响,通过借鉴国内外类似案例进行比较分析,借助交通经济带等先进理论工作,对川藏铁路促进沿线地区经济社会变迁的动力机制进行预判性分析,铁路技术特性将带来交通结构优化、交通可达性改善将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依托重点城市和交通经济带的经济极化将带来扩散效应。对这些机制的科学预判,将有利于优化川藏铁路的建设和运营方案,从而使川藏铁路在未来的区域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加积极的促进作用。

水利水保建设与当代经济社会的发展关系与建议 下载:148 浏览:1553

刘泓鑫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3年3期

摘要:
水利枢纽工程是一项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重大工程。它不仅是一种经济的、同时也是一种社会和生态的公共服务。水利水电工程的实施,推动了地方政府的观念、稳定的财政收益、加快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农村经济的发展、城市的发展速度,改善了城区的面貌,提高了居民的居住品质。

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经济、社会 效应提升措施研究及路径探讨 下载:263 浏览:2806

徐丹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9期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党员现代远程教育平台的管理现状,通过提升平台的管理措施,来解决硬件建设、内容资源、人员管理等方面的问题,旨在进一步扩大平台经济、社会效应,提升平台服务用户水平,带来更优质的学习体验;此外,本文还立足当下,对未来管理运营方向进行探讨,为平台发展路径提供参考。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保证 下载:271 浏览:2921

曹明会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1期

摘要: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以下简称《建议》),把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作为“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必须遵循的首要原则,这是因为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现“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目标的根本保证。

以林业生态建设为契机 实现林业可持续发展 下载:237 浏览:2355

邓林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2年2期

摘要:
盛世兴林,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建设生态文明社会的一个历史性选择,是中国国泰民安、欣欣向荣的标志之一。为了加快林业发展,进一步明确林业发展思路,适应我国市场经济发展的实际,必须加强生态林业建设,这样对于推动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积极意义与现实意义。但是在具体的建设过程中,需要政府不断优化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林业中,为其发展奠定基础。此外,政府还需要结合地方企业与群众的力量,共同强化林区监管力度,积极借助市场经济的力量,扩大林业市场,真正实现林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落实新发展理念,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下载:311 浏览:3438

黄瑞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21年12期

摘要:
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必须着力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不断保护和增强发展的可持续性。

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研究---以青海大学为例 下载:232 浏览:2128

卢雅群 杨波 李潇然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4年6期

摘要:
大学作为知识的集中地,是保存、传承、传播和创造先进文化的重要场所,是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服务作为大学的第三种职能,是高校在寻求自身特色融入当地社会的必然选择,是高等教育的题中之义,也是时代赋予的重要使命。本文通过调研青海大学当前校园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现状,分析得出学校文化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自身文化建设、服务地方过程等方面的问题,并为青海大学校园文化建设提出可行性策略。

人事干部要充分认识公道正派对于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性 下载:485 浏览:2391

李真喜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3年4期

摘要:
人事干部所从事的工作主要是服从和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其工作非常特殊,地位也比较重要。人事干部要参与干部的选拔、考察、考核、调配等,手中握有一定的权力。这个权力用得好,党和人民的事业就发展,经济就会实现高质量和高效率;用得不好,则给党和人民的事业造成危害,经济就会停滞不前。所以说,人事干部要把公道正派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放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首位。因此首要的问题是要充分认识坚持公道正派的重要性。

做好乡镇财政档案管理工作,助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下载:614 浏览:3146

王璐明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1年10期

摘要:
在对乡镇地区进行管理时,可以对乡镇经济进行综合管理的部门就是乡镇财务部门,乡镇财政档案体现着乡镇的发展历史,同时,也能够对乡村的发展轨迹进行综合反映。强化对乡村财政档案的管理是建设乡镇财政部门的关键,也是建设新乡村的关键。在建设现代化乡镇的过程当中,财政档案管理工作的内容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内容更加复杂,所以,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手段来对乡镇财政档案进行管理,这就需要提高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准,如此才可以确保乡村经济能够在新的社会时期快速发展。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