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晚期肿瘤维持治疗疗效评判的研究进展 下载:46 浏览:373

连洁 杨宇 《肿瘤研究》 2019年1期

摘要:
晚期肿瘤维持治疗即一线治疗得到临床获益病情稳定后,继续采用药物治疗达到改善生活质量、延缓肿瘤进展、提高存活率的目的。维持治疗的停药指征为疾病进展或出现不可耐受的不良反应。及时调整二线治疗方案以延长患者生存期的方式已经得到认可。因此,临床上迫切需要一种判断维持治疗疗效、确定更换二线治疗时机的预测指征。全文就影像学、肿瘤标志物、临床表现和分子检测等常见的疗效评价手段作一综述。

EGFR-TKIs治疗进展后停药与继续原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下载:28 浏览:245

王立红 付秀华 高俊珍 贺岚 王玉芳 顾岩 徐鹏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疾病进展后停药与继续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既往口服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埃克替尼治疗有效后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162例,PS评分均>2分,无法耐受化疗者入组。治疗组患者继续原有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立即停用小分子化合物,观察疾病进展至死亡时间。[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数患者维持稳定;而对照组大量患者病情加重,少量患者维持稳定状态。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而治疗组为6.2个月。治疗组继续服药一个月后以及对照组停药一个月后,治疗组的CE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停止服药一个月后较停止服药初期血清中CEA含量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继续用药一个月后,其CE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晚期NSCLC患者通过EGFR-TK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继续原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利于患者生存。

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效果观察 下载:201 浏览:1893

刘凯 《中国儿科杂志》 2024年8期

摘要:
探讨酚妥拉明泵治疗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在2020年5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50例坏死性小肠结肠炎新生儿,将其按照随机法分为两组,对照组采取常规疗法,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酚妥拉明泵维持疗法。对比两组的治疗情况。结果:就腹胀消失、肠内营养恢复及大便改善时间看,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就治疗总有效率看,对照组72%,观察组92%,两组差异明显,P<0.05。治疗前,两组的炎症因子水平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的免疫指标水平对比无差别,P>0.05。治疗后两组均改善且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疾病,应用酚妥拉明泵维持治疗有助于快速改善患儿症状,提高治疗有效性,并实现其炎症因子及免疫指标的改善,因此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价值及预后分析 下载:103 浏览:1063

肖华光 《预防医学杂志》 2024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维持治疗在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达稳定患者中的应用价值和预后效果。方法:在研究收治的晚期结直肠癌患者中,择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实施化疗后达稳定状态,且资料完备的64例进行试验。按照随机分组的原则,将患者划分为2组,每组各有32例。在化疗后未予以其他措施的为对照组;在化疗后实施维持治疗的为观察组。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免疫指标变化进行监测,并且就患者无进展生存期是否存在变化进行观察。结果:在干预前,观察组和对照组的NK细胞占比、CD4+/CD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干预后,观察组免疫指标的状况相较于对照组占优势(P<0.05)。观察组患者的无进展生存期相较于对照组更长,差异明显(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相较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晚期结直肠癌化疗后稳定患者实施维持治疗,可改善其免疫指标,使之无进展生存期延长,疗效显著,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