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技术与制度交互视角下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评估 下载:50 浏览:326

杨涛1,2 薛松1,3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10期

摘要:
在"外生性政策规制"导向下,利用扎根理论从技术与制度维度提炼出21个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内生性因素。利用ISM方法识别内生性因素影响路径,根据FID原理,确定各个节点的状态模糊集和概率模糊集,计算价值节点的频率矩阵,并以JM公司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技术与制度相互影响、协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能力的形成;市场调研、财务能力是建筑企业绿色转型内生性驱动因素;构建的ISM-FID方法能有效评估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为提升建筑企业绿色转型能力提供理论支撑。

消费者行为对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作用机理研究——基于政府监管视角 下载:48 浏览:342

夏丹 《中国经济》 2019年8期

摘要:
本文基于有限理性假设,构建政府、消费者和制造企业三方的动态演化博弈模型,研究政府监管下消费者行为对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决策的作用机理。研发发现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决策不但受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还受绿色转型额外成本和政府监管力度的影响;消费者购买绿色产品与否与购买和不购买的收益有关;政府支持与不支持由二者的收益和成本比较来决定。

中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及驱动因素研究 下载:18 浏览:177

侯建 陈恒 《当代管理》 2018年11期

摘要:
针对目前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生态转型问题的忽视,运用改进的松弛测度方向距离函数(SBM-DDF)测算了中国13个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的技术创新绿色转型绩效,并探讨了产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驱动作用。研究发现:样本期间我国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创新绩效并没有达到相应匹配水平,且行业异质性特征明显。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烟草制造业、电气机械及器材制造业、文教体育用品制造业和家具制造业的排名最高,是生产前沿面上绿色技术创新最佳实践行业;医药制造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和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排名最低,还没有发挥相应的低污染、低能耗效应;环境规制对高专利密集度制造业绿色技术绩效起到抑制效应,企业规模要素、资本深化、市场竞争和外资引进均显著促进了产业绿色技术绩效的提升,而技术引进配置结构对绿色技术绩效的驱动作用不明显。

环境执法监督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吗? 下载:62 浏览:424

于连超 张卫国 毕茜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4期

摘要:
中央对地方的环境执法监督是中国环境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从环保约谈这一准自然事件出发,以合法性理论和震慑理论为基础,考察了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发现:环境执法监督显著地促进了企业绿色转型,即与未被环保约谈地区企业相比,环保约谈显著地促进了被约谈地区企业的绿色转型;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发生在被环保约谈的下一年。拓展性检验与分析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对企业绿色转型的正向影响主要体现在国有企业、大规模企业、低融资约束企业、重污染行业企业中。渠道探索后发现,环境执法监督通过降低企业运营效率、提高企业环境成本、提高环保处罚力度,进而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研究结论揭示了环境执法监督的长期经济后果,为完善中国生态环境督察体系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启示。

基于区位熵的新疆阿克苏地区产业绿色转型探讨 下载:65 浏览:494

何书玲 杜宏茹 《可持续发展与创新》 2018年9期

摘要:
本文通过对阿克苏地区产业发展现状的研究,结合其传统产业的经济特点,认为要实现产业绿色转型升级,应鼓励经济环境双优产业、改造环境污染严重产业、淘汰经济环境双低产业。

我国绿色金融债券的现状及发展思考 下载:69 浏览:743

孙培信 《金融研究杂志》 2025年4期

摘要:
我国在2020年提出了“碳达峰、碳中和”战略目标(以下简称“双碳”目标),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绿色金融体系的参与,需要绿色债券金融工具的资金支持。而在2022年,作为绿色债券重要组成部分的绿色金融债券,发行量再攀高峰达到了2963.57亿人民币的发行规模,发展潜力十足。在此背景下,本文总结了绿色金融债券的三类发行主体,梳理了有关绿色金融债券的政策文件,分析了2016年到2022年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发展现状,并从中提炼出遇到的问题与挑战,最后给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旨在实现我国绿色金融债券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基于环境规制背景下金融法的绿色转型 下载:155 浏览:2556

李晓晓 《争议解决研究》 2021年12期

摘要:
本文以环境规制政策为背景并分析其现状,将环境保护政策与环境法、金融法三者进行融会贯通。提出金融法绿色转型升级面临的困境和不足并从银行、证券、保险业三大金融行业提出建议。具体而言,银行业应该建立相关环保银行和环保基金会;证券业对于证券发行方面的审核应该加入国家相应的环境要求考量,符合要求的企业予以优先考虑;保险业要不断完善环境相关保险法律,将环境保护责任险运用到更多行业去。金融界绿色转型升级可以进一步实现生态—经济—民生的绿色蜕变。

“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机遇 下载:257 浏览:2836

孙明磊 《煤炭技术研究》 2022年1期

摘要:
我国能源禀赋是“富煤、贫油、少气”,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结构在一段时间内难以改变,煤炭仍然是确保国家能源安全和促进可持续健康经济发展的主要能源。在新的经济发展中,能源供应改革和生态文明建设的背景下,随着煤炭消费占比下降政策的推进,资源枯竭和关闭生产能力低下的煤矿变得必要,本文对“双碳”目标约束下我国煤炭行业绿色转型发展机遇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低碳环保理念在烟草种植中的应用与成本收益分析 下载:86 浏览:842

李晓燕 王庆瑛 《低碳研究》 2024年7期

摘要:
本文针对当前烟草种植生产过程中的环境污染问题,探讨了低碳环保理念在烟草种植中的具体应用途径,并对其成本收益进行了全面分析。本文阐述了烟草种植生产中存在的主要环境问题,如土地退化、水资源污染、化肥农药滥用等,并指出实施低碳环保措施的必要性。从土地利用、肥料使用、灌溉方式等方面提出了具体的低碳环保技术路径,如采用循环农业模式、推广有机肥替代化肥、应用高效节水灌溉等。基于此,文章运用成本收益分析法,定量评估了低碳环保技术在烟草种植中的经济效益,结果表明相比传统种植模式,低碳环保种植模式不仅能显著减少环境影响,还能为农民带来较好的经济回报。最后,文章提出了进一步推广应用低碳环保技术的政策建议,为实现烟草种植业的绿色转型提供参考。

电力工程中的可再生能源技术发展与实践探讨 下载:83 浏览:899

孙平德 《中国能源进展》 2024年8期

摘要:
随着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可再生能源逐渐成为电力工程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旨在探讨可再生能源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实践。首先,分析了可再生能源技术的种类,包括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和水能,阐述了各类技术的基本原理及其在电力生产中的作用。其次,结合国内外的成功案例,评估了可再生能源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效果,指出其对提升电力供应安全性、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以及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此外,文章还讨论了当前可再生能源技术推广中面临的主要挑战,如政策支持不足、技术成熟度和市场接受度等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包括加强政策引导、加大研发投入和促进产业合作等。研究结果表明,加速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发展与应用,将有助于实现电力工程的绿色转型和可持续发展目标,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提供有效解决方案。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