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计算机管理系统应用 下载:72 浏览:338

吴闽雷 《体育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计算机信息管理技术在教育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计算机管理是进行体育教学改革的关键,由于多种原因,目前职业院校体育教学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方面应用较为落后,为使现代计算机网络技术更好地应用于体育教学管理,本文对系统工作内容进行探讨,分析职业院校体育教学管理中的问题,阐述计算机管理系统在职业院校体育教学中的应用。

新时代下职业院校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研究 下载:24 浏览:191

易显 钦伏波 《中国设计》 2020年5期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产品艺术设计逐步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延伸到无形的系统和服务,无疑对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和定位也提出了新要求。文章从深度调研产品艺术设计人才培养现状,分析专业现状和专业课程设置,探讨产品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定位和未来趋势,提出前瞻性和科学性的人才培养方向,更好地服务于产业经济发展。

职业院校玻璃艺术专业课程的模块化探析 下载:68 浏览:429

孟胜兵 《中国设计》 2018年9期

摘要:
玻璃艺术是现代手工艺术教育体系中一门新兴的学科,是材料特色鲜明、动手能力要求较高、造型能力要求较强的艺术门类;是技术与艺术并重的创作形式。一定程度上,职业院校玻璃艺术专业的设置对行业发展起到了积极推动作用,课程模块化教学实现了对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综合培养。文章首先分析了高校玻璃艺术专业课程设置的现状及问题;围绕问题规划相应的课程模块应对设计,最后运用相配套的辅助策略使模块化课程教学效果达到最大化。

职业院校工匠精神的长效传播机制构建 下载:32 浏览:328

吴伟1 蔡和2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2期

摘要:
职业教育作为新时代培养高技能人才和高素质劳动者的重要途径,需要一种精神来凝聚共识、汇聚力量,这就是"工匠精神"。但是,在传播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工匠精神"成为教育改革的新命题。文章从传播学视角出发,在对工匠精神的传播方式与路径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指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传播中所面临的困难与挑战,进而提出工匠精神在职业院校中长效传播机制的构建策略,即从"课程资源""师资队伍""教学媒体""效果评价""传播环境"等要素入手,构建规范合理的传播秩序,促进"工匠精神"的长效传播。

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模式的探讨 下载:22 浏览:378

杨东风 《体育学报》 2019年2期

摘要:
我国的体育事业正越来越受到世界的瞩目,我国的体育事业在总体发展上正在处于蒸蒸日上的状态中。在体育发展领域的这一系列举世瞩目的成就,使得体育在我国整体实力和国民整体面貌的影响越加深远,再加上我国政府在基础体育健身设施与体育场馆建设上的大力投入,全民健身已经成为了我国的城市生活的日常状态。然而在高等职业院校中,由于长期的不重视和经营管理工作方面的缺失,使得我国的职业院校体育场馆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发挥,其资源有效利用率大大降低。文章以职业院校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模式为探讨对象,主要探讨在我国的职业院校的体育场馆经营与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现状,并提出解决策略,以供参考。

职业院校实训类课程的训练系统模型设计 下载:25 浏览:318

陈平 刘光然 刘明 《中国职业教育》 2020年1期

摘要:
网络化教学环境下如何构建一个实时性强、精确性高的职业院校实训类课程训练系统模型,改进传统教学结构,是教育系统结构性变革的重要阶段。分析实训类课程的技能训练模式和课堂教学系统组成,概括训练系统的四大要素并构建训练系统模型,以该模型为支撑,从不同方面通过技术给参训者创造更智慧化的训练场地,进行实训类课程的训练流程设计,并以钳工技能训练中钻孔操作为例设计训练资源案例,促进学生技能的习得,提高训练质量。

体育合班分项选修教学的SWOT分析——以厦门技师学院为例 下载:36 浏览:338

宋晓燕 《体育学报》 2018年5期

摘要:
社会的进步,带来了生活方式的改变,现如今,学生爱体育却不爱上体育课,本文运用SWOT分析法,对厦门技师学院体育教学引入"合班分项"的教学方式的优势(Strength)、劣势(Weakness)、机遇(Opportunity)和挑战(Threat)进行系统的分析,旨在通过教学模式的改变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培养终身体育的意识,为合班分项教学方式在厦门技师学院的开展提供参考。

我国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述评 下载:69 浏览:406

李敏 夏思诗 《中国职业教育》 2019年4期

摘要:
职业教育是民族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载体,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是职业院校必须承担的历史使命。当前,职业院校在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过程中展现出非遗文化传播、培养专业传承人才、开发非遗课程教学资源、建立保护基地等多种功能,开展了利用现代学徒制来丰富和完善非遗传承和发展的实践探索,丰富完善了非遗传承的院校模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职业院校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着理论指导缺失、学生继承非遗项目热情不高、专业建设滞后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型教师短缺等困境。

职业院校数控实训教学创新探索——基于移动互联网生态的视角 下载:95 浏览:502

罗胜阳1 李延军2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8期

摘要:
针对目前职业学校数控实训教学中普遍存在教学效率低下的瓶颈问题,以移动互联网生态视角对数控实训教学现状进行分析,探讨在移动互联网生态下数控实训的教学模式、教学手段、实训环境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创新方法;通过移动互联网生态下数控实训教学平台创新建设应用实践,探索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数控实训教学的应用。

从管理者视角揭示技能大赛对职教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的影响研究——结合对中高职管理者的调查 下载:91 浏览:499

刘东菊 黄旭升 秦虹 孟志咸 汤国明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4期

摘要:
为了了解在大赛引领下的教师专业技能提升状况,借助对中高职管理者的问卷调查,揭示中高职教师专业技能素质提升的现状,分析影响效果,并提出对策建议,即借鉴英国新推出的"技能计划",结合大赛制定教师专业技能素质提升方案;重视竞赛理论的研究,推动以赛促教目标的实现。

“一带一路”战略下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路径探究 下载:92 浏览:495

张彩娟 张棉好 《中国职业教育》 2018年3期

摘要:
"一带一路"背景下,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对提升中国综合竞争力意义重大。借助此战略,需从培养目标、人才标准、教育功能及办学结构四方面对职业院校协同企业走出去进行理性分析,再结合职业院校解决企业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因此,"一带一路"建设中应从系统的顶层设计、健全的参与机制、优质的师资队伍与多元的治理逻辑入手,实现职业院校与企业走出去的协同式发展。

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管控研究 下载:88 浏览:455

张国安 《交叉科学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为了能够提高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水平,将数据挖掘技术应用于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的预测。在分析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根源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数据挖掘技术的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预测模型,同时设计了数据挖掘模型的算法流程。以10个高职学校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所构建的理论模型能够有效地进行高职院校财务管理风险预测,从而能够根据预测结果确定有效的财务管理风险管控措施。

黄芪黄酮含量测定实验适用于职业院校生物学实验教学的探究 下载:83 浏览:474

颜珊珊 邵亚洲 梁俊玉 《生物学报》 2020年6期

摘要:
职业院校是以培养与社会主义建设相适应的技能型人才为己任,重在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采用实践教学形式开展课堂教学,利于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加深学习影响,培养团队合作意识。本次实验教学以黄芪为原材料,测定其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含量,目的清晰,操作简单,环节可控,适宜作为职业院校生物学教学的内容,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实践操作能力,以及充分认识到甘肃本地中草药黄芪的研究价值。

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实证调研及对策分析——以山东省为例 下载:76 浏览:432

于桂丽1,2 刘贵永 《当代音乐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音乐教育能给学习者带来轻松愉悦的学习心态,对其陶冶情操、知识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创造力的培养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然而,目前大多数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都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本文主要从山东省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现状出发,对职业院校的音乐教师与音乐教研员基本素质,学校音乐教育的硬件设施,学校的管理机制,以及音乐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校园音乐教育环境,音乐教研状况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本文采用了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来开展活动,首先是调查山东省职业院校音乐教育的现状,分析出大多数职业院校音乐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并针对如何加强职业院校的音乐教育提出相应对策。

职业院校校本网络课程:存在问题、价值取向与实施路径 下载:28 浏览:252

李海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职业院校校本网络课程存在作用弱化、建设"库"化、管理淡化、育人虚化和功能单一等问题,职业院校应基于知识本身的特点顺应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基于职业核心能力要求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为此,职业院校应从学校教育和学生学习特点的视角出发,采取相应的策略,构建一体化线上线下课程,按共建共享智能化思路建设校本网络课程。管理上建立校本网络课程制度,坚持多元、开放化发展的原则。校本网络课程不仅培智更应育人,应构建全方位立体化育人体系,同时拓展网络课程的功能,达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学生素质之目的。

高等职业院校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状态的调查 下载:30 浏览:308

郭新城1 谷京凤2 曲卫东1 刘艳涛1 张吉海1 康绍森1 《中国教育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学生的学习状态是体现教学管理成效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沧州职业技术学院机电专业三个年级的学生为研究对象,从专业学习兴趣、自我规划能力以及生活状态评价三个方面开展调查研究。结果表明:专业学习兴趣、自我规划能力和生活状态因子两两之间存在极显著正相关关系。三个不同年级机电专业学生学习状态之间差异极显著,对学校而言需更加重视大二学生的管理工作。基于此,高职院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学生采取差异化管理措施,这既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学业成绩,也有助于进一步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效率。

差别化职业教育的基本要求、现实意义及实现理路 下载:98 浏览:468

陈本锋 《中国教育学报》 2019年6期

摘要:
职业教育在支撑国家产业发展、促进区域经济繁荣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制造业成为国家竞争力的焦点、企业人才需求趋于精细化、学生自身发展彰显个性化等多重因素作用下,职业院校结合自身实际探索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势在必行。基于差别化职业教育的发展要求及其现实意义,职业院校要根据目前职业教育同质化的现状,采取多元化发展模式,从精准化的高素质普通劳动者、精深化的高技能专门人才和精英化的高端技术技能人才等方面进行分层化培养,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

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动态、热点与趋势——基于CiteSpace可视化分析 下载:56 浏览:418

孙刚成 左晶晶 《教师教育与创新》 2020年12期

摘要:
为从整体上审视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的发展状况,笔者借助相关文献,通过文献计量法和可视化分析法,从文献数量、作者构成、机构分布、研究热点和演进趋势等维度来分析我国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研究的发展动态、热点与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提出展望与建议。研究结果表明: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研究的文献数量整体呈上升并伴随小幅度波动的趋势;发表文献中合作群体较少,独立作者较多;发文机构间合作较少,独立研究机构较多;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从生产要素角度对"双师型"教师进行研究,从校企合作角度着手推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从兼职教师角度弥补职业教育教师技术能力的缺失,从借鉴国外"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角度打造我国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等4个方面;呈现出研究内容不断深化、研究范围逐渐拓宽、研究视角更加多元化的发展趋势。基于此,笔者提出优化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激励机制、提高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核心素养、搭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培训平台、构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评价体系等4点建议。

高等职业院校《书法鉴赏》书法之美的教学探讨 ——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为例 下载:37 浏览:509

​何荣 《国学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书法鉴赏》是高等职业院校的校级公共选修课,书法之美主要表现字体之美,本文主要简述字体的篆书、隶书、楷书、草书、行书等五大书体在《书法鉴赏》教学的讲授与方法。

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 下载:37 浏览:331

张园园 《中国职业教育》 2025年3期

摘要:
大思政是中国高校在思想政治教育改革中提出的核心教育理念,是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思政课堂的理论指导,大思政强调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相融合,形成全员、全课程的育人格局,并通过协同效应来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高校思政课堂是铸魂育人的根本基地,通过思政理论教育,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人才。因此,为了更好地促进职业院校思政铸魂育人效果的提升,还需要进一步以大思政为指导,构建职业院校铸魂育人体系,统筹育人资源,形成育人合力,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高质量实施。本文在研究中从内涵、逻辑以及路径三个角度入手,分析大思政与铸魂育人思想的内涵,探讨铸魂育人思想与大思政格局之间的逻辑结构,最后结合思政课堂的教学要求,提出大思政视域下职业院校全面推进铸魂育人工作的优化路径,创新大思政视域下思政课堂教学模式,实现铸魂育人以及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