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专利分析 下载:19 浏览:193

朱月仙 张娴 许轶 《中国科学研究》 2020年5期

摘要:
本文利用科睿唯安公司Cortellis药物研发平台、德温特创新平台(Derwent Innovation)分析了冠状病毒疫苗研究进展及相关专利情况,包括冠状病毒疫苗药物当前的研发阶段、活跃公司、药物类型、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在研药物的基本情况、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的发展态势及研发热点等。分析结果表明:冠状病毒疫苗活跃药物大多处于研发早期阶段,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苗已成为其中最热门的研发类型,重组病毒载体疫苗、蛋白亚基疫苗、DNA疫苗、RNA疫苗等新技术路线的研发多管齐下。此外,从专利方面看,疫苗专利的申请量与疫情发展关系密切,预计2020年冠状病毒疫苗专利申请量将会暴发式增长,目前相关专利主要分布在美国、欧洲、澳大利亚和中国。

MicroRNA在肺癌耐药中的作用 下载:53 浏览:225

姜安祺 张明辉 张锐 王艳 《肿瘤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短链、非编码小分子RNA,不同癌症治疗中特异性miRNAs失调参与了肿瘤细胞耐药的过程,进而调节肿瘤细胞对治疗的敏感性。研究表明miRNAs参与肺癌化疗及靶向的耐药过程。miRNAs具有克服肺癌耐药的潜能,同时能够增加肺癌细胞对化疗及靶向治疗的敏感性。全文综述了现阶段肺癌治疗中miRNAs在化疗药物及靶向药物耐药机制中的作用。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浙江省肿瘤医院)鼻咽癌诊治研究进展 下载:24 浏览:394

金厅 陈晓钟 《肿瘤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近年来就鼻咽癌诊治开展了数十项研究,这些研究大部分是针对Ⅱ期、局部晚期、转移鼻咽癌的治疗干预性研究,其余的是针对预后因素、分期以及放疗毒副反应的研究。全文就这数十项研究作一综述,一方面是对浙江省鼻咽癌学科发展的宣传与肯定,另一方面为临床医师合理制定临床治疗策略提供一些参考,也为扩大国内外鼻咽癌学科的交流和发展提供契机。

TURBT联合放化疗的三联疗法对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保留器官的可行性分析 下载:47 浏览:391

韩志兴1 赵玉千2 刘庆军2 纪世琪2 程文龙2 张海建2 薛芃2 《肿瘤研究》 2019年12期

摘要:
[目的]探讨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transurethral resection of bladder tumor,TURBT)联合放疗、化疗的三联疗法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的效果及生存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3月至2013年9月接受治疗的87例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其中45例实施TURBT手术进行部分膀胱切除,术后实施化疗及放疗(保留组),42例患者选择实施膀胱切除根治性手术(根治组),对比两组术前术后的生存质量、3年生存率、复发率及转移率。[结果]根治组化疗4.0±1.7次,保留组化疗4.2±1.5次,均行3周的放疗。术前,两组的生存质量相当(P>0.05),术后1年两组的生存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高(P<0.05),且保留组的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精神支柱评分均高于根治组(P<0.05),两组社会关系和环境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1、2和3年生存率、3年复发率及3年转移率分别为93.33%、77.10%、62.22%、53.33%和22.22%,根治组分别为97.62%、80.95%、69.05%、40.48%和19.05%,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保留组和根治组的中位生存时间分别为31.0和33.0个月(P>0.05)。[结论] TURBT联合放疗化疗的三联疗法治疗局限性肌层浸润性膀胱癌患者手术效果与根治性手术相当,但保留了膀胱功能,提高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TOPⅡ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39 浏览:344

陈巍1 田燕妮2 张毓1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A(TOPⅡ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OPⅡ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OPⅡA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8.1%和62.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OPⅡA高表达与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WHO组织学分级、ER、Her-2、Ki-67表达水平有显著性相关(P<0.05)。截止至2018年1月31日,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75.0%,其中TOPⅡAm 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28%和90.91%(P<0.05)。经多因素Cox风险比模型分析,肿瘤体积(HR=2.040,95%CI:1.132~3.675)、淋巴结转移(HR=1.028,95%CI:1.005~1.051)、WHO分级(HR=1.520,95%CI:1.069~2.162)、TNM分期(HR=2.115,95%CI:1.385~3.231)和含蒽环类化疗药物方案(HR=1.985,95%CI:1.094~3.601)是影响TOPⅡAmRNA高表达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TOPⅡA表达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表型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药物治疗对子宫内膜影响及监测的研究进展 下载:28 浏览:481

李羽禾 何玥 吴玉梅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乳腺癌术后内分泌治疗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如抗雌激素药物、芳香化酶抑制剂等类药物。他莫昔芬是常用的抗雌激素药物,长期服用可能引发子宫内膜癌、子宫内膜增生等并发症。新型抗雌激素药物托瑞米芬对子宫内膜的影响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芳香化酶抑制剂与他莫昔芬相比,可以明显减少子宫内膜病变。B超对子宫内膜病变的监测有重大意义。全文对抗雌激素药物和芳香化酶抑制剂这两大类药物对子宫内膜的影响及子宫内膜病变的监测作一综述。

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18例小细胞肺癌的临床观察 下载:40 浏览:357

李霄1 刘元水2 宋春慧3 张学德2 路春晖1 赵广宇1 孙玉露1 《肿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在T1~2N0M0小细胞肺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 18例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患者采用CT引导下碘125粒子植入术,术后给予依托泊苷+顺铂联合化疗4~6个周期。[结果] 18例患者随访满3年,完全缓解7例、部分缓解8例、稳定3例,总有效率为83.33%,1年生存率为100%,3年生存率为83.33%,中位PFS为23.5个月,中位OS为36个月。[结论]碘125粒子植入联合化疗在T1~2N0M0的小细胞肺癌中具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RNA干扰STMN1基因表达通过Notch信号通路诱导胃癌细胞凋亡及增强化疗敏感性的研究 下载:33 浏览:212

谢彦良1 董亚辉2 郭苹3 《肿瘤研究》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RNA干扰微管不稳定性蛋白(STMN1)基因表达通过Notch信号通路对胃癌细胞凋亡及化疗敏感性的影响。[方法] 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人胃黏膜上皮细胞GES-1和人胃癌细胞MKN28、SGC7901、BGC823中STMN1 mRNA及蛋白表达;STMN1-siRNA转染BGC823细胞,同时设定对照组和阴性对照组,转染48h后RT-PCR及Western blotting分别检测STMN1 mRNA及蛋白表达;后续实验分为对照组、STMN1-siRNA组、顺铂组、STMN1-siRNA+顺铂组,细胞培养48h后,CCK8及流式细胞仪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及凋亡情况;Western blotting检测活化的含半胱氨酸的天冬氨酸蛋白水解酶3(Cleaved Caspase-3)、Notch1、Hes1蛋白表达。[结果] STMN1在MKN28、BGC823、SGC7901胃癌细胞中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在GES-1细胞中的表达(P<0.05),选择BGC823细胞作为研究对象;转染STMN1-siRNA后BGC823细胞中STMN1的mRNA及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TMN1-siRNA组、顺铂组、STMN1-siRNA+顺铂组OD值及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STMN1-siRNA+顺铂组OD值及Notch1、Hes1蛋白表达均显著低于STMN1-siRNA组和顺铂组,细胞凋亡率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均显著高于STMN1-siRNA组和顺铂组(P<0.05)。[结论] RNA干扰STMN1表达可通过抑制Notch信号通路增强顺铂对胃癌细胞增殖的抑制及凋亡的促进作用。

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的适用性 下载:49 浏览:394

王晶 陈俊邦 吴彦霖 胡起维 俞方知 孙昕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7期

摘要:
目的验证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中文版)在国内的适用性。方法招募112名开角型青光眼或高眼压症患者,所有患者自行完成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的问卷调查2次,2次调查之间间隔2个月。采用主成分分析(正交旋转)的方法判断青光眼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的各模块是否合理;采用克朗巴哈系数(Cronbach'sα)来判断各模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采用斯皮尔曼等级相关性判断2次问卷调查的稳定性,采用频度分析天花板和地板效应。我们用单变量线性回归的方法统计一般情况中各项指标与用药依从性的关联度。结果本问卷的47个题目中可以提取出24个题目组成6个模块,所有6个模块的内部一致性信度都在可接受的范围(α≥0. 6)。此问卷可重复性也很好,所有的题目都不存在天花板或地板效应。根据线性回归分析结果,发现年龄和婚姻状况与用药依从性相关(P <0. 05)。结论青光眼药物治疗依从性评估工具(中文版)适用于在中文环境下的青光眼患者中应用。如果经过适当的精修,研究者和临床医生都可以将这份问卷用于分析影响患者用药依从性的主要因素和验证干预措施的效果。

抗肿瘤药物引致手足综合征的中西医诊疗进展 下载:20 浏览:230

孙勇生1 谢长生2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手足综合征(hand-foot syndrome,HFS)又称掌跖痛性红斑(palmar plantar erythrodysesthia syndrome;PPES),是一种手掌部和足底红斑性皮肤损害,是诸多抗肿瘤药物常见的副作用之一。HFS的发生对化疗的顺利进行及患者的生活质量会造成重大影响,因此早期预防和治疗十分重要。现代医学主要从抗肿瘤药物本身在机体内引起的炎性反应、代谢相关组织酶的分布差异、皮肤组织损伤以及其他因素等角度进行研究。中医根据其辨证论治现将HFS归属于"血痹"范畴。中医、西医在防治HFS方面均取得了一定疗效。全文通过综述手足综合征的现代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中医对其病因病机的独特见解及临床常用的中医治疗,期望为临床提供一定的帮助。

EGFR-TKIs治疗进展后停药与继续原药维持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比较 下载:28 浏览:246

王立红 付秀华 高俊珍 贺岚 王玉芳 顾岩 徐鹏 《肿瘤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目的]评价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患者小分子化合物酪氨酸激酶抑制剂治疗疾病进展后停药与继续靶向药物维持治疗的疗效。[方法]筛选既往口服厄洛替尼、吉非替尼或埃克替尼治疗有效后疾病进展的NSCLC患者162例,PS评分均>2分,无法耐受化疗者入组。治疗组患者继续原有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对照组患者立即停用小分子化合物,观察疾病进展至死亡时间。[结果]治疗组大部分患者病情进展缓慢,少数患者维持稳定;而对照组大量患者病情加重,少量患者维持稳定状态。对照组的中位生存时间为4个月,而治疗组为6.2个月。治疗组继续服药一个月后以及对照组停药一个月后,治疗组的CEA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对照组停止服药一个月后较停止服药初期血清中CEA含量显著升高;而治疗组继续用药一个月后,其CEA含量无明显变化。[结论]晚期NSCLC患者通过EGFR-TKI靶向治疗疾病进展后继续原小分子化合物维持治疗利于患者生存。

小梁切除术联合抗代谢药物应用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效果评价 下载:54 浏览:364

李文娟1 单武强1 张小强2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小梁切除术联合丝裂霉素、干扰素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3年3月至2015年3月我院收治的新生血管性青光眼172例(172只眼)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n=86)及研究组(n=86),对照组实施小梁切除术进行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术中加用丝裂霉素与干扰素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患者眼压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1周,术后3、6、12个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术后12个月,两组患者功能性滤过泡形成、视力提高、新生血管全部回退例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0.4%,明显低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31.3%(P<0.05)。结论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实施小梁切除术及丝裂霉素、干扰素联合治疗,可有效控制患者眼压,提高患者视力,促进患者新生血管消退,并发症少,值得推广及应用。

过饱和度理论及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 下载:28 浏览:346

薛一凡1 孟文卉1 汪润泽2 任俊杰1 衡伟利1 张建军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12期

摘要:
在药物研发领域,如何有效提高难溶性药物的溶解与吸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难题。目前,过饱和药物递送系统(Supersatura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s,SDDS)利用药物溶液处于过饱和态的优势,可同时提高难溶性药物的表观溶解度与渗透性。本文对过饱和度的理论及其在药物研发领域中的实际应用进行了系统的综述,介绍了过饱和度的产生与维持、及其与药物吸收的关系,归纳了常用的SDDS技术,并对无定形固体分散体、共晶、无定形/共无定形产生过饱和进行重点阐述。

桑叶多酚含量显色条件的优化测定及醇提物抗氧化活性初探 下载:41 浏览:422

王振伟1 金敏1 吴舒仪1 杨春艳2 罗东莉1 林勇2 周春阳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5期

摘要:
目的:优化桑叶多酚含量测定的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并评价其相关性。方法:利用Folin-ciocalteu比色法,采用响应面试验法结合单因素试验优化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条件;然后采用该最佳显色条件测定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总多酚含量;进一步利用ABTS和DPPH自由基评价桑叶、春桑茶和霜桑茶的抗氧化活性。结果:桑叶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条件为:显色时间77 min、显色温度60℃、10%碳酸钠体积0.93 mL、福林酚体积0.5 mL;在此条件下测得桑叶总多酚的含量可达8.758 mg GAE/g DW,与理论预测值8.728 mg GAE/g DW的相对误差为0.343%。总多酚含量高低和抗氧化活性强弱的顺序均为霜桑茶,其次为春桑茶和桑叶;且总多酚含量和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相关性。结论:霜桑茶具有最高的总多酚含量和最强的抗氧化活性,具有较高的开发利用价值。

洋葱皮醇提物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及其降脂和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44 浏览:419

唐祥 欧学兰 张世鹏 陈珍 杨春艳 周春阳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0期

摘要:
建立洋葱皮醇提物(OPE)总多酚含量测定方法并评价OPE不同部位总多酚含量及其降脂和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OPE总多酚含量测定的最佳显色条件为:显色时间80 min,显色温度85℃,10%碳酸钠溶液用量0.9 mL,福林试剂用量1.2 mL;没食子酸在(1.2~5.0)mg/L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2为0.9977,平均回收率为100.489%(n=6),计算得洋葱皮总多酚含量为10.830mg GAE/g DW。系统溶剂萃取法后得到正丁醇萃取部位(OPB)、水部位(OPW)和二氯甲烷萃取部位(OPC)的总多酚含量分别是6.526、3.629、0.345 mg GAE/g DW;体外HepG2降脂活性筛选实验中,洋葱皮醇提物各部位均有不同程度的降脂活性(P<0.05);洋葱皮醇提物各部位还具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其中OPB具有最强的抗氧化活性,比阳性药芦丁的抗氧化活性强。由此可见,OPB具有最高的总多酚含量,最强的抗氧化活性,且具有一定的降脂活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利用的价值。

苯酚-硫酸法与蒽酮-硫酸法测定地参多糖的比较研究 下载:24 浏览:250

杨勤1 谷文超2 周浓3 张兰胜2 杨德全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4期

摘要:
苯酚-硫酸法和蒽酮-硫酸法是测定多糖含量的常用方法,运用这2种方法测定地参中多糖的含量,比较2种方法的优劣,发现苯酚-硫酸法较优,并对苯酚-硫酸法做更深入的优化试验。在单因素试验结果的基础上,选取苯酚用量、硫酸用量、加热时间3个因素进行响应面优化试验,得出最佳试验条件为苯酚用量0.8 mL、硫酸用量3.5 mL、加热时间9 min。利用该条件对地参多糖进行测定,得出地参多糖含量的平均值为14.41%,相对标准偏差为2.76%,表明苯酚-硫酸法稳定可靠,更能准确测定地参中多糖的含量。

基于生物素的荧光有机小分子及其应用 下载:31 浏览:314

张继东1 刘阿晨1 陈娇2 袁光辉1 金华峰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羧酸酶辅酶起作用,近年来受到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青睐。此外,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表现出低毒性,可以被设计成具有靶向选择性的药物载体,能将抗癌药物有效地传递给肿瘤细胞。如今含生物素的小分子已发展成一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的生物功能分子。该类化合物具有合成简便、易功能化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素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传感、药物释放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液质联用中接口离子化新技术 下载:32 浏览:311

田甜1 张芳1 张曙盛1 冯陈国1 苏越2 林国强1,3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9期

摘要: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简称液质联用,LC-MS)将色谱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强大的结构测定功能结合,不仅实现了对复杂混合物更准确的定性定量分析,而且简化了样品的前处理过程,使样品分析更简便,在药物分析、食品与环境分析以及生物样品检测等众多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作为LC-MS的核心组成部分,液质接口的作用是将LC的液体引入,发生电离,并将生成的离子传输进MS。因此,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直接影响了LC-MS的发展和应用。为了获得更高的灵敏度和更广泛的适用性,研究人员一直致力于离子化技术的研究,以促进分析物的解吸,提高其电离和传输效率,减少基质效应的干扰。本文针对近年来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改进和发展,从离子化原理出发,对接口离子源的构造、影响电离的因素、以及相关的应用进行综述,探讨其优缺点,并对LC-MS接口离子化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韭菜不同极性部位抗氧化活性研究 下载:79 浏览:483

李莎莉1,2 徐帅1 聂进卓1 苏莹1 李燕1 刘阳1,2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测定韭菜不同极性部位的体外抗氧化能力。方法:用Vc作为阳性对照品,以普鲁士蓝法、邻二氮菲-Fe2+氧化法、邻苯三酚自氧化法、DPPH·法、ABTS+·法分别测定韭菜不同极性部位的抗氧化能力。结果:乙醇相、乙酸乙酯相和正丁醇相对O2—·、DPPH·、ABTS+·这3种自由基的清除能力相当且较强,清除率可达到50%以上。乙醇相和乙酸乙酯相对·OH的清除率超过了阳性对照Vc达到67%以上。而石油醚相对O2—·的清除能力较强,达到了82.9%,但其总还原能力、对DPPH·和ABTS+·的清除能力相对较弱。水相显示了较强的总还原能力。结论:韭菜不同极性部位均具有一定体外抗氧化能力。

基于生物素的荧光有机小分子及其应用 下载:30 浏览:316

张继东1 刘阿晨1 陈娇2 袁光辉1 金华峰1 《应用化学学报》 2020年7期

摘要:
生物素是一种水溶性维生素,在人体中作为一种重要的羧酸酶辅酶起作用,近年来受到化学家和生物学家的广泛青睐。此外,其在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中表现出低毒性,可以被设计成具有靶向选择性的药物载体,能将抗癌药物有效地传递给肿瘤细胞。如今含生物素的小分子已发展成一类具有显著应用价值的生物功能分子。该类化合物具有合成简便、易功能化和特异性强等优点。本文综述了生物素及其衍生物在生物传感、药物释放和其他领域的研究进展,并对其发展趋势做出了展望。
[1/15]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