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疗效观察 下载:55 浏览:379

张懿 杨华 杨晓钊 郑璇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11期

摘要:
目的探讨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7月至2019年1月于我科就诊的经鼻内镜检查及泪囊造影检查明确诊断泪道人工鼻泪管置入术后(管存留)患者35例,收住院后在全麻下行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同时予以泪道探通并注入抗生素眼膏,术后随访3个月评价疗效。结果35例患者中,完整取出人工鼻泪管31例,随访后有24例流泪症状完全消失,3例流泪症状缓解,4例流泪症状无改善,总体有效率达77. 1%。结论相对外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X-DCR)或内路鼻腔泪囊吻合术(EN-DCR)联合泪道人工鼻泪管取出术,鼻内镜引导下人工鼻泪管取出术保留了泪道引流系统的完整性,操作相对简单,面部无瘢痕,术后恢复快,大部分患者有效,值得尝试。

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后远期角膜生物力学评估 下载:68 浏览:370

李晶 魏升升 张耀花 杜婧 万雅群 李勇 刘建国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应用眼反应分析仪(ORA)评估准分子激光原位角膜磨镶术(LASIK)术后远期角膜生物力学变化及相关性。方法回顾性研究。收集113例(225只眼)LASIK手术后远期患者(6~18年)进行角膜生物力学测量,平均随访年限(9.12±4.38)年。收集在我院行手术前检查并行LASIK手术患者85例(170只眼),手术前及手术后3个月作为未手术对照组及手术后早期对照组。应用ORA检查可获得角膜滞后量(CH)和角膜阻力因子(CRF)等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分析LASIK手术后远期角膜生物力学参数变化特点。结果 LASIK手术后远期、手术后早期、未手术组CH分别为8.54±1.09、7.18±1.27、9.77±1.31;CRF分别为7.50±1.33、6.37±1.26、10.02±1.43。与未手术角膜组对比,LASIK手术后远期、手术后早期CH(F=139.62,P<0.01)、CRF(F=242.60,P<0.01)均有统计学差异。手术后远期、手术后早期相比,远期CH、CRF值均高于近期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LASIK手术后角膜生物力学有所下降,手术后远期、早期改变趋势一致。LASIK术后远期较早期相比角膜生物力学更加稳定。

激光共焦显微镜下圆锥角膜交联术后角膜基质的观察 下载:49 浏览:395

张经1 王青枝2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通过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圆锥角膜交联术后基质的变化。方法收集2018年12月至2019年7月于西安市第一医院和深圳市第六人民医院确诊为进展期圆锥角膜患者,行等渗核黄素液角膜交联手术,于术后1周、1个月、2个月、3个月、4个月、5个月、6个月行角膜激光共焦显微镜观察角膜基质形态的变化,并测量相应变化处角膜的深度。结果角膜交联术后1周基质胶原纤维水肿增粗,细胞激活、细胞核反光增强,病变深至角膜(210. 2±2. 2)μm处;术后1个月、2个月、3个月基质胶原纤维水肿、排列不规则,可见高反光瘢痕,分别深至角膜(209. 4±2. 8)μm、(210. 1±2. 1)μm、(209. 2±2. 6)μm处;术后4个月胶原纤维水肿消退、排列趋于规则,瘢痕深至(179. 0±2. 4)μm,术后5个月,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瘢痕深至(146. 3±2. 1)μm,术后6个月,胶原纤维排列规则,瘢痕深至(128. 1±2. 3)μm。术后前3个月病变最深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个月与4个月、4个月与5个月,5个月与6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角膜交联术后,基质胶原纤维由水肿、排列紊乱逐渐重塑规则;基质细胞激活、出现瘢痕并于术后3个月开始逐渐从深开始消减。

TOPⅡA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下载:39 浏览:343

陈巍1 田燕妮2 张毓1 《肿瘤研究》 2019年8期

摘要:
[目的]分析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和癌旁正常乳腺组织中拓扑异构酶ⅡA(TOPⅡA)的表达情况以及与患者临床病理参数和预后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在我院首次接受乳腺癌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6例,采用RT-PCR法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TOPⅡA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乳腺癌患者肿瘤组织中TOPⅡAmRNA和蛋白的高表达率分别为68.1%和62.07%,明显高于癌旁组织(P<0.05)。TOPⅡA高表达与与肿瘤体积、淋巴结转移、TNM分期、WHO组织学分级、ER、Her-2、Ki-67表达水平有显著性相关(P<0.05)。截止至2018年1月31日,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为75.0%,其中TOPⅡAm RNA高表达和低表达组患者3年无病生存率分别为65.28%和90.91%(P<0.05)。经多因素Cox风险比模型分析,肿瘤体积(HR=2.040,95%CI:1.132~3.675)、淋巴结转移(HR=1.028,95%CI:1.005~1.051)、WHO分级(HR=1.520,95%CI:1.069~2.162)、TNM分期(HR=2.115,95%CI:1.385~3.231)和含蒽环类化疗药物方案(HR=1.985,95%CI:1.094~3.601)是影响TOPⅡAmRNA高表达患者预后的独立因素。[结论]乳腺癌组织TOPⅡA表达与肿瘤分期、组织学分级、分子表型以及预后密切相关,对治疗方案的选择以及预后的评估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价值。

改良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观察 下载:56 浏览:396

成拾明1 王冠楠2 李欣3 张勇4 杨欣5 《中国眼科杂志》 2019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连续锁边缝合的羊膜移植术治疗角膜溃疡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9月至2018年4月在十堰市太和医院眼科因角膜溃疡住院并行羊膜移植术的12例(12只眼)患者的病例资料。记录患者羊膜覆盖持续时间、患者眼部异物感程度及手术并发症。结果本研究中1例患者术后失访,11例患者羊膜脱落拆线时间为(15±1. 5) d,其中<2周3例;≥2周8例,其中4例> 3周。术后诉有重度异物感者1例、中度异物感3例及轻度异物感7例。羊膜拆线后溃疡基本愈合5例,6例未愈合患者中2例需再次行羊膜移植术,余4例继续术前药物治疗方案。随访期间未见明显眼部并发症。结论连续锁边缝合的羊膜移植术具有刺激症状轻、羊膜存留时间长、与眼表贴合紧密等优点;同时该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值得在临床基层推广应用。

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疗效观察 下载:47 浏览:366

苏安乐1,2 刘钊1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9期

摘要:
目的观察局部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小儿睑板腺囊肿的疗效。方法将2015年3月至2016年8月在我院就诊并遵医嘱完成随访的睑板腺囊肿153例(153只眼)纳入研究,分为3组:小儿注射组,成年注射组和成年手术组。结果入组小儿注射组60例,入组成年注射组44例,入组成年手术组49例。3组患者性别构成、病程、睑板腺囊肿位置、大小相比无显著性差异(P>0.05),3组患者睑板腺囊肿消失时间亦无显著性差异(方差分析,P=0.48)。在随访期间,3组均未发现任何治疗相关并发症。结论小儿睑板腺囊肿患者可考虑行曲安奈德囊肿内注射治疗。

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病因分析 下载:49 浏览:380

郝琳娜 毕春潮 马为梅 《中国眼科杂志》 2018年3期

摘要:
目的查找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方法采集2016年1月至2016年12月因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在本院行玻璃体切除术的非糖尿病患者258例(262只眼),经玻璃体切除术及术后检查,包括FFA、ICGA、OCT等相关检查明确玻璃体积血病因,并通过统计学比较。主要指标病因分类及根据年龄的病因分类。结果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病因主要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占61.5%;其次为视网膜裂孔,占14.5%;青年组中最常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占45.8%;中年组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占58.0%;老年组中最常见的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占69.0%。结论引起非糖尿病患者非外伤性玻璃体积血的主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其次为视网膜裂孔,不同年龄段的主要病因不同,青年组中最常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周围炎,中年组及老年组中最常见病因为视网膜静脉阻塞。

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生态系统构建研究——基于西安市成果转化生态的分析 下载:92 浏览:448

刘启雷1 郭鹏1 李苗2 张洪英2 《中国科学与管理》 2018年8期

摘要:
分析高校科研院所基础研究成果转化的基本模式;以西安市为例,基于生态系统观提出构建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生态系统的内容要素和驱动模型。认为,成果转化生态是包括研发生态、商业生态、产业生态与环境规制相互作用与兼容而构成的复杂系统。研究为科技资源富集地区构建高校科研院所成果转化系统,加快形成区域创新生态系统提供了理论借鉴。

将安全教育融入幼儿一日生活:提升幼儿自护能力的有效途径 下载:251 浏览:1154

李春娟 杨文涛 《国际教育论坛》 2024年12期

摘要:
幼儿正处于活泼好动的年纪,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有限,对外界危险的感知不敏锐,容易发生意外事故。而教师不仅肩负着教育幼儿的责任,也是幼儿的“守护者”,要时刻将幼儿放在眼里,确保幼儿的人身安全。因此要对幼儿开展安全教育,提升幼儿自我保护能力。对此,本文针对在幼儿一日生活中开展安全教育的必要性以及策略进行研究。

西安市中水利用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下载:42 浏览:345

赵立 《水资源科学研究》 2020年8期

摘要:
中水是城市的重要资源,加强中水利用和开展污水资源化是解决城市水资源短缺和利用的重要途径。本文根据西安市中水利用现状,分析该市中水利用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提出对策和建议。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应加大中水利用的宣传和投入力度,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相关法规政策,进一步提高中水利用率。

西安市城中村用地去留问题探析 下载:79 浏览:462

李冠元 《中国城镇》 2018年11期

摘要:
近年来,西安市城中村改造力度不断加大,却同时带来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住房困难的问题,城中村用地该去该留值得进一步探讨。文章通过对西安市城中村的总量概况、区位分布、周边环境、公共交通四个方面的调查分析发现,城中村具有区位良好、租金低廉两大优势,因此吸引了大量外来务工人员居住。进一步分析城中村用地的利弊关系,其消极影响在于对内降低了生活质量,对外阻碍了城市建设;而其积极意义在于满足了低收入住房困难人群的居住需求,也为城市提供了底层劳动力的主要来源。因此,城中村改造应重点关注外来务工人员的居住保障,最后从政策、规划、建设三个层面提出了规划建议。

浅析水土保持新理念新领域 下载:82 浏览:466

潘永安 王巧利 何文虹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20年4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日益推进,人们对水土保持工作的认识和需求不断提高,水土保持的内涵和外延发生了很大变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水土生态学、景观水保学、山水田林湖草系统治理、水土保持信息化等新理念,生态清洁小流域、城市水土保持、立体绿化、生态边坡等新领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中。在梳理和总结水土保持新理论和新领域的基础上,提出今后的水土保持工作要积极适应和吸纳这些新变化,以更好地为生态文明建设服务。

基于“压力-状态-响应”模型的西安市小城镇生态安全评价研究 下载:61 浏览:388

王非 党纤纤 《城镇建设与科学》 2019年8期

摘要:
小城镇生态安全是区域乃至国家生态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以西安市小城镇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地自然环境特征与经济发展水平,依据"压力—状态—响应"模型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量化评价了小城镇生态安全状态,揭示了小城镇生态安全地理分布规律,提出了基于生态安全的小城镇发展建议,为确保小城镇建设与生态环境相适宜提供评价方法与科学依据。结果表明,西安市小城镇总体处于临界安全状态,且小城镇生态安全与地形地貌存在耦合性,其生态安全指数总体呈现自山地、台塬、丘陵、平原渐次递减规律。

文县郭家坡滑坡形成机理与稳定性研究 下载:87 浏览:465

田运涛1 景博2,3 王高峰1 郭宁1 杨强1 《水土保持与应用》 2019年3期

摘要:
选择受地震影响的郭家坡滑坡作为研究对象,在滑坡孕灾背景条件调查、大比例尺平面测绘、工程地质勘查、岩土测试等基础上,对其发育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然后运用有限元模拟定量分析了滑坡现状稳定性。结果表明:地震是滑坡整体破坏的主要诱因,高陡斜坡和裂隙发育的地层是造成郭家坡滑坡发生多级滑动的内在因素,滑坡在降雨饱水工况和地震工况下局部处于不稳定状态。

西安市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含量及生态健康风险评价 下载:41 浏览:261

刘梦梅 王利军 王丽 张文娟 史兴民 卢新卫 李小平 李霄云 《土壤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在西安市三环内采集62个表层土壤样品,涵盖了工业区、交通区、商业交通混合区、住宅区、文教区和公园。利用PW2403型X-Ray荧光光谱仪分析了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含量。采用修正的潜在生态风险指数评价了土壤中重金属的潜在生态风险。应用美国环境保护部(US EPA)健康风险评价模型评估了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健康风险。结果表明,土壤中As、Co、Cr、Cu、Mn、Ni、Pb和Z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12.15、24.96、69.74、32.52、662.59、30.67、37.11和101.73 mg kg-1,高于陕西省土壤元素背景值,特别是Co、Pb、Cu和Zn。土壤中Pb、Cu、Ni、Cr、Zn和Mn的生态风险较轻,As和Co生态风险为中等水平。重金属总的生态风险属于中等水平,不同功能区土壤重金属的生态风险有一定差异。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的主要途径是手-口直接摄入和皮肤吸收,且儿童的暴露剂量高于成人。儿童和成人暴露土壤重金属均不会产生明显非致癌风险。人群暴露土壤中As、Cr和Ni的致癌风险在人们可接受的范围10-610-4,但高于下限值10-6。不同功能区人群暴露土壤重金属非致癌风险和致癌风险存在一定的差异。

基于POI数据的街道地名地理环境要素分析——以西安市城六区为例 下载:79 浏览:467

王晓男 李开 宇王远 崔哲 《地理研究进展》 2018年12期

摘要:
街道地名作为文化地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包含着独特的地域文化内涵。基于POI数据并借助Arc GIS技术,对西安市城六区1609条街道地名分布的景观特征可视化研究。结果表明:①城六区街道地名总数人文景观类大于自然景观类。②自然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方位类街道地名数量最多,且在这六个行政区内分布较均匀,都占有很大比例;有关水文的地名分布整体与城六区的水系分布一致。③人文景观类街道地名中,有关美意和历史文化类的名称最为活跃,同时有关数字类的街道地名也占有一定比例。研究认为:西安市城六区街道地名分布特征与整个地区的自然和人文地理特征紧密相关。

小学音乐课堂中的体验式教学渗透方式研究 下载:57 浏览:566

张惠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4期

摘要:
新时代背景下,教师运用音乐体验式教学可以有效地调动小学音乐课的课堂氛围,极大地提高了同学们对音乐的喜爱程度。通过体验式的音乐教学,让学生们能够真正地参与到音乐的教学之中,培养学生的气质、陶冶学生的情感,为学生的音乐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因此,小学音乐教师应积极探索和创新体验式教学的方式,使其更好地融入音乐课堂之中,从而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多彩和生动的音乐学习体验。

小学音乐班级合唱的研究 下载:51 浏览:538

吕晓宇 《当代音乐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在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老师们都发现,通过班级合唱来培养学生们的音乐兴趣和热情,是最快捷、最有效的方法。在小学的音乐课上,教师要注重课堂上的班级合唱,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都能欣赏到美妙的音乐,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而且,在班级合唱的过程中,学生会慢慢的形成团队精神,增强团队的凝聚力,让学生在提高自己的学习热情和效率的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在小学的音乐课上,要重视合唱的学习,让全班同学都能感受音乐。然而,由于时间的推移,传统的合唱课教学模式已不适应当前的形势,因此,许多小学音乐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合唱教学方式,寻求一种更为高效的教学方式。

虚拟维修人员与工步等级匹配调解方法研究 下载:59 浏览:520

张云荣1 张志利2 李向阳2 徐卫昌1 韩奎侠1 李良1 《建模与系统仿真》 2019年12期

摘要:
针对在处理维修工步的并发冲突上不能充分发挥每名维修人员作用的问题,提出了维修工步与维修人员按照权限等级的相互匹配机制,对维修人员的状态信息阐述并对维修工步的难度等级进行划分,给出了维修人员与维修工步相互匹配的过程。采取着色petri网及CPN Tools对匹配过程进行建模及仿真,得到仿真结果表明该匹配机制可以很好解决针对维修工步并发冲突中维修人员作用得不到充分发挥的问题。

小学音乐学科小乐器进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下载:314 浏览:3158

郭艳 《中国音乐学报》 2023年11期

摘要:
很多小巧、精美但特色鲜明、韵味十足的小型乐器,在音乐教学中有着很大用处。尤其是诸如小型乐器、口琴、竖笛、口风琴、葫芦丝等乐器,更是兼具了音色、音质悦耳动听,且携带、使用比较方便,同时更利于学生音乐兴趣与情感的激活。由此可见,将诸如小型乐器等小乐器融入小学音乐课堂,使孩子们在其所独具的特色与魅力引领下,参与音乐技能、素养的培育更具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将对小学音乐课程小乐器进课堂校本课程开发与实践进行简单的分析。
[1/3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