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激励机制研究 下载:47 浏览:406

张建军1,2 赵启兰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存在围绕产品质量以及物流服务质量控制的挑战。基于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质量特殊性设计了零售商主导下静态激励与动态激励相结合、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研究表明:零售商对LSI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将影响LSI对FLSP的物流服务质量激励强度;相比个体单独激励而言,零售商对制造商以及LSI的团队激励降低了整个供应链的质量努力水平以及零售商的期望收益,且采用个体单独激励与团队激励相结合的质量激励机制并未使得制造商与LSI提高质量努力水平,因此,零售商缺乏提供团队激励的积极性;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当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动态激励可以提高制造商的质量努力水平和零售商的期望收益;同时,零售商可通过改变激励强度调节系数来有效激发声誉效应、弱化棘轮效应,从而平衡自身期望收益最大化与整个供应链质量努力水平最大化的目标,也即相比静态激励而言,动态激励机制更具优势。

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最优决策与利益分配研究——基于多种合作模式视角 下载:66 浏览:382

张建军1,2 赵启兰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9期

摘要:
在两级物流服务商参与的供应链系统中存在一条由制造商与零售商构成的产品供应链(PSC)和另一条由物流服务集成商和物流服务提供商构成的物流服务供应链(LSSC)。通过分析两方合作、多方合作等不同决策模式下的博弈情形,得出在两方合作决策模式下,对于LSSC来讲,集中决策属于占优战略,而当物流服务水平敏感系数与零售价格敏感系数满足一定条件时,PSC会选择集中决策;系统集中决策模式、三方合作决策模式、两方合作决策模式下的系统总利润、物流服务水平和产品销量依次递减;采用Nash谈判模型及最小核心法设计了不同合作模式下的供应链利益分配机制,实现供应链协调;最后,通过数值分析验证了相关命题的研究结论和利益分配机制的有效性,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可深入研究的领域与方向。

基于双边市场理论的物流信息平台定价策略研究 下载:55 浏览:477

邢大宁1,2 赵启兰1 郜红虎1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8年9期

摘要:
面向车货匹配的物流信息平台具有典型的双边市场特征,而价格是物流信息平台与其双边用户货主和车主利益博弈的主要工具。文章运用双边市场理论分析了物流信息平台的定价问题,分别从垄断平台双边定价和单边定价的角度给出了物流信息平台最优定价决策,并进行了对比分析和敏感性分析,最后扩展到竞争平台的定价决策,并结合我国车货匹配市场,以某物流信息平台为对象进行了案例分析。通过建模分析发现,物流信息平台对货主的定价与货主的网络效应强度有关,当货主的网络效应强度大于车主的网络效应时对货主收费,否则对货主免费或补贴;物流信息平台对于车主的定价与车主的增值服务效益成负相关关系,当车主为平台带来的增值服务收益大于某临界值时对车主免费甚至补贴;物流信息平台单边收费时的总利润低于双边收费时的平台总利润。

初中地理教学中地理核心素养与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 下载:26 浏览:323

赵启 《地球科学探索》 2025年4期

摘要: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地理核心素养在初中地理教学中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本文以地理核心素养为导向,探讨初中地理教学中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通过分析地理核心素养的内涵与特点,以及初中地理教学现状,提出相应的教学策略与实践路径。以期促进初中地理教学改革,提高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和综合能力。

玉米种植现状与新技术应用的效率探究 下载:264 浏览:2350

赵启慧 《中国农业》 2022年6期

摘要:
玉米作为我国重要的农作物之一,不仅仅对我国广大种植户的收益产生着重要的影响,而且对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也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我国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各种新的技术会逐步在玉米种植领域得到推广,而做好这些新技术的应用,提升玉米的质量和产量,无疑是新技术研发的最终目的。

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下载:285 浏览:2883

赵启瑞 《矿山工程与技术》 2022年1期

摘要:
煤矿企业在开展设备安全管理时应当全面贯彻落实岗位责任制,合理搭建质量监管及检修体系,有效实现机电设备的信息化管理,切实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能力及综合素养,基于企业需求制定机电设备更新计划。本文主要分析矿山机电设备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大型公共建筑金属屋面施工技术 下载:206 浏览:1742

赵启生 荆峰海 《建筑技术学报》 2023年6期

摘要:
金属屋面体系的应用最早出现在国外,直到1980年左右才逐步运用到国内建筑中。随着钢结构工程的不断增多,国内金属屋面体系从设计到施工技术不断成熟,并在大量公共建筑中得到了运用,如体育场、客运站、机场、会展展厅等。此外,金属体系屋面具有轻质、施工效率高、可重复利用等特点,成为现代工程建设的重要形式。然而,随着大量金属屋面体系的运用,其设计构造、施工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越来越多,加上现代钢结构工程复杂的体形结构,造成金属屋面体系的风掀破坏、漏雨、耐久性差等问题不断出现,直接影响到工程的正常使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