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创新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戏剧——以米勒与北京人艺合作的《推销员之死》为例 下载:66 浏览:441

钱兆明1,2 《当代艺术》 2018年6期

摘要:
在中国舞台演出西方现代戏剧是一个从领会、吸收到创新的过程。以往对北京人艺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的评论偏重于剧作家米勒与译者兼主演英若诚之间的合作。要揭示京剧等中国艺术是如何融入《推销员之死》的,我们必须梳理米勒与北京人艺舞美设计、灯光设计、配角演员的合作。是这一被忽视的合作促成了1983年版《推销员之死》创新戏剧表现主义与超现实主义,并影响了百老汇1985年和2012年版的《推销员之死》。

纯粹与空灵——以杜尚《贫血的电影》为例探究影视艺术实验性语言 下载:302 浏览:2736

晏昊贤 《中国艺术研究》 2021年4期

摘要:
超现实主义影片《贫血的电影》在当时(19世纪20年代)电影视听语言方面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同时在当下仍然具有鲜活的生命力以及解读的空间。影片由一系列无规则的螺旋空间、混乱的语句以及空灵的旋律组成,让观众看到了杜尚对影视语言纯粹化的点、线、面、色的抽象化表达,将影视语言纯形式化与符号化。此种创新,可视为超现实主义主义创作手法在现代性诉求中的新发现,也是现代电影走向纯粹艺术的重要路径,同时对我们当下研究电影视听语言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