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具有耐糖特性高发酵度酵母的紫外选育及其特性研究 下载:71 浏览:465

陈忠军 忻胜兵 杨小冲 杨青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8年5期

摘要:
以实验室保藏的2株耐糖酵母为出发菌株,采用紫外诱变法对这2株酵母进行诱变处理,选育出耐高糖且具有高发酵度的酵母菌株并进行特性研究。结果表明:紫外诱变条件为30 W紫外灯,照射距离50 cm,对于酵母CX1菌株照射时间为(60~150)s,而CXJ-1菌株照射时间为(120~150)s;诱变后菌株的耐糖特性和产酒精特性均有提高,菌株CX13对糖、SO2、pH及酒精的最大耐受浓度分别为65%、500 mg/L、1.5、14%vol。且菌株发酵度比工业菌株提高6%,酒精度提高1.4%vol,具有很好的研究价值和应用前景。

耐盐碱树种的选育方法 下载:53 浏览:395

邓煜 代新竹 刘景华 《林业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本文综述了盐碱胁迫对植物的危害及耐盐碱树种的选择方法,并介绍了东北地区耐盐碱树种选育现状。

东北红豆杉经济林良种选育技术研究 下载:55 浏览:369

周旭昌1 刑真诣2 罗也3 赵莹1 周晓萌1 张大伟3 《林业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本研究在汪清县的5个乡镇东北红豆杉天然种群中各选出30株生长健壮、胸径30 cm左右的雌树作为初选优树,用生长锥钻取胸径处近15年的生长轮,按5年分组,共分成3组,然后比较初选优树3组生长轮的生长量,按只要有1组生长轮的生长量超过4. 7 mm标准在150株初选优树中进行筛选,共选出优树55株。再将这55株优树采集优树穗条进行扦插育苗,用1年生扦插苗营建子代测定林,5年后调查测定林树木地径、树高和冠幅3个因素数据,进行再选择,结果表明:3组数据之间有明显的联系,地径平均值为0. 7 cm以上时,树高、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冠幅在28 cm以上时,地径、树高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树高在45 cm以上时,地径、冠幅与其他优树相比差异显著。根据以上数据,再选择出地径、树高、冠幅均具有显著优势的5株东北红豆杉优树,即罗子沟27号、东光22号、大兴沟1号、大兴沟9号、大兴沟30号。

矮秆蓖麻杂交种通蓖13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下载:35 浏览:477

贾娟霞1 朱国立1,2 张智勇1 何智彪1 莫德乐吐1 乔文杰1 《农业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蓖麻新品种通蓖13号是以自选标雌系aLmAB11为母本、自选恢复系064019为父本杂交育成的蓖麻杂交种。2011—2012年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504.1 kg/hm2,比对照品种通蓖6号增产20.01%。2013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 933.1kg/hm2,比对照品种通蓖6号增产16.83%。该品种于2014年5月通过内蒙古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其主要特点是优质、高产、稳产、抗病性和抗倒伏性较强,适宜在内蒙古通辽、赤峰、兴安盟等内蒙古东部及毗邻地区种植。

抗向日葵列当新品种新农177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下载:67 浏览:484

苏雅杰1 王喜春2 云晓鹏1 兰海波2 杜磊1 刘文明1 张光3 白全江1 《农业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食用向日葵新品种新农177是由内蒙古蓝海新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以R1040为父本、A1347为母本选育而成的三系配套杂交种。2015—2016年在巴彦淖尔市和新疆共8个点的区域试验中,单产分别为3 530.1 kg/hm2和3 480.6 kg/hm2,较对照LD5009增产41.84%和32.77%。生育期95~98 d,花期株高195 cm,茎粗2.7 cm,叶片26片,花盘倾斜度4级,花盘直径26 cm,分枝率0,花盘形状平盘,倒伏率0,折茎率0。全生育期无病虫害发生,列当寄生率为0。适宜在内蒙古、新疆、河北、黑龙江等向日葵列当为害地区种植。

皮燕麦新品种蒙燕3号的选育及农艺性状分析 下载:49 浏览:244

张志芬 付晓峰 刘俊青 杨海顺 《农业学报》 2019年12期

摘要:
蒙燕3号为皮燕麦新品种,通过传统杂交选育而成。2009—2011年在内蒙古、河北、新疆、青海、吉林等省(自治区)的8个试点进行多年多点试验,其平均产量4 190.7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16.1%;2013年在河北张北县、新疆奇台县、山西右玉县、内蒙古武川县4个试点进行生产示范试验,其平均产量为3 736.5 kg/hm2,比对照青引1号增产29.20%。蒙燕3号在内蒙古武川县、甘肃合作市、青海西宁市试点产量较高,可在上述试点及与此相近生态区域种植。该品种2015年通过小宗粮豆鉴定委员会认定,命名为蒙燕3号(编号2015019)。

基于SSR-seq技术评估中间球海胆多代选育群体和普通养殖群体的遗传多样性 下载:79 浏览:494

刘雷1 张伟杰1 刘岩松1 冷晓飞2 欧凡江1 臧晓宁1 李旭光2 丁君1 常亚青1 《水产研究进展》 2023年5期

摘要:
为明确不同选育群体中间球海胆的遗传多样性和遗传结构,利用SSR-seq技术和15个微卫星位点,对1个家系选育群体(FP)、1个群体选育群体(IP)和1个未经选育的普通养殖群体(CP)的遗传多样性及遗传结构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15个微卫星位点共检测出112个等位基因,FP、IP、CP 3个群体的平均观测等位基因数(Na)分别为5.077、5.133和6.133个,平均有效等位基因(Ne)分别为2.816、2.873和3.638个,平均观测杂合度(H_o)分别为0.522、0.441和0.501,平均期望杂合度(He)分别为0.595、0.599和0.667,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46、0.543和0.623。家系选育群体(FP) He与H_o的差值(0.073)低于IP (0.158)和CP (0.166),平均固定指数(F)(0.115)低于IP (0.248)和CP (0.246)。3个群体间遗传分化系数(Fst)介于0.018~0.176,为中低等程度的遗传分化。分子方差分析(AMOVA)结果显示,3个群体的遗传变异主要源于个体间。主成分分析(PCoA)和聚类进化树结果均显示,3个群体之间的亲缘关系较近,其中IP群体遗传分化程度最高。研究表明,3个中间球海胆群体均具有较高的遗传多样性,多代家系选育和群体选育均未明显降低群体的遗传多样性,家系选育更有利于保持群体的杂合度和控制群体的近交水平,群体选育则会提升群体的遗传分化程度。

深凹壳型香港牡蛎选育群体生长性状的遗传参数估计 下载:79 浏览:492

莫日馆1,2 肖述1 秦艳平1,2 张跃环1 马海涛 1喻子牛1 《水产研究进展》 2020年2期

摘要:
为了培育壳型和生长性状优良的深凹壳型香港牡蛎新品系,以广东台山镇海湾野生香港牡蛎天然采苗的2龄养殖群体为基础群体,以壳型指数D为指标,按照10%留种率和1.755选择强度,利用截头法进行深凹壳型香港牡蛎的群体选育;分析了幼虫期、中间培养期、养成后期的选择反应、遗传获得和现实遗传力等遗传参数。结果发现,选择组的壳高和壳型指数D均大于对照组,遗传参数估算值随着个体的增大而增加。幼虫期,壳高的平均选择反应、平均遗传获得、平均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363±0.167、1.678%±0.416%、0.207±0.095,中间培养期分别0.639±0.115、7.618%±2.666%、0.364±0.065,养成后期分别为0.668±0.179、8.861%±3.072%、0.381±0.102。养成后期,壳型指数D的平均选择反应、平均遗传获得、平均现实遗传力分别为0.748±0.066、9.090%±0.565%、0.426±0.038。研究结果为培育深凹壳型、生长性能良好的香港牡蛎优良品种提供了实验依据和理论基础。

缢蛏抗高温新品系的早期选育与筛选 下载:57 浏览:323

孟德龙 薛宝宝 申奔龙 牛东红 李家乐 沈和定 《中国水产学报》 2020年2期

摘要:
为培育缢蛏Sinonovacula constricta抗高温品种(系),在10个全同胞家系中筛选3个耐高温家系(A、B、C),比较早期不同发育阶段缢蛏幼虫的半致死温度,并对各家系2、4、6、10、20、30日龄幼虫的生长、存活和抗高温性能进行了监测。结果表明:家系C较其他家系生长显著(P<0.05),在室内30、32、34、36、38℃温度下测定10(附泥期)、20、30日龄(出苗期)幼虫的半致死温度,发现同一时期内家系间的半致死温度有显著性差异(P<0.05),且家系C的存活率显著高于其他家系(P<0.05)。研究表明,以半致死温度为衡量指标,在缢蛏快生长选育系新品种"申浙1号"基础上进行家系耐高温定向选育,可实现在缢蛏家系幼体期耐高温性提前筛查,本试验结果可为耐高温品种选育工作提供基础数据。

建立健全机制,加强人力资源建设 下载:221 浏览:2110

赵洪 《水资源研究进展》 2022年8期

摘要:
本文简述了当前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针对问题与不足,阐述了如何进一步做好人才的“选育用留”,提升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能力。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的选育留用 下载:268 浏览:1800

​王璐笛 《当代管理》 2023年7期

摘要:
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优化配置,充分发挥人才优势,达成人尽其才的工作目标。尤其是现代市场竞争中,人力资源成为重要的竞争因素,企业方面对于人力资源管理的关注度也随之提升。从人力资源管理的内容层面来分析,其主要涉及对人才的选择、培育、保留和利用,以下简称“选育留用”。但从我国现行的人力资源管理状况来看,正在面临招聘难、留人难和劳资矛盾等难题。下文便围绕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选育留用的难题提出几点有效的改进建议。

观赏南瓜新品种选育及在都市农业的推广应用——以‘南珠11号’‘巨星’为例 下载:342 浏览:2546

熊卫 《农业学报》 2021年7期

摘要:
‘南竹11号’观赏南瓜是台湾农友种苗有限公司创制的优良“皮南瓜”系,是小果型南瓜观赏新品种,体现出生长势强、分枝力强的特点。观赏南瓜“巨星”作为广东省适宜秋季保护栽培的新品种。由珠海市现代农业发展中心创建,zn21输入线为母本,nd02为父本,TEM产品生长势强,分枝能力强,以爬行为主,第一雌节平均数21.8个,果实易结。平均纵径54.9cm,横径49.2cm。平均单瓜重63.8公斤。该保护作物具有较强的抗病性和抗逆性,在都市农业中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应用前景。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