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含水原油动态自动计量系统研究与应用 下载:56 浏览:409

贾炜镔 《中国仪器》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华北油田开发进入后期,油田生产设施老化、工艺落后、原油处理能力过剩的现状,油田公司提出了实施整体功能整合与流程再造工程,配套"适用、实用、够用"的数字化建设、地面工程系统整体瘦身、升级、提效的构想,将冀中油区按照一个功能单元配置地面系统,实施低含水油输送。厂际由纯原油交接调整为含水20%原油计量交接,建立含水油计量交接标准体系,研究应用一套依法合规、公平公正、计量准确、操作简便的适于用含水原油油量自动计算的方法。

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演奏技巧探微 下载:89 浏览:498

曹欣然 《中国音乐学报》 2018年4期

摘要:
巴赫的《平均律钢琴曲集》是复调音乐发展的巅峰之作,严谨的结构、精巧的乐思、简洁的主题、理性的逻辑使它作为传世经典,在西方音乐史上具有极高的历史地位,但与之对应的是同样高超的演奏难度,本文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阐述了在弹奏巴赫《平均律钢琴曲集》时的一些诀窍,旨在能够化解在演奏过程中所遇到的部分难点,使钢琴爱好者在演奏时能够有所裨益。

现代组织目标观演进及对目标管理要求探讨 下载:44 浏览:233

朱红涛 《中国经济》 2020年5期

摘要:
组织目标是现代管理的第一要素,主要涉及效率、效益、人本、社会责任、创新等方面内容。随着组织内外部环境的变革,现代组织目标观正在呈现从一元目标向多元目标、从效率效益到综合绩效、从利润创造到价值创新、从组织目标最大化到兼顾企业社会责任等演进趋向,这要求复杂不确定环境下的组织目标管理必须坚持工具目标与价值目标、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经济目标与社会目标的统一,才能以合理的目标观引领组织创新与发展。

建立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0 浏览:442

柯岩 刘剑飞 王睿 张学东 何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钻井监督队伍职业素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大包制监督体制的发展。为提高监督人员素质,进而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监督培训管理模式。通过探寻与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督人员选聘、培训和考核机制。为了找出适合监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方式,试行以师带徒培训和清单式监督方式。为了方便监督人员的考核与任用,基于T型人才理论,建立监督人才库。培训、考核、任用、待遇有机结合的管理思路,给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变化。实践中发现这种较为繁复的培训管理模式,也给监督管理部门增加了较大负担,期望在今后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使之能够健康发展。

南A井一级井控风险治理的实践与认识 下载:42 浏览:224

杨延峰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1期

摘要:
南A井是中国石油大庆油田长垣南部2011年完钻的一口生产井,2012年4月压裂过程中发生井喷,部分压裂管柱未起出井,用吊卡和钢丝绳倒勒固定管柱,松开钢丝绳时油管上窜,无法拆除井口及防喷器,且钢丝绳已出现断股,存在较大的安全及环保隐患,急需治理。针对上述复杂情况,通过充分论证,全面识别风险因素,明确处理关键点,采取带压作业设备与防上顶卡瓦相互配合,成功拆除吊卡及钢丝绳,并起出井内全部管柱。截至2020年3月,该井已累积产油2876t,处理措施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为同类井况治理提供借鉴。

对有效开展检定校准确认工作的探讨 下载:47 浏览:346

郑贵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4期

摘要:
开展检验检测工作离不开测量设备和计量器具,而保证检验工作质量、获取准确数据的前提条件之一是将测量设备和计量器具定期送至有资质的计量机构进行检定与校准,使其具备量值溯源性。而检定和校准后证书均需进行有效性评价,通过正确实施检定和校准证书的确认,可以保证量值溯源的完整性,有效提高检验检测机构测量设备和计量器具管理水平,降低检验检测工作风险。

膨胀仪法测定黏土稳定剂防膨率的影响因素 下载:32 浏览:391

刘莉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4期

摘要:
室内实验常用膨胀仪测定黏土稳定剂的防膨率。在制作完岩心泄压时,通过在岩心筒内壁上开槽,使筒内压力迅速恢复到大气压,从而制备出外观完好的岩心。研究了膨润土的种类、粒径、膨胀仪测杆与压片质量等因素对防膨率测量结果的影响。研究表明:选择0.075~0.150 mm渤海土、质量最接近的测杆与压片组合(质量差仅为0.000 8 g)进行平行实验,得到的防膨率相对平均偏差为0.3%,最大极差为0.7%。

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分析及防控建议 下载:59 浏览:342

李杨 吴亮 孙寿伟 赵宇鹏 钱雨晨 王丽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风险源众多、溢油事故防控重点不明确的现状,在以前溢油风险分析成果的基础上,对海上采油平台采油工艺进行理论分析和实地调研,确定出海上采油平台的溢油高风险设备设施及导致溢油事故的具体原因。并针对开排罐、火炬分液罐、舷外管线、输油软管断裂、海管泄漏造成溢油事故的风险提出防控措施,以提高海上采油平台溢油防控水平,进一步降低海上采油平台溢油事故风险。

提升大型低渗透油田压裂措施管理质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2 浏览:265

于海山 张兆欣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针对大型低渗透油田深入发展对压裂措施管理工作提出的新要求,构建了符合大型低渗透油田发展的"5667"压裂措施管理模式,成功探索出大型低渗透油田提质增效的新途径,确保了大型低渗透油田持续、平稳、高效开发"。5667"压裂措施管理模式的内涵即:5个"及时结合"、6个"实施到位"、6个"挖潜对策"、7个"特色工艺"。在"5667"压裂措施管理模式实施下,措施运行及时、精准、高效,全厂完成年度压裂措施产量3.98×104t,超过计划任务。

抽样方案变化对聚能射孔器穿孔深度评价体系的影响 下载:27 浏览:293

荆立英1 郭金荣2 董喜庆3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3期

摘要:
抽样方案的变化影响聚能射孔器穿孔深度检验的严格程度。在起草SY/T 6163—2018《油气井聚能射孔器通用技术条件及性能试验方法》时,检索到拟引用标准更新导致抽样方案中的样本量、接收常数发生了变化,为了保持抽样方案的连续性,沿用了GB/T 20489—2006旧标准中的抽样方案。以外径89 mm聚能射孔器为例,对比分析了不同时期评价标准中穿孔深度抽样方案及对应合格率,发现SY/T 6163—2018中给出的接收质量限(AQL)值有偏差且合格率偏高。建议使用新的穿孔深度抽样方案:检验水平为Ⅰ、接收质量限为2.5、样本量为18孔/m和接收常数(k)为1.429,更加科学地评价穿孔深度质量水平。

油田“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及应用 下载:39 浏览:353

程秋华 卫丽霞 徐丽芳 白云 华承金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采油管理区是油田最基本的油气开发单元,承担着某一区块或某几个区块的原油开发任务。为了实现采油区高效、规范、有序运转,目前中原油田23个采油管理区均已经建立完成了"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阐述了油田"采油区岗位标准体系"的建立过程及应用效果,为其他油田采油管理区的标准化工作提供参考。

油井采油实时监测及计量 下载:25 浏览:282

高玉森1 初波2 陈胜利3 杨广军4 王树学1 周景林1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期

摘要:
实时监测油井采油作业,可以及时发现油井故障并通过监测数据处理故障,同时实现单井产液量计量和单井产液含水率测量。油井监测和计量是通过数字阀门采集数据,由油井数据处理控制器和无线网络进行数据处理和传输。监测数据在电脑上以图表的形式显示,根据柱状图及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故障,同时合理安排油井工作制度,达到增产、节能效果。

油井护理技术在采油厂的应用 下载:60 浏览:454

陶世杰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期

摘要:
油井护理作为采油厂一项重要的日常管理工作,有成本低、见效稳定、群众基础强的特点。采油厂经历长期开发,面临高含水开发后期,挖潜难度大,成本压力大,油井护理难度逐年增加。采油厂通过近年来实施三级管理体系,细化了制定、落实、分析等环节,极大地提升了油井护理水平,在控躺井、无形上产、提高生产时率等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采油树受力状况及承载能力 下载:60 浏览:397

王兰文1 盛选禹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应用有限元法分析采油树受力状况及承载能力,开展了采油树整体模型和局部模型结构应力的数值分析,并对采油树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应力评价。分析结果表明:采油树整体模型最大应力满足要求,且油管头四通、节流阀结构强度满足要求。对采油树整体模型应力集中部位进行应力线性化,依据ASME规范中的应力评价准则,得出应力线性化结果满足强度要求。因此采油树整体结构具有足够的强度,满足结构安全性能要求。该研究为采油树的结构优化提供了理论支持。

定量与称重相结合的装车系统在轻烃充装中的应用 下载:18 浏览:364

宋志俊 袁智勇 王娟娟 赵鑫辉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安塞油田轻烃生产系统充装站单一使用地衡称重系统,这种充装模式存在损耗大、风险高、劳动强度大等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经过研究改造后采用了定量+地衡装车系统,提高了结算精度,装车系统计量相对误差由原来的1%降低到0.2%,实现了充装过程实时监控及的安全、高效、准确地装车目标。

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在安全环保督查工作中的应用 下载:25 浏览:251

于涛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精益六西格玛是一种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模式,促进了企业的科学发展。在中国石化中原油田分公司第四采油厂推行精益六西格玛管理,安全环保督查大队运用精益六西格玛先进管理理念和科学统计方法实施绿带项目。阐述了项目的实施情况,对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建议:总结归纳督查的施工现场,积累样本数据,系统分析问题的形成及可能导致的后果;运用六西格玛的统计分析方法(工具)使得出的结果更加客观、科学;推行六西格玛管理,是提升管理的有效手段。通过实施六西格玛管理,解决了施工现场安全环保难题,有效提高了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水平。

工作前安全分析在采油厂的应用 下载:26 浏览:310

王全胜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1期

摘要:
从国家法律法规要求、安全生产现实需要、安全文化建设需要3个方面论述了大港油田第三采油厂开展工作前安全分析(JSA)的必要性,从开展JSA培训、做好JSA总结评价和回顾共享、做好JSA施工现场监控核查、科学分解作业步骤、做好危害因素辨识及评价、做好四新技术的工作前安全分析工作等6个方面,对采油厂实施工作前安全分析改进的途径和方法进行了论证。采油厂通过实施工作前安全分析,可提高员工安全意识、风险意识,预防事故的发生,使员工逐步养成安全规范的操作行为习惯。

特高含水期分类油层的调剖量化调整方法研究 下载:27 浏览:268

盛守东 左立娜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摸索特高含水期分类油层的调剖量化调整方法,通过数理统计分析及现场试验,对薄差油层浅调剖技术以及厚油层对应调堵提高采收率技术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对于薄差油层调剖前目的层相对吸水量大于全井的40%时,调剖后目的层相对吸水量下降幅度才能达到50%以上;当井组含水率低于92%时,浅调剖对减缓产量自然递减贡献较大;当井组含水率高于92%时,浅调剖对控制能耗增长速度贡献较大;调剖井调剖前启动压力控制在3~8 MPa时,调剖后才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对于厚油层采取的对应调堵技术可以有效提高采收率,对应调堵比单一油、水井调剖,投入产出比分别提高了56%和39%。

注水泵润滑油应用现状及发展趋势 下载:45 浏览:274

周世德1 姚文钊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柱塞式注水泵应用广泛,其对润滑油有较高的要求,但目前国内外还没有规范的用油标准。根据注水泵的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以及其在石油化工领域使用的工况条件及运行特点,对注水泵的润滑要求、用油现状及发展趋势、常用润滑油的性能特点等进行分析,发现常用的CD级柴油机油、齿轮油等不适合注水泵的工况要求。而注水泵专用油产品,以其良好的抗乳化、抗氧化、抗磨损性能,满足了油田注水泵润滑系统的特殊使用工况要求。

油管电加热井加热功率优化 下载:43 浏览:390

姚洪田1 孙晓明2 贺绍辉2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解决油管电加热井能耗高的问题,应用井筒电伴热降黏举升理论,分析了电加热功率对井筒温度场及电机有功耗电的影响,在此基础上,优化了最佳的油管电加热功率。由于原油的物理特性,在最佳的电加热功率下稠油井难以正常生产,结合现场应用分析,优化给出了合理的电加热功率。合理的电加热功率应使井筒内的原油温度高于凝固点温度,使原油具有较好的流动性,确保将高黏稠油举升至地面。此优化方法可为其他方式电伴热功率的优化提供指导。
[1/3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