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建立钻井监督培训管理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下载:30 浏览:442

柯岩 刘剑飞 王睿 张学东 何震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12期

摘要:
钻井监督队伍职业素养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在某种程度上制约着大包制监督体制的发展。为提高监督人员素质,进而提高监督工作质量和效率,尝试建立一种新的监督培训管理模式。通过探寻与实践,形成了比较成熟的监督人员选聘、培训和考核机制。为了找出适合监督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培训方式,试行以师带徒培训和清单式监督方式。为了方便监督人员的考核与任用,基于T型人才理论,建立监督人才库。培训、考核、任用、待遇有机结合的管理思路,给监督管理工作带来变化。实践中发现这种较为繁复的培训管理模式,也给监督管理部门增加了较大负担,期望在今后的实践中通过不断改进,使之能够健康发展。

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柱挤毁风险分析 下载:63 浏览:411

孙连坡1 陈卓1 霍宏博1 张磊1 王文1 赵洪山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9期

摘要:
油田开发过程中,套管损坏给油田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需要利用套管外载计算模型对不同岩性地层进行套管抗外挤强度校核。采用弹性力学解析方法,建立了非均匀地应力作用下套管外载的计算模型,并分析了不同岩性地层条件下的套管外载。研究表明,套管所受的地应力外载比常规套管柱设计时的泥浆外载要大,在进行套管柱设计时必须考虑生产过程中由地应力产生的套管外载。在盐岩地层中套管的挤毁风险最大,页岩次之,在石灰岩地层中套管的挤毁风险最小。

渤海老油田钻完井高效高产配套技术及其应用 下载:35 浏览:431

王晓波1 王菲菲2 王翊民1 魏辉龙1 柳晓宇2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5期

摘要:
在渤海地区,老油田设备能力差、场地小、隐患风险高等因素一直是制约平台发展的瓶颈,也是钻完井作业提质提效的最大障碍。针对上述难点,通过现场摸索实践,建立了一套适合老油田开发作业的钻完井高效高产配套技术:使用改进型领眼磨鞋进行弃井作业;旋转下尾管、无源测井、无固相钻井液等钻井新技术成熟应用;多功能过滤器、生产水作为完井液等技术保证井筒清洁。通过10余口井作业,效果明显,不仅大幅提高了作业效率,而且实现了整体产量的大飞跃。

油基钻井液化学剂产品标准适用性分析 下载:40 浏览:413

魏玲艳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5期

摘要:
油基钻井液具备优良的抑制性,使其成为钻复杂井的重要解决手段,特别是在钻高温深井和水敏性地层中优势更加明显。影响钻井液性能稳定的因素有很多,其中乳化剂、降滤失剂、有机土产品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开展油基钻井液化学剂产品标准的适用性分析,研究制定乳化剂、降滤失剂、有机土产品标准,有助于对其质量进行控制,提升产品质量,方便采购管理,最终提高油基泥浆的性能。

钻井级膨润土质量评价方法探讨 下载:43 浏览:419

杨新 杨小芳 孟洪文 胡亚楠 张茉楚 李胜男 《中国石油工业》 2020年2期

摘要:
钻井级膨润土质量直接影响钻井工程的安全和经济效益。随着优质钠膨润土矿的枯竭,改性膨润土越来越普遍。现行的钻井级膨润土质量评价方法不能合理评价各种钻井级膨润土质量的优劣,给质检机构和钻井施工现场带来困扰。从生产现场收集了4种不同厂家的钻井级膨润土,分别对外观、筛余物、常温及高温流变性、API失水和亚甲基蓝容量检测项目的数据进行了分析,给出了钻井级膨润土质量评价的方法:①如果钻井级膨润土湿筛筛余物中有明显的黏稠网膜或颗粒物,则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②如果钻井级膨润土悬浮液经过高温老化(180℃/16h)后的R600、R6、R3、动切力低于常温下的值,则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③如果钻井级膨润土悬浮液经过高温老化(180℃/16h)后的API失水增加率大于50%,则判定产品质量不合格。

X70海洋管35MPa外压数值仿真与试验研究 下载:65 浏览:420

淮超1,2,3 刘宏亮2,3 左其川2,3 雷广进2,3 王海峰2,3 谭敏3 《中国机械研究》 2020年2期

摘要:
海洋管在工作时的抗外压强度是一个重要参数,对现场应用有重要影响,设计制造完成后必须对其抗外压强度进行试验研究。以深海高压模拟试验舱为基础设计了X70海洋管3 500 m水深的内压及外压试验方案,用ANSYS有限元仿真分析了试验试件在高压下的应力应变及堵头的强度。海洋管外压试验过程中的应力应变参数用应变数据采集系统进行了记录。试验结果表明:试件的密封性和焊缝强度满足试验要求,管体变形均属于弹性变形,其强度满足3 500 m水深的工作要求,验证了设计计算的正确性。

提高大庆老区油田调整井固井质量技术研究 下载:51 浏览:355

杨胜刚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2期

摘要:
大庆油田在经过近60年的开发后,部分老区油田由于长期的高压注水和大排量强抽等采油作业的实施,导致地层高压、常压、低压等多套压力系统共存,地层属性及渗透率差异明显。固井施工过程中,高压油气水侵、漏失低返等问题日益突出,对油气井封固效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针对该技术难题,以合成高分子聚合物类增韧防窜剂为基础开发出一套防窜水泥浆体系,并将纳米材料引入体系又开发出了一套纳米基低密度水泥浆体系,结合固井工具等技术措施,使大庆油田老区井固井优质率提高13%以上,保障了大庆老区油田油气资源的高效开发。

探讨钻井液摩阻系数对测井施工的影响 下载:28 浏览:347

彭宁 汪涛 宋竞松 贾思航 何应生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0期

摘要:
针对冀中地区测井施工遇阻卡严重的现象,选取了2018年发生遇阻卡的156口井测井前钻井液样品摩阻系数测定结果的研究分析表明,当摩阻系数小于等于0.10时发生轻微遇阻卡或测井施工顺利,摩阻系数0.10~0.14时会发生中等遇阻卡,摩阻系数大于0.14时会发生严重遇阻卡。为了减少测井遇阻卡,建议摩阻系数应保持在0.05~0.10,保持较低的摩阻控制,在测井前的通井过程中必须加入塑料小球和低荧光润滑剂RH8501改善井眼润滑性能,保证测井施工顺利完成。

基于PERT和JSA的深水无隔水管钻井作业风险评估 下载:40 浏览:371

李劲松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6期

摘要:
深水钻井作业面临复杂恶劣的环境条件和地质条件,极易发生各种事故,面对当前行业降本增效的需求,基于系统安全理论和运筹学方法,提出结合计划评审技术(PERT)和工作安全分析(JSA)的深水钻井作业风险评估体系,对保障深水钻井作业的安全高效开展有重要意义。结合南海某深水钻井作业程序进行实例分析,结果表明,钻井作业关键路线为:钻前准备→组合一次钻进钻具→一次钻进→组合下套管→套管固井→侯凝和起钻→二次钻进→二次起钻→试采作业→弃井打水泥塞。高风险作业单元中钻前准备和一次钻进阶段所占比重较大,高风险危害包括导管下沉、钻遇浅层气井喷、形成水合物堵塞、台风应急解脱失败、DP定位失效和燃烧爆炸等,应重点关注并采取风险控制措施。

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起重伤害的事故树分析及其防控措施 下载:58 浏览:379

陈耀军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6期

摘要:
分析了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特点,根据事故致因理论建立了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树模型,计算了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得到影响顶上事件发生的全部路径共165条,提出把危险区域无人作为防止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起重伤害事故发生的重点措施。对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并在此基础上从吊装作业前和吊装作业中2个方面提出相应的事故防控措施,可为石油钻井现场汽车起重机吊装作业风险管控及安全管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钻井液对页岩井壁的稳定性能评价方法探讨 下载:55 浏览:267

赵虎 司西强 王善举 孙举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5期

摘要:
页岩气钻完井过程中较易出现掉块、反复划眼和憋停顶驱等井下复杂情况,因此井壁稳定是技术难题之一。较为精准地评价钻井液对页岩的井壁稳定能力,在坍塌周期内选取合理的钻井液钻完井成为关键。通过室内实验,分析钻井液对页岩井壁稳定性评价方法的优缺点,以期为不同页岩气地层合理选用钻井液提供参考依据。

山前高陡构造地层高效金刚石钻头的研发 下载:57 浏览:365

王晓彦 樊思成 田东彬 周学超 《中国设备》 2019年6期

摘要:
常规金刚石钻头在山前高陡构造地层中钻进,机械钻速低、进尺少,难以满足高效钻进的要求。中成公司在融合了一系列创新金刚石钻头设计技术成果基础上,推出的高效钻头能够有效克服上述特定环境的困难、提高钻井效率。使用情况表明,新型高效钻头在克深1101井钻进机械钻速9 m/h,较以往指标提升60%,进尺1980 m,为山前构造地层优快钻进积累了经验。

钻井液用磺甲基酚醛树脂浊点盐度评价方法改进 下载:42 浏览:332

马志武 乌永兵 营虎虎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2期

摘要:
通过实验对钻井液中氯化钠溶液和磺甲基酚醛树脂(SMP)溶液的配制提出了改进性意见和方法,并对比色皿及参比溶液的选择进行了分析。利用紫外分光光度计对不同实验条件下样品浊点盐度进行测试,讨论分析了浊点盐度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比色皿使用前应进行测试,选取吸光度不大于0.001的比色皿配对使用;浊点盐度测试建议使用石英比色皿,选取蒸馏水作为参比溶液进行实验。测试时间分别为2 min和10 min浊点盐度减小了10 g/L;SMP溶液与氯化钠溶液混合及吸光度数值读取时间应在2 min内完成,各测试溶液实验过程应一致。

大庆油田致密油藏开发钻井提速技术浅析 下载:58 浏览:352

高锐 《中国石油工业》 2019年1期

摘要:
大庆油田金28区块油气主要来自齐家-古龙凹陷的青山口组源岩,储层与源岩成指状接触,有利于形成自生自储的致密油藏,该区扶余油层和高台子油层的产能均达到了工业开采价值,针对高台子油层部署的4口水平井分别开发高GⅣ1、GⅣ3、GⅣ4、GⅣ5致密油层,设计水平段长,穿越嫩江组、姚家组等极其不稳定地层,钻井施工难度大。根据实钻经验,结合地质情况,给出不同施工井段的钻具组合、钻井参数及轨迹施工要求,同时强化钻井液性能,最终实现了致密油长水平段水平井的快速优质钻井,为后续开发提供了宝贵经验。

DQ-LWD随钻测井仪器耐高温抗振设计 下载:36 浏览:366

高明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12期

摘要:
随着油田进入开发的中后期,随钻测井仪器作为油气藏开发的前沿技术,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高温、高振动的井下工作环境,会导致较高的仪器故障率。通过分析大庆油田自主研发的DQ-LWD随钻测量仪器的故障现象及原因,对仪器电子测量系统的PCBA(成品电路板)进行耐高温、抗振设计。提出了元件与基板间接触散热、PCBA与壳体间散热、元件间减振、PCBA整体减振灌封等多种方法。通过在实验室模拟仪器高温振动的井下环境,对PCBA温升和最大应力进行测试,结果表明,仪器电子探测器温度能稳定控制在125℃以内,PCBA所承受的最大应力降低27%,应用过程中仪器元器件失效率降低23%,年平均故障率下降5.3%,有效的提高了DQ-LWD仪器的耐温抗振能力。

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标准体系建设 下载:31 浏览:353

陈丽媛 戴荣东 侯业贵 于少卿 王锴 《中国石油工业》 2018年2期

摘要:
针对胜利油田在钻井质量管理和监督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构建了以井身质量、取心质量、固井质量、完成井井口质量和油气层污染判定为核心的胜利油田钻井工程质量体系。该体系建立实施后,目的层井径扩大率由7.0%降至5.2%,固井二界面合格率由63.2%提高至71.8%。通过优化井身结构、固井工艺技术,优选套管及水泥浆体系等,单井钻井质量和固井质量得到提高,标准体系建设取得明显效果。

LW600卧螺离心机非典型故障处理 下载:86 浏览:434

裴勇毅 《中国设备》 2018年2期

摘要:
油田钻井现场LW600离心机使用维修情况,LW600卧螺离心机5例非典型故障及其解决办法。

复合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原理与导向执行机构分析 下载:77 浏览:489

刘江民 闫文辉 彭勇 韩薛云 《中国机械研究》 2018年6期

摘要:
由于常规的旋转导向钻井工具不能满足复杂油气田的开发的需求,通过分析国内外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介绍了一种指向式与推靠式结合的复合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分析了复合式旋转导向钻井工具的工作原理及其主要组成部分,并对导向执行单元的结构的柱塞与调节环偏心量、万向节的结构和调节环的结构进行了分析,得出该工具的最大几何造斜率为。

川西气田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关键技术 下载:54 浏览:408

刘伟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四川盆地川西气田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埋深为2 000~4 500 m、厚度为1 700~3 050 m、地层压力系数为1.85~2.0、岩石致密坚硬、岩石可钻性极值高达8.0,前期评价阶段的直井在相应井段的平均机械钻速为1.41~2.22m/h。为了实现对川西气田的有效开发,以机械钻速较慢的须家河组为研究对象,开展工程地质参数精细描述、井身结构优化、提速工具优选和强化钻井参数等系统研究,形成了一套适合于该区须家河组致密坚硬地层钻井提速的关键技术。研究成果指导完成6口开发井,平均机械钻速达3.19 m/h,同比提速32%,钻井周期缩短约40 d。结论认为,所形成的集"工程地质参数评价、井身结构优化、破岩工具优选、钻井参数强化"于一体的硬地层钻井关键技术有利于须家河组钻井提速提效,不仅能满足川西气田有效开发需要,还可以为国内外类似气井优快钻井提供技术借鉴。

临兴区块致密气钻井提效技术 下载:53 浏览:470

贾佳 夏忠跃 冯雷 《天然气进展》 2020年12期

摘要:
鄂尔多斯盆地的临兴区块已进入致密气大开发阶段,新钻井数量逐年增多,该区地层表现出岩石致密、可钻性差、钻速慢、摩阻扭矩大、钻头磨损严重等特点,面临钻井效率难以提高的难题。为了充分实现降本增效目的,以井身结构、钻井液、钻头、钻具组合为研究对象,分析了常规井身结构井和小井眼井身结构井在岩屑量、钻井液用量、套管数量、固井水泥、钻机负荷、作业成本等方面的差异;比较了长裸眼段二开水平井与三开水平井的优劣,研究了超双疏剂加量对表面张力的影响规律,优化了钻头结构设计,改进了钻具组合。研究结果表明:水平井砂岩钻遇率提高10%以上,机械钻速提高25%以上,钻井周期缩短3 d以上。现场应用结果表明,研究形成的致密气钻井提效技术可以在临兴区块推广应用。
[1/10]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