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被害人危险接受的定位:三阶层与四要件下的分别讨论 下载:35 浏览:285

高丽丽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0年9期

摘要:
在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下,关于被害人危险接受的定位分别存在构成要件符合性阶层、违法性阶层以及有责性阶层的讨论,根据被害人危险接受的内容特征,它应该作为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中的阻却构成要件该当性事由。在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被害人危险接受应被定性为超法规的正当化事由。以被害人危险接受作为阻却构成要件该当性事由为前提,以四要件中的犯罪客体与犯罪客观方面为媒介,被害人危险接受因不存在法益侵害而排除对法益(犯罪客体)的侵害,以及被害人危险接受不符合构成要件而排除犯罪的客观方面,通过这样的理论表述转换,三阶层犯罪论体系与四要件犯罪构成体系中的要素实现了理论衔接与契合,被害人危险接受的定位在两个体系下实现了贯通。

我国居民的社会地位认知、收入差距和消费支出——基于中国家庭追踪调查CFPS的调查数据 下载:84 浏览:375

杨宝玉 《中国经济》 2018年10期

摘要:
本文采用计量经济学的方法研究了社会地位、收入差距与地位性消费支出的关系。首先,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消费支出存在积极影响,同时自我社会地位认知对地位性消费也存在积极影响,从影响系数来看,对消费支出的影响低于地位性消费的影响。其次,在收入差距较大的区域,主观社会地位与地位性消费的关系得到了强化。本文的研究结论对我国政策具有较大的启示意义。第一,应当关注社会舆论导向,避免过度物质化的价值观得到广泛传播,倡导健康的消费理念。第二,地方政府应当建立更完善的收入分配机制。第三,推动国家的遗产税征收。

俄苏时期“非哥萨克化”历史解读 下载:75 浏览:367

杨素梅 《历史教学研究》 2018年7期

摘要:
哥萨克是俄国历史上一个特殊的军事阶层,在400多年的发展中经历了阶层的分化、"哥萨克化"和"非哥萨克化"。17至19世纪的"哥萨克化"基于俄国政府对外殖民扩张的需要,其结果是哥萨克阶层不断壮大。到19世纪末基于多种因素开始出现"非哥萨克化"现象。20世纪初期以前"非哥萨克化"是一种客观必然的现象,但自1917年转化为一个主观强制性的大运动,最终导致哥萨克阶层不复存在。

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自尊补偿与地位追求 下载:85 浏览:426

解晓娜1 石可2 郭永玉1 《心理学研究》 2020年10期

摘要:
近年来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负性事件频发,研究以补偿性消费理论为基础,考察低阶层大学生炫耀性消费的内因与外因。实验一通过比较高、低状态自尊条件下不同阶层被试的炫耀性消费倾向来考察自尊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的炫耀性消费倾向受到其状态自尊的调节;实验二通过比较不同阶层被试对地位及非地位符号商品的支付意愿来考察商品符号价值的作用,结果表明低阶层大学生只有在商品具有地位符号价值时,才会表现出比高阶层大学生更强烈的炫耀性消费倾向。

在平民与智识阶层间的“游离者”——1920年代青年知识分子的一种形态 下载:58 浏览:404

张学谦 《中国文学》 2018年2期

摘要:
1920年代中后期"平民主义"与政党革命的兴起也使青年知识分子远离了政治活动。这一时期不少青年知识分子怀揣着新文化的理想走进了文化界。然而,他们却未能实现自己的文化理想,反倒变成了游走于知识阶层与平民阶层之间的"游离者"。他们既不认可知识精英的做法,又不满意平民的觉悟,他们独自寻觅自我与文化社会的变革途径。"游离者"形态的青年知识分子既是"五四"后知识青年的一种特殊形态,又是深入理解1920年代中后期知识青年处境的重要途径。

整体向好与异质性分化——基于CGSS2013的当代中国工人群体阶层认同特征研究 下载:23 浏览:432

侯博文1 尹海洁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9年9期

摘要:
历经40年的社会变迁,中国进入了新的历史时期,日渐孕育了一批"从事劳动技术复杂程度相对较低工作的被雇佣劳动者",即当代中国工人群体。本文以中国综合调查CGSS2013数据为样本来源,对工人群体社会阶层的认同特征进行研究。分析结果显示,当代中国工人群体阶层认同呈"中层认同"特征;与客观社会阶层地位相比,主观阶层呈"向上认同"特征;在时间维度上,主观阶层认同呈"不断上升"趋势;工人内部并未形成一致的阶层认同,更未形成"自为"的意识,呈现内部异质性和碎片化特征。对不同入职时期工人而言,户籍和单位类型之于他们的阶层认同影响也各不相同。

社会阶层与品牌危机类型对品牌评价及购买意愿的影响探究 下载:56 浏览:323

韩冰 王良燕 余明阳 《当代管理》 2018年3期

摘要:
通过将社会阶层的心理认知成果延伸到品牌危机管理范畴,文章采用实验法探究了消费者的社会阶层和品牌危机类型对消费者品牌评价和购买意愿的影响。即面对道德型危机,与低社会阶层消费者相比,高社会阶层消费者对危机品牌的评价更高,对其产品或服务的购买意愿更高;对于能力型危机,高社会阶层和低社会阶层的消费者的品牌评价和购买意愿并无显著差异。在该效应中消费者的主体性——共享性导向起到了中介效用。文章结论扩展了社会阶层研究成果的应用领域,进一步完善了品牌危机领域相关理论,为企业应对品牌危机提供了积极的管理启示和实践意义。

组织中的社会阶层影响研究述评 下载:55 浏览:433

潘清泉1 韦慧民2 《经济与管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近些年来社会阶层分割及社会阶层固化的不断加剧促进了社会阶层研究的新发展。组织中社会阶层差异的普遍存在也使得组织管理学者开始关注社会阶层在组织中扮演的重要角色。不过目前相关研究还较少并且比较零散,阻碍了组织内社会阶层研究的深入推进。文章系统梳理了组织内社会阶层研究文献,在对组织内社会阶层内涵及相关概念厘清的基础上,阐释了组织情境中社会阶层对个体自我态度与行为、对他人认知与评价以及阶层出身印刻效应机制的影响,剖析组织中基于社会阶层的互动与阶层工作,并基于上述分析探讨组织与个体双重视角下的社会阶层的管理影响,最后提出了组织内社会阶层影响研究的未来方向。期望借以促进组织内社会阶层影响的理论研究,同时对阶层分割突出背景下的当前组织管理实践有所借鉴。

寒门如何出“贵子”——基于文化资本视角的阶层突破 下载:85 浏览:514

余秀兰 韩燕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6期

摘要:
寒门要想获得升迁性社会流动,最重要的突破口是让孩子接受教育,而文化资本是影响教育获得的最可能的能动因素。在我国,虽然优势阶层具有文化资本优势,存在文化再生产现象,但优势文化资本并无明显的阶层区隔性与排他性,寒门学子可通过重要他人或其他途径弥补家庭文化资本之不足。更关键的是,寒门情境还激发了具有寒门特征的文化资本,极大地促进了寒门学子的学业成功。要想寒门出"贵子",贫寒家庭既要积极弥补家庭文化资本的不足,又要努力激发贫寒家庭自身的文化资本,同时国家及社会也要提供多方面的支持。

明末政局与士绅阶层的经济利益:以东林党争为例的政治分析 下载:85 浏览:904

李政浩 《中国经济》 2024年11期

摘要:
明末政局的动荡为士绅阶层的经济利益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东林党争作为这一时期的政治斗争核心,加剧了帝国内部的权力斗争。本文旨在通过对东林党争的背景、发展及士绅阶层的经济利益进行分析,揭示士绅阶层在明末政局中的政治参与和经济诉求。探讨士绅如何借助东林党争保护和扩展自身的经济利益,分析东林党争对士绅经济利益的正负面影响,展现政治斗争对社会阶层经济格局的深远作用。

冰雪运动普及进程中的社会阶层融合研究 下载:89 浏览:764

李国宁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4年12期

摘要:
冰雪运动作为一项富有挑战性和魅力的体育活动,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迅速普及。然而,冰雪运动的普及进程中,社会阶层差异问题逐渐凸显。不同社会阶层在参与冰雪运动的机会、动机和体验上存在显著差异,这不仅影响了冰雪运动的公平发展,也制约了社会阶层的融合。因此,研究冰雪运动普及进程中的社会阶层融合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增强社会凝聚力具有重要意义。

《南方与北方》中的社会、阶层和女性 下载:234 浏览:2473

杏永乐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2年5期

摘要:
生态女性主义作为女性主义的一个新兴的分支已经在文学批评和文学分析中得到了广泛的使用,本研究采用生态女性主义对英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盖斯凯尔夫人的名作《南方与北方》进行分析。通过分析,本研究认为该作品全面地体现了生态女性主义。本研究对该部作品中的社会、阶层和女性三者进行分析,从而挖掘书中潜藏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和意识,以期为文学批评和文学分析提供有益的参照。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工作分类施策探究 下载:271 浏览:2251

易静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11期

摘要:
随着我国经济转型步伐不断加快,新行业新业态不断涌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队伍不断壮大。加强思想引导、增进政治共识是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工作的根本任务。当前,亟待加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研究,通过明晰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意义、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群体特征和分类特征,着力研究不同群体分类施策的思路和重点。

社会资本能否增进民生幸福感? 下载:294 浏览:2817

吴少辉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21年8期

摘要:
本文以CGSS2015的数据探究社会资本对于主观幸福感的影响,以及阶层认同和公共服务满意度在其中所发挥的中介、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社会资本对于主观幸福感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阶层认同在二者之间充当部分中介作用;公共服务满意度则起到调节作用。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