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经济发展水平对沼气工程的影响 下载:50 浏览:377

谭骁喆1 文扬1 谭雪2 石磊1 马中1 《中国环境保护》 2018年6期

摘要:
文章通过2007~2015年省级面板数据,建立对数回归模型和门槛回归模型,验证经济发展水平对沼气工程的影响。得出:经济发展水平是对沼气工程建造规模影响最大的因素,同时,养殖规模、政府能源经费投入等因素同样对沼气工程的建造规模有正向作用;产气总量则主要由建造规模决定,因此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是间接性的;产气率在不同的经济水平下存在明显的差异。回归结果反映了一些沼气工程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此文章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

企业融资结构对技术创新的影响研究 下载:72 浏览:476

魏国江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9年6期

摘要:
创新驱动作为国家战略必须以企业技术创新为主要突破口,但发达国家经验证明,过度金融化会导致企业创新力下降。本文通过半参数估计,从宏观角度发现金融化率提高明显抑制了企业技术创新;通过面板模型,从微观角度发现资本市场融资对企业创新投入与产出存在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企业创新的重要促进要素为企业自身的盈利能力与研究平台。所以,创新驱动背景下要通过强化企业经营能力以企业利润作为企业创新第一保障,通过企业研发平台及"做中学"形成的技术能力作为创新的坚实基础,并适当发展、鼓励创新的创投基金等金融工具。

自然资源丰裕度、产业承接与区域创新能力——基于西部地区相关数据的空间面板模型分析 下载:84 浏览:483

胡瑜杰 朱万里 《现代经济研究进展》 2018年4期

摘要:
本文利用西部地区11个省(区、市)2000~2015年的面板数据,实证检验了自然资源丰裕度和国内产业承接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研究表明:(1)变量之间存在空间关联性,最优模型为时间固定效应的空间杜宾模型;(2)自然资源越丰裕,越不利于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创新能力的提高,承接产业转移一定程度上提升了本地区的区域创新能力,但与周边地区创新能力负相关;(3)控制变量方面,平均受教育年限有利于本地区创新能力提高,对周边地区创新能力带来负向效应,对外直接投资(FDI)显著促进了本地区和周边地区区域创新能力提高,人均财政科技支出增强了本地区创新能力,但对周边地区的影响不显著。

基于系统GMM面板模型的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研究——以中国省际面板数据为例 下载:21 浏览:90

杨皓然 吴群 《土壤研究》 2019年6期

摘要:
依据2003~2015年中国省际面板数据,运用STIRPAT模型及系统GMM动态面板计量模型,分析我国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的碳排放效应,并探究我国经济发展是否与碳排放之间存在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的"倒U"型关系。研究结果显示:(1)人均GDP与土地利用碳排放存在"倒U"型曲线的特征,进一步验证了我国存在土地利用碳排放的环境库兹涅茨曲线假说;(2)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具有显著的滞后效应,基于系统GMM的动态面板计量模型的估计结果优于静态面板估计结果;(3)系统GMM估计结果显示,经济因素、能源强度、城镇化水平是碳排放最主要的影响因素。其中,人均GDP和能源消耗强度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存在显著正效应,城镇化率、第三产业增加值占比、农地非农化率和土地市场化水平对土地利用碳排放效应存在显著负效应。

我国上市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差异的原因研究 下载:33 浏览:327

何亮1 崔坤宇1 梁美灵2 《金融研究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近几年,商业银行净利息收益率呈现下滑的趋势,银行业发展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在做市商模型的基础上,通过运用不变截距面板模型实证分析12家银行2010~2017年净利息收益率差异的原因,结果显示不同类型的银行净息差影响不同,我国上市商业银行的净息差主要受客户机构、经营产品模式、风险偏好三个根本性因素影响。由于市场不断发展,银行获取利润的压力变大,因此对于净利息收益率这一指标的分析具有更加深刻的意义。

数字普惠金融对城乡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基于西北五省面板数据 下载:161 浏览:1375

曾诗涵 木尼热•艾尼瓦尔 李越 《金融研究杂志》 2022年7期

摘要:
普惠金融数字化助力农村经济高质量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城乡收入差距水平的收敛。本文以西北五省数字普惠金融发展指数作为解释变量,城乡收入差距作为被解释变量,城镇化率、产业结构、政府支持三个变量作为控制变量进行实证检验。最后,为了更好地利用数字普惠金融发展优势来缩小城乡收入差距、促进城乡金融服务均衡化发展,提出了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加强数字普惠金融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互联网金融服务体系;二是加快数字普惠金融宣传普及,增加西北农村地区的教育投入;三是完善数字普惠金融监管体系,保障用户的合法权益。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