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分析 下载:232 浏览:2389

骆林利 《现代康复医学》 2022年9期

摘要:
目的 分析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法对产后盆底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于我院产科阴道分娩产妇92例为分析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6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锻炼治疗,研究组采用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法治疗。比较治疗2个月后两组的盆底肌张力恢复、阴道肌电压和肌张力改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治疗后盆底肌张力恢复、阴道肌电压和肌张力改善情况更优;研究组产妇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结论 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法应用于阴道分娩后产妇,可有效改善盆底肌张力,减少子宫脱垂、尿失禁等并发症的发生,对其产后盆底肌张力康复有积极影响,值得临床推广。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对预防妇科围术期DVT研究 下载:149 浏览:1941

骆林利 《国际护理学》 2022年12期

摘要:
目的 妇科盆腔手术后高发下肢深静脉血栓(DVT),针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围术期实施以快速康复外科(FTS)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探究下肢DVT预防的影响。方法 纳入2020年1月-2021年12月我院102例妇科盆腔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以及以FTS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比较组间各项围术期指标、凝血功能指标、下肢DVT发生程度、术后舒适状况量表评分。结果 排气时间、排便时间、切口愈合时间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显著(P<0.05);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凝血酶时间(TT)比较,干预后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长,纤维蛋白原(FIB)水平、D-二聚体(D-D)水平,观察组均较对照组更低,差异显著(P<0.05);下肢DVT发生程度比较,观察组轻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舒适状况量表评分,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存在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以FTS理念为基础的综合护理干预,对妇科盆腔手术患者,可加快康复速度,降低术后下肢DVT的发生概率,是术后预防下肢DVT发生的有效途径,值得推广。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