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阶段化考试在高校课程考试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学分析》课程为例 下载:52 浏览:276

谭畅 马淑芳 《数学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分析了《数学分析》课程的特点与传统考核机制的弊端,阐述了进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以实施阶段化考试为改革思路,提出了一套以督促教与学为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考试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试点实例分析,证明了考试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阶段化考试在高校课程考试改革中的探索与实践——以《数学分析》课程为例 下载:52 浏览:267

谭畅 马淑芳 《数学应用》 2020年5期

摘要:
分析了《数学分析》课程的特点与传统考核机制的弊端,阐述了进行考试改革的必要性.以实施阶段化考试为改革思路,提出了一套以督促教与学为目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客观、科学的考试方法与具体实施方案,并通过试点实例分析,证明了考试改革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基于智慧课堂下的高校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以《微积分》为例 下载:36 浏览:375

刘敬怀1 张萍丽2 《课程教育研究》 2025年1期

摘要:
高校课程教学要凸显智慧课堂学习的优势,教师依托信息技术,突破时空的限制,不断促进高校课堂教学改革,提升资源利用率,实现高校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微积分》是高校经济与管理类等专业的必修课程,不仅具有深厚的理论基础,还在实际应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微积分》课程为例,在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改革研究,在提升专业教学的同时实现立德树人教学目标,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培育,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三观,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人才培育目标。

“互联网+”与高校课程教学变革 下载:81 浏览:490

尚俊杰1 张优良2 《教育研究与发展论坛》 2018年9期

摘要:
大规模开放在线教育揭开了教育大变革的序幕,技术与教育的融合再次成为学术界讨论的热点。在传统教育模式中,课程教学存在的诸多问题呼唤一场深刻的"教育革命"。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将重塑高等教育领域,拓展优质课程资源,推动学生自主性和互动性学习,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并强化课程的实践性。因此,应该全面认识互联网技术在教育变革中的推动作用,积极利用优质互联网资源,并通过推动教师转型发展以应对未来的课程教学变革。

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哲学思考 下载:113 浏览:1238

宋玉锋 卢永凤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8期

摘要:
高校是意识形态工作的前沿阵地,课程集中体现着国家意志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类课程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是当下新的马克思主义课程观。全面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离不开对其进行哲学思考。要从历史和现实的角度思考课程思政何以要,要从课程中的思政存在形态思考课程思政何以能,要从学生思维特点探索课程思政何以行,要从人才培养角度思考课程思政何以指,要从功能和作用的角度思考课程思政何以好,这是推进课程思政建设走向深处必须要进行的哲学思考。

试论高校课程思政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必要性 下载:127 浏览:1318

周佳 范凤华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2期

摘要:
课程思政工作的开展是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道德和政治理念的重要途径,我国作为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国家,在课程思政中必不可少的便是对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融入。以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两个角度,分别就在高校课程思政中融入马克思主义思维方法的必要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希望能够为相关行业工作人员提供一定参考。

基于马克思主义思维下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路径分析 下载:124 浏览:1340

周佳 范凤华 《哲学研究进展》 2023年1期

摘要:
对高校教育而言,马克思主义理论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开展思政教育不可缺少的工具,有助于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因此,文章围绕基于马克思主义思维下高校课程思政研究路径进行探讨。首先,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基本内涵加以叙述,其次,对马克思主义国家观运用价值加以分析,最后,从师资力量、学科等多个方面切入,提出科学有效的课程思政建设策略。希望下述论述能够起到参考作用,为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便利帮助。

积极生育政策下婚恋观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研究 下载:137 浏览:849

蔡漪潮 《课程教育研究》 2024年5期

摘要:
随着国家“三孩”政策的出台,婚恋观成了社会关注的一大重点问题。目前,“00后”大学生的婚恋观,相较于以往学生的婚恋观,发生了一些改变,出现很多了“恐婚”、“丁克”等婚恋现象,而这与我国政策导向相悖。健康、正确的婚恋观有利于个人的成长,家庭的幸福,社会的稳定以及国家的发展,而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快速发展时期,也是未来社会婚育的主力军,因此,对大学生进行系统的婚恋教育以帮助他们树立健康婚恋观十分必要。另外,考虑到教育部对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理念的要求,高校不仅应当将婚恋教育纳入高校教育体系,而且需要将婚恋教育融入高校课程思政,使婚恋教育贯穿在各类课程,协同并行。

高校课程教育思政化建设路径研究--以《社会工作伦理》课程为例 下载:362 浏览:2593

​郭相钧 《课程教育研究》 2022年6期

摘要:

“课程思政”是通过专业及课通识课等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的实践活动[1]。通过发挥课堂育人的作用,,使思政教学与教学实践活动有机地融合,并通过对学习者进行政治知识的传递与正确价值观的引领,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的全过程,从而实现全程、全方位育人的目的[2]。高等教育承载了培育国家未来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对我国未来发展意义及其重大,所以在新时代背景下,在普通高等院校的课程教学中,强化了思想政治理论教学,以满足国家对高水平、高素质人才培养的需要。[3]

电力类高校《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的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 下载:84 浏览:997

凌雪莹 《电力技术学报》 2024年3期

摘要:
《跨境电子商务基础》课程思政教学体系构建是我国当前电力类高校课程建设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构建课程思政教学体系,促进电力类高校电商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可培养具有全面素质和社会责任感的电商人才。本文基于课程思政的建设要点和主要内容展开论述,从整合思政教育资源、设计思政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创新和建立评价体系等四个方面对实施步骤与策略进行了讨论并举例说明,以明确跨境电商课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的思路及其可行性,并进一步明确了电力类高校跨境电商课程的课程思政教学体系建设与实施对于跨境电商行业的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进步的重要现实意义。
[1/1]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