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智能制造背景下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研究 下载:48 浏览:271

万志远1 戈鹏1 张晓林2 殷国富3 《中国科学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21世纪智能制造已成为制造业发展的必然方向。本文通过分析全球智能制造主要领域发展概况,欧美日等制造业强国发展战略,我国工业机器人、智能数控机床等智能制造发展状况以及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进展,针对我国装备制造业智能化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如缺乏核心竞争力、标准化普及不够、工业大数据应用价值未充分挖掘、以及智能制造相关现代服务业发展滞后等,提出四条建议—结合产教研提升创新力、普及智能制造技术与管理标准、建设数字服务中心、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服务业,以促进装备制造业智能化产业升级。

基于DEMATEL的造价BIM障碍分析及提升路径研究 下载:54 浏览:326

董娜1 郭峻宁1 姜涛2 《建筑与工程管理》 2020年5期

摘要:
随着我国建筑信息化技术的普及推广,设计施工领域的BIM应用已经取得了显著成效,而造价咨询业的BIM应用仍有待完善。在国内外造价BIM应用现状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和业内专家访谈总结出造价BIM应用的障碍因素,利用DEMATEL分析各障碍因素间的关系,分析结果表明:缺乏政府和行业主管部门政策支持对其他因素影响最大;企业高层管理者的支持成为影响BIM推广的直接原因。并根据模型分析结果,提出造价BIM的推广实施路径。

调节和双眼视功能检查在评估民航飞行员双眼视功能异常中的应用 下载:59 浏览:390

伍叶1 张珍2 唐雪林1 傅方2 李琦2 姚华2 谭立倩2 刘陇黔1 《中国眼科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评估民航飞行员的调节和双眼视功能来探讨民航飞行员的功能性异常视觉。方法于2015年9月总共纳入297例民航飞行员,所有飞行员进行视力、屈光度、远/近隐斜度、调节性辐辏/调节(AC/A)比值、融合范围、调节幅度、调节灵敏度检查以及主观问卷调查。结果其中32. 0%(95/297)的民航飞行员看近外隐斜视度>5△,绝大部分民航飞行员没有垂直隐斜视。调节和/或双眼视异常发生率为17. 5%(95%置信区间:13. 18%~21. 82%; 99%置信区间:11. 81%~23. 19%)。其中调节异常的民航飞行员占4. 71%,双眼视异常的民航飞行员占12. 79%。结论民航飞行员中调节和双眼视功能异常发生率均较高,如果飞行员有视疲劳症状时,我们应考虑到双眼视功能异常或调节异常。

图像中的时代与变革中的图像——改革开放40年来的中国美术一瞥 下载:69 浏览:411

黄宗贤1,2 《中国艺术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改革开放40年,是中国美术发生重要变革、获得巨大发展、取得辉煌成就的40年。40年来,艺术家们用视觉形式记录、表现了改革开放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巨大变化,为未来留存了视觉记忆。改革开放也为中国当代美术的发展提供了全新的语境和广阔的空间,使中国美术的整体格局、观念、形态与价值取向与以往相比都发生了巨大变化,形成了中国当代美术的独特品质与形象,为中国美术在新时代的再出发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小额诉讼程序适用情况的实证研究——以A省基层法院为对象 下载:68 浏览:403

潘炳华1 周洪波2 《争议解决研究》 2018年1期

摘要:
我国立法机关于2012年对《民事诉讼法》“大修”时设立了小额诉讼制度,接着,于2015年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其中对小额诉讼程序的具体适用进行了专门的细化解释。设立小额诉讼程序之旨趣主要在于,一方面是基于法院案件压力过大的现实状况,使之承载案件分流功能,另一方面,使得占基层法院一定数量的民事案件能够以最简易的方式审理、以一审终审的方式来提高审判效率,降低诉讼成本,同时又能减轻因上诉给中级法院带来的审判压力,以此缓解人民法院案多人少之矛盾。然而,本文通过实证调查却发现,立法设立旨在解决“案多人少”问题的小额诉讼程序,在实践中存在适用率极为偏低和运行状况不佳,普遍的基层法院和审判人员对小额诉讼程序的适用表现出消极和谨慎的态度,出现了“不敢用”之现象。与最高人民法院预期的全国基层法院“消化”的小额案件将占基层人民法院受理的民事案件总量的30%左右之目标相差甚远。进一步的调研发现,导致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偏低之原因既有立法上规定的小额诉讼程序适用范围不够完善,也有相关的配套制度如绩效考核制度、涉诉信访制度对法院、法官产生的消极影响。

互联网金融审判模式之构建和程序规范 下载:56 浏览:356

文小梅1,2 《中国社会科学学报》 2020年8期

摘要:
采用实证比较研究法,从程序原理、法律经济学角度对杭州互联网法院、上海金融法院和福田法院互联网金融法庭,在机构设置、审级、案件类型、案由范围、地域和级别管辖、审判方式等方面比较,分析互联网金融审判三种经验的优势与不足,重构互联网金融审判程序规则。建议重点应建立三级法院一体化的互联网金融法庭,从统一受理、泛地域管辖、送达等方面完善程序规则,刑事与民事、民事与行政实现实质审查的合并审理,并通过在线电子远程庭审提高审判质效。

桂圆果酒的复合酵母发酵 下载:53 浏览:397

袁辛锐1 喻学淳2 杨芳1 宋川2 雷翔云2 姚开1 曾珊2 贾冬英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12期

摘要:
以总糖、总酸、总酯、酒精度、感官评分为指标,比较了5种活性干酵母菌种对果胶酶解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从中筛选出SY果酒活性干酵母和生香活性干酵母,研究了二者的复配比例、添加方式和添加量对桂圆果酒发酵的影响。结果显示,不同活性干酵母对桂圆果浆的发酵效果不同;5种活性干酵母中,SY果酒活性干酵母的产酒精能力最强,生香活性干酵母的产酯能力最高、产高级醇的能力最低;该两种酵母的添加方式为同时添加,二者的质量比为1:1,其添加量为0.03%。将产酒酵母与生香酵母联合使用可得到品质更好的桂圆果酒。

米曲霉发酵桑叶茶的工艺优化 下载:44 浏览:355

陈永丽1 高畅1,2 洛桑卓玛1,3 迟原龙1 姚开1 贾冬英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9期

摘要:
以干桑叶为原料、水浸出物含量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米曲霉和毛霉及其复配、水分含量、接种量、温度和时间对桑叶发酵茶的影响,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其发酵条件。结果显示,米曲霉为发酵桑叶茶的适宜菌种;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含量随着发酵时间的延长而增加,随水分含量及接种量的增大和温度的升高先增加后减小;3种因素中,水分含量对发酵桑叶茶水浸出物含量的影响最大,接种量次之,温度最小,并且水分含量与温度间的交互作用最为显著;米曲霉发酵桑叶茶的优化工艺条件为桑叶的水分含量70.7%、接种量6.23%、温度27.9℃、发酵时间6d,在此优化条件下发酵所得桑叶茶的水浸出物含量达62.72%,感官评分为73.4,游离氨基酸含量是未发酵干桑叶的4倍。米曲霉发酵可明显改善桑叶茶的风味和滋味。

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研制 下载:35 浏览:379

于倩1 赵盈盈2 张艺1 苏瑶1 张文学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20年9期

摘要:
为合理有效利用资源废弃物油橄榄叶并降解其中的橄榄苦苷,改善其带有的苦涩味,采用油橄榄叶与食药两用真菌白参菌,在不添加任何辅料的情况下进行发酵,获得同时含有油橄榄叶与白参菌中功能性成分的脱苦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以羟基酪醇、橄榄苦苷、茶多糖作为目标物质,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探究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工艺。结果表明,油橄榄叶白参菌发酵茶的最佳制备条件为:接种菌龄为48 h、接种量为15 mL、发酵时间为9 d。最终所得发酵茶羟基酪醇含量为360.73μg/g、橄榄苦苷含量为72.34μg/g、茶多糖含量为12.37 g/100 g、三项指标综合评分为589.15,茶叶外形均匀带油光、条索紧结、无杂物,茶汤呈金黄色且清澈明亮,香气纯正、留香持久、无异味,入口醇厚回甘、不涩,叶底呈现褐黄色,证明了油橄榄叶与白参菌结合制备发酵茶的可行性。

物料搬运机械手的设计开发 下载:65 浏览:431

李永胜1 任倩2 《中国机械研究》 2019年2期

摘要:
为满足多工位加工生产线的需要,结合近年来在制造领域应用广泛的PLC技术,设计了3自由度气动机械手,在机械手本体部分、驱动部件、测控电路设计的基础上,对PLC控制系统的元件选用、I/O口分配、程序编制进行了详细设计,满足了机械手运行轨迹,行程,载荷等方面的要求。

一种大工作空间近场扫描系统设计实现及电中心校准 下载:28 浏览:220

刘浩1 赵远2 闫丽萍1 赵翔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11期

摘要:
为测试复杂待测设备的电磁兼容特性,设计并实现了一套近场扫描系统,可以在600 mm×700 mm×600 mm的工作空间内,对待测设备进行频域近场扫描测量。基于LabVIEW编写的集成化控制软件能对搭载近场探头的机械运动平台、矢量网络分析仪进行联动控制,并对探头采集的近场信息进行处理与记录。进行了对系统探头因子的校准及电中心位置的测定,发现当测量高度或测量频率发生变化时,电中心也会随之变化。对某待测设备进行了实际测量,获得的磁场强度分量近场分布图和仿真结果吻合良好,表明该近场扫描系统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论参与式灾后重建的作用和影响 下载:25 浏览:419

王卓1,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10期

摘要:
参与式方法所强调的,一是对弱势群体赋权,二是社会成员在社会变迁过程中的平等磋商,三是提高发展进程中各种投入的效率。本质是激发各利益相关方的主体意识和主体行为。本文通过政府与社会组织在5·12汶川地震重灾区民乐村开展参与式灾后重建规划的实践,分析政府科学回应社会和群众需求的方法与条件,提高政府和社会援助效率、改善政府与社会关系的可能性,研究刺激公共品需求、培育社区自治能力的途径,探索社区管理模式转型为社区自治模式的基本框架。文章认为参与式灾后乡村重建可以为精准扶贫、乡村振兴和城乡发展提供借鉴。

基于胶囊网络的药物相互作用关系抽取方法 下载:45 浏览:413

刘宁宁1 琚生根1 熊熙2 王婧妍1 张芮1 《当代中文学刊》 2020年1期

摘要:
药物相互作用是指药物之间存在的抑制或促进等作用。针对目前药物关系抽取模型在长语句中抽取效果较差以及高层特征信息丢失的问题,该文提出了一种结合最短依存路径的胶囊网络关系抽取模型,该方法首先根据原语句解析出两个药物之间的最短依存路径,然后利用双向长短期记忆网络分别获取原语句和最短依存路径的低层语义表示,再将两者结合输入到胶囊网络中,利用胶囊网络的动态路由机制,动态地决定低层胶囊向高层胶囊传送的信息量,避免了高层特征信息丢失的问题,从而提升抽取效果。在DDIExtraction 2013药物相互作用关系抽取任务上的实验结果表明,该文方法的F1值优于目前最优方法1.17%。

多种线缆线束电磁耦合分析的FDTD普适性模型与验证 下载:31 浏览:241

谢暄1 孟雪松2 刘强2 闫丽萍1 赵翔1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位于地面上一定高度的线缆束场线耦合效应研究是电磁环境效应和电磁兼容分析的重要内容。研究了不同种类线缆束的FDTD迭代公式,通过对不同公式之间异同的比较与分析,建立了适合不同线缆求解的普适性模型,大幅降低了程序设计代码上的冗余度。通过在若干算例中与全波分析软件仿真的结果进行比较,验证了模型及程序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基于神经网络的圆孔阵列垂直入射耦合截面预测 下载:31 浏览:241

丁星丽1 赵翔1 闫丽萍1 刘强2 《无线电研究》 2020年9期

摘要:
为了分析电子系统金属屏蔽外壳上孔阵的耦合截面,引入神经网络建模方法。分析了垂直入射条件下一些特征参数对圆孔阵列耦合截面的影响,用全波分析法计算了不同特征参数下的孔阵归一化耦合截面,将获得的6 000组样本数据输入神经网络进行训练,获得根据孔单元的电尺寸、行/列数、行/列间距电尺寸及入射波的极化角度6个参数预测孔阵归一化耦合截面的神经网络模型;将样本按比例随机分为训练集和测试集,得出最少约3 000组数据就能使神经网络模型达到较高的预测精度。为了进一步验证神经网络模型的普适性和有效性,选取了2组没有在训练集和测试集中出现的特征参数,分别用全波分析法和该神经网络模型进行预测,发现基于神经网络的预测结果和全波分析法的计算结果吻合良好。

事件与文学的边界 下载:23 浏览:372

王晓路1 刘岩2 《社会科学研究进展》 2018年8期

摘要:
本文以对话方式讨论文学与事件之间的互动关系:一方面,社会、政治、历史和文化事件往往影响到文学的书写与接受方式,致使文学的边界产生蔓延;另一方面,人们在"事件"的语境中对于"何谓文学"的理解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以事件为切入点审视文学书写、传播和阅读,有利于从不同侧面看待文学现象,把握技术、观念、文化和文学生产之间的联系,从而对于文学的生成机制和流变线索有所洞察。

民国时期男性影星的审美性研究 下载:38 浏览:385

徐丛丛1 朱善智2 《当代艺术》 2018年9期

摘要:
男性影星作为明星群落的一大组成部分,在被看的视阈下多处于被动地位。民国时期,男影星的诞生比女影星要早,但其关注度不及女影星。男性影星的或显或隐凸显出特定时代的文化形态。透过众多银幕形象,可以观察大众审美观念的差异与变化,并剖析男星群落代表的审美文化符号、性别文化标签和社会意识之内涵。在民国影像的"秩序场"内,男星群落为中国早期明星制的完善奠定了基础,其审美辐射与审美价值更彰显出潜在的"美感"。

家居智能用电水平指标体系构建方法研究 下载:87 浏览:466

徐梦佳1 王渝红1 竺懋渝2 赵贺2 刘庆时2 《电力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完善与细化智能电网评价指标是必然趋势。作为智能电网的主要利益者,提高用户智能用电水平是智能电网建设的重要部分,因此从系统性、典型性、可比性原则出发构建评价家居智能用电水平的指标体系。首先进行专家群决策补充指标集,提高了原体系全面性,然后应用数学规划方法估计原始判断矩阵与理想值之间的偏差,结合专家群可信度,提出了一种体现专家决策误差的指标权重区间计算模型,并对弱权重指标进行筛选,提高指标体系精炼性,最后对实际小区的智能用电方面进行评价,评价结果表明优化后的指标体系能有效、可靠地评价家居智能用电水平。

基于束间动态干涉的快速匀滑新方法 下载:65 浏览:390

熊皓1 钟哲强1 张彬1 隋展2 张小民2 《现代物理学报》 2020年10期

摘要:
针对高功率激光装置中靶面辐照均匀性的高要求,提出了一种利用束间动态干涉改善辐照均匀性的快速匀滑方法.基本原理是利用共轭相位板阵列对存在一定波长差的多束激光附加相位调制,从而使各子束在远场两两相干叠加以产生动态的干涉图样,进而引起焦斑内部散斑的动态扫动,在ps时间内抹平不均匀性.以典型惯性约束聚变装置中的激光集束为例,通过建立基于束间动态干涉的快速匀滑物理模型,定量分析了相位板类型、相位调制幅度和束间波长差等因素对焦斑动态干涉图样的影响及规律,进而对其束匀滑特性进行了讨论.结果表明,基于束间动态干涉的快速匀滑方法可以有效地实现多方向、多维度的焦斑内部散斑快速扫动,且通过与传统束匀滑技术的联用,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好的焦斑均匀性.

灯台生物碱Strictamine的全合成 下载:91 浏览:494

刘小宇1 肖涛2 秦勇1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灯台生物碱具有复杂多样的结构和显著的生理活性,针对此类分子的化学合成引起了有机化学界的广泛关注。其中的代表性化合物strictamine在结构上具有笼状的methanoquinolizidine核心骨架和C7位全碳季碳手性中心,在合成上具有重要挑战。关于该化合物的全合成已有超过40年的研究历史,而直到最近两年才取得突破性的进展。本文针对2016年以来关于strictamine的三条全合成和四条形式合成路线进行简要介绍,主要剖析了各条合成路线中的关键策略和反应,并对进一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