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超临界萃取山柚油及其Sn-2位脂肪酸的测定 下载:88 浏览:484

姜泽放1 林敏2 李雪1 马若影1 杜晓静1 白新鹏1 《中国食品与营养》 2019年1期

摘要:
实验以海南山柚为原料,通过单因素正交实验对超临界萃取山柚油的工艺进行优化,以确定最佳的工艺条件,从而为山柚油的萃取以及超临界萃取方法提供理论依据,并采用氨基固相萃取法联用气相色谱测定山柚油中Sn-2位脂肪酸成分和含量。在相关文献以及预实验的基础上,确定了4个单因素,当萃取温度为40℃,萃取压力为25 MPa,萃取流量为20 L/min,萃取时间为90min的条件下,萃取率达到最大,为80.05%。与传统的提取方法相比,它具有提取温度较低,无有机溶剂残留,提取率也较高等优势,所得的山柚油品质较优且Sn-2位油酸和亚油酸含量较高,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自养微生物CO2固定机理研究进展 下载:83 浏览:487

韩亚西1,2 张彦龙1,2 张多英3 曾伟民1,2 赵丹丹1,2 雷虹1,4 白也1,2 《生物技术研究》 2019年10期

摘要:
具有自养代谢能力的微生物将无机碳同化为有机碳,使其他生物无法获得的碳成为全球碳循环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存生物圈中,卡尔文-本森循环是许多原核生物和所有植物将CO2固定到生物量中的主要代谢机制,然而却忽视了原核生物中的其它5种自养代谢途径。对其他自养代谢途径的研究发现,这5种途径均以乙酰-Co A为中心将CO2同化为生命所需的有机物。该文从分子水平上系统阐述了六种自养代谢途径的CO2固定机理并对CO2的固定对自然界的作用进行展望。

捕集高湿烟气中CO2的变压吸附技术 下载:88 浏览:503

刘丽影1 宫赫1 王哲1 李刚2 杜涛1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8期

摘要:
变压吸附法在捕集烟气中的CO2这一领域中显示出强大的优越性,但实际电厂烟气含有少量的水蒸气,这对利用常规吸附剂捕集CO2造成很大挑战。为解决上述瓶颈问题,改进变压吸附工艺以及开发对湿度不敏感、高效的吸附剂成为最主要的途径。本文详细介绍了两种常用的变压吸附工艺,即多层变压吸附及微波辅助真空再生法分离高湿烟气的研究进展,综述了近年来研发的适于捕集高湿烟气的高效吸附剂,系统阐述了各种吸附剂的物理化学特性及其吸附CO2、H2O的机制,并在此基础上讨论了变压吸附技术捕集高湿烟气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研究展望。相信随着人们对变压吸附工艺的改进以及对新型高效吸附剂的进一步研发,必将显著降低捕集高湿烟气中CO2的成本,这将对燃煤电厂等高湿CO2排放源的温室气体减排具有重要意义。

CO2:羧基化反应的C1合成子 下载:95 浏览:509

张宇 岑竞鹤 熊文芳 戚朝荣 江焕峰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7期

摘要:
基于资源与环境的考虑,以二氧化碳为原料的有机合成研究近年来日益受到科学家们的关注,其中以二氧化碳为C1合成子参与的过渡金属催化羧基化反应由于可有效构建各种羧酸类化合物及其衍生物,是二氧化碳利用和实现碳循环的理想途径之一。本文综述了催化活化二氧化碳与亲电试剂、烃类C—H键化合物、亲核试剂等通过构建新碳-碳键实现羧基化反应的最新研究进展。

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妇科手术CO2气腹中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 下载:85 浏览:482

胡芳艳 《诊断医学》 2018年2期

摘要:
:目的探讨不同麻醉方法对腹腔镜妇科手术CO2气腹中呼吸与循环功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6年1月我院收治的90例行腹腔镜妇科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5例,对照组采用插管全麻,观察组采用硬膜外麻醉方案进行麻醉,分别测量气腹前、气腹后10min、气腹后30min以及放气后10min各时间点的血流动力学指标变化以及呼吸功能指标变化情况。结果对照组气腹前后时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气腹前后比较,T1时各血流动力学指标与T2、T3、T4时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两组血氧饱和度(SpO2)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呼气末二氧化碳分压(PETCO2)治疗前后两组均差异明显(P<0.05),对照组治疗前后及潮气量气道压(Paw)相差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硬膜外麻醉方案较插管全麻应激反应更小,对腹腔镜妇科手术CO2气腹患者呼吸及循环功能影响较低,值得临床推广。

铜基电催化剂还原CO2 下载:93 浏览:504

刘孟岩1,2 王元双1,2 邓雯2 温珍海2 《应用化学学报》 2018年3期

摘要:
温室气体CO2的大量排放给全球气候造成潜在威胁,电化学还原CO2为有用的化工产品作为一种人为的碳循环的方式,拓展了新的利用CO2的可能性,并且是一种很有前景的显著改善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方法。然而,在转化CO2为有价值的产品过程中,最大的挑战是抑制析氢副反应的同时达不到高效率、高选择性。铜因其在电催化还原CO2过程中优异的催化性能而得到广泛关注。本文重点介绍了近年来电催化还原CO2的发展以及电化学转化CO2的优缺点,介绍了CO2RR的热力学与动力学研究并概述了Cu电极、CuMOFs材料电极以及通过氧化、合金化、纳米化和表面修饰等方法修饰的铜电极的进展,但是电催化还原CO2的反应机理尚不太确定。最后,讨论了未来铜基电极催化剂高效率地选择性转化CO2会面临的挑战和可能研究的方向。

基于NiCo2O4纳米片电极的非对称混合电容器11111111 下载:0 浏览:36

年期

摘要:
在这项工作中,我们采用简单的水热方法在泡沫镍基底上生长了钴酸镍纳米片。结果表明,合成的NiCo2O4纳米片直接用作超级电容器电极,呈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在电流密度为1 m A·cm-2时,其面积比电容达到1.26 C·cm-2;经过10000次充放电循环后,其比电容仍能保持初始容量的97.6%。以NiCo2O4纳米片为正极,活性炭为负极组装的超级电容器在功率密度为1.56和4.5 W·cm-3时,其能量密度分别达到0.14和0.09 Wh·cm-3。经过10000次循环后,器件仍能保持初始比电容的95%。以上结果证明合成的钴酸镍纳米片电极在未来的储能器件中具有良好的电化学应用前景。

富集二氧化碳调节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 下载:72 浏览:510

袁文1 任嘉琪1 邵姗姗1 赵轩2 高利强3 祁智1 《农业学报》 2018年6期

摘要:
随着温室效应的增强,富集CO2调节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日益受到关注。长期以来,国内外一直在探索富集CO2能够调节植物生长的机理和合理利用大气中升高的CO2提高农作物产量的方法,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温室培养、水培等室内实验和自由空气CO2富集实验(Free-Air CO2Enrichment,FACE)。文章从FACE、温室实验、施肥条件以及重金属毒害作用等几方面论述了CO2富集对植物的影响,综述了富集CO2调节植物生长机理的研究进展,提出了有待拓宽和深化研究的内容。

南极磷虾油的分级制备及其品质分析 下载:83 浏览:455

刘芸杭1 林伟1 胥亚夫2 刘玉欣1,3 周大勇1,3 宋亮1,3 《水产研究进展》 2022年5期

摘要:
为实现南极磷虾油品质导向的高效制备,实验以全脂南极磷虾粉为原料,以豆油或中链甘油三酯作为载体助溶剂,采用协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制备甘油三酯富集型油脂(一级油);再以萃取后的南极磷虾粉饼粕为原料,采用乙醇提取法制备磷脂富集型油脂(二级油)。基于所得磷虾油的脂质组成、磷脂酰胆碱和磷脂酰乙醇胺的绝对含量为考察指标,优选了30%豆油作为载体助溶剂。结果发现,与无助溶剂组和乙醇助溶剂组相比,载体助溶剂(30%豆油)组的一级油提取率最高(37.68%±0.39%),其一、二级油的甘油三酯与磷脂可有效分离,且其多烯指数、致动脉粥样硬化指数和致血栓指数较低,分别为0.14±0.00、0.35±0.02、0.41±0.02和1.33±0.08、0.62±0.02、0.02±0.00。研究表明,分级制备的南极磷虾油在磷脂含量上差异显著,不仅丰富了磷虾油产品种类,也为后续南极磷虾油提取工艺的选择与制定提供理论指导。

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成分分析及其抗菌活性研究 下载:91 浏览:502

朱丹丹 张午寅 程伟 刘莹 吕春艳 《中医研究杂志》 2020年2期

摘要:
目的:超临界提取黑龙江类叶牡丹果实中脂溶性性化学成分,GC-MS分析其组成,并对其进行抗菌活性研究。方法:应用超临界-CO2法提取类叶牡丹果实,采用气质联用(GC-MS)技术进行成分分析测定,对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采用微量二倍连续梯度稀释法测定最小抑菌浓度(MIC),平板转种法测定最小杀菌浓度(MBC)。结果:利用峰面积归一化法,共鉴定出了40个化学成分,相对百分含量占总离子流成分的94.24%,脂肪酸酯类占38.707%,其中甲酸异戊酯(isopentyl formate)相对含量最高,达到了22.536%,脂肪酸类化合物占36.88%,脂肪醇占8.005%,烷烃占5.51%,尚含醚、酮类、烯烃类、生物碱类和芳香族化合物。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提取物对各菌株均有很好的抗菌活性。结论:类叶牡丹果实超临界-CO2提取的脂溶性成分脂肪酸酯和脂肪酸含量较高。本方法为类叶牡丹果实脂溶性成分的提取分析提供了一种选择,且提取物对4种菌株均有抑制和灭活作用。

Pcv-aCO2联合ScvO2指导胃癌术后补液的意义 下载:22 浏览:255

王惠君1 王沙2 乔莉娜1 高向楠1 《中国医学研究》 2018年4期

摘要:
目的探讨ScvO2和Pcv-aCO2对胃癌术后患者补液的指导意义。方法选取在我科行手术治疗的100例胃癌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试验组术后3 d常规抽取中心静脉及动脉血血气获取ScvO2及Pcv-aCO2值,对照组不做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术后3 d补液量、输液相关的术后并发症。结果试验组术后3 d的补液量明显少于对照组,术后输液相关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ScvO2及Pcv-aCO2对指导胃癌术后患者补液有一定意义。

基于埃洛石纳米管的CO2分离膜的制备 下载:86 浏览:828

​王强杏 《纳米技术研究》 2025年2期

摘要:
​随着工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大气中CO2的含量不断增加,本论文以解决CO2捕集与封存问题为出发点,制备一系列用于CO2分离的复合膜。本实验为制备可以控制载体数量的促进载体膜,利用反向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反应(RATRP)将聚4-乙烯基吡啶(P4VP)负载在埃洛石纳米管(HNTs)上,然后将其作为添加剂制备聚砜(PS)混合基质膜,以提高膜对CO2的选择性。在实验过程中我们为防止孔渗现象,在PS基膜表面涂两层的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进行堵孔处理,使得材料有疏水的自保护涂层。我们又在膜的表面涂覆了一层多巴胺(DA)和聚乙烯亚胺(PEI)溶液来改善膜的亲水性,便于后面进行铸膜液的涂覆。结合上述实验思路,我们做出了具备在一定含量范围内CO2和N2的渗透率及CO2/N2分离因子的混合基质膜。

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素结合CO2点阵激光治疗老年增生性瘢痕的疗效观察 下载:505 浏览:3529

安然 吴思雨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探讨 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联合CO2点阵激光在老年增生性瘢痕中的应用。方法 纳入2021.6-2022.6我院70例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依照数字随机的方式均分为CO2点阵激光对照组,与CO2点阵激光+A型肉毒素皮损内注射观察组,比较组间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瘢痕情况、瘢痕指数、瘙痒评分。结果 治疗有效率对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性明确(P<0.05);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统计值差异性明确(P<0.05);VSS评分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瘢痕指数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瘙痒评分对比,治疗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分值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 将皮损内注射A型肉毒素+CO2点阵激光联合施于老年增生性瘢痕患者,能够提升治疗效果,缓解症状,减少并发症,保证治疗有效的同时,确保治疗安全,推广意义深远。

CO2激光手术治疗扁平疣的应用分析 下载:508 浏览:3535

魏宝刚 《光电子进展》 2022年1期

摘要:
探究CO2激光手术治疗扁平疣的应用分析。方法:抽取本院皮肤性病科于2021年12月-2022年11月收治的106例扁平疣患者,按照互联网系统对全部扁平疣患者进行随机分配,将其分为对照组(53例,以液氮冷冻方式进行治疗)与观察组(53例,以CO2激光手术治疗),最后对其治疗后疗效跟痊愈情况、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经过数据对比分析,观察组患者经CO2激光手术治疗疗效跟痊愈率为(77.35%)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疗效跟痊愈率 (45.28%),且两组基础数据分析在统计学上有显著差异性,故有对比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经CO2激光手术治疗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6.27%),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1.50%),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明显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对比在统计学上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使用CO2激光手术治疗扁平疣疗效显著,能够提高患者痊愈情况以及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CO2激光治疗阴道上皮内瘤变的临床疗效分析 下载:511 浏览:3539

姜娜 《光电子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分析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用激光联合干扰素治疗的具体临床疗效。方法:研究的样本共50例,其时间范围选择在2020年1月至2022年6月区间内,均为我院收治的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以抽签的方式将样本平均分为两个组别,每组各有25例患者。对照组使用CO2激光治疗,实验组使用CO2激光与干扰素联合的方式治疗,比较对照组、实验组的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治疗有效率实验组显著比对照组高,经统计和分析后P<0.05。对照组、实验组在治疗以前TNF-α、IL-10、TLR2的水平以及Ki-67、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无明显差异性,经统计和分析后P>0.05;在采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治疗以后,两个组别患者的TNF-α、IL-10、TLR2的水平以及Ki-67、Survivin的阳性表达率都下降比较明显,并且实验组的各项都比对照组对应的指标更低,经过统计分析后P<0.05。结论:阴道上皮内瘤变患者应用激光联合干扰素治疗,有助于患者阴道局部免疫因子水平的良好恢复,疗效显著,具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

CO2点阵激光治疗颜面部痤疮瘢痕的人性化护理效果 下载:513 浏览:3536

宗晓兰 刘镓毓 丛纲 徐小平 袁建飞 《光电子进展》 2021年12期

摘要:
分析CO2点阵激光治疗颜面部痤疮瘢痕的人性化护理效果。方法:我院随机将2020年10月-2021年9月,所收治的8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两组均进行CO2点阵激光治疗,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人性化护理,对比两组疼痛评分、治疗效果、不良反应情况和护理满意度。结果:上述指标比较,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CO2点阵激光,治疗颜面部痤疮瘢痕的过程中,实施人性化护理,不仅能够提高整体治疗效果,还可以减轻疼痛程度,副作用小,安全性高,具有推广价值。

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痤疮后凹陷性瘢痕的疗效探析 下载:543 浏览:3564

郭勋 曾令斌 《光电子进展》 2021年9期

摘要:
探析针对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81例分成两组,针对A组实施CO2点阵激光治疗,针对B组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B组的症状缓解时间、治疗优良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优于A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痤疮后凹陷性瘢痕患者实施CO2点阵激光联合果酸治疗的有效性较为显著,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预后。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联合曲安奈德皮损内注射治疗增生性瘢痕的研究进展 下载:612 浏览:3649

吴迪1 刘沙2 韩冬梅2 梁淑芳2 陈向军2 《光电子进展》 2021年3期

摘要:
增生性瘢痕属于病理性瘢痕的一种,是长期存在的异常纤维性反应。其临床特征多为瘙痒、疼痛,部分影响外观的增生性瘢痕严重困扰着人们的身心健康。 超脉冲CO2点阵激光通过气化瘢痕组织,促进真皮胶原有序重塑,以及收缩瘢痕血管,减少瘢痕血供等方式治疗增生性瘢痕。而曲安奈德局部注射可起到抑制胶原增生,促进胶原降解等作用。两者结合可促进增生性瘢痕的萎缩,缩短治疗时间,减少单一因素造成的副作用。本文对增生性瘢痕CO2点阵激光及皮损内注射曲安奈德治疗增生性瘢痕进行综述。

分析激光治疗口腔粘膜病患者的临床价值 下载:644 浏览:3674

黄娴君 曾远胜 《光电子进展》 2021年1期

摘要:
目的:探析激光治疗口腔粘膜扁平苔藓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01月~2019年01月收治的60例口腔粘膜扁平苔藓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实施口服药物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加以开展CO2激光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差异具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O2激光治疗口腔黏膜的效果显著,安全性高,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手段,临床可推广应用。

浅谈中国的碳捕集、利用与封存(CCUS)技术 下载:56 浏览:1126

姚蓉 《中国电力技术》 2024年9期

摘要:
国际能源署的分析报告指出,如果全面应用CCUS可总体削减14%的碳排放量,同时使人类减排成本降低30%。CCUS作为重要的减排技术,是我国践行低碳发展战略的重要技术选择,为在2030年排放达到顶峰后的去峰问题提供技术支撑。本文结合我国国情,探讨了深化CCUS在我国的研究和发展前景,为我国发展CCUS技术的必要性提供参考。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