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影响冠心病患者PCI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分析 下载:88 浏览:491

蔡晓林 涂忠宇 倪荣 陆俊 王莉 闫萍 吴志伟 《诊断医学》 2020年1期

摘要:
目的研究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选择2016年4月~2017年4月在我院成功接受PCI手术治疗的160冠心病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后复查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分为支架内狭窄组(38例)和非狭窄组(122例),通过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危险因素,并提出干预对策。结果两组患者在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支架直径方面比较差异显著(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是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是支架内再狭窄的保护因素。结论吸烟、糖尿病、高血压是冠心病患者经冠状动脉介入术后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支架直径是其保护因素。

基于PCIe接口的多径信道实时测量设备设计方法 下载:74 浏览:387

王满喜 李永成 荣辉 向海飞 《无线电研究》 2019年4期

摘要:
针对当前商用无线多径信道测量设备结构复杂、价格昂贵、灵活性不够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软件化无线信道实时测量设备设计方法。该方法利用PCIe接口对接收到扩频测量信号进行获取,并利用多线程方式进行相关处理,具有实时测量的能力,可对无线信道多径特性开展实时测量,具有结构通用性好、测量算法改变灵活、信息存储量内容丰富和实时性较好的特点。给出了一个实际的研制案例,测试结果表明,该设计方法对于较低带宽的测量信号具有良好的适用性。

中国电信FDD 4G移动网络视频业务感知提升优化的研究 下载:72 浏览:263

吕军 《数据与科学》 2020年1期

摘要:
本文介绍了衡水电信通过对当前移动通信业务急速发展和流量成本逐渐降低大环境下的用户行为大数据分析,将视频业务感知提升作为首要优化目标,并进行深度研究和多维度优化的过程。衡水电信结合网络视频业务关键技术分析,将视频初始缓存速率定位为影响用户视频业务感知的关键因素,并通过理论研究重点以覆盖、容量、干扰问题作为优化验证对象,重点研究如何改善现网中RTT时延和丢包率较高问题,以及缓解负荷不均衡问题,最终使衡水4G网络整体视频缓存峰值速率从8Mbps提高到18.7Mbps,使绝大部分用户可以享受高清级别视频业务,并将该优化经验在全省进行推广,初显成效。

基于PXI的LVDS高速通信板卡设计 下载:366 浏览:454

白宏义 李锦明 郭淳 《传感器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针对采集系统与计算机的高速数据传输问题,设计了基于PXI接口的通信板卡。板卡以FPGA为控制核心,控制LVDS进行数据采集,将数据通过PXI接口发送给计算机,通过WDM驱动结构完成PXI总线连接到计算机的软件接口,并编写上位机程序对板卡进行测速。不同于传统数据采集卡,没有采用专用的PCI芯片,单独以FPGA来实现PXI接口。测试证明,设计的通信板卡可以实现高速数据采集功能,速度可达107 MB/s,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加快了PXI板卡的开发周期。

基于CPCI总线通用测试设备设计 下载:15 浏览:427

张晓雷 贾晓晓 赵冬青 刘东海 《传感器研究》 2020年7期

摘要:
:针对传统地面测试设备数据接口种类繁多,不同数据接口速率差异大及实用性等问题,研制了一种基于CPCI总线的通用测试设备。该设备采用模块化设计思想,设计了4种通用型CPCI板卡:主控卡、数字量信源卡、模拟量信源卡及电源卡。测试设备在上位机软件的控制下进行指令、状态的交互和不同类型数据的传输。由于电源卡上不存在高速信号,主控芯片采用C851F061单片机芯片,其余板卡上主控芯片采用在高速信号处理方面更稳定的FPGA芯片。各个标准板卡之间设计2组串行通信总线,通过CPCI背板自定义总线进行交互。经大量试验测试,证明了该设计在不同功能需求下的可靠性和通用性。

基于PCIe接口的高速数据采集系统 下载:20 浏览:403

罗义军 陈松 《传感器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为了提高数据采集系统采样率和数据传输速率以及通用性,设计了一种基于PCIe接口的光传输高速数据采集系统。FPGA控制不同AD子板进行高速数据采集后,数据通过光传输Aurora协议实现光口和SSD进行大量数据传输和缓存。最后通过PCIe接口将数据上传至上位机。该系统能够稳定、长时间采集数据,能够实现最大传输速率为2 GB/s、最大数据存储量为60 GB的数据传输与存储功能。

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及效果分析 下载:71 浏览:442

袁美凤 《医学研究前沿》 2020年6期

摘要:
目的:分析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要点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6月-2019年10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76例,依据收入时间不同,2018年6月-2019年2月入院的38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仅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和促进手术进行为主的护理),2019年3-10月入院的38例患者为观察组,接受全面护理(包括心理干预、强化生命体征监测、并发症护理等),分析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桡动脉途径行急诊PCI术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全面护理,可有效减少并发症,提升生活质量。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持续性康复指导的效果研究 下载:44 浏览:326

黄芳菲 李婧 孙义波 何继红 谭艳 谢兴 《现代康复医学》 2020年3期

摘要:
目的:探讨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的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在术后至出院前进行持续性康复指导的康复效果。方法:来自100例本院心血管内科的50~65岁中老年AMI患者,均进行了PCI术,并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均给予常规护理、基础内科治疗和健康教育,试验组再增加持续性心肺运动训练及心理康复指导,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医学应对方式量表(MCMQ)于术后及出院前对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出院前检测发现,试验组在HAMA、HAMD、MUIS、SSRS、MCMQ中的表现均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持续的康复指导能增加PCI术后患者对疾病的认识、减少疾病不确定感、改善其焦虑抑郁情绪、增加社会支持度。

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在PCI患者心血管事件预防中的作用 下载:114 浏览:1123

杨月琴 《现代康复医学》 2024年11期

摘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术后早期康复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治疗患者心血管事件预防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对PCI术后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分析其对患者心血管事件发生率、生活质量及康复进程的影响。研究发现,术后早期康复护理能够有效降低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促进患者快速康复,提高生活质量。本研究为PCI术后患者的康复护理提供了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

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研究 下载:18 浏览:378

方雪咏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5年3期

摘要:
目的 探讨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对老年冠心病PCI患者生活质量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 在2022年5月-2023年5月本院收治的老年冠心病PCI患者中选取80例作为研究对象,数字表随机排序划分对照组(40例,常规护理)与观察组(40例,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针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治疗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 经过护理,观察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以及治疗依从性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延续性护理干预联合团体活动可以显著提高老年冠心病PCI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促进其治疗依从性,为老年冠心病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模式。

个体化心理护理对PCI术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 下载:61 浏览:696

段艳梅 《医学研究杂志》 2024年12期

摘要:
目的:剖析个体化心理护理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前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82例接受PCI术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研究,时间为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单双数字作为1:1分组的基点,接受术前常规护理的41例命名为参照组,实行术前个体化心理护理的41例命名为研讨组,对比两组患者SAS、SDS评分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与参照组相较,研讨组SAS、SDS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均相对较低(P<0.05)。结论: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接受PCI术治疗的临床实践中,实施术前个体化心理护理,能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显著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值得运用。

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59 浏览:18

李臣凤 《中国护理学报》 2019年5期

摘要:
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延迟PCI对比直接PCI的研究进展 下载:68 浏览:376

林森娜1 唐礼江2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12期

摘要: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 elevated myocardial infarction,STEMI)主要由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破裂或侵蚀形成闭塞性冠状动脉血栓引起。在过去十多年中,由于再灌注策略的改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的治疗已经在实质上发生改变。对于时间窗内的STEMI患者直接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已成为此类患者开通梗塞相关动脉(infarct-related arteries,IRA)进而恢复血流的优选策略。因STEMI患者行直接PCI优化微循环存在些许不足,使延迟PCI成为另一个可行的选择。本文将延迟PCI对比直接PCI治疗STEMI患者梗死相关血管TIMI血流(thrombolysis in myocardial infarction,TIMI)3级的临床研究现状做一综述。

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与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下载:41 浏览:239

李臣凤 《临床医学杂志》 2019年5期

摘要:
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后(PCI)心理状态及用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8月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88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46例和对照组4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和随访,观察组采用延续性护理。在患者出院时(干预前)和出院后3个月(干预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心理状况进行评价,并于干预后1,3个月采用自制的用药依从性量表对患者服药依从性进行评价。结果观察组干预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干预后1,3个月的用药依从性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延续性护理能有效改善急性心肌梗死PCI患者心理状况,提高患者用药依从性,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预见性护理在预防经桡动脉路径PCI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中的应用 下载:64 浏览:373

阎春红 《中国护理学报》 2018年11期

摘要:
探讨预见性护理对经桡动脉路径PCI术患者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2017年6月本院经桡动脉路径PCI术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等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围术期护理,观察组给予预见性护理。将两组患者术后的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及护理前后的外周血管并发症认知度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的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的外周血管并发症认知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预见性护理对经桡动脉路径PCI术患者术后外周血管并发症的预防效果较好,有助于降低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及促进患者尽快康复。

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出血风险预测列线图的构建及验证 下载:91 浏览:515

赵忠平 丁晓云 罗正义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20年12期

摘要:
目的构建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出血风险预测列线图,并进行验证。方法回顾性纳入2017年6月至2019年6月间于如皋市人民医院行PCI术的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243例,主要观察指标为PCI术后半年发生出血的患者和未出血患者的年龄、血肌酐(Cr)、PCI路径等术后临床资料,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对促成出血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应用R软件建立影响因素列线图预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因资料不全排除15例后共纳入患者228例;出血患者年龄和Cr水平高于未出血患者(t=5.903、6.029,P <0.05),出血患者桡动脉路径例数、应用新型口服抗凝药(NOAC)例数、左室射血分数(LVEF)均低于未出血患者(χ2=5.612、6.026,t=-3.005,P <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和Cr为术后半年内出血的危险因素[OR(95%CI)=1.188(1.096~1.287)、1.056(1.025~1.087),P <0.01],桡动脉路径和NOAC为保护因素[OR(95%CI)=0.216(0.078~0.601)、0.294(0.104~0.837),P <0.05]。列线图预测PCI术后出血发生的一致性指数(C-index)为0.915(95%CI=0.874~0.943)。结论年龄、PCI路径、Cr等因素构建的列线图可有效预测冠心病合并心房颤动患者PCI术后半年内出血情况,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 下载:76 浏览:449

付蕾 何浪 钟诚 孙国建 欣明花 沈法荣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研究碎裂QRS波与急性心肌梗死急诊介入治疗后ST段回落不良的关系。方法选取急诊介入治疗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根据心电图有无破碎QRS波分为观察组(有破碎QRS波,n=50)和对照组(无破碎QRS波,n=40)。分析两组患者的心电图参数、实验室指标并统计Gensini评分与ST段回落率。结果有破碎QRS波患者心电图参数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reatine kinase,MB Form,CK-MB)、肌酸激酶(creatine kinase,CK)、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 I,c Tn I)等实验室指标和临床特征均显著高于无破碎QRS波患者,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f QRS时限增量、术前f QRS导联数、c Tn I与术后ST段回落不良独立相关。结论 QRS碎裂波与行急诊介入治疗的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术后ST回落不良有关,急诊PCI术前心电图出现f QRS能够作为ST段回落不良的预测指标。

HbA1c水平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脏功能与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 下载:74 浏览:433

顾方方 韦凡平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5期

摘要:
探讨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收治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依据术前静脉HbA1c水平分为两组,其中A组患者HbA1c值<8%,而B组患者HbA1c值≥8%,每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Dd)水平、左心房大小(LAd)水平、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随访MACE发生率及死亡率。结果 A组患者术后Killip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术后NYHA心功能分级水平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LVDd、LAd及LVEF水平均显著优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MACE总发生率显著低于B组(P<0.05);A组患者随访死亡率显著低于B组(P<0.05)。结论高HbA1c水平可能影响行PCI术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心脏功能恢复,导致MACE和死亡风险上升。

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 下载:86 浏览:460

熊晡 武凌宁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8年2期

摘要:
探讨阿托伐他汀和瑞舒伐他汀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肌损伤和炎性因子的影响。方法随机选取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阿托伐他汀组(n=40)和瑞舒伐他汀组(n=40)。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瑞舒伐他汀患者在PCI术前给予瑞舒伐他汀治疗1周,阿托伐他汀组患者在PCI术前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1周,对两组患者用药前、术前、术后24h心肌损伤标记物的变化以及炎性反应进行监测。结果术后24h时,与阿托伐他汀组比较,瑞舒伐他汀组的超敏C反应蛋白、白细胞介素6、肌酸激酶同工酶、心肌肌钙蛋白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IL10的水平则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PCI术前应用瑞舒伐他汀不仅可以减轻患者心肌的损伤,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性反应,效果优于同剂量阿托伐他汀。

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患者行PCI+MIVS与CABG+MVS治疗临床效果比较 下载:51 浏览:492

李传传1 任明明2 陈立波2 韩振2 李敬来2 冯钢2 许志峰2 于洋3 顾承雄3 《心脑血管病研究》 2019年9期

摘要:
目的合并双支冠状动脉疾病(CAD)的中重度缺血性二尖瓣关闭不全(IMR)的患者比较先行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PCI),后行微创二尖瓣手术(MIVS)与选用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联合二尖瓣手术(CABG+MVS)临床效果比较。方法在北京大学深圳医院心血管病外科住院患者3358例中,接受PCI+MIVS 18例,CABG+MVS 24例,两组患者进行手术效果比较。结果 PCI+MIVS组与CABG+MVS组二尖瓣修复率、术后并发症住院总时间、1月内死亡率、心力衰竭、1年生存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两组体外循环时间[(141. 12±25. 39) min vs(202. 67±45. 94) min]和主动脉阻断时间[(78. 63±17. 85) mis vs (129. 44±33. 72) min]和呼吸机辅助时间[(17. 42±3. 88) h vs (24. 54±2. 63) h]和输注红细胞单位[3. 54(1-5) VS 1. 56(0-2)]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中重度IMR合并双支CAD的患者选择PCI+MIVS治疗方式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
在线客服::点击联系客服
联系电话::400-188-5008
客服邮箱::service@ccnpub.com
投诉举报::feedback@ccnpub.com
人工客服

工作时间(9:00-18:00)
官方公众号

科技成果·全球共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