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BL教学法+PDCA循环对肿瘤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郑楠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646000

复制成功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护理教学期间应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肿瘤科2024年-2025年期间进行护理实习的80名护生参与研究,随机分组计划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由80例中筛选,各组均为40例。在护理教学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PBL+PDCA循环教学法。分别完成教学工作后,评估并计算两组护生的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核心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在出科考核阶段的最终成绩位于更高得分(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各维度人数占比均为更高(P<0.05)。按照教学大纲的设定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观察组护生对于肿瘤护理方面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理想,各考核项目结果分值均体现为更高分(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带教期间,开展PBL+PDCA循环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护理实习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护生的核心能力,具有较为理想的教学价值,值得临床参考。

关键词: PBLPDCA循环肿瘤科教学质量教学效果
DOI: 10.12428/hlyjzz2025.08.108
基金资助:

肿瘤护理作为一门专业性强、知识更新快的学科,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1]。传统的肿瘤护理教学模式往往侧重于理论知识的灌输,学生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临床实际问题时,常常表现出解决问题能力不足、批判性思维欠缺以及团队协作意识薄弱等问题[2-3]。以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L)教学法以问题为核心,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学习,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4]。而计划(Plan)、执行(Do)、检查(Check)、处理(Act)的PDCA循环则强调持续改进,将其融入教学过程,有助于优化教学环节,不断提升教学效果[5]。对此,本论著旨在深入探讨PBL教学法联合PDCA循环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以期为肿瘤护理教学改革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现将教学结果整理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试验设计,选取2024年至2025年期间于本院肿瘤科完成临床护理实习的80名本科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分层随机化方法将研究对象分配至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参与者均为女性,年龄范围18-23岁(均值±标准差:21.06±1.36岁);观察组性别构成全部为女性,年龄区间19-23岁(均值±标准差:21.31±1.12岁)。通过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显示,两组基线特征上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说明分组具有良好的均衡性。

1.2方法

对照组护生开展常规护理教学方式:带教老师为护生课堂讲授系统理论知识;现场示范护理技能操作;针对案例及临床问题组织护生小组讨论;实施一对一临床带教指导等。

观察组护生开展PBL+PDCA循环教学模式:(1)PBL阶段:①问题设定:带教老师从肿瘤科日常临床工作中收集典型案例,例如乳腺癌患者术后化疗出现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的护理案例、肺癌晚期患者疼痛管理案例等。根据收集的案例,提炼出具有启发性和思考价值的问题。如“针对化疗导致恶心呕吐的患者,如何制定个性化的护理计划以减轻症状?”“怎样评估肺癌晚期患者的疼痛程度并选择最合适的止痛方案?”这些问题应与实习护士的学习目标和临床实践紧密相关。②小组讨论:将实习护士分成若干小组,教师向各小组发放问题及相关案例资料,小组成员在课后通过查阅教材、文献、网络资源等自主学习,尝试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小组讨论时,成员们分享自己的学习成果,共同分析问题、讨论解决方案。教师在小组讨论过程中扮演引导者的角色,适时给予提示和指导,帮助学生拓宽思路,避免讨论偏离主题。③成果汇报:各研究小组在完成协同研讨后,采用标准化模板整合研讨成果,构建报告体系。小组依次采用专题汇报形式进行成果展示,通过多媒体技术呈现研究过程与核心结论。汇报结束后设置交叉质询环节,由其他团队就展示内容提出建设性意见,指导教师对各团队的成果进行系统性评议,重点阐述研究亮点并提出优化建议,构建完整的质量反馈闭环。(2)PDCA循环阶段:①计划(Plan):根据肿瘤科实习护士的教学大纲和临床实践要求,结合PBL阶段发现的问题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明确、具体、可衡量的教学目标。针对每个教学目标,制定详细的教学计划。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时间安排以及评估方式等。②执行(Do):按照计划进行理论知识讲解,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讲授法、多媒体教学法、案例分析法等,确保实习护士掌握肿瘤科相关的护理理论知识。在临床实践环节,带教老师按照计划指导实习护士进行护理操作。鼓励实习护士积极参与患者护理,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③检查(Check):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多种方式对实习护士的学习情况进行过程性评估。包括课堂提问、小组讨论表现、实践操作观察、作业完成情况等。在教学过程中的不同阶段,进行阶段性考核,如每周小测验、每月理论考试和技能考核等。通过考核,全面了解实习护士对知识和技能的掌握情况,评估教学目标的达成程度。④处理(Act):根据检查阶段的评估结果,对教学过程进行总结。针对总结出的问题和经验教训,对教学计划进行调整和改进。改进后的计划将在下一个PDCA循环中实施,形成持续改进的教学机制。

1.3观察指标

(1)学业水平综合测评:在临床护理实践教学周期结束后,采用分层抽样法选取80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构建包含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多维考核体系。该测评体系由理论论述题(20%)、标准化选择题(40%)和操作技能考核(40%)三部分构成,总评成绩采用百分制量化评估。(2)教学质量评价:基于教学目标达成度,构建包含四个维度的教学效果评估指标。通过德尔菲法构建Likert5级评分量表,分别从教学氛围满意度(A1)、理实结合契合度(A2)、批判性思维发展水平(A3)和自主学习能力提升度(A4)进行质性研究。(3)核心能力评估:建立护理专业核心能力评估标准,包含三大能力模块:A类-优质护患沟通能力、B类-基础护理操作规范性、C类-应急处理能力,各维度均采用百分制量化考核。

1.4统计方式

本研究两组实习生所产生的各项数据,均可以录入SPSS24.0统计学进行对比研究。计数资料可用率表示,两组数据对比以χ2检验;计量资料可借助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对比用t检验;本文所有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结果

2.1学业水平综合测评

观察组护生在出科考核阶段的最终成绩位于更高得分(P<0.05)。由表1所示。

表1学业水平综合测评(1759210333296391.png,分)57b38a3f-5c38-4c50-a80d-b09c0d6a214c.png

2.2教学质量评价

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各维度人数占比均为更高(P<0.05)。由表2所示。

表2教学质量评价[n(%)]

08ea92b0-fafb-4f6e-a710-06bd1a32f9fc.png

2.3核心能力评估

按照教学大纲的设定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观察组护生对于肿瘤护理方面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理想,各考核项目结果分值均体现为更高分(P<0.05)。由表3所示。

表3核心能力评估(1759210384657652.png,分)

42d63add-b68f-4bc8-ac0c-30c388734027.png3讨论

肿瘤科疾病具有复杂性和多样性,其治疗手段不断更新,涉及化疗、放疗、靶向治疗等多种方式,护理内容不仅包括基础护理,还需关注患者心理状态、并发症预防与处理等[6-7]。这无疑要求护生具备更加深厚的专业,也对教师的教学能力也提出了极高要求[8]。PBL教学法是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创设实际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9]。PDCA循环则是一种质量管理工具,包括计划、执行、检查、处理四个阶段,通过不断循环优化教学过程[10]。将PBL与PDCA循环相结合应用于肿瘤护理教学,旨在充分发挥两者优势,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生在出科考核阶段的最终成绩位于更高得分(P<0.05)。这是因为PBL教学法促使护生在面对实际肿瘤护理问题时,主动查阅资料、分析问题、制定解决方案,在这个过程中,护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更加深刻。PDCA循环则保障了教学过程的不断优化,教师根据检查阶段发现的问题及时调整教学计划,进一步强化护生的薄弱环节,从而提升了整体成绩[11]。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各维度人数占比均为更高(P<0.05)。这表明该教学模式得到了学生的高度认可。PBL营造的自主学习氛围让护生感受到学习的主动性和趣味性,PDCA循环确保了教学内容与实际需求紧密结合,教学过程不断改进,满足了护生的学习期望,提高了他们对教学质量的满意度[12]。按照教学大纲的设定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观察组护生对于肿瘤护理方面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理想,各考核项目结果分值均体现为更高分(P<0.05)。PBL引导护生围绕肿瘤护理重点问题进行学习,使其对关键知识点有更深入的钻研[13]。PDCA循环通过不断检查护生对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调整教学,保证了护生对重点知识的牢固掌握。

综上所述,基于问题导向学习模式与质量持续改进框架的整合教学策略在肿瘤护理教育领域展现出突出优势。该教学体系能够有效突破传统教学瓶颈,实现理论知识与临床实践的深度融合,具有良好的教学价值。

参考文献

何婷婷,戴红.中医经典与临床病例结合教学方式在中医肿瘤教学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24,32(23):133-135.

[2]周燕华,赵姝姝,李方超.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微格教学结合PBL教学的应用效果[J].中国医药科学,2024,14(14):46-49.

[3]王慧敏,于玲霞,张照楠,等.PBL教学法联合PDCA循环在肿瘤中心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4,38(06):25-28.

[4]梁红玉,李容,姚碧霞,等.微课教学模式结合PDCA循环用于肿瘤内科护理带教中的价值[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3,40(05):583-584.

[5]苏方,王燕燕,张越,等.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MDT)协作教学在肿瘤学实习生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3,39(10):33-35.

[6]马丽娟,陈玲,赖巧蓉,等.任务驱动法教学模式在肿瘤专科带教中的应用研究[J].基层医学论坛,2023,27(15):105-107.

[7]姚兰,李伟亚,王红梦.整合式带教模式在肿瘤医院规范化培训护士提高专科能力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22,(08):111-112.

[8]柯清仙,刘颖,颜优贞,等.King达标理论联合TBL协作模式在胃肠外科新入职护士带教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8(03):196-198.

[9]黄家香,栾顺莲,韩成如,等.以健康教育为导向的教学法在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1,37(36):167-168.

[10]金蓬勃,杨静.3BL教学法在女性生殖系统肿瘤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肿瘤基础与临床,2021,34(04):368-369.

[11]朱丽娟.PBL教学法在肿瘤放射科本科护理带教中的应用[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21,13(09):35-37.

[12]曹晓丽.妇科肿瘤临床护理教学查房中应用PBL教学法的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21,18(08):112-115.

[13]黄钰清,陈莹莹,徐永荣,等.PBL教学法联合工作坊在肿瘤内科专科实习生护理临床带教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020,18(07):769-772.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ISSN:3079-9198 (Online)
ISSN:3008-0177 (Print)
所属期次: 202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



提示文字!

注:我们将于1~7个工作日告知您审稿结果,请耐心等待;

您也可以在官网首页点击“查看投稿进度”输入文章题目,查询稿件实时进程。

为你推荐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