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选择 目标期刊
最新录用
无人机倾斜摄影在山区公路工程测量中的精度优化与应用 下载:21 浏览:55
摘要:

山区公路工程测量受地形起伏大、植被茂密等复杂环境影响,传统测量方式面临效率低、精度受限及作业风险高等难题。无人机倾斜摄影技术通过搭载多个倾斜相机,从不同角度获取地面影像,能丰富地物信息。在精度优化方面,可通过优化飞行航线规划、采用高精度定位设备以及改进数据处理算法等提升测量精度。该技术在山区公路工程测量中应用于地形测绘、路线设计及工程量计算等,具有提高效率、数据全面等优势,为山区公路建设提供重要支持,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与价值。

微信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在日间手术中心护理带教中的应用 下载:11 浏览:105
摘要: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中心护理带教期间基于微信结合情景模拟教学后所取得的教学效果。方法:以本院日间手术中心40名护理实习生为例展开研究,研究时段为2023年12月至2024年12月期间,其中20名护生来自2023年12月-2024年5月,该组于本科室采取常规护理带教实施教学工作;另20名护生来自2024年6月至2024年12月,该组采取微信结合情景模拟教学,由此对比两组护生在不同护理教学模式下,学习成效、自主导向学习能力、教学反馈存在的区别。结果:在实施特定教学模式后,观察组学生在理论知识掌握程度、实践技能掌握程度以及案例分析评分方面均表现出更高分值(P<0.05)。教学前,两组护生自主导向学习能力5项指标评分差异均不明显(P>0.05);经教学之后,观察组护生各项评估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的总计教学满意度更优(P<0.05)。结论:针对日间手术中心实习护士采用微信平台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有助于提高护理实习生的学习效果,增强其自主导向学习的能力,并促进教学反馈的积极发展。

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对日间手术中心病房实习护士带教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22 浏览:192
摘要:

目的:探讨日间手术中心病房实习护士采取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后对本次带教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日间手术中心病房于2024年1月至2025年1月接收的共52名实习护士作为研究对象,其中2024年1月-同年6月入科的25名实习护士为对照组,采取日间手术中心病房常规护理教学,观察组27名护士来自2024年7月至2025年1月,该组采取PBL+情景模拟教学法,对不同教学方式下,两组实习护士所取得的理论及实践考核结果、综合能力水平与对本次教学的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实习护士在理论知识考核与临床操作技能评估中均表现出显著优势(P<0.05)。观察组在职业道德、人际沟通能力、临床实践能力等方面的综合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教学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对本次教学模式的认可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BL+情景模拟教学法的应用能显著提升日间手术病房实习护士的综合能力,能促进其对理论及实践操作知识的掌握,并提升对本次教学工作的满意度。

PBL教学法+PDCA循环对肿瘤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下载:6 浏览:98
摘要:

目的:探讨肿瘤护理教学期间应用PBL教学法结合PDCA循环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选取肿瘤科2024年-2025年期间进行护理实习的80名护生参与研究,随机分组计划下,对照组与观察组由80例中筛选,各组均为40例。在护理教学期间,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带教模式,观察组采取PBL+PDCA循环教学法。分别完成教学工作后,评估并计算两组护生的学业水平、教学质量、核心能力情况。结果:观察组护生在出科考核阶段的最终成绩位于更高得分(P<0.05)。观察组护生对教学质量的评估各维度人数占比均为更高(P<0.05)。按照教学大纲的设定完成教学任务之后,观察组护生对于肿瘤护理方面重点知识的掌握情况十分理想,各考核项目结果分值均体现为更高分(P<0.05)。结论:肿瘤科护理带教期间,开展PBL+PDCA循环教学法,有利于提升护理实习生对专业知识的掌握,在优化教学质量的同时,进一步提升了护生的核心能力,具有较为理想的教学价值,值得临床参考。

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对肾内科护生带教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19 浏览:206
摘要:

目的:探究肾内科护生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随机选择本院肾内科2023年1月~2023年12月间接收的实习护生进行研究。共纳入60例实习护生,男性8例、女性52例,年龄19岁~23岁,以数字表法随机分组,均分对照组、观察组。前组采用常规教学法,后组采用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教学。分析两组带教质量,并比较两组实习护生教学前后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ompetencyInventory forRegisteredNurse,CIRN)得分、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结果:观察组带教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后CIRN得分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教学后自我导向学习能力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肾内科护生带教中,临床路径式教学法+目标管理法模式的教学效果理想,可提升带教质量,提高实习护生核心能力,还可改善其自我导向,利于后续发展,值得推广。

双向评价模式对血液内科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8 浏览:105
摘要:

目的:基于血液内科护理带教的创新探讨双向评价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效果。方法:本次参与研究的护理专业学生均来自本院血液内科,其中35名护生取自血液内科2023年3月至2023年9月,该组设定为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教学模式,另35名护生取自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该组设定为观察组,采取双向评价模式。将区别带教模式下,两组护生的专业能力考核结果、教学质量问卷得分、教学认可度问卷数据纳入SPSS29.0软件完成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生在本次考试中,各项考核成绩获取数据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基于教学质量问卷报告显示,观察组各项调查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生对于本次护理带教方式的认可度更高(P<0.05)。结论:双向评价模式的开展,有利于血液内科护理带教质量的全面提升,进而提高护生的专业能力,此种教学模式的应用,促进了护生对教学方式的认可,实现了教学的双向评价,为临床护理带教提供了新的方向。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车间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系统研究 下载:12 浏览:71
摘要:

智能车间是智能制造发展的重要方向,其关键是如何对车间设备实施有效地监测与维护。本文从物联网技术角度,围绕智能车间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展开研究,重点分析了物联网技术支持下的智能车间设备状态监测原理与关键技术,并针对智能车间设备维护需求,设计了系统总体架构与功能模块,开发了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设备状态监测与维护系统原型系统,并通过在典型智能车间部署运行的方式验证了系统的可行性。本研究可为面向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的智能车间建设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借鉴,对推动我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具有重要意义。

理论-实践-互动式教学法应用于儿科护理教学中的价值探讨 下载:6 浏览:125
摘要:

目的:探讨理论-实践-互动式教学法(TPI)在儿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历史性队列研究设计,纳入2023年9月至2024年9月在本院儿科实习的60名护理本科生,按实习时段分为对照组(实习期为2023年9月至2024年2月,n=30)和观察组(实习期为2024年3月至2024年9月,n=30),对照组采取儿科常规护理教学法,观察组实施"理论-实践-互动式"三段式教学,完成教学工作后,两组均采用SPSS24.0统计学进行t检验、χ²检验,比较两组理论/操作成绩、学习积极性、自主学习能力得分。结果:观察组理论成绩、操作成绩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且该组学习积极性各维度得分、自主学习能力各维度得分均更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儿科护理教学法中通过构建"理论-实践-互动式"三段式教学,能有效促进儿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不仅可改善实习生的考核成绩,还能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及自主学习能力,为临床护理教育的改革提供了创新范式。

PBL教学模式对骨科康复护理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探讨 下载:15 浏览:174
摘要:

目的:探讨在骨科康复护理学教学当中,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法(PBL)教学模式对教学质量的提升作用。方法:一共有80名需要主修骨科康复护理学的学生参与到本次研究活动当中,其中40名是2023级学生,对应学期是2023年的9月份到2024年的1月份,其余40名学生属于2024级,所对应的学期为2024年9月到2025年1月,分别组成对照组、观察组。对照组采取的是传统教学模式,观察组实施的是PBL教学模式,教学老师为同一位。学期结束后,进行理论知识和护理操作的考核,百分制,并评价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开展匿名式教学评价和教学满意度评价活动。结果:一个学期结束之后,观察组的学生每项考核成绩平均分都要比对照组学生高(P<0.05),在临床思维能力测评结果方面,观察组的分值比对照组的分值高(P<0.05),关于教学评价,观察组学生认同度更高(P<0.05),并且,观察组对教学的总满意度也更高(P<0.05)。结论:在骨科康复护理学教学当中,采用PBL教学模式,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水平。

PDCA循环法+传统教学法对乳腺外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12 浏览:138
摘要:

目的:在乳腺外科护理教学当中,实施传统教学法,并联合PDCA循环法,分析其实际的教学效果。方法:一共60名乳腺外科护生,根据实习阶段的不同,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是30名。对照组实施的是传统教学法,观察组联合了PDCA循环法。记录考试成绩,测评批判性思维能力,统计教学评价,调查教学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无论是考试成绩,还是批判性思维能力评分,亦或是教学评价、教学满意度,对应数据都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在传统教学法基础上,实施PDCA循环法能够有效提升乳腺外科护理教学质量。

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提升评价 下载:7 浏览:81
摘要:

目的 探讨案例教学法对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60例疼痛科实习护生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法,观察组采用案例教学法。通过理论知识考核、实践技能考核、评判性思维能力测评及教学满意度调查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观察组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成绩均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教学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案例教学法能有效提升疼痛科护理教学质量,使护生的满意度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节镜下双Endobutton袢钢板与锁骨钩钢板固定治疗Rockwood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的回顾性对比研究 下载:29 浏览:257
摘要:

 目的 分析探讨在关节镜辅助下,分别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和锁骨钩钢板行肩锁关节脱位复位修复重建手术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1年至2024年 Rockwood III型肩锁关节脱位患者36例。其中,采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固定有19例,采用锁骨钩钢板复位固定有17例。分析2组受伤时间、年龄、性别等因素。通过对比术后喙锁肩距离,观察复位及丢失情况。通过对比术后患者外展角度、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VAS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ixual analogue scale,VAS)对患者术前、术后肩关节功能及临床疗效进行评估。结果 本组36例患者均获得临床治愈。均无血管、神经及感染。其中2例锁骨钩钢板患者、1例Endobutton袢钢板患者行翻修手术。所有锁骨钩钢板患者于术后(14.5+6.2)个月取出内固定。带袢钢板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6.3个月(13至46个月),锁骨钩钢板组的平均随访时间为27.0个月(15至43个月)。2组末次随访时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外展度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末次VAS评分与喙锁间距离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锁骨钩钢板组取出内固定前后对比VAS评分、喙锁间距离、Constant-murley肩关节评分、肩关节外展度数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对于肩锁关节脱位患者,两种固定方式均为值得肯定的手术方式,使用Endobutton带袢钢板行肩锁关节脱位修复重建手术创伤小、术后功能恢复更快。袢钢板术后肩关节复位情况好,但在术后疼痛、功能活动恢复以及经济便宜性等方面需要进一步提高。

中小学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的关系研究 下载:34 浏览:457
摘要:
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小学体育课程对学生体质健康的重要作用,分析了体育活动与学生身体健康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建议。文章首先阐述了体育课程的教育目标和内容,随后讨论了体质健康的重要性及其评估指标,最终探讨了体育课程与学生体质健康之间的相互作用,并提出了优化体育教学的策略。
早期康复治疗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下载:111 浏览:1266
摘要:
目的:阐明脑卒中偏瘫患者的病理机制及治疗方向,分析早期康复治疗的有效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3月-2023年5月实行,在神经内科现有病例信息中遴选出50份,且所属信息的诊疗结果均为脑卒中偏瘫,结合随机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康复措施分为早期康复治疗、常规治疗,比较项目以肢体功能、独立生存能力、治疗结果为主。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上下肢活动灵活性及肢体基础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各项独立生存指标的达标情况及相关生活功能在康复治疗中的表现力,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该康复措施价值的认可度及过程中的综合疗效评价,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早期康复治疗显著提升了脑卒中偏瘫患者的肢体功能,并恢复了基础生活能力,适用于临床康复。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影响因素研究 下载:158 浏览:1584
摘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辅导员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关键性主体,其所具备的角色优势决定了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的提升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成效具有重要意义。辅导员的角色优势源自于其是大学生知心朋友与人生导师的双重身份,他们伴随着大学生人格塑造、“三观”养成和能力锻炼,并在此过程中发挥着无与伦比的作用,是大学生成长成才路上不可或缺的重要一员。辅导员以其人格魅力为基础,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培养亲和力,并将亲和力运用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然而,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亲和力也受多方因素影响,只要弄清和理顺各影响因素,有的放矢、对症下药,就能保障亲和力的持续提升。
疼痛护理联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观察 下载:118 浏览:1595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联合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的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收治的下肢骨折老年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时间范围:2022.01至2023.03,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设置组别名称为对照组、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疼痛护理+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术后下床时间与住院时间,观察组用时更短,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疼痛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而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低;护理满意度,两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满意度更高。结论 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实施疼痛护理+循序渐进式康复训练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肝癌中Hippo-YAPTAZ信号通路的研究进展 下载:225 浏览:2620
摘要:
Hippo信号通路是一种果蝇研究中所发现的观察指标,包括MStl/2、 WW45、 Mobla/lb 和 LatSl/2几个组成部分,其能够借助系列酶联反应过程,将转录辅激活因子 YAP 进入细胞核的通路彻底阻断,有助于人体内环境与组织器官的稳定以及细胞凋亡与增值过程的平衡。如果Hippo信号通路发生表观遗传学特征改变或是组件基因突变等,都会导致其活性丧失,使得人体细胞核内YAP会出现过度活化或是过度表达的特征,诱发细胞过度增殖和抑制凋亡的情况,这也是肝癌发生和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本研究对肝癌中的Hippo-YAPTAZ信号通路进行了系统分析,现报道如下。
大数据时代下的软件工程关键技术研究 下载:36 浏览:1704
摘要:
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移动互联网也被广泛使用,进而为应用大数据技术提供保证。当下大数据技术应用在各行各业中,为人们生活提供着便利,同时也推动着社会的经济发展,能够帮助企业快速处理信息数据,加速企业发展脚步。大数据技术一方面能够有效处理数据,一方面能够合理使用信息。本文主要阐述大数据时代软件工程关键技术的有关内容,仅供参考。
超声诊断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价值研究 下载:284 浏览:2488
摘要:
目的:超声诊断不同部位异位妊娠的价值研究。方法:以我院收诊的200例患者为对象,对于异位妊娠患者的诊断结果进行分析,确定不同部分异位妊娠情况。结果:超声诊断与病理证实例数和占比为171、85.50和190、95.00,χ2=10.054,P=0.001,数据对比有差异,(P<0.05)。不同诊断方法对异位妊娠诊断分布情况输卵管壶腹部妊娠、输卵管峡部妊娠、间质部妊娠、伞端妊娠、卵巢妊娠、宫角妊娠、腹腔妊娠没有差异,(P>0.05)。经阴道超声诊断中,包块患者184例,孕囊型患者61例,可见胎芽胎心患者54例,有胚芽无胎心患者87例;混合型94例,可见胚芽及胎心12例,实质型9例,囊肿型8例。所有患者子宫内部厚度超过9mm患者为154例,盆腔内有积液患者167例,宫腔内液性暗区54例,输卵管内液性暗区13例。结论:超声诊断不同部位异位妊娠能够确定患者的异位妊娠部位,确定患者发病情况,对患者病情控制有较大的帮助,还可以得到更准确的信息,对于诊断和治疗都有帮助,具有将超声诊断推广的价值。
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效果观察 下载:248 浏览:2950
摘要:
目的:观察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产前筛查的225例高危胎盘植入产妇,金标准为病理检查结果,对孕早期应用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检出率和超声表现进行分析。结果:225例产妇中有18例通过病理检查确诊为胎盘植入,占比为8.00%,其中有6例胎盘粘连,占比为33.33%,有7例胎盘植入,占比为38.89%,有5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占比为27.78%。在孕早期经超声诊断有15例产妇为胎盘植入,占比为6.67%,其中有5例胎盘粘连,占比为33.33%,有6例胎盘植入,占比为40.00%,有4例穿透性胎盘植入,占比为26.67%,在胎盘植入检出率方面,超声诊断和病理检查结果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超声诊断剖宫产后胎盘植入的表现为胎盘形成内漩涡,胎盘后间隙消失,胎盘后方血流增多,胎盘分界不清晰。胎盘前置合并植入和非植入患者分别有18例和16例,在异常超声征象出现率方面,胎盘前置合并植入患者高于胎盘前置非植入患者,(P<0.05)。结论:剖宫产后胎盘植入在孕早期采用超声诊断具有较高的检出率,是一种有效的筛查手段。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