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研究
李炳楠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炳楠,. 基于深度学习的高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研究[J]. 现代物理学报,2023.9. DOI:10.12721/ccn.2023.157078.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课堂教学越发重要,因此,对于高中物理情境教学策略的研究有着鲜明现实意义。在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期间,教师务必做好教学模式的改革,提高高中物理教学质量,为学生自身知识体制的形成带来更好的帮助,发挥物理教学的价值,为学生未来的成长与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
关键词: 深度学习高中物理情境创设
DOI:10.12721/ccn.2023.157078
基金资助:

引言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之下,在高中物理的教学当中,教师应该做到与时俱进.需要将物理学科与实际生活融合到一起,通过情境创设的方式,将教材当中抽象的知识以直观的方式展示出来,确保学生能够结合具体的物理现象,将其中所蕴含的物理知识挖掘出来.促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以便于学生能够深层次地融人到知识的探究环节当中,这样学生就能够得到更为全面的发展,并且才能够更加适应于社会的不断变化之中。

1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的意义

深度学习理论为高中物理教学提供了新思路,也为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提供了理论支持,对于高中物理教师而言,深度学习理论倡导其充分发挥主导、引领作用,深度挖掘生活化、社会化的物理教学资源,为学生创设熟悉、形象化、趣味性、开放性与自主性的物理情境,积极开展物理实验活动,使学生在情境交互、实验操作实践中对物理知识进行深度加工并内化到自身认知结构中,在面对不同情境内的物理问题时便能调动已有知识经验、物理探究经验,从多角度思考问题并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有效路径;对于高中生而言,深度学习是自主化的学习方式,学生成为物理学习的主体,在教师主导下发挥自身创造力、实践力、思维能力,结合自己所学知识、生活与社会感悟等全身心投人到物理学习活动中,通过对知识的深度加工以抵达物理本质,显著提高学生的物理学习效率。

2高中物理情境创设教学策略

2.1以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

高中正是学生的一大过渡期,学生虽然具备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但是学生的抽象系统还未得到建立.基于此,教师就要注重调动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此时,教师以问题为导向,引发学生积极主动地展开探究。在此过程当中,教师还要做到对学生的思维特点进行把握,并善于利用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并且,在备课时,教师还要做到全方位地了解教学活动当中所呈现出来的内容,并将其中可能插入问题的时机找出来,通过问题的驱使,就能够引发学生主动探究。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力的合成与分解”这一部分内容时,教师就要做到全方位地考量学生的思维认知特点以及实际生活经验,并将此作为依据创设问题情境,促使学生能够根据自身已有的生活经验与所学内容产生认知冲突,使得学生的探究欲望逐步得到激发“力”既看不着又摸不到,不便于学生的想象,导致学生不能够理解力的存在形式要想这一问题得到解决,教师就可以创设实验情境,教师可选取班级当中的两名较为强壮的男生,要求学生展开拔河比赛,两名学生各持一端,并向各自所在的方向用力,此时的俩人处于势均力敌的动作,在学生的各自用力当中,绳子也会处于相对静止的状态。紧接着,教师再派出一名女生站在绳子的中间也做“拉”的状态,女生不需要耗费过大的力气,也能够轻而易举地拉动处于两端的男生,基于此种情形之下,教师便可以将问题抛出来,即男生都如此强壮了,为什么都能够被女生拉动呢?教师将这样的问题情境创设出来,就能够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确保课堂教学氛围顺利得到调动,进一步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问题的思考环节当中。

2.2应用实验情境,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对物理这门学科有了一定研究后,必然会发现实验是物理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毋庸置疑的是做好实验教学能够促进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也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基于此,作为一名高中物理教师,当懂得应用实验情境授课,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使学生能动地去操作实验,同时,教师要充分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践行素质教育理念,进而对学生进行指导,达到提高学生创新实践能力、优化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实验:探究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这一节时,首先,我指名学生操作打点计时器,了解了学生对打点计时器的熟悉程度,并为学生介绍了这一实验工具的作用,从而导入了本次实验课的目的,提高了学生探究实验的兴趣。其次,我给予了学生思考实验步骤的时间,又让同桌之间对自己所设计的实验步骤进行互动交流,进而引导学生回忆了相关的理论知识,为学生后续分析实验数据奠定了基础。再次,我指导学生操作实验步骤,这样既锻炼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也加深了学生对相关理论知识的印象。

2.3应用合作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时期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对教师的教学思想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不少教师也因为在课堂上发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性,呈现出了理想中的课堂教学质量。因此,作为新课改背景下的一名高中物理教师,要善用合作情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为学生能够高效获取物理知识与技能创建一个和谐的课堂环境,从而使学生爱上物理这门学科,让高中物理的课堂教学质量能够得到大力提升。例如,在引导学生学习《时间和位移》这一节内容时,首先,我根据学生多方面能力的不同将其划分成了具有科学性质的互助型学习小组,让学生之间互相交流:在上学的时候是在什么时候离开家的,路上用的时间是多少,什么时候到校的。进而融入到学生的交流之中,为学生介绍了一些新的物理概念。其次,为了加深学生对新学的物理概念的印象,教师要以实际生活为基础对学生设置合理问题,通过积分制的方法让学生进行抢答,从而使学生充分理解时间和时刻、位移与路程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帮助学生初步了解矢量和标量。

结语

在教学实践的证明之下,情境教学法的确能够对学生的进步与成长起到积极的作用。而作为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的主导者,高中物理教师应当长期对此教学方法进行深入研究,在应用实验情境、问题情境、生活情境、合作情境、直观情境的基础上不断进行创新,以求深化学生对物理这门学科的喜爱,再通过合理的引导方式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知识的效率。

参考文献

[1]陈家波.新课程标准背景下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中实践意识的培养[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8(14):57-59.

[2]肖敏.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物理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探索[J].中学课程辅导(教师教育),2018(14):65-6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