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之我见
白晓敏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白晓敏,. 数学文化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之我见[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1.12. DOI:10.12721/ccn.2021.157117.
摘要:
数学不仅是一门运用思维的实践性学科,更是一门立足于创新的学科。数学文化不仅可以促进人们思维的发展,而且可以培养每个人对真、善、美的追求。高中数学教学已经非常注重引入了思维训练的观念,所以要求学生必须具有基础逻辑思维能力,同时还要注重对创新思维的培养。班主任教师更应该以数学文化为基础,培养学生创新思维为导向,采取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因此,本文首先探究什么是数学文化,再从数学文化对高中生思维创新的作用入手,提出相关策略。
关键词: 高中数学文化思维能力创新发展
DOI:10.12721/ccn.2021.157117
基金资助:

引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推进,教育工作者逐渐发现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性,而教师在采取具体教学措施时,往往会因为教学方法不当,教学理念落后而事与愿违。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立足数学文化基础,进行适当的符合高中生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教学。高中时期,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已经开始蓬勃发展,对文化的感知能力也已经开始逐步提高,高中数学班主任教师在此时的首要任务就是将数学文化和思维创新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进行思维创造的同时兼顾数学文化底蕴。

一、数学文化对高中生思维创新的作用

(一)能够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

数学作为一门对数字运用较强的科目,包含了很强的逻辑性和思维缜密性,这些特殊属性就外化为理性思维,而理性思维的萌发的衍生都立足于丰富的数学文化。学生在学习数学时,自然而然地接受了数学文化知识,并且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运用数学思维去理解、演算、验证,这个过程中学生所经历的思维过程,就能够促进高中生的理性思维不断发展和衍生。同时,数学文化所带来的丰富数学知识,能够让学生在不断地学习中建构数学知识网络,这样层层递进不断发展的数学知识网路就是学生理性思维形成的象征[1]

(二)能够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在数学文化不断渗透学生思维的过程中,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得到巨大的发展空间。首先,高中生在接触到形形色色、各式各样的数学思想、公式时,会产生大量的疑问,会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在这样的求知欲影响下,学生就会不断地创新思维方法,以最优化的途径去解决数学问题。其次,数学文化自带的数学趣味性会引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有了钻研的精神和创新意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就在无形中提升了。

二、数学文化培养高中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大多已经有了系统的学习方法,并且有了自主学习的意识。数学是一个思维性比较强,略带枯燥的学科,所以教师要发掘数学文化中的趣味性,将其运用到数学教学中,让学生有学习兴趣,从而衍生创新思维。另外高中数学教师还应创新教学模式,更新教学理念,在课堂教学中引入适宜高中生思考和创新的案例,以兴趣带动思维拓展,提高学生创新思维发展能力。以学习必修一“集合”为例,教师可以改变传统的数学通过题目导入新课的枯燥方式,利用丰满生动的数学故事和数学文化形象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思维进程。首先教师可以讲述德国数学家康托尔与他发明集合的故事,吸引学生兴趣,丰富数学知识内涵。同时,在这样的集合理念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集合,让学生的学习兴趣转化为求知欲,创新思维能力也就得到了有效地训练发展[2]

(二)联系生活开展数学文化课

生活化教学是目前高中数学教学中比较先进的一种方法,主要是将生活化实例引入教学,最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现实生活中。这种方法不仅体现出了生活与数学的紧密联系,也体现了高中数学应用在生活中的价值。另外,与现实生活相结合的数学知识,更易于学生进行共情,引起共鸣,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例如,教授必修二“立体几何”的时候,教师可以先将立体图形概念以及面积体积运算公式教给学生,然后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有趣的立体几何体,将生活化内容加入题干,让学生训练运算面积和体积。像计算篮球的表面积、复杂组合几何体如风力发电房、金字塔的体积等,让学生在亲切的题目中优化自我运算方法,在知识的深层理解中加强对数学文化的理解,达到训练创新思维的目的。

(三)利用多媒体资源

高中生纵使理解能力已经有了较大的发展,但是对于逻辑性较强的数学知识,他们一般难以很快消化掉。所以教师可以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实现多媒体教学,可以充分发挥多媒体课堂的功能,增加高中数学教学的容量,促进学生学习效率的提高,还能延展思维的纵深,拓展思维训练,促进学生的创新。高中数学涉及很多知识,而新媒体和数学结合的方式有许多优点,非常符合高中数学教育的要求,在有效地提高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效率的同时,促进学生思维发展。教师可以向学生推荐可以创新拓展思维的书本或者视频等,如《数学家的眼光》《古今数学思想》等,还可以利用信息技术,自行制作微课视频,设立可以拓展思维的探究趣味题目,让学生打破时间空间的限制进行思维训练。这样的拓展探索,在达到数学文化教育目的基础上,更有利于学生个性化发展,思维的创新[3]

(四)创设创新思维情境

由于数学思维具有很强的抽象性,只通过教师简单地理论讲解,学生是难以在思维上形成具体的联系的。因此教师可以创设符合学生思维发展规律的思维性质题目,让学生在感受数学文化的同时,得到思维的开拓创新。这样的思维化教学情境,主要是通过构建思维与生活、与学习的联系来完成的。例如在必修一学习“函数”知识时,涉及很多的概念性的数学文化知识,如果教师忽视对学生思维的发展,采取传统的理论讲解再训练的方式,效果往往会差强人意。这个时候教师就应该善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构建教学内容与思维训练、生活情境的联系,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去练习。此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计算银行存款本利”,在银行存入本金10000元,每期利率为2.5%,那么3期之后本金和利息一共多少钱呢?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就会有代入感地开展一次新的创造性学习,思维得到了极大地释放,创新意识得到了培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了发挥。

四、结语

数学知识的奥秘是无穷的,它蕴藉在数学文化中,让学生在学习数学的基础上,实现思维的拓展和创新[4]。所以,作为班主任,数学教师更应该重视数学教学方式的创新。在高中数学教学过程中,要利用数学文化进行有效渗透,加强学生的思维发展,加强学生对数学文化的认知,提升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最终达到提升教学质量,培养新时代全面发展的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和学荣. 高中学生数学文化素养的现状与对策研究[D]. 陕西师范大学, 2015.

[2] 朱生锋. 数学文化融入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案例与分析[C]// 2018年"区域优质教育资源的整合研究"研讨会成果集. 中国教育学会, 2018.

[3] 缪红燕. 高中数学教学中体现数学文化的研究[D]. 苏州大学.

[4] 刘宇恒. 谈如何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J]. 考试周刊, 2019(7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