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课程在小学阶段是一门基础性课程,学生从一年级开始就需要学习。而到了五年级时期,学生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相关的数学常识形成了掌握。而在五年级数学课堂上,就需要关注到教学模式的创新构建,要从传统的教师主导模式当中脱离出来,以问题式教学为手段,构建起问题式的数学课堂。在问题导向下,引导学生对数学知识展开探究思考和实践练习,发挥出学生学习能动性,让数学教学可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一、立足问题清单指导学生学习
问题式教学的实施,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法形式选择,而问题清单,就是一种值得关注的形式。所谓的问题清单,就是指以清单的方式,设计一系列问题,构成一张问题清单。然后在课堂上,教师将问题清单发放给学生,让学生根据清单上的问题,展开自主学习,基于清单上的问题导向,对涉及的数学知识展开探索,从而形成掌握。比如教学“倍数和因数”这一节知识的时候,就可以设计这样一系列问题:1.数字4和2是什么关系?2.数字8是2的几倍?3.什么是倍数?4.什么是因数?5.12可以等于哪两个数字相乘?6.倍数和因数有什么关系?可以像这样设计多个问题,将相关的数学知识点融入问题中,然后将这些问题编制为一张清单。到了课堂上,教师将问题清单发给学生,先让学生对清单上的问题进行阅读,了解基本的问题之后,就指导学生阅读课本教材,对照问题,从课本中寻找问题的答案。在学生基于问题展开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需要注意对学生的学习行为进行引导,同时要注意帮助学生解决遇到的困难。因为学生的水平不同,部分学生在根据问题清单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无法有效理解相关知识。因此,当学生遇到困难的时候,教师就要给予学生指导帮助,让学生可以顺利突破学习障碍,取得良好的学习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实践
除了运用问题清单这种模式指导学生开展问题式学习,还可以基于问题情境创设形式,指导学生展开实践,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对数学知识有效利用,从而对相关数学知识更加深刻地理解。而问题情境的创设,就需要立足生活化原则,从生活中选择素材,构建生活问题情境,指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展开数学实践。比如教学“小数除法”的相关知识时,就可以构建起这样一个生活化的问题情境:一天,妈妈买回来了4个冰激凌,一共花了12.8元,那么平均每个冰激凌是多少钱呢?基于这样一个常见的生活素材,融入小数除法的知识,构建起问题情境,让学生代入情境展开思考,运用小数除法解决问题,那么可以得出12.8÷4=4.2元。除了构建理论性的问题情境之外,教师还可以构建模拟情境,让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模拟表演,在表演中对数学知识形成利用。比如教学“分数加减法”的相关知识后,就可以在课堂上创设起“分一分”的模拟表演活动,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些小饼干,然后将学生分组,每个小组4人,并发放一些小饼干。接着设定具体的分一分活动,如每人分四分之一,每人分八分之一,再设计分数的加减计算,如小明和小红一共有几分之几的饼干?小刚的饼干比小花多几分之几?通过这样的实践模拟,将分数加减法融入进来,指导学生进行实践练习,这样可以增强学生对分数知识的掌握。
三、基于问题式教育,形成主动意识
小学数学教育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较为枯燥的。老师应该有耐心的根据学生基础数学知识掌握,进行针对性教学。否则,学生可能很难理解老师提出的问题。问题式教育注重学生参与度和思维建立,但老师必须加强在课程中起到引导作用。问题型教育不仅从一开始就要为问题进行引导教学,而且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占主导地位,所以老师要根据学生要求和各方面的学习情况设计问题。要保证教学达到很好的效率,使每个问题发挥真正的价值。老师有时不确定学生能领悟到什么程度,可以使用问题式教育对学生的学力程度进行考验。由于学生之间的差异,老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小组,以小组来回答问题为任务,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学生学习的时候,老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输出观点,交流学习方法,和数学思维,形成学生自主纠正错误的能力。
四、基于问题式教育,形成探究意识
经过研究表明,轻松自由的学习氛围,可以有效加强学生学业水平,充分鼓舞学生学习动力,在这种轻松开放式的师生关系中和学习氛围中,学生对课堂知识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也可以积极主动的参与课堂教学中来,形成师生间良好的互动氛围。为了让学生在课堂上形成探究意识,敢于发问敢于质疑,老师必须知道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情绪。有些学生不喜欢提问,不想回答问题的原因可能有两个方面:一个是性格内向,不敢问不想问;还有就是学生不愿问不想答。为了消解学生的顾虑与紧张,老师要构建一个比较愉快、舒适的学习氛围,通过学生之间的平等交流,消除学生心中存在的不安全感。老师要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的地位。老师提问时,应该鼓励的语气,对于不能回答的学生也不要过于勉强,要安抚学生情绪,通过引导部分学生在教室内发言,进行老师和学生之间合理而密切的交流,然后提高其他学生、学生的参与程度。学生发表意见后,老师要对学生做相应的评价。
五、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小学五年级数学课程的教学,基于问题式教学创新教学活动,这是新时期教育形势下需要关注的一个要点。作为五年级数学教师,要对问题式教学有正确理解,把握相关的要点原则,然后立足问题清单、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提问以及使用多媒体等形式,以问题为基础有效创新数学教学活动,让学生在问题的导向下,对数学知识展开有效的自主探讨和学习,加强数学知识的掌握。
参考文献:
[1]黎霜.如何在小学数学中应用问题导向式教学方法研究[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20(03):38.
[2]邱静.小学数学问题探究式教学方法的研究与应用[J].中学生作文指导,2020(20):129-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