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之一,并在高考中占据非常重要的地位。在高中生进入高三阶段后,课堂教学基本上以复习教学为主,巩固和强化高中生在高一,高二所学的数学知识,但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过于依赖于题海战术,进而导致学生的思维能力、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得不到有效提升,更影响课堂的教学效率。为了提高学生的认知能力,科学地构建高效数学课堂,本文将从教学理念、教学模式、教学方式等方面进行叙述,进而期望能够全面提高和优化学生的数学素养,从而达到高三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影响高三数学教学高效性的原因
(一)教师对学生的了解程度影响课堂时效性
每个学生都是独特的人、独立意识的人,学生的思想都独立于老师的思想之外,不以教师的思想为转移,特别是高三的学生,已经有了完整的思维能力,教师要了解到学生是有个体差异性的,要针对他们因材施教。如果教师对学生的了解不深,并且不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在日常的教学设计中就不能从实际出发,就不能针对学生不同的水平,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即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出现所设计的问题太过容易,或者是太过难,进而影响学生的思维积极性,也影响了教学的效率。因此,教师有必要了解学生的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要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性,用积极有效地教学方法来调动学生对数学课堂的积极性,尽量做到因材施教,积极做到教学有理有据,实现课堂的高效性。
(二)教师自身专业能力影响课堂时效性
根据新课改的实施,要求教师从课程的授课者转变成课程的开发者和实践者,这就考验教师的专业能力,教师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对数学知识进行整合和理解,深入探究教材内容,并对课堂内容有侧重点地讲解,避免在学习中出现学生掌握不重要的知识点,这样不仅失去了教学设计的初衷,更影响了学生的时间。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可以将重点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给学生,或者是利用已学习的知识引导学生思考,例如学生在坐标题目理解上有困难,不能理解题目的实际意义,那教师可以帮助学生先将图形画出,再由学生根据所画出的图形进行思考探索,这样通过分析得出来的实际意义,不仅会使学生对数学更有自信心,也能提高学生自主思考能力。
二、基于核心素养下的高三数学教学策略
(一)创新教学模式,巧妙创设数学情境
虽然说高三的课堂跟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但是妙趣横生的课堂,更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因此,创新教学模式设、设置数学情境是十分有必要的,并且教师应主动站在学生的视角,注重提高教学模式。例如,教师应科学地创设问题情境,在充分结合学生认知能力和知识水平之后,结合所学教学内容展开探讨,引导学生在情境中自主学习。比如在讲解立体几何图形的问题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能,将立体图形动态化,直观形象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在具体化和详细化的教学下,不断提高自身对数学只是学习的兴趣。同时,教师也通过多媒体技术不断完善教学,节省教学时间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巩固高中数学知识。
(二)开展小组合作,鼓励学生合作探究
高三的知识是高一、高二的综合,是多元的知识点,而高三数学对于高三学生来说,已经全部学习完,但因为学生对知识点的领悟和掌握能力不同,所学会的知识点不同,为了更有效地实现教学,教师应该多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小组合作可以最大限度利用学生个体差异性的因素,让不同层次的学生组合在一起,互相学习,互相督促,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知识。传统的高三课堂,因为教师过度注重学生的成绩,而放弃学习不好,学不会的学困生,忽视了大部分学生,同时所学知识点仅仅停留在书本表面,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但小组合作却可以帮助学生表达在学习中的不了解之处,不停地碰撞思维,促使学生提升对学习的兴趣,而教师要做好进度和管理,注意适时介入讨论,适当的引导学生,使学生有益的竞争。
(三)培养创新意识,运用多元评价体系
新课改的推行,要求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用多元的评价体系来评价学生。教师在评价学生时,要注意正确引导学生,并对学生有一定的容错率,人非圣贤孰能无过,高三的孩子思维尚未成熟,思维逻辑也尚未完整,难免在学习的过程中出现错误,这时教师要尽可能地有耐心去教导学生,高三的压力对学生来说是巨大的,会影响孩子的一生,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亦或是在平时的辅导过程中都要注意学生的心态,适当的鼓励学生,积极引导学生正确面对错误,科学的分析错误,解决之后能够反思创新。其次,教师要改变传统观念,不将学生的学习成绩作为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将目光放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去,从而达到优化学生的整体数学能力。例如对小组进行评价时,教师要注重学生之间评价的质量和评价次数,可以让学生互相找出不足,或是可以优化的地方,让学生在高三复习中,有一个清晰的认知,明白自己还有哪些可以提高的方面,让学生感觉到学习数学不是平淡无味的。同时,这样教师才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更科学地体现出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想要提高数学课堂的时效性和学生的数学素养,就需要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发散思维,进而帮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提高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积极有效的改革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不断优化教学方式,全面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引导学生成为真正的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殷邦明.立足知识构建,突出素养提升——浅谈核心素养视角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构建探究[C].2020(12):65-67..
[2] 陈玲.问题驱动,探究生成,感悟提升——基于核心素养的核心问题驱动下数学课堂教学实践研究[J].小学时代,2019(7):21-23.
[3] 谢孝顺.把握规律掌握方法注重实效发展能力——浅谈高三数学二轮复习的有效性[J].2021(03):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