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
裴立叶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裴立叶,. 让语文教学插上想象的翅膀[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209.
摘要:
想象是语文教学的翅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语文教学充满乐趣,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可以运用趣味想象助识字 ,引导学生在理解生字结构,区分形近字基础上,用想象来助力,实现轻松学生字。在小学课文教学中,想象画面能够帮助学生生动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熟读课文抓全文章要素,运用多感官分析要素特点,在动态画面中实现和文字的水乳交融。
关键词: 语文教学想象学识字学课文
DOI:10.12721/ccn.2022.157209
基金资助:

引言: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科学的发展、进步,并且是知识的源泉”。而想象也是语文教学的翅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思维,让语文教学充满乐趣,让语文课堂变得更加生动形象。

一、趣味想象助识字

1、理解字结构,想象来助力

帮助小学生学习生字,可以根据字形结构展开想象。如学习“滚”时,也可以根据字形结构编字谜:在河边(三点水旁),有一件漂亮的衣服(衣),衣服里面还藏了一只大公鸡(公)。学“游”字时,可以通过学生讨论归纳:游泳是在水里(三点水旁),很多游泳池都是是方形的(中间是“方”字),小孩子(子)独自游泳很危险,必须有一下大人(人)陪着。这样,学生在轻松的气氛中学会了新字。

老师还可以调动孩子的想象能力,抓住字形特点,编成故事,让学生故事中快乐学习,永久记忆[1]。如在学习“懒”字时,引导学生编成小故事:有一个淘气的小孩,被施了魔法,他的心中(竖心旁),注入了一束(束)负能量(负)的光芒,从此以后,他变得非常懒惰。学习“徒”时,可引导学生编成故事:“师徒两人,经常一起走,徒弟学到了很多知识。”

 2、借助形近字,想象来助力

形近字,是小学生区分的一个难点,我们可以有意识地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重点关注两个字中不同的部分,通过大胆想象,加深学生对形近字的理解。如“辫”“辩”“辨”,三个字都是左中右结构,左部右部都完全一样,不一样的是中间部分。可以引导学生通过想象来区分:小女孩的“辫”子,需要用漂亮的丝线(绞丝旁)扎起来。这个小女孩不仅长得漂亮,而且是个辩论高手,能言善语(言字旁)。遇到事情,她勤于思考,绝不会把“点撇”混为一谈。(中间一点一撇)

通过观察和大胆想象,学生的识字方法不断丰富,也促进了各种能力的提高。

二、想象画面学课文

我们可以用想象画面法来理解文章内容和中心思想,如学习《走月亮》第二自然段。

原文:细细的溪水,流着山草和野花的香味,流着月光。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呦,卵石间有多少可爱的小水塘啊,每个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哦,阿妈,白天你在溪里洗衣服,而我用树叶做小船,运载许多新鲜的花瓣……哦,阿妈,我们到溪边去吧,去看看小水塘,看看水塘里的月亮,看看我采过野花的地方。

1、熟读课文,抓住画面的各种要素。如有什么人物,有什么景物:溪水、山草、野花、月光、鹅卵石、小水塘、阿妈和我。

2、调动多种感观,知晓各个要素的特点。生动的画面一定是可看、可闻、可听、可摸、可感的,阅读时要调动所有感官去感知:

看到——细细的溪水,灰白色的鹅卵石,可爱的小水塘

闻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

想到—阿妈在溪里洗衣服,我用树叶做小船

3、让画面动起来。画面上的景物和人物都是静止的,学生要想身临其境的感受文章,就要通过想象,让画面动起来,使画面内容变成动态镜头:

细细的溪水在缓缓流淌[2]

山草和野花的香味弥漫在溪水里。皎洁的月光洒在水面上,微波荡漾。

灰白色的鹅卵石布满河床。

每个可爱的小水塘都抱着一个月亮。

站在美丽的溪水旁,在皎洁的月光下,我不禁想起白天阿妈在溪里洗衣服,我用树叶做小船的温馨画面。

4、实现画面和文字的水乳交融。

想象画面是方法,目标是理解文字,引导学生把自己变成文章中的人物,走进画面,感受文字表达的妙处。

先看书,后想象,然后让学生轻轻地闭上眼睛。画面越来越鲜艳,越来越生动,画面不是在学生的脑子里,而是在学生的身边。

老师问:“来到溪边了吗?”

同学们闭着眼睛笑眯眯的说:“来到了。”

“闻到山草和野花的香味了吗?”

学生深吸一口气“好香啊!”

“看到小水塘里的月亮了吗?我们来一起捞月亮吧!”

于是同学们弯下腰,用手去捞起水中的月亮。

三、多想象勤练笔

想象是语文教学的一种重要方法,学生只有不断运用,才能变成写作习惯[3]。在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想象能力基础上,要勤加练笔,多尝试写作训练,持续训练和随机训练相结合。同时,在具体描写生活中的画面时,要引导学生大胆想象,运用多感官描写的方法和不同的修辞方法,把画面写得生动、形象。

结束语

通过教学实践,我深切感受到想象就是语文教学的翅膀,想象给语文课堂注入了鲜活的力量,让课堂变得生机勃勃,也让语文课堂变成了一个快乐的海洋。

参考文献

[1]赵雪平.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用的调查研究[D].扬州大学,2022.DOI:10.27441/d.cnki.gyzdu.2022.000779.

[2]李思琦. 小学高年级语文习作教学问题与对策研究[D].哈尔滨师范大学,2022.DOI:10.27064/d.cnki.ghasu.2022.001216.

[3]姜黎黎. 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探析[D].扬州大学,20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