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微课教学引入到小学语文课堂中,不仅可以建立多种语言的学习方式,还可以极大地提高其教育的信息化程度,促进其核心能力的培养。因此,必须认识到目前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将现代教育思想融入到教学中,提高语文学科的适应性,通过微课构建智慧型、翻转型、探究型语文课堂,从而深化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助力学生顺利突破课程重难点,实现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成功实践。
一、微课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作用
(一)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尚未形成独立的思维,其学习语文的最大爱好是在语文教学中的趣味性。所以,老师要密切关注和剖析同学的兴趣,并与课本的内容密切联系,创作出富有趣味性的微课程录像来帮助课堂。微课通过声音和动画把教材中的抽象知识转化为视觉效果,使其更好地引起了同学们的关注,使他们对教材中的内容有所了解,从而激发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和对语文的基本素质的培养。
(二)有利于拓展学生的语文知识面
部编人教版教材的内容和编排方式非常贴合学生的日常生活,教学内容丰富多彩,使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能够体会不同作者的人生感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微课能够进一步拓展学生的知识面,教师既可以将教材中没有体现出的作者作品进行可视化演绎,也可以拓展延伸相关知识。这样一方面可以开拓学生的视野,活跃学生的思维;另一方面学生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学习做人处事的方式、道理。
(三)打破学生语文学习的时空限制
传统的语文教学课堂时间有限,且固定在教室,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学习语文知识,不利于形成长期记忆。微课的引入能够突破语文教学中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使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到不同时空地域的鲜活的语文知识。同时,课外语文习题还可以通过微课实时讲评学习。
二、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应用策略
(一)教师强化自身信息素养
目前,我国小学实施微课的一个主要问题是:教师个人制作能力比较差,影响了课堂的效果。因此,在实施信息化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加强教师的信息素质,增强学生的学习意识。通过这种方式,既可以为语文课堂的成功运用扫除阻碍,又能充分发挥其教育效果,实现对小学语文教育的信息化建设。
首先,教师应该积极参与信息化教学培训,通过学习相关理论知识明确微课的教学实践价值,通过实操学习掌握微课制作技能,并在语文教学中加强实践。这样教师不但能在不断的实践中摸索出更加高效的微课运用手段,也能促使微课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教育体系中获得认可,从而引领小学语文教学顺利突破改革瓶颈。
其次,教师在开发设计语文教学微课件时还应该加强整合信息化教育资源,紧扣语文课程三维目标,使微课更加契合语文教学需求,同时兼备创新性和趣味性。这样既可以实现微课运用方式的推陈出新,也能引导学生尽快适应微课学习模式,从而促进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常态化实践。
最后,教师在完善自身信息化教学素养的过程中还应该着重精进语文微课件的自主设计和研发能力,始终坚守时代性原则,加强在语文微课件自主研发中渗透最先进的教育内容和教学理念,促进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模式与时俱进、实时更新。这样一来可以避免语文微课件的内容和形式过于滞后和老套,二来也能切实强化教师的微课件设计研发能力以及信息化执教能力,从而调动学生参与语文微课探究的积极情绪反应,使学生的探索性学习能力以及语文思维品质在微课教学中真正有所发展、有所历练。
(二)创设语文情境教学环境
微课可以将教材内容进行可视化呈现,使得原本死板的语文知识变得形象具体,更加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和认知方式。小学生思想相对单一,对于鲜艳的颜色、立体的动画更有探知欲望,教师可以利用微课创设出与语文教材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用微课将语文教材知识具体化,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
如,教学课文《秋天的雨》时,笔者运用微课教学让学生感受秋雨的魅力,聆听秋雨的声音,想象秋雨的神奇,不知不觉中完成《秋天的雨》的教学,且给学生的印象深刻。微课将学生带到了秋雨落下的环境中,让学生欣赏秋雨中的菊花之美,感受秋天丰收的喜悦之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的同时也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教学体验,提升了语文学习效率。
(三)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碰撞
阅读课程是小学语文教学的主体内容,培养小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是教师当前的首要工作。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需要多重思维品质联动运行,才能透彻掌握阅读文本的主旨思想。以往教师在引导学生阅读理解时通常只是让学生在朗读课文后对文章主题进行简单的总结,这种教学模式缺乏探究性和启发性,导致学生的思维品质和思维张力很难得到显著的强化,阅读理解能力的发展效率非常迟缓。任务驱动是一种新型教学理念,同时也非常适宜与微课搭配使用,不但有助于培植学生的主体意识和学习主动性,也能增强语文阅读教学的探究功能,从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使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迈入更高的阶梯。
基于此,教师在将微课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应该将微课和任务驱动模式有机整合,采用微课为学生设计、布置阅读任务,鼓励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探析、解决任务。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学生阅读思维的碰撞,增强学生合作阅读的兴趣和信心,另一方面也能丰富微课在语文教学中的实践形式,进一步更新和优化小学语文教学模式,从而收获预期的教学成果,同步发展小学生的语文素养与合作精神。
(四)丰富小学语文教学资源
因教材篇幅和时间限制,学生在语文课堂上所接受的知识非常有限。微课视频首先要满足课堂内容的教学,在此基础上对知识点进行延伸,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微课教学既可以帮助学生搭建语文知识架构,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也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索能力。学生还可以在课外回顾时查询相关的微课视频进行学习和复习。
如,教学古诗《暮江吟》时,笔者在微课视频中加入作者的另一首古诗《草》,用于课前导入,既复习了古诗《草》,又跟新学的古诗产生了连接。笔者运用微课循序渐进地将古诗的画面呈现在学生面前,通过声音、画面展示傍晚的残阳和江水,让学生体会作者写诗的心境,通过微课展示月光下的露珠等景色,能让学生体会到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白居易是中国文学史上负有盛名且影响深远的诗人之一,他的诗作语言通俗易懂,可以通过微课给学生推荐合适的课外阅读作品,如《大林寺桃花》《池上》等。
三、结语
微课是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其简练、形象直观为特征的一种多媒体技术。将微课运用于小学语文教学中,不仅可以扩大教室的空间,而且可以将繁复的课后知识进行系统整理,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让他们自觉地投入到语文的学习中去。因此,新时代小学语文教学必须正确把握其缺陷,并通过一些科学措施加以补充,以凸显其实际意义与优越性,使其在课堂上取得突破。
参考文献:
[1]宋立萍.谈微课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应用[J].学周刊,2021(28):119.
[2]张德宇.微课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问题探讨[J].新课程,2021(35):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