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教育改革深化以来,对于学生的教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知识教育,而是更加注重素质教育和核心素养的培养,力求培养品学兼优的综合人才,因此必须要重视学生的德育工作,实现五育并举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小学主题班会是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阵地,小学生正处于人生初级阶段,如同纯白的纸张,需要教师通过正确的思政教育培养,使其呈现出美丽画卷,而小学主题班会融入核心价值观是一项德育重要举措,值得广大班主任深入研究思考,切实采取可行有效的融合策略,提升德育效果。
一、小学主题班会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体现,是十六大以来党的理论创新重要成果,因此积极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是培养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大力弘扬、宣传社会正能量的有效方法。因此通过积极开展组织小学主题班会,深化融入核心价值观,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积极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且小学主题班会融入核心价值观的作用不仅体现在学生主体,还体现在学校教育层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德育工作,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有效举措,为广大教育工作者尤其是德育教师提供了更多教学思路,帮助广大德育教师积极探索创新德育方式,不断深入落实德育工作[1]。
二、小学主题班会融入核心价值观的方法策略
(一)注重整体设计,有序安排小学主题班会开展
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主题班会首先要基于整体,做出一个全局性的安排,才能为接下来的顺利开展奠定基础。第一是要深化小学主题班会的思想认识,明确小学主题班会是德育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明确小学主题班会是班主任德育工作的重要体现,因此必须高度重视主题班会的开展,优化整体设计,站在全局的基础上去组织开展,找寻如何有效融入核心价值观的切实可行方法,保障组织有序开展;第二是要选择合适的载体,如何既能够满足融入核心价值观,又能长期坚持组织开展活动,因此可以将学期、学年拆开,以月度为单位,开展月主题的小学班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拆分,设计安排在每一个月度主题班会中,这样一来可以使得各个核心价值观元素融入主题班会更加自然、更加贴近学生,有效感染和深入每一个学生。笔者做了具体规划如下,仅供参考:
1、一月份通常是紧张准备期末考试的时期,在这一时期,班主任可以设计围绕考试相关的“诚信”核心价值观,将考试诚信、杜绝违纪作弊这些正确价值观融入到主题班会当中来,进行诚信教育,首先紧扣诚信考试主题,考之以诚,答之以信,进而引申到为人诚信,为学生普及征信知识和国家诚信体系,进一步深化“诚信”主题,培养学生诚实守信的良好品质;
2、二月三月以及四月是春季,万物复苏的日子,因此可以在这三个月开展具有生机活力、自然和谐的主题班会,二月可以立足春节背景,班主任通过中华传统节日的科普与讲解,强调“爱国”主题,增强学生民族意识和国家自信,进而培养爱国主义精神;三月春暖花开,班主任可以组织以踏青、春游形式的主题班会,带学生参观当地文化展览馆或者主题公园郊游等,强调“富强”主题,让学生通过实际感受家乡、城市的变化发展,深刻体验到国家富强的变化,深刻感知现在幸福生活来之不易,需要倍加珍惜;四月可以结合花朝节,为学生科普讲解花朝节的由来,花朝节是中国传统节日,是中国百花的生日,花朝节的设立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崇拜,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强调“和谐”主题,教导学生从自身做起爱护花草,保护生态,坚持践行绿色生态理念;
3、五月可以围绕劳动节,为学生树立起“劳动最光荣”的正确观念,进而强调“敬业”主题,提升敬业意识,坚持力所能及的劳动;七月立足“民主”主题,围绕建党节开展党史讲解、普及活动,帮助学生深化民主意识,体会到我党为创建新中国艰难创业、为拯救中国人民付出的艰辛,为民主建设做出的重大贡献;八月可以围绕“自由”主题,结合八一建军节的历史,带领学生感悟革命、独立、自由的意义;
4、九月可以围绕“友善”主题来开展班会,九月是开学季,要么迎来新生,要么学生们进入了新的学期,此时强调同学之间友爱互助,团结友善是非常切合的;十月可以立足“平等”来开展主题班会,结合国庆节,为学生讲述新中国成立的意义,使得中国人民脱离苦海,实现人人平等;十一月围绕“文明”来开展主题活动,十一月十日是国家青年节;十二月可以围绕“公正”和“法治”主题开展班会活动,12月4日是我国宪法日,因此教师可以通过普及宪法和法律知识,以及我国司法建设,为学生强调司法公平公正的意义;
5、六月可以开展围绕“依法治国”为主题的活动,班主任可以整合学校资源,依托学校的力量邀请法律专家、精英律师等人士到学校为学生普及法律知识。
因此通过以月为单位,整体设计核心价值观融入整个学年主题班会活动,可以增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渗透,使得德育的作用充分发挥。
(二)合理安排主题,找寻核心价值观合理切入点
核心价值观融入主题班会不仅仅需要整体设计布局,更需要合理安排主题,使之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找寻合理有效的切入点。在不断强调中国精神、优良传统文化的今天,必须结合时代的热点来丰富强化主题班会的内涵,引发学生的思想共鸣,培养良好的思想品德,全面树立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2]。
可以紧扣思政教育,从时代化、民族化两个方面来开展班会课程。一是时代化,事物是变化发展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提炼古往今来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而提出的科学价值观,因此教师可以融合带有时代主题的教学资源,通过时代的对比,强化学生的时代认识,激发学生学习发展意识,例如在开展“自由”主题班会的时候,班主任可以加入一些旧社会和新中国形成对比的图片,强调时代的意义——破除封建束缚,解放人民思想,创造幸福生活,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富强”的认识;二是民族化,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我国优良传统文化的思想不谋而合,早在先秦战国时期圣贤们重视到“友善”“诚信”的意义,老子曾言“上善若水”,孟子曾曰“车无辕而不行,人无信则不立”,这无一不是“友善”和“诚信”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因此班主任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上,深挖传统文化与核心价值观相同的元素,再结合到活动开展当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核心价值观,同时还能拓宽文化知识面,一举两得。
(三)创新主题班会形式,灵活融入核心价值观
主题班会是一项重要德育活动,为增强德育效果,必须不断创新主题班会形式,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在灵活融入核心价值观,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3]。因此必须坚持寓教于乐的思想,开展多元化的主题班会活动。
首先可以继续发展主题班会实践活动,通过实践的形式将思政教育、德育培养转化成为看得见的有效成果,例如积极开展组织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参观活动,组织参观当地文化展览馆、自然博物馆和历史博物馆等具有教育意义的机构场所,使得学生通过切身体验和感受进一步增强核心价值观的形成,通过积极开展春游、郊游等活动,增加学生与大自然的亲近感,使得师生都处于恬静自然的氛围当中,有助于教师有效开展德育工作,实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外还可以积极探索更多的课外实践活动,为学生形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添砖加瓦”[4]。
其次可以基于培养学生核心价值观与核心素养“两不误”的前提下,探索交互式、项目式的主题班会活动,例如班主任在确定“爱国”主题,那么可以将学生分为学习小组,为每个学习小组安排相应的任务,让学习小组自行收集相关数据、图片、视频等多种资料的方式,通过小组间配合协作的方式完成主题任务,最后在班会上统一进行汇报和发言,帮助学生培养独立自主动手能力,形成团结合作意识,加深了对爱国主义内涵的认识,同时又使得他们受到良好的思政教育,这正是一举两得的体现。
此外,教师还可以通过开展辩论、演讲、诗歌朗诵、话剧表演、歌舞表演等多种形式的主题班会,围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而提高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积极准备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该加大指导和支持力度,鼓励学生完成活动,起到增进师生互动的作用,实现主题班会高效开展,从而促进学生对核心价值观的丰富理解,从而快速吸收相关德育知识,提高自身思想道德水平。
三、结语
综上所述,将核心价值观融入小学主题班会非常重要,这不仅仅是德育工作中的重要环节,更是培养小学生形成良好思想道德品质的重要举措,因此必须注重整体强化主题,积极采取有效策略来实现核心价值观高效融入小学主题班会,加强整体设计,有序开展月主题班会活动,合理安排主题,紧扣时代化、民族化来找寻核心价值观合理切入点,积极创新主题班会形式,利用丰富多彩的活动形式灵活融入核心价值观。
参考文献
[1] 王明华.小学主题班会实施现状及有效性策略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20(03):213-214.
[2] 李源. 核心素养视角下小学高年级主题班会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D].重庆师范大学,2019.
[3] 詹莉.深化主题班会 践行有效德育——浅谈小学主题班会的有效开展[J].成才,2019(01):37-38.
[4] 蔡芷萦.注重整体设计 强化主题序列——小学主题班会融入核心价值观关键策略分析[J].学苑教育,2023(09):12-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