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
林惠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林惠蓉,. 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研究[J]. 语文教学与创新研究,2024.2. DOI:10.12721/ccn.2023.157376.
摘要:
识字是低年级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尽管教学方法灵活多变,我们仍能在实践中探索出多种有效的识字策略。必须高度重视识字在低年级语文课堂的关键作用,并正视当前识字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只有直面挑战,深入分析,我们才能不断优化和创新,摸索出更加高效、实用的识字方法,以提升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文素养。
关键词: 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重策略
DOI:10.12721/ccn.2023.157376
基金资助:

重视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提升教学质量与水平,已成为小学语文教师的普遍共识。他们深知,扎实的识字基础是学生后续学习的关键。因此,众多语文教师不懈努力,通过持续探索与实践,有效促进了识字教学质量的稳步提升。

一、识字在低年级语文课堂中的重要性

(一)识字是学习汉语的起点,是阅读的基础

汉语,这一博大精深的语言体系,其基石在于汉字。识字量的多少,直接关系到学生语言能力的构建与发展。试想,一个对汉字陌生的学生,如何能够顺畅地进行文本阅读,又如何能在阅读中寻得乐趣与知识的滋养呢?反之,缺乏阅读能力的学生,在语文学习的道路上势必步履维艰。在我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深刻体会到识字量对于学生阅读的重要性。每当我在课堂上为学生留出宝贵的自主阅读时间时,我总会发现,那些识字量丰富的学生总是迫不及待地翻开课外书,沉浸在阅读的海洋中。他们之所以能做到这一点,正是因为他们拥有足够的识字量,能够自如地阅读,从而在阅读中收获知识与快乐。因此,我始终坚信,教学生学会识字,就是为他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语文世界的大门。只有掌握了足够的识字量,学生才能在阅读的道路上越走越远,不断提升阅读的数量与质量。

(二)有助于学生自学能力的提升

传统的识字教学往往依赖于“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教师占据主导地位,让学生在形式单一的反复拼读中机械地记忆生字,这样的过程往往枯燥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而,随着教育理念的不断进步,现代的识字教学更加注重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倡导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的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成为识字过程中的主角。现代的识字教学不再仅仅满足于让学生认识汉字,而是更加注重引导学生掌握识字的方法,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

二、小学低年级语文识字教学策略

(一)强化字理联结,深入探索汉字特性

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注重字理关联,深入剖析汉字特征,是语文教师提升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也是引领学生深入理解汉字结构造型的重要途径。然而,当前部分低年级识字教学中,教师对具体字理的分析和讲解有所欠缺,导致学生对汉字的造字结构特征认识不够全面和深入,进而影响了他们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针对这一问题,语文教师应积极应对,加强对字理的分析与研究,细致地向学生讲解汉字的特征。通过引导学生把握汉字的构字特点,帮助他们有规律地学习和记忆生字词,从而逐步提升低年级识字教学的效果,为学生后续的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以《树之歌》的教学为例,教师可以结合生字特点进行深入讲解。如“梧”、“桐”、“枫”、“松”、“柏”、“杉”等生字,它们都与树木相关,且都含有木字旁。教师可以利用这一特点,对生字进行拆分讲解,并编写歌谣帮助学生记忆。如“梧”字,可编成“一根木头在左,五口人在右”的歌谣;“桐”字则编成“左边木,右边同,合起来念‘tóng’”的歌谣;“松”字则编成“木加公,就是松,松树的松”的歌谣。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生动有趣,还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生字。

(二)营造生动情境,提升识字教学实效

构建富有成效的教学情境,对于优化学生的识字体验、深化他们对生字词的学习和理解至关重要。然而,当前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存在忽视情境构建或情境构建不合理等问题,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教学水平的提升。针对这一现状,语文教师需深入分析低年级识字教学的短板,积极采取措施,构建与识字教学主题紧密相关、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具体情境。

例如,在教授《田家四季歌》这一小节时,教师可精心打造生动的教学情境。该课涉及的生字词如“场”、“和”、“了”、“戴”、“农”、“季”等,均可通过微课视频展示农场主在秋季田间劳作的场景来引入。视频中,农场主戴着帽子在田地里辛勤耕耘,这一具体场景能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他们的识字兴趣。随后,教师可引导学生结合视频内容,探索这些生字词的读音和用法,甚至鼓励他们尝试用这些生字词造句,以此激发学生的思维活力。此外,教师还可以进一步拓展情境,展示春夏秋冬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观照片,如春天的“小溪潺潺”、夏天的“夏日炎炎”、秋天的“秋风习习”、冬天的“白雪皑皑”,让学生在这些生动的场景中深化对生字词的理解和记忆。

(三)融合识字与阅读,深化理解

识字不应孤立进行,而应与阅读紧密结合,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单纯地将生字单独出示,简单读一读、记一记,这样的教学方式是浅层的,难以让学生全面理解汉字的内涵。汉字历经数千年演变,一字多义现象普遍,多数汉字不仅具有本义,还包含引申义,这些引申义的理解需在具体语境中展开。

以《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旅行”一词为例,若将其单独出示,学生可能仅理解为外出游玩的本义。但在这个句子“牛马有脚,鸟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什么办法?”中,“旅行”的含义却有所不同。为突破这一教学难点,我们应回归到文本阅读中。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分享自己的旅行经历,明确“旅行”的本义。然后,让学生通过阅读课文,比较植物的旅行与人的旅行的不同,发现植物旅行的真正目的——播种、繁殖。当学生初步理解字词本义后,教师的教学不应止步于此。还需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上下文,联系具体语境,在阅读中巩固理解。如引导学生找出蒲公英种子、苍耳种子、豆荚种子的传播方式,理解“旅行”在句中的引申义。

三、结语

对学生而言,识字是学习汉语的基石,为阅读能力的培养奠定坚实基础。在低年级的语文课堂上,识字教学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不仅是学生掌握语言文字的起点,更是他们日后顺利进行阅读、理解及表达的关键所在。

参考文献:

[1]伍文慎.核心素养下的小学语文低年级识字教学[N].山西科技报,2023-02-26(A08).

[2]陈飞秋.探究识字教学在小学语文低年级教学中的方法[J].小学生(上旬刊),2023,(02):49-5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