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与自然材料的互动中,幼儿能够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提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这一过程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新精神也会得到一定的提升。但是具体应如何善用自然教材,如何让大自然成为幼儿课程的活教材,应首先了解自然教材的内涵和利用自然教材的必要性,而后才能更好地开发和利用自然教材。本文试图就如何开发利用自然教材,并且将这种科学素养的培养渗透到一日生活及幼儿游戏之中的必要性和实施策略加以探讨。
一、幼儿科学素养培养中利用自然教材必要性
(一)利用自然教材可以充分调动幼儿探究地积极性
幼儿需要科学知识经验的引导,才能更好地认同周围的世界。大自然有着独特的吸引力:蚂蚁为什么要搬家?蜻蜓为什么会低飞?树叶为什么会变黄……大自然的神奇变化无一不吸引着幼儿。孩子们在说说、看看、问问中不断发现,感受大自然最质朴的模样,感叹自然奇妙的魅力。这奇妙的魅力不断促使幼儿探究、发现,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自然教材能够最大限度地调动幼儿探索的积极性,有了伊始,方得始终。
(二)自然教材使幼儿的成长更加符合天性
在幼儿园中,幼儿通过动手捡树叶、树枝刻画许多的艺术作品;利用橘子皮的拼贴小人,使得玻璃墙更加生动;捡来小石子装饰自己的小花园,春日使得小花园里美景融融。幼儿投身于自然中,尽情地看一看、听一听、想一想、摸一摸、做一做,真正激发幼儿的好奇心和主动的学习精神,借助大自然的教育让幼儿的成长更加符合天性,也使幼儿能够获得最真实的感受。
二、开发利用自然教材培养幼儿科学素养的方法
(一)开发自然教材的“神秘领域”,激发科学探究兴趣
自然教材的开发需借助周边的自然环境,幼儿教育是本着为幼儿服务的目的,做到因材施教的效果,发挥幼儿教师多元智慧的教学宗旨,并让每个孩子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应基于幼儿的基础指向其全面整体进步的目标。对于教师而言,如果能够精心设计自然区角等教育实验基地,就能使幼儿园内处处充满生机,使得每个课程都指向幼儿更好地发展。利用自然教材恰恰能够通过自然环境的创设,使幼儿获得更加新奇的体验。利用身边自然界中的活教材,特别是幼儿的未知领域,从而激发幼儿的探究兴趣。比如,在一次秋天果实的探索中,班级中一名幼儿带来了神秘嘉宾——菱角。孩子们对菱角就产生了非常浓厚的兴趣,很多小朋友都很好奇这个长了很多尖尖角的东西是什么,班级里的大部分孩子之前也没有见过菱角,于是在菱角拿出来之后,孩子们好奇地观察着,产生了一系列的疑问:“它生长在哪里?”“它能吃吗?”“它是什么味道的?”等等,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用自己的话诉说着对菱角的探索。孩子们对菱角的探索发出了感慨,从而展开了关于菱角的探秘之旅。有了兴趣才展开了探索,自然教材因其“千奇百怪”总能激发出孩子们的探究兴趣,而兴趣地挖掘需要教师的支持,在开展各项活动的时候,教师可以利用身边不常见的自然素材,通过自然素材的“神秘”,引发孩子们的好奇,同时保护孩子们的好奇心,尽一切可能支持孩子们的探索。教师的思考要与孩子的想法相契合,同时又能够发现孩子想要的是什么,满足幼儿的学习需求。
(二)利用自然教材的可操作性,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自然教材最大的特点就是便于取放,自然材料就在孩子们身边,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甚至“看不见的”,从宏观到微观。因为触手可及,所以造就了自然材料的可操作性,孩子们通过看一看、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发现问题,以问题为导线,探究活动就会自然而然地展开。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科学领域中提到“成人要善于发现和保护幼儿的好奇心,充分利用自然和实际生活机会,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比较、操作、实验等方法,学习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帮助幼儿不断积累经验,并应用于新的学习活动。”而自然教材的可操作性恰恰满足了孩子们的动手需求。例如在一次的种植活动中,在观察黄瓜种子的时候,孩子们发现有的黄瓜籽是粉色的,有的是嫩黄色的。后来我们和孩子们一起寻找答案,了解到粉色的种子是上了药水的,是为了提高发芽率并起到防蛀的效果。后来我们还开展了一个对比实验,验证是不是上了药水的种子更容易发芽。孩子们经常会去浇水观察。我们在圆形和方形的泡沫盒子里分别放了不上药水和上了药水的种子,通过孩子们的正常养护,结果发现确实是上了药水的种子发芽率更高。爱观察、爱假设、爱探知一切未知,实验增强的是孩子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孩子们在活动中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对比实验。完善幼儿对自然知识的运用,孩子们掌握了科学的探究方法,发现问题并解决了问题。正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他特别强调要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自然教材的可操作性满足孩子日常探索需求,教师要善于利用自然教材可操作性这一特点,让幼儿充分释放,在探索中不知不觉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三、结语
幼儿喜欢自然是本能,但是现代社会,从环境到观念自然地东西越来越少,幼儿大多数时间在室内,幼儿知识的经验越来越多,体验经验越来越少。大自然是最好的课堂,知识在这里没有边界,当幼儿到自然中就会萌生出各种各样的问题,好奇心被激发。因此,开发与利用自然材料,将会给幼儿带来最大的活力。
参考文献:
[1]骆云云.自然材料在S幼儿园区域活动中应用的个案研究[D].贵州:贵州师范大学,2020.
[2]陈引引.幼儿园大班区域活动中的自然材料应用分析[J].好家长,20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