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人事争议仲裁为人事争议人员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受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普及范围、争议仲裁判定时仲裁档案的利用率等因素的影响,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存在丢档、残档档案蒙尘等问题。由于近年来各企事业单位人事争议案件的增多,仲裁档案管理的价值日益凸显,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提高了仲裁案卷的精细化管理质量,其优良的智能检索功能和资源共享功能,以打破了以往纸质档案查阅和调取困难的弊端。
1.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现状
1.1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仍需加强
受劳动人事部门单位编制制度的影响,档案管理岗位存在人才储备不足的现象。特别是近年来企事业单位人员人事争议问题逐渐趋于法律解决化,其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思想意识逐渐提高,造成了劳动人事部门仲裁案件激增,记录仲裁案件的卷宗数量也随之增加,给档案管理人员带来更大的工作量和工作压力。按照法律规定需以1千份档案数量配备1名管理人员,但是实际档案管理存在人员储备不足和人员身兼多职的现象。导致了档案管理人员不专业和工作精力不足分身乏术的问题,直接影响了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档案价值的开发。例如:管理人员对部分档案价值的思想认识不足,以在日常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保存而忽视档案价值的开发,对部分记录人事争议仲裁处理细节的案件卷宗疏于管理,甚至各部门之间的档案移交的细枝末节也不够规范,造成年代久远的案件卷宗丢失或者残缺,为人事争议案件的重新启动仲裁带来了负面影响。
1.2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普及范围不足
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可以提高档案资源共享和保存的质量,但是部门基层劳动人事部门没有全面普及信息化设施,制约了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发展,在档案管理的过程中还以落后的纸质记录为主,纸质档案随着时间的推移和移交程序的不确定因素,极易发生纸质档案破损或者丢失的问题,对人事争议案件信息的记录、调取、保存等管理环节都造成了不利的负面影响。例如:纸质档案加大了管理人员的人工记录工作量,其保存时不但占地耗力,也容易因为纸张虫蛀和老化造成档案信息破损的问题,相关人员在调取档案的过程中,往往需要舟车劳顿亲临现场,才能够翻阅档案的完成信息,不仅耗时耗力也加剧了档案资源共享的困难,特别是纸质档案原件在移交的过程中,各部门之间的堆积和传阅,以极易造成纸质档案丢失和破损的问题,并且相关责任落实困难,也极易引发管理人员不负责任的问题。
1.3争议仲裁判定时仲裁档案的利用率较低
由于档案管理的疏漏和盲点,容易造成档案破损和丢失、资源共享困难、档案调取失败等问题。争议仲裁判定或者重审时,无法利用案件卷宗证物提升人事争议问题的仲裁效果,进而加大了仲裁案件的审理难度。不但使仲裁案件审理的过程中档案价值被埋没,加剧了仲裁案件调查的难度,也造成了资源浪费和成本损耗的问题。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的落后、档案管理人员专业技能的不足、档案管理人员职业倦怠的思想意识等原因,均会导致档案管理质量和效率的低下,影响争议仲裁判定时仲裁档案的利用率。因此管理人员对档案价值的忽视后果严重,是制约档案管理发展和致使档案利用率较低的根本原因。
2.劳动人事争议仲裁规范化档案管理策略
2.1信息化管理仲裁案卷归档环节
劳动人事争议仲裁的过程中需要建立仲裁案卷,以详细化记录案件办理的流程和仲裁结果。仲裁案卷不仅是程序书面依据,还具有法律效益和诉讼意义,能够监督仲裁结果的合法性和程序性。为了保障仲裁案卷的立卷和归档管理质量和效率,各劳动人事部门积极进行管理技术革新,以信息化管理技术对档案实施精细化管理,以使每一个人事争议案件的仲裁案卷都能够清晰的记录案件详情,并通过信息化管理技术,将其记录保存在计算机系统中,以深化其功能,使仲裁档案数据信息可以通过网络进行检索查阅、异地调取、实时传送、快捷下载等,避免了纸质档案管理造成的档案破损和丢失的问题。为了保障仲裁案件处理的合法性和司法程序的顺利开展,进而维护法律判决的公正严明性,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应广泛普及到各区域劳动人事部门中,以提高争议仲裁判定时仲裁档案的利用率。
2.2提升档案管理人员综合素质水平
首先相关单位领导要重视档案管理工作,为档案管理岗位储备充足的专业型管理人才,以避免管理人员身兼多职和管理技能不专业的问题,进而使管理人员有足够的精力和能力积极主动的胜任管理岗位。其次管理人员应充分认识到档案管理的价值,重视仲裁案卷档案管理工作,以为仲裁案件的宣判提供合法的书面证物支持,避免管理人员因职业倦怠、责任推诿、消极怠工等影响档案管理的质量和效率。最后相关单位领导可以采取定期组织培训和考核的监督和管理制度,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管,以促进管理人员精进业务和提升专业管理知识储备能力,进而改变以往松散或者看门守院心理的管理模式,从思想和行动上落实规范化档案管理方法,进而高效解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管理的常见问题。
2.3健全仲裁档案管理规章制度
仲裁案卷不仅承担记录和储存人事争议案件的义务,而且还承担着整理、归档、调取等责任。其仲裁档案中的所有内容均具有法律效益,因此在争议仲裁判定时其具有重要的物证价值。同时一旦初审仲裁结果存有争议,需要重新启动案件,那么原有仲裁档案的内容就更加具有参考价值。特别是对于部分年代久远的人事争议,其现场取证困难,更需要借助当年原有仲裁档案中的卷宗去查询蛛丝马迹,对仲裁档案的利用率要求更高。故而应良好保存仲裁档案,并在争议仲裁判定时提高仲裁档案的利用率。相关单位领导应加强对档案管理工作的监督和指导,健全档案管理规章制度,以增强宏观调控效果约束管理人员工作行为,确保各区域劳动人事部门都能重视档案管理的价值,进而提高仲裁档案的实际利用率,避免档案蒙尘和破损丢失的现象发生。纸质档案在查阅时应填写案卷调取申请书,以严格审核用户资格,并在归还时确保档案信息完整无破损,以保障仲裁档案的安全性和完整性。
结语: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规范化管理具有必要性,有助于提高档案资源共享的便利和开发档案物证仲裁参考价值。就各区域劳动人事部门存在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技术更新不统一的问题,相关部门应加强督促和建设,以帮助部分管理技术落后的基层劳动人事部门完成信息化技术革新。进而提升仲裁档案管理的现代化技术水平,同时针对编制问题而引发的管理人员储备不足的问题,相关单位领导应予以重视,避免因为管理队伍综合素质参差不齐,而影响仲裁档案规范化管理的落实。
参考文献:
[1]蒋滨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9,(06):198.
[2]温树辉.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探讨[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8,(11):742.
[3]肖国平.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档案规范化管理方法初探[J].长江丛刊,2019,445(16):127+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