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素质教育理念的普及,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正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通过数字化技术手段提升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成为教师思考的重点问题。与此同时,如何在数字化环境下,让小学生积极主动学习道德与法治知识,也成为教师需要思考和研究的问题。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融入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够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小学生感受到数字化技术带来的全新教学体验。因此,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合数字化技术手段,需要教师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和学习需求,不断优化教学策略,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和水平。本文将结合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内容,探讨数字化环境下的教学策略。
1数字化教学的优势
在数字化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开展的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学生实际需求,积极整合数字化资源,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充分发挥数字化技术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优势。首先,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融入数字化技术手段,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兴趣。在传统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通过讲解、提问等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1教师未能结合小学生实际需求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结合小学生实际需求及认知特点,对教学内容进行科学规划,这就使得学生难以理解教学内容,并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
2.2教师未能整合数字化技术优势资源
在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教师未能结合小学生学习特点及认知规律,积极整合数字化技术优势资源。例如:教师在进行法治教学时,无法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景、动画、视频等资源,这就使得学生难以理解相关内容。例如:教师在进行道德与法治教学时,无法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和案例资源创设情境、动画等资源。
3数字化环境下的课堂创新设计
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小学生认知特点及学习需求,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手段。此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激发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与此同时,教师应在数字化环境下积极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来。由此可见,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结合数字化技术手段不断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4数字化教学与传统教学方式的融合
在教学过程中,传统的教学方式更加注重于理论知识的讲授,这种方式能够有效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由于自身认知水平有限,这一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学习需求。因此,教师需要结合数字化技术,积极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比如,教师可以在讲授《小数点的故事》时,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数点”的演变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小数点”的出现过程并不是简单的加减运算。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述“小数点”产生的历史背景及意义。在讲解“小数点”知识时,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数点”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及意义,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世界的丰富性。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数字化技术创设多样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受到数字世界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例如:在学习《我身边的小动物》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小狗的生活场景。
结语
综上所述,当前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过程中,存在教学方式单一、学生缺乏学习兴趣等问题。对此,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师需要结合实际教学需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模式,不断丰富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而数字化环境下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的开展,能够有效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同时,要借助数字化技术手段,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学习机会。与此同时,教师要积极利用数字化技术开展多样化实践活动,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只有这样,才能充分发挥出数字化技术的优势作用,提高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徐荣梅.站在学生立场渗透法治意识——以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为例[J].格言(校园版),2021(24):42-43.
[2]路学会.新课标引领下初中道德与法治情境教学优化策略[J].天津教育,2021(17):46-48.
[3]蒋越冬.提升法律意识 培育法治观念——小学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法律意识培养策略[J].当代家庭教育,2021(01):208-211.
[4]邹席.小学道德与法治课堂“法治意识”巧渗透——基于小学《道德与法治》统编教材的课例研究[J].教师,2020(25):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