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学理论和实践研究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使越来越多的幼儿教学工作者和家长开始将早期阅读划为幼儿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早期阅读也逐渐成为教师教学内容的重中之重,除了幼儿园开展的阅读活动之外,亲子互动占据了幼儿的大部分时间,因而亲子阅读是另一种发展幼儿阅读能力的重要方式。亲子之间的交流互动,为幼儿良好习惯的养成提供了榜样,这对幼儿个人习惯和教学后续拓展而言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幼儿亲子阅读的实践意义
伴随着亲子阅读的展开,可以激励幼儿获得生动的阅读体验,感悟到生动的阅读感受,获得生动的阅读新感悟。亲子阅读,为后期幼儿的自主阅读打下良好的基础,更是开启了幼儿阅读的启蒙之旅。“适合幼儿的,才是最好的。”家长引导幼儿一起走近图书、选择图书,做幼儿的知心朋友,和幼儿一起手拉手、心连心,找到适合他们阅读的书本。
(一)增进幼儿和父母的情感
在亲子阅读中,幼儿可以在和父母的共同阅读中感悟到家庭的温馨,同时在阅读中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在亲子阅读中,幼儿更好地让自己的想法得到直接的表达,获得和父母共同走进故事,获得生命的正能量的思考。同时,幼儿在和父母的相互交流中,能够增进彼此的感情,在相互的交流中更好地让彼此的心灵世界得到相互的感应。
(二)促进幼儿语言表达能力
在亲子阅读中,幼儿也是不断积累自己的语言。在模仿家长的语言叙述中,幼儿可以让自己的语言基本功得到不断的深化。同时,在语言基本功的训练中,幼儿可以在听故事中不断得到精神的砥砺。同时,在幼儿的思想模仿中,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也在不断进行深化。
(三)提高幼儿的多元阅读能力
在阅读中,通过让幼儿学会用不同的方法来阅读,如尝试和家长一起来阅读,阅读的时候注意带上自我的心灵思考。同时家长在指导的时候,让幼儿注意观察图画,并且适当地进行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可以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想象力,让幼儿获得生动明晰的生活体验,从中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得到更加生动新颖的阅读感受。
二、亲子阅读的现状
目前,亲子阅读仍然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很多家长缺乏阅读意识。这部分家长自身对阅读不感兴趣,家中缺乏阅读材料,家庭阅读氛围不够浓厚。与此同时,家长缺乏亲子阅读意识,没有完全认识到亲子阅读的作用和意义,没有形成与幼儿共同阅读的良好习惯;二是很多家长不了解幼儿在各个成长阶段中具有的阅读特点,缺乏亲子阅读的有效方法。这就导致亲子阅读效果欠缺,无法营造良好的亲子阅读氛围,无法有效培养亲子阅读效率,不利于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三是教师对亲子阅读价值的认识不够,缺少对亲子阅读的有效指导。
三、幼儿亲子阅读教学策略
(一)培养阅读习惯
幼儿具有非常强的模仿能力,而家长与幼儿接触时间最长,幼儿在无形中不断模仿家长的行为习惯。在亲子阅读过程中,幼儿同样会模仿家长阅读中的一些习惯,不好的阅读习惯会对幼儿直接产生不良影响。因此,家长在亲子阅读时,必须注意自己的阅读行为,给幼儿树立正面的阅读形象。例如,在爱护书籍方面,书籍读毕后,家长要将书籍放回书架,并整理好书架上的书本;在看书时,家长要注意眼睛离书本的距离;家长要有正确的阅读坐姿等。
(二)选择阅读读本
与小学生相比,幼儿在认字和阅读时的耐心存在一定的差距。大部分幼儿活泼好动,在亲子阅读中无法安静、有耐心地阅读书本。为了让幼儿更有耐心地认真阅读图书,家长在选择图书时,可以选择一些文字较少,图片较多的绘本,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同时,幼儿的理解能力有限,绘本能让幼儿更好地理解图书的内容,领悟图书中的道理,提高亲子阅读的效率和质量。
(三)确定阅读时间
要想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家长必须做好时间管理。幼儿在家里与家长相处的时间虽然比较长,但是有很多杂事需要幼儿完成。家长必须选择能够实现亲子阅读的时间。这需要家长与幼儿共同约定好亲子阅读时间,按时进行亲子阅读活动,养成良好的亲子阅读习惯。亲子阅读的最佳时间为晚饭后或睡觉前,这个时间段较为合适。同时,亲子阅读时间不宜过长,阅读时间过长会导致幼儿对阅读产生厌烦心理,导致亲子阅读质量不佳。亲子阅读时间因控制在半小时内。
(四)营造阅读环境
阅读环境对亲子阅读效果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亲子阅读要在相对舒适和安静的环境下进行。为了提高亲子阅读的效果,家长要为幼儿创设一个相对安静的环境,这样不仅让幼儿聚精会神地阅读,还可以提升幼儿的阅读兴趣。
(五)引导幼儿阅读
在亲子阅读中,家长必须采用多元的亲子阅读方法,以便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提高亲子阅读的效果。家长要从幼儿的兴趣入手,选择幼儿感兴趣的阅读类型,如儿歌类、故事类、益智类。面对不同类型的书籍,家长需要采取不同的方法,引导幼儿积极阅读。例如,家长可以和幼儿共同扮演童话故事中的人物,让幼儿能够融入故事,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受,持续保持阅读的兴趣;家长可以选择朗读儿歌或者和幼儿一起讲述小故事,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内容和意义,提高阅读效果;家长也可以让幼儿独立讲述故事,培养幼儿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表述能力,增强幼儿的自信心,使其最终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六)凭借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图书
幼儿看书,最初的目的不是为了接受知识,仅仅是因为这些书让他们喜欢,满足他们身心愉悦的需要。因此家长和幼儿一起买书时还要考虑幼儿的兴趣爱好。例如对比较喜欢恐龙的幼儿,可以为他们挑选“可爱的恐龙”系列丛书,让幼儿在“玩”书、看书的过程中,了解恐龙的种类、习性,知道恐龙为什么会灭绝。在满足好奇心的同时,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培养阅读兴趣。另外,选购图书时,家长还要考虑幼儿的特长,例如有些幼儿喜欢画画,可以多买一些绘画书。
(七)多种活动方式并举,促进幼儿阅读习惯的养成
早期阅读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个跳板,但幼儿的最大特点是无法对一件事情保持长久的专注度,又因如今科技的高速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产品融入幼儿的日常生活中。各种动感的歌曲和各种吸引眼球的短视频以及层出不穷的小游戏正逐渐占据孩子的视野。如何减少电子产品带给孩子成长的危害,如何避免电子产品对幼儿教育工作带来的阻力,如何让孩子减少对电子产品的依赖,提高思想认知,是父母和教师共同努力的方向和责任。因而,早期阅读固然好,但如果不能达到促进幼儿阅读习惯养成的最终目的,其效果是事倍功半的。
四、结论
家长参与到绘本的阅读教学实践,在双向的“亲子阅读”活动参与下,成为家长绘本教学的“左膀右臂”,帮助教师提高绘本教学的效率。亲子阅读融入分类阅读,也可以在学校邀请优秀家长来参与,也可以在“读书坊”开设专题读书活动来引导家长和幼儿一起参与,最终带来亲子阅读的提质增效。
参考文献:
[1]田薇.家园共育,助力早期亲子阅读活动有效开展[J].天津教育,2021(21).
[2]周兢.论早期阅读教育的几个基本理论问题:兼谈当前国际早期阅读教育的走向[J].学前教育研究,2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