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护士夜班查房注意事项探讨
DOI,PDF 下载: 1  浏览: 25 
作者徐军
作者单位湖北省襄阳市安定医院
摘要:

引言

精神科病房是一个特殊的工作环境,精神科患者常常伴有认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的障碍,这给护理工作带来了巨大挑战。夜班时段由于人员减少、环境安静等因素,患者病情变化和意外事件的发生率较高。因此,精神科护士在夜班查房时需格外谨慎,以确保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本文旨在探讨精神科护士夜班查房的注意事项,为提高夜班护理质量提供参考。

 一、精神科夜班查房的特点

精神科夜班查房具有其独特的特点。首先,夜间病房环境相对安静,光线较暗,这可能导致患者产生幻觉、妄想等症状加重。其次,夜班时段护理人员数量减少,但患者数量不变,这增加了护士的工作强度和压力。再者,患者夜间病情变化较为隐蔽,不易被及时发现,也增加了护理风险。

此外,精神科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夜间可能出现躁动、徘徊等行为,增加了意外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同时,部分患者可能因药物副作用出现夜间低血压、头晕等症状,需要护士特别关注。这些特点要求精神科护士在夜班查房时需更加细致、谨慎,并具备较强的应急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

二、夜班查房前的准备工作

充分的准备工作是确保夜班查房质量的基础。首先,护士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病情、治疗方案和护理重点,特别是新入院、病情不稳定或有自杀、自伤倾向以及躯体状况不佳的患者。其次,检查病房环境安全,确保门窗、床栏等设施完好,及时发现并移除危险物品。同时,准备好必要的护理用品以及应急和急救设备,如手电筒、约束带、急救药品等。

护士还应调整自身状态,保持充沛的精力和良好的情绪。夜班前要充分休息,以避免疲劳上岗。查房前可进行简单的放松练习,以缓解自身紧张情绪。此外,与中班护士做好详细交接,了解患者中班情况变化和需要注意的事项,需中班协助处理的病患及时处理好,从而确保夜间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三、查房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在查房过程中,护士应重点关注患者的安全和病情变化。首先,观察患者的睡眠情况,注意有无异常呼吸、抽搐等症状。对于躁动不安的患者,应评估其危险程度,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其次,检查患者是否在床,特别是对有出走倾向的患者要格外注意。

在观察患者病情时,护士应注意患者的意识状态、情绪变化和行为表现。对于服用镇静药物的患者,要特别注意其呼吸和循环情况。同时,留意患者有无自伤、自杀的迹象,如藏匿危险物品、写遗书等行为。

与患者交流时,护士应保持温和、耐心、谨慎的工作态度,避免刺激患者。对于失眠的患者,可适当安抚,必要时通知值班医生并按医嘱给予助眠药物。查房过程中,护士还应保持警惕,注意自身安全,避免单独与有攻击倾向的患者接触。

要保护自身的安全(重要的事情说两遍),只有我们自己安全了,才能保证病人的安全,2人上夜班时,需交替查房,若甲查房时,乙要时刻关注甲,要保证在甲呼叫帮助时能第一时间出现在其身旁,以最大限度确保队友的安全,从而确保整个夜班工作任务的圆满完成。

四、夜班查房中的突发事件处理

夜班查房时可能遇到各种突发事件,护士应具备快速识别和应急处理的能力。对于患者突发冲动行为,护士应保持冷静,立即呼叫支援,退入到安全地带,同时尝试安抚患者情绪。必要时采取保护性约束措施,但要注意方法和力度,避免造成患者伤害。

遇到患者自伤或自杀行为时,护士应立即制止,评估伤情并进行初步处理。同时报告医生,配合抢救工作。对于癫痫发作的患者,护士应保护患者免受二次伤害,保持呼吸道通畅,观察并记录发作情况。

在处理突发事件时,护士应注意保护自身安全,合理利用防护设备和病房设施。事后应及时、准确地记录事件经过,并做好交接班工作。同时,护士应关注自身心理状态,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以缓解工作压力。

五、结论

精神科护士夜班查房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护士具备专业知识、敏锐观察力和应急处理能力。通过充分准备、细致观察和妥善处理,护士可以有效预防和应对夜间可能发生的各种情况,保障患者安全和护理质量。未来,应加强对精神科护士夜班查房的培训和指导,提高护士的综合素质,以更好地满足精神科患者的护理需求。

参考文献

1. 徐卡敏,王信娟 夜间护理纠纷的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 . 南方护理学报, 2003 ,10 (4) :91-92

2. 杨宏英 精神科夜间护理工作探讨 .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0 ,23 (6) :206

3. 李瑞雪 精神科夜间护理安全的探讨 . 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 2012 ,22 (1) :198-199

4.张化英,王秀英 加强夜间管理,防范护理纠纷 . 中国民康医学, 2008 ,20 (8) :853,786


版权所有 © 2025 世纪中文出版社  京ICP备2024086036号-2